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逻辑学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逻辑学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逻辑学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区别和共同点在哪里??

辩证逻辑表达的是事物全面的连续过程,最后的结果、得数是什么,却由形式逻辑去代表。就象一道多项算式的数学题,总是由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交替运用构成的,其中,凡是表达数子之间的变化关系的,表述原因的,称之为辩证逻辑;凡是表达判断结果的,我们称之为形式逻辑,其中每一项中都有个辩证逻辑到形式逻辑之间的变化。就象是(1+5)+(8-4)X2=20,其中+、-、X、()、=号均算是关系、原因,而数字我们则可以算成得数、结果,关系算是辩证逻辑,而数字则算成形式逻辑。

区别:辩,看到了内涵。形,只看到表象,联系:形式最终会上升到辩证

什么是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formal logic)是研究演绎推理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于词项和命题形式的逻辑性质的研究、思维结构的研究与必然推出的研究,它提供检验有效的推理和非有效推理的标准。它总结了人类思维的经验教训,以保持思维的确定性为核心,用一系列规则、方法帮助人们正确地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要工具,是人类认识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出现思维方法。【摘要】

什么是形式逻辑【提问】

形式逻辑(formal logic)是研究演绎推理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于词项和命题形式的逻辑性质的研究、思维结构的研究与必然推出的研究,它提供检验有效的推理和非有效推理的标准。它总结了人类思维的经验教训,以保持思维的确定性为核心,用一系列规则、方法帮助人们正确地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要工具,是人类认识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出现思维方法。【回答】

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在讨论形式逻辑之前,先来一段经典的三段式。

假如甲是老师,

老师是人,

那么甲是人。

抽象出来就是,假如甲是乙,乙是丙,那么甲是丙。这里我们表现出来了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思维的工具,使得我们能够通过这种固定的思维范式,将一些结论推导出来,从而让我们在思维过程中能够得到一些正确的结论。这就是形式逻辑,他说一种思维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思维作为一种工具,使得我们思考变得清晰,富有条理。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使用一些逻辑技巧,但大多数都是一些检验性的连贯,被称为逻辑的东西。时间的连续构造了事物之间的关系,而实际上他可能只是几个毫无相关的状态之间的连续流转罢了。他是否具有形式逻辑那样严格的条件约束,并不得知,而实际上在时间上连贯性的变化之中的逻辑,并不称为逻辑,而大多是利用因果律来猜测的关系范围。

我们利用形式逻辑在什么地方,在一些没有时间连续性影响的地方,比如老师,甲,人,这些名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发生变化,所以他们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也是正确的。所以形式逻辑,是概念上的逻辑,在表达时间连续性的时候,他表达不了变化。

同样的甲,老师,人这三个概念。前面我们论证的是甲是人,我们提出了因为甲是老师,而老师是人,这样的条件,那么我们很显然的就知道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在探寻甲和人的关系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人的范畴和甲的范畴,我们实际上是在说的是甲是甲,或者人是人着样的命题。为什么要这么说,就好如我们之前不知道甲是不是人,但我们知道甲是老师,而老师是人,才知道了甲也是人,那么我们就先知道了,人的范畴是老师,甲在老师的范畴之类,那么我们就把甲也在人的范畴之内,所以论证了甲是人着样的观点。但着样的观点值得怀疑的是,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了老师的范畴,人的范畴,那么论证出来的结果必然是这样的,而不用加以怀疑的。但若考虑到,既然我们定义了这个范畴,这个范畴的准确性是从何而来,我们在定义一件概念本身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确定了这个概念所描述的非的一面,比如甲是人,那么我们就已经描述了非甲的一面。我们用非甲来约束甲,用甲是甲来描述甲,那么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命题中的对立性,那就是一个命题中,必然存在是的部分和非的部分。

非和是的部分确定了一个概念,是否存在一个清晰的边界来证明,那一定不是甲,那一定是甲,还是说在这个边界之上,存在着即是甲的部分,也存在非甲的部分,这个中间状态处于一种模糊地带,这个地带本身就是人的认知模糊的地方,这样的结果就是,一个事物永远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即是和非不断的变化的过程中。

