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长征五号2017发射失败 17年长征5号失利完整视频

为什么长征五号会失败,原因是什么?

长征五号是目前我国运载能力的火箭,于2016年11月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但在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搭载实践十八号卫星发射升空后,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

长征五号2017发射失败 17年长征5号失利完整视频长征五号2017发射失败 17年长征5号失利完整视频


此外,我国空间站的建设也将受到影响。此前有称,我国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已于2016年底完成总装,在2018年由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升空。但田玉龙说,核心舱的发射也将推迟至2019年实施。

记者26日致电航天局,但该局并未透露更多消息。

据悉,此前曾有称,长5遥2火箭芯一级主发动F-77是由于涡轮泵泄压失败,导致发动机熄火,从而丧失了一级飞行段的有效推力,终造成火箭发射失败。

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是什么意思?

1、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

2、火箭没有爆炸,第二级火箭发动机点火失败,坠入南海,失事原因还在调查当中。

3、芬 . 布朗 ( 德国人 ) 13 世纪时 ,火箭已被做为武器之用 ,

但飞往外太空的火箭却是 20 世纪后才制造的 。

4、20 世纪后 ,美国的哥达特 . 苏俄的卓可夫斯基 .

德国的奥贝尔特等人投入研究的行列使火箭得以复苏 。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德国的芬 . 布朗开发完成了 v2 号火箭 ,

军用武器中 v2 号火箭是外太空火箭的原形 。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投诚于美国的芬 . 布朗 在美国陆军继续研究外太空火箭 ,

美国藉芬 . 布朗之力 ,快速提升制造火箭的技术 ,

1969 年 ,阿波罗十一号成功地登陆月球表面。

火箭发射失败是否与燃料有关?

现在上有一种声音叫阴谋论。上有一种说法,说什么的火箭之所以发射失败,是由于美国在暗中作梗,美国用一种新型技术干扰的火箭发射,从而让的火箭不能升空。

这些毕竟都是怀疑,没有真凭实据。但即使有证据证明美国在进行干扰活动,也毫无办法,毕竟不是飞机和炸弹的入侵。有本事可以以同样的手法去干扰美国的火箭发射。

自从我国开展卫星发射以来,我国火箭的发射一直是处于全球前列的,目前我国长征系列火箭整体发射达到93%以上,为多个发射卫星, 这个跟,美国,日本等几个同处于世界第一梯队。而且我国的空间站建设正在稳步向前,这和的火箭发射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但对于我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连续出现两次卫星发射失败,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毕竟火箭发射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工程,特别是涉及火箭发动机 这一块技术更是非常复杂,所以不要说,目前地球上任何一个都不敢保证火箭发射一定是成功,大家能做的是尽量把故障降低到限 度,从而提高火箭发射的。

在2017年,的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失败之后航天人开始了自检,已经找到了造成发射失败的具体原因,原因在火箭的重要部位发动机 上面,但是并不是原来设想的设计问题,而是芯一级2台YF-77氢氧发动机中的1台上一个制造缺陷导致了发射失败。其实这个问题是比较好解决的。火箭是 一个非常复杂且庞大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小漏洞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一个小螺丝,一个橡胶圈,一个铆钉都有可能是事故的发源地。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步到位的,都会经历反复的失败才能够成功的,火箭发射这类的机密的技术各国都不会交流,只能是自己奋力研究,没有人 会给你帮助,世界老大的美国,他们的航天事业是这样,我国的航天事业当然也不会例外。相信的航天英雄必将从这次失败中吸取教训,将航天 人的雄心壮志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

网络上对于本次火箭的发射失败态度并不乐观,但是这两次的发射失败,也并不意味着我国当前的航天实力已经落后,火箭发射的 成功与否,其实也是需要考虑到多种方面的因素的,天时地利人和技术都是不可缺少的,在 探索 太空的过程中,都没有办法避免失败,更何况是航空航天这类复杂的工程,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就曾说,成功是一点点的失败,失败是一点点的成功。所以不妨放平心态,把失败看成一件正常的事情,只有不断积累经验,才能迎来后的成功。

要相信我们的航天英雄!

