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行测数量关系 行测数量关系公式大全

行测数量关系111,221,,322,333,452怎么解?

题中5个数字呈逐渐增加的趋势,5个数字中,每组数字由3个数组成,3个数之和分别为3、5、7、9、11;3、5、7、9、11两两之为2,根据这个规律,再结合答案,应该可以得出选项。

行测数量关系 行测数量关系公式大全行测数量关系 行测数量关系公式大全


例如:

1、3、7、13为一组,1+2=3,3+4=7,7+6=13.2、4、6都是偶数

3、5、9、15为一组,3+2-5,5+4=9,9+6=15.2、4、6都是偶数

扩展资料:

找规律的类型简直数不清。有的是所给数字间有规律,有的是隔一个数字间有规律。还有的是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呈某种规律。 规律可能有同加同减同乘一个数或一个数列,或者平方。

找规律是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目的是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作、推理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

题中5个数字呈逐渐增加的趋势,5个数字中,每组数字由3个数组成,3个数之和分别为3、5、7、9、11;3、5、7、9、11两两之为2,根据这个规律,再结合答案,应该可以得出选项。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及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包括:计算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排列组合、概率问题、容斥原理问题、平面几何问题,函数图像问题、日期年龄问题、盈亏问题、抽屉原理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和定极值问题。

数量关系题目难度较高,无法在短时间作答,主要考察考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是否牢固。熟悉简单的题型是难度提升的关键前提。

考试所涉及到的考点,万变不离其宗,考生可以通过对简单题目的熟悉掌握,以不变应万变,来更好地应对难度更大的题目。

解题技巧如下:一是多练。把数学基本题型——过一遍,这是数量关系复习的重中之重,平时对于数量题,一定要多练,掌握所有基本题型,提高解题速度。

二是学会放弃。数量题有的题目确实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对一些专业偏文科类的考生和一些艺术类的考生。如果看到一道题目感觉很复杂,头脑中一点思路都没有,就要果断选择放弃思考,然后选择自己感觉对的那个选项。

三是做题顺序。数量关系的题目,尽量放在前期做。后期做容易恐慌。也不要放在个部分做。

行测数量关系公式

公式:相遇距离=(速度1+速度2)×相遇时间追及距离=(速度1-速度2)×追及时间。

对任意两数a、b,如果a-b>0,则a>b;如果a-b<0,则a<b;如果a-b=0,则a=b当a、b为任意两正数时,如果a/b>1,则a>b;如果a/b<1,则a<b;如果a/b=1,则a=b当a、b为任意两负数时,如果a/b>1,则a<b;如果a/b<1,则a>b;如果a/b=1,则a=b

对任意两数a、b,当很难直接用作法或者作商法比较大小时,我们通常选取中间值c,如果a>c,且c>b,则我们说a>b一个数字能被2(或5)整除,当且仅当末一位数字能被2(或5)整除一个数字能被4(或25)整除,当且仅当末两位数字能被4(或25)

整除一个数字能被8(或125)整除,当且仅当末三位数字能被8(或125)整除3,9整除判定基本法则一个数字能被3整除,当且仅当其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一个数字能被9整除,当且仅当其各位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7整除判定基本法则。

一个数是7的倍数,当且仅当其末位数的2倍,与剩下的数的为7的倍数11整除判定基本法则一个数是11的倍数,当且仅当其奇数位之和与偶数位之和做的为11的倍数,则这个数就是11的倍数。

公行测数量关系常见题型总结

(一) 数字推理

(1)数字性质:奇偶数,质数合数,同余,特定组合表现的特定含义 如∏=3.1415926,阶乘数列。

(2)等、等比数列,间隔、间隔比数列。

(3)分组及双数列规律

(4)移动求运算数列

(5)次方数列(1、基于平方立方的数列 2、基于2^n次方数列 ,3幂的2,3次方交替数列等为主体架构的数列)

(6)周期对称数列

(7)分数与根号数列

(8)裂变数列

(9)四则组合运算数列

(10)图形数列

(二) 数算

(1)数理性质基础知识。

(2)代数基础知识。

(3)抛物线及多项式的灵活运用

(4)连续自然数求和和及变式运用

(5)木桶(短板)效应

(6)消去法运用

(7)十字交叉法运用(特殊类型)

(8)小公倍数法的运用(与剩余定理的关系)

(9)鸡兔同笼运用

(10)容斥原理的运用

(11)抽屉原理运用

(12)排列组合与概率:(重点含特殊元素的排列组合,插板法已经变式, 静止概率以及先【后】验概率)

(13)年龄问题

(14)几何图形求解思路 (求阴影部分面积 割补法为主)

(15)方阵方体与队列问题

(16)植树问题(直线和环形)

(17)统筹与优化问题

(18)牛吃草问题

(19)周期与日期问题

(20)页码问题

(21)兑换酒瓶的问题

(22)青蛙跳井(寻找临界点)问题

(23)行程问题(相遇与追击,水流行程,环形追击相遇: 变速行程,曲线(折返,高山,缓行)行程,多次相遇行程, 多模型行程对比)

省考行测:数量关系排列组合问题?