对一个概念的是和非的思维便是辩证的思维方式,即我们在考虑一个概念的时候,既要讨论他是什么,也要讨论他不是什么,以及他们之间的模糊地带。比如甲是流氓,这里我们把甲称为流氓,那么我们考量了流氓的内在和外在的所有方式,都符合了甲的所有行为方式,但同时非流氓的部分,甲是否也具有,比如他虽然流氓,但很爱干净,同时也是个技术人员,等等,这些观念构造了一个人的观念的复杂性,同时也把流氓这个定义固定认识给淡化,给复杂化,从而让认识不固定到一个刻板的状态。

最后,形式逻辑的好处在于,我们能够利用形式逻辑,来进行清晰的思考,这样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但同时也看出来了,形式思维的固定认知,会让我们失去一定的灵活性和复杂度,所以辩证思考,则是将思维打开,让更多的因素加入进来,拥抱一个变化的世界。但也认为,辩证逻辑,更加适用于实证的方式,因为他太过于全面,需要利用形式逻辑,同时在实际效果上来得到结论。

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区别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形式逻辑:

如果明天是晴天,我们就去放风筝。

就等价于,如果明天我们没有去放风筝,那么明天就不是晴天。

这是原命题于逆否命题的关系,是等价的。

这就是形式逻辑要考察的内容,实际上就是考察逻辑公式。

辩证逻辑:

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是勤劳勇敢的。

这就是一个辩证逻辑,其中第一个中国人是一个集合概念,第二个中国人是一个非集合概念,这个论证里面犯了混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错误。因此以上推理不成立。

辩证逻辑,实际上是考察对论证过程的理解与辨析。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对于事物的评价并没有严密的逻辑支撑。我们学了《学会提问》这本书以后,已经知道了严谨的逻辑推论才是判断事情的基石。那么这种严谨的逻辑推论就可以运用“辩证逻辑”,与之相对应的是“形式逻辑”。

先说形式逻辑,三段论就是典型的形式逻辑。三段论的推理过程如下:先用一个极为明确,囊括的范围比较大的人为定义的内容为总的原则,称为“大前提A”,再通过科学实验寻找另一个概念“小前提B”,B的全部内涵要包含在A里面,但不能与A的内容完全一致。然后,按照“小前提B属于大前提A范围内,所以B的性质与A的性质是一样的”这个为基础,以此推出可靠的结论,这个过程叫做“正确的下结论过程”。

举个例子就是,生物包括动物,动物包括吃肉的动物和不吃肉的动物,那么生物是大前提A,动物是小前提B,由于B包含吃肉和不吃肉,所以可以推出老虎属于B,所以老虎属于A,也就是老虎属于生物。

那么我们从三段论就可以看出形式逻辑遵循三定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同一律是指思维中概念是不变的,老虎就是就是老虎。

矛盾律是指思维中的概念有确定的属性,一个动物不可能既是老虎又不是老虎。

排中律是指思维中的概念是非此即彼的,要么是老虎,要么不是老虎,不存在第三种可能。

可我们的生活世界不完全符合这三定律,比如说张三不是好人就是坏人,这就是典型的形式逻辑思维。

那么辩证逻辑呢?就是,张三虽然贪财好色,但是很讲义气,这就是典型的辩证逻辑思维。它对于张三的品质一分为二的看待。再比如张三是挺坏的,但是有时候也挺好的。这是对张三在时间上一分为二的看待。

所以辩证逻辑是把事物一分为二来看的,而形式思维是非黑即白的,辩证逻辑弥补了形式逻辑的局限。当然。辩证逻辑也有自身的弊端,这里就不详述。

再说一下形式逻辑,虽然形式逻辑有一定的弊端,但是我们考虑事物,是需要在一定形式或概念内来进行思考的,就像《推理的迷宫》中所说:任何前提都会有错,但无论前提是什么样子,根据前提作出的严谨推论在前提的框架里都是确定正确的。比如1+1=2可能是错的,但在属于它的框架里,我们可以说2+2=4就确定是对的。

这也就是形式逻辑可取之处。

那对于上述的举例,辩证逻辑在这里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质疑前提条件,也就是考虑其他可能,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比如1+1=2在形式逻辑中确实是对的,那么辩证逻辑就要考虑1+1是不是一定等于2。

对于现实生活来讲,我们要把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有机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对于我们更好的去“推理”,才有更大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