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高考解三角形大题20道 高考题解三角形大题

全等三角形复习练习题

高考解三角形大题20道 高考题解三角形大题高考解三角形大题20道 高考题解三角形大题


一、选择题

1.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

① ;②;

③ ;④.

其中,能使 的条件共有( )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2.如图, 分别为的, 边的中点,将此三

角形沿 折叠,使点 落在 边上的点 处.若,

则 等于( )

A. B. C . D.

3.如图(四),点是 上任意一点, ,还应补

充一个条件,才能推出 .从下列条件中补充

一个条件,不一定能推出 的是( )

A. B. C. D.

4.如图,在△ABC与△DEF中,已有条件AB=DE,还需添加两

个条件才能使△ABC≌△DEF,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

(A)∠B=∠E,BC=EF (B)BC=EF,AC=DF

(C)∠A=∠D,∠B=∠E (D)∠A=∠D,BC=EF

5.如图,△ABC中,∠C = 90°,AC = BC,AD是∠BAC的平分线,

DE⊥AB于E,若AC = 10cm,则△DBE的周长等于( )

A.10cm B.8cm C.6cm D.9cm

6. 如图所示,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

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7.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了3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

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方法是( )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②③去

8.如图,在 中, ,是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

点 ,交 于点 .已知 ,则 的度数为( )

A. B. C. D.

9.如图,, =30°,则 的度数为( )

A.20° B.30° C.35° D.40°

10.如图,AC=AD,BC=BD,则有( )

A.AB垂直平分CD B.CD垂直平分AB

C.AB与CD互相垂直平分 D.CD平分∠ACB

12.如图, ∠C=90°,AD平分∠BAC交BC于D,若BC=5cm,BD=3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 )

A. 5cm B. 3cm C. 2cm D. 不能确定

13.如图,OP平分,, ,垂足分别为A,B.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B. 平分

C. D. 垂直平分

14.如图,已知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 )

A. B.

C. D.

15.观察下列图形,则第 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如图,已知, ,要使 ≌ ,可补充的条件是 (写出一个即可).

2.如图,在△ABC中,∠C=90°,AC=BC,AD平分∠BAC交BC于D,DE⊥AB于E,且AB=5cm,则△DEB的周长为 ________

3.如图,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使 (只添一个即可).

4.如图,在ΔABC中,∠C=9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若BD=10厘米,BC=8厘米,DC=6厘米,则点D到直线AB的距离是__________厘米。

5.观察图中每一个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的排列规律,则第5个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

有 个.

6.已知:如图,△OAD≌△OBC,且∠O=70°,∠C=25°,则∠AEB=________度.

7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正三角形ABC和正三角形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结PQ.以下五个结论:①AD=BE;②PQ∥AE;③AP=BQ;④DE=DP;⑤∠AOB=60°.

恒成立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8.如图所示,AB = AD,∠1 = ∠2,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BC ≌ △ADE,则需要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如图,已知AB=AC,AD=AE,求证:BD=CE.

2.如图,在 中, ,分别以 为边作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 ,使.

(1)求 的度数;(2)求证:.

4.如图,D是等边△ABC的边AB上的一动点,以CD为一边向上作等边△EDC,连接AE,找出图中的一组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5.如图,在△ABC和△DCB中,AB = DC,AC = DB,AC与DB交于点M.

(1)求证:△ABC≌△DCB ;(2)过点C作CN∥BD,过点B作BN∥AC,CN与BN交于点N,试判断线段BN与CN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9.如图,△ABC中,∠BAC=90度,AB=AC,BD是∠ABC的平分线,BD的延长线垂直于过C点的直线于E,直线CE交BA的延长线于F.

求证:BD=2CE.

10.如图, ,请你写出图中三对全等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加以证明.

11.(7分)已知:如图,DC∥AB,且DC=AE,E为AB的中点,

(1)求证:△AED≌△EBC.

(2)观看图前,在不添辅助线的情况下,除△EBC外,请再写出两个与△AED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证明):

12.如图①,E、F分别为线段AC上的两个动点,且DE⊥AC于E,BF⊥AC于F,若AB=CD,AF=CE,BD交AC于点M.