说起行测中的排列组合问题对于各位考生来说可谓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在高中的数学学习中多多少少有所接触,陌生的是这类问题即使学过很多遍也是吃不透抓不准,中公教育专家在此为各位考生带来排列组合问题全面解析。

一、什么是排列组合问题

排列组合问题属于计数问题中的一类问题,其本质是作为计数问题的工具存在。

例如,“小李手上有3个不同的工作要做,请问小李完成这三个工作的顺序共有多少种?”即是一道排列组合题目。

要掌握好排列组合问题首先是要全面透析计数问题的两个计数原理,其次是要熟练应用排列和组合这两个计数工具。

二、两个计数原理

1、加法原理:所谓加法原理是指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需要将这件事情划分成若干类别,若每个类别中的方法可以独立完成这件事情,且分类没有重复和遗漏的时候,则完成这件事情的总方法数即是每一类别方法数的加和。

例1:从甲地到乙地只能乘坐高铁、飞机或长途汽车,每天高铁有7趟,航班有4趟,长途汽车5趟,则从甲地到乙地每天有多少种不同的方式?

中公解析:按照加法原理,每天从甲地到乙地的不同方式可以按照交通工具不同分成3类:乘坐高铁、乘坐飞机、乘坐长途汽车,这3个类别各有7、4、5种不同方式,则共有7+4+5=16种不同的方式从甲地到乙地。

2、乘法原理:所谓乘法原理是指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需要将这件事情分成若干个步骤,若每一个步骤内的方法数刚好完成这个步骤,所有步骤实施完恰好完成这件事情,则完成这件事情的总方法数即是每一步骤方法数的乘积。

例2:从甲地去丙地必须经过乙地中转,从甲地去乙地有2列火车,3趟长途大巴,从乙地去丙地有4列火车,2趟长途大巴,则从甲地去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式?

中公解析:按照乘法原理,从甲地去丙地必然需要分成两步:步从甲地到乙地,第二步从乙地到丙地,从甲地到乙地共有2+3=5种不同方式,从乙地到丙地共有4+2=6种不同方式,则共有5×6=30种不同的方式从甲地去丙地。

简单来讲我们可以将乘法原理理解为分类相加的计数思维,将加法原理理解为分步相乘的计算思维。计数过程中选择分类还是分步的核心区别就是考虑是否能够独立完成这件事情。需要注意的是在考虑计数问题的时候有时只需使用到其中一个计数原理,如例1所示;但有时两个计数原理都会被用到,如例2所示。

三、排列与组合

排列和组合的区别是看题干中的计数问题对元素顺序有无要求,有顺序要求用排列,无顺序要求用组合。简单来说即是改变元素顺序对计数结果有影响用排列,如例1;改变元素顺序对计数结果无影响用组合,如例2。

相信各位考生对于排列组合问题只要能掌握好加法、乘法两个原理和排列、组合两个工具,很多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公考行测数量关系中六大基础数列及备考要点

在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数量关系部分的六大基础数列:常数数列、等数列、等比数列、质数型数列、周期数列、简单递推数列,下面通过实例来说明这些基础数列及备考要点。

在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数量关系部分的六大基础数列:

一、常数数列

由一个固定的常数构成的数列叫做常数数列。

【例1】3,3,3,3,3,3,3,3,3,…

二、等数列

相邻两项之(后项减去前项)等于定值的数列叫做等数列。

【例2】3,5,7,9,11,13,15,17,…

三、等比数列

相邻两项之比(后项除以前项)等于定值的数列叫做等比数列。

【例3】3,6,12,24,48,96,192,…

备考要点

“等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在考试当中基本没有意义,对于考生来说,重要的是以下两点:

(1)快速地判断出某个中间数列是等数列还是等比数列,抑或两者皆不是;

(2)迅速将数列对应规律的下一项计算出来。

四、质数型数列

质数数列:由质数构成的数列叫做质数数列。

【例4】2,3,5,7,11,13,17,19,…

合数数列:由合数构成的数列叫做合数数列。

【例5】4,6,8,9,10,12,14,15,…

质数基本概念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自然数叫做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其他约数的自然数叫做合数。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五、周期数列

自某一项开始重复出现前面相同(相似)项的数列叫做周期数列。

【例6】1,3,7,1,3,7,…

【例7】1,7,1,7,1,7,…

【例8】1,3,7,-1,-3,-7,…

周期数列基本原则

一般来说,数字推理当中的周期数列(包括未知项)至少应出现两个“3-循环节”,或者三个“2-循环节”,此时其周期规律才比较明显。故在一般情况下,要判断一个数列有无周期规律,加上未知项,至少要有六项。

项数过少的数列称其为“周期数列”过于牵强,此时这种数列如果还有其他规律存在,则优先考虑其他规律。

六、简单递推数列

数列当中每一项等于其前两项的和、、积或者商。

【例9】1,1,2,3,5,8,13,…(简单递推和数列)

【例10】37,23,14,9,5,4,1,…(简单递推数列)

【例11】2,3,6,18,108,1944,…(简单递推积数列)

【例12】256,32,8,4,2,2,1,2,…(简单递推商数列)

在公中,以上基础数列都相对比较简单,直接考查以上各种基础数列的题目也并不是很多,但各位考生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

1.在规律不变的前提下,可能只是由于数字稍加变化,规律就可能变得模糊;

2.作为复杂数列的中间数列,大家对基础数列一定要“烂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