按照目前航天火箭发射失败后,失败原因定位(行内叫归零分析,分管理归零和技术归零),90%定位于发动机问题,并且基本上都是3级发动机问题。问题又大部分定位于多余物,可以说多余物是罪魁祸首!因此,燃料问题几乎不存在。当然,实际情况某一次,确实有个火工品燃料问题,被个老师傅用手一掂发现重量不够,后一称量,发现少了90克,因此获一等奖。

可能有关,可能无关。

1.有关的观点:如果说火箭发射失败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的话。确实没问题。因为有些燃料可能会不稳定。有些燃料释放的能量比较大。

有些燃料可能本身就不稳定。比如说:。

有些燃料可能过于稳定而导致不易点燃。或者是点燃它需要巨大的热量。比如说:航空煤油。(不要问我为什么航空煤油。因为它的着火点就摆在面前。)

认为火箭发射失败与燃料没有关系的:

1.火箭发动机的问题。比如说火箭土星五号的发动机持续的高频震动。导致火箭发动机不稳定而爆炸;或者是喷着喷着就歪了。

2.或者是火箭的本身材质有问题,或者是火箭材质质量不合格。

3.可能是火箭太重了,压根飞不起来。比如说印度直接用铸铁造火箭。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纵观人类航天史,火箭发射从来就没有的成功,但是发射失败几乎是没有因为燃料问题的。不过燃料重量过大会导致火箭飞行速度较低,在保持推动力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使用的都是较轻的燃料。

“澳星”发射失利的原因是什么?

影响“澳星”升空的“祸首”竟是一块比米粒还要小得多的铝质多余物。它使程序配电器上的控制接点短路,从而酿成一、三助推火箭误关机的恶果。

运载火箭由几十万个元件组成,其中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导致整个发射失败。1980年,欧洲航天局发射火箭时,操作人员不慎将一个组合件的商标碰掉,落进燃料供应系统造成了堵塞,使火箭中途坠入大海。

于是,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摆开了赶制长征二号捆绑火箭的战场。经过日夜工作,航天工作人员终于在100天之后,成功制造了另一颗长征二号火箭,并成功地将“澳星”发射成功。

扩展资料

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故障原因

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实施发射,火箭飞行至346秒时突发故障。根据分析仿真计算及地面试验结果,故障原因为芯一级液氢液氧发动机一分机涡轮排气装置在复杂力热环境下,局部结构发生异常,发动机推力瞬时大幅下降,致使发射任务失利。

“长征5号”失败的调查结果是什么?

“长征5号”失败的调查结果是:

一级yf77发动机一个爆炸(原因可能是液氧氧化涡轮泵,造成涡轮泵停车),一台发动机紧急加大推力调偏,并延长一二级分离时间,但因只有一台发动机工作,推力不够,还是导致火箭速度和高度下降,未达到预订标准。二级yf75d真空发动机点火补救,因高度和加速度不够,导致二级发动机燃料不能沉淀,不能吸入足够燃料,发动机喘振推力衰减。因火箭高度继续下降,无法补救,二级关机,火箭坠毁。

目前不知道胖五掉落在什么地方,航天发射中心相关人员正在进行地毯式寻找。“胖五”搭载的实践十八号技术验证卫星,这实践十八号卫星我国至今研制的重的一颗卫星。搭载了全球领先的星地激光通信端一级黑科技霍尔推进器等多项新技术,就因为有如此先进的技术,所以现在很多都还跟着后面追赶着。

延展阅读:

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Long March 5,CZ-5),又称为“大火箭”、“冰箭”,是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中芯级直径为5米的火箭系列,属于无毒、无污染、高性能、低成本、大推力的大型液体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设计以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为重点,采用“一级半”或“二级半”结构,运载能力达到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与欧洲阿丽亚娜-5运载火箭基本同级。

2015年3月,该型火箭全面进入全箭模态试验阶段;7月24日下午3时8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进行芯二级首次动力系统试车;8月17日16时35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完成芯二级动力系统第二次试车;11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合练箭,成功的完成转场。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长征五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登陆火星,究竟有多难

火星,橘红色的外表形似火焰,因为位置、亮度时常变动让人无法捉摸,古代称之为“荧惑”。火星是一颗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的1/9,从地表形态、气候都和地球非常的相似,从古至今,人类就对这颗神秘的星球展开了热烈的“追星”,不管是从 历史 记录还是电影、电视当中,更是让它一次次地成为了人类的第二家园。随着现代 科技 的进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从1960年至今,人类共向火星发射了四十多颗火星探测器,但是只有50%左右,因此火星也被称为探测器坟场。

那么探测火星为什么这么难、这么低呢?其实就是因为它距离地球太远了,可以做个比较, 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万多千米,地球与火星虽然是近邻,其之间的近的距离就达了5500多万千米,而远的距离更是超过4亿千米,是地月距离的1000倍,遥远的距离所带来的就是探测难度成百上千的增加,对运载火箭、轨道控制、深空探测、信号发送接收、探测器等关键技术的要求更是难以想象。