(1)求证:MB=MD,ME=MF

(2)当E、F两点移动到如图②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能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

一、 选择题

1—5 cbccb

6—10 acdba

11—14 bdcb

二、填空题

1.略;

2.5;

3.AC=BD;

4.6;

5.283;

6.120;

7.①②③⑤;

8.AC=AE;

三、证明题

高中数学题,解三角形

由a/sina=b/sinb=c/sinc=2R(R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2

所以1/sinb=2,即sinb=1/2,推出∠B=30度,所以∠C=90度

又a/(√3/2)=2,所以a=√3,

所以S=1/2*a*b

=1/2*√3*1

=√3/2

a/sinA=2R

a=2R*sinA=根号3

b=2R*sinB=1

sinB=1/2

B等于30度或150度

因为A等于60度,所以B小于120度,即B等于30度

所以C=90

所以S=a*b/2=1*根号3/2=2分之根号3

四分之根号三

1.S=1/2AB*BC*sinB=根号3 BC=1 根据余弦定理算出AC =根号7

2.第二题是Lg吗?

3.化解得 c/cosB=b/cosC 推出sinCcosB=sinBcosC 推出角C=角B 最后得出 该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4.AD怎么可能大于AB呢

5.根据余弦定理 cosB=(9+a2-16)/6a=[9+a2/4-37/4]/3a a=根号13 cosA=(9+16-13)/24=I/2 角A为60度

6.根据余弦定理 cosA=1/2=(9+4-BC2)/12 BC=1 设BD=X 则DC=1-X cos角BAD=(9+AD2-X2)/6AD=根号3/2=cos角DAC=[AD2+4-(1-X)2]/4AD 算出AD和X

1、先由面积公式S=1/2AB乘以BCsinB算出BC,再用余弦定理算出AC

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第二题写错了吧,你的对数连底数都没有

简单。首先由T=2π/ω=2π/2=π, 又题目说关于点的中心对称,所以只能在(π/2+kπ,0)上取,因为题目给出是(4π/3,0)对称 离这个点最近的对称点是(3π/2,0) 所以|Φ|min=3π/2-4π/3=π/6

举例。若是等边设边长为1,则两等式成立。因此D和A排除(因为等边三角一定没有直角)。

再假设它是等腰直角三角,取b=c=1,a=根号3,发现等式不成立。

因此C不成立。选B。

如果不当成选择题做:

第二个等式即sin(B+C)=sinBconC+cosBsinC=2sinBcosC,

得cosBsinC=sinBcosC,即tanB=tanC,因此B=C即b=c。

代入第一个等式:

4b^2-a^2=2ab^2

两边除以a^2,并设b/a=x,可解得x=1。

因此a=b。知ABC是等边三角形。

sinA=sin(B+C)

sin(B+C)=2sinBcosC

sinBcosC+cosBsinC=2sinBcosC

cosBsinC=sinBcosC

sinCcosB-sinBcosC=0

sin(C-B)=0

C-B=0

C=B

c=b

a+b+c=a+2b

b+c-a=2b-a

3abc=3ab^2

(a+b+c)(b+c-a)=3abc可化为:

(a+2b)(2b-a)=3ab^2

4b^2-a^2=3ab^2

a^2+(3b^2)a-4b^2=0

当前的三角形已经具备等腰三角形的条件,

如果A真,则a=根号2倍的b; 缺少条件;

如果B真,则1+3a-4=0缺少条件,

如果D真,则a=根号2倍的b; 缺少条件;

所以,只有C正确!

由于sinA=2sinBcosC

移项整理得sin(B-C)=0故B=C且b=c

代入(a+b+c)(b+c-a)=3abc得4b^2-a^2=3ab^2,

分解因式得(a+4b)(a-b)=0

于是a=b=c

选B.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解答题20道(例题,有答案)

20的其中4题

1.改正:应该是AC=BC.

解:

由AD是∠CAB的平分线,角C=角DEA,AD公共边

所以三角形ACD与AED全等

所以CD=DE

则△DEB的周长为BD+DE+BE=BD+CD+EB=BC+BE

因为AC=BC

所以BC+BE=AC+BE=AE+BE=AB=7

答案为7

2.

过C作CF垂直于AD于F

易知ACE与ACF全等

由于2AE=AB+AD

即AE+AF=AB+AD+AE+BE+AF-DF

所以BE=DF

又CE=CF(角平分线到两边距离相等),角CEB=CDF,BE=DF

所以三角形CBE与CDF全等

所以角CBE与CDF相等

由于角ADC与角CDF互补

所以∠ADC和∠ABC互补

3.可以通过作一个全等的三角形来测量,图我花不出,不好意思了!!

4.令CG,BD交于点O

(1)BD⊥AC于D,CE⊥AB于E

所以角BEO=CDO,

又有GOB=DOC(对角)

三角形内角和相等

所以:∠ABD=∠ACE

(2).∠ABD=∠ACE

BF=CA,

CG=AB,

所以三角形BFA=CAG

AF=AG

因这上面不能贴图所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