就拿这次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来说,要想进行火星探测这样的任务,就必须有大推力火箭。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上午12时41分05秒,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搭载长征5号遥四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开启了 探索 火星的任务,这次发射也是航天事件的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长征5号运载火箭从2006年立项,到2016年首飞成功,再到2020年成功发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历时14年使运载火箭达到了新的速度和高度,而从长五开始论证开始算的话,时间就更长了,长征5号运载火箭的成功无疑是火星探测的基础,没有长五,的深空探测就成为了幻想,可见这款火箭对于航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长五火箭它使用的是液氢液氧推进剂,其中液氢的温度达-253 ,液氧的温度可达-183 ,已经达到了温度的极限,火箭发射时火箭尾部的火焰温度达几千度,这样不可思议的温度背后,是难以跨跃的技术困难。 而长五也经历了一次也是的一次发射失败,在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实施发射,火箭飞行至346秒时突发故障,致使发射任务失利。这次失败也是重重考验了航天,对于长五的火箭团队来说压力是巨大的,长五对于整个航天来说太重要了,火箭团队顶住了压力, 开展归零和百项技术改进工作,逐步验证了火箭的可靠性。

1996年11月16日,"火星96"卫星/登陆车升空,但发射仅一天后就重新进入了地球大气层,此次发射任务失败,失败的原因可能是质子号运载火箭第四级在第二次点火工作过程中发生了故障或者接收了错误的指令,这次发射失败对俄火星探测和俄制部件的可信度产生了不利影响。对于航天工程来说困难与失败都时时刻刻地考验着每一位航天人。

发射火星探测器每26个月是一个窗口期错过了就要再等两年,而 由于地球和火星飞行速度不同,相对位置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必须要保证火箭的入轨精度。为了保证火星探测器能精确入轨,打得更准,我国的科研人员为长征五号火箭发射轨道进行了精细化的“窄窗口多频道”设计。如果把发射比作‘打靶’,那这次‘打靶’打的就是上亿公里之外的移动靶,而且只能一次成功,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换不同的轨道,要想成功入轨火星真是比登天还难啊。

这次火星探测并不是的第一次火星探测,早年由于在当时还没有大推力火箭,在2011年11月 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 ” 火星探测器搭载在"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内部,由"天顶号"运载火箭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点火发射,中途由于发动装置没有工作,两次点火没有成功,导致变轨失败,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发射以失败告终,这也给的火星探测造成了影响,为此火星探测任务两年内都没有开展新的,此次失败也印证了的火星探测要想成功,靠别人是不行的,只有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才不会受制于人,为此航天人经过长期的 探索 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天问一号的成功。

这次天问一号的任务是很特殊的,国外的火星任务都是单一任务,要么环绕、要么着陆,天问一号由着巡器和环绕器组成,着巡器搭载祝融号火星车,环绕、着陆、巡视三个任务同时进行,是世界首次,难度也是的,在长达半年多近4亿公里飞行过程中,要进行4次变轨修正和一次深空机动,后进入环火轨道,每一次变轨修正都是关键,所谓是之毫厘失之千里,调整不好,探测器要么飞越火星、要么撞上火星。

遥远的距离带来的就是信号的延迟,信号以光速飞行,地火之间的信号传输还要有20分钟左右的延迟,这还是单次的,若从地球发射信号给探测器,到地球再次接收信号,这个时间会在半个小时以上,想要实时控制探测器那根本不可能了。信号的衰减也是很大的,为了解决信号的接收,在天津建了一个,直径70米的天线,再配合其他几台40米、50米天线,构成了的深空探测网,才解决了信号接收的问题,而印度和阿联酋的火星探测器也只能靠美国的深空探测网来进行数据的传输。

探测器进行环火轨道后,着巡器要想成功着陆火星,更是要经历的9分钟,为此天问一号进入环火轨道后并没有急于着陆火星,而是在火星停泊轨道环绕了3个月之后才实行降落的,在此期间探测器对火星进行了详细的探测,做足了充分准备后,着巡器才开始准备着陆火星,由于地火之间信号的延迟长达20多分钟,因为完全要靠着巡器自己根据之前设定的程序和技术完成着陆的工作,大概要进行十几个动作,每个动作都是依次完成,环环相扣,人为无法干预控制,每个动作都是不可逆的,可以说是步步惊心,只能一次成功,一个动作不成功,就会导致整个任务失败。人类之前发射火星的探测器中有一半的探测器就是在着陆的过程中失败的,这个过程确实是的、不可控的。

火星探测是人类迈向宇宙深空探测的起点,尽管过程很难,屡次失败,但结果是好的,人类正在一步一步地认识火星,认识宇宙,相信人类会一步步征服火星,迈向深空,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定会入住火星,真正地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相信不会久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