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施耐庵与罗贯中 施耐庵与罗贯中谁厉害

施耐庵的及 施耐庵和罗贯中什么关系

1、施耐庵的及,施耐庵(1296年-1372年),名耳,字伯阳,又名子安,又字肇瑞,谱名彦端,斋号耐庵,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家,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其门人。

施耐庵与罗贯中 施耐庵与罗贯中谁厉害施耐庵与罗贯中 施耐庵与罗贯中谁厉害


2、施耐庵是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新垛镇,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3、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族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居淮安卒,终年74岁。

4、施耐庵《水浒传》中的许多地名,都取之于祝塘附近。如三打祝家庄”是全书中的重头戏,其实祝家庄就是祝塘镇。中武松景阳岗打虎,写得栩栩如生。

5、据说当时施耐庵不过是到大宅里村后的后阳岗散步,见有条黄狗睡在松树下,一名庄丁武阿二把黄狗打跑了。施耐庵回家便以此为原型进行创作,把后阳岗改作景阳岗,黄狗变成吊睛白额大虫(老虎),武阿二成了武松。

6、施耐庵和罗贯中什么关系?师徒关系,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提起施耐庵大家一定就会想到《水浒传》,同时还会想到另外一个人罗贯中,这是因为施耐庵罗贯中的关系是师徒关系,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徒弟,并且《水浒传》这部还是两人一起编纂完成的。

7、两人都是元末明初十分的文学家,作家。两人开始的时候都是张士诚的幕僚,期间曾多次向张士诚献计但是不被采纳先后离去,后来大家也知道,朱元璋消灭了张士诚取得了天下建立了明朝,施耐庵罗贯中两人就开始潜心编纂了。

8、施耐庵的就是《水浒传》,施耐庵当时为了避难就在兴化隐居并且编纂自己的《水浒传》,洪武三年施耐庵逝世,罗贯中为了纪念他的师傅施耐庵,罗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开始加工、增补施耐庵的《水浒传》。所以说《水浒传》严格意义上是施耐庵罗贯中师徒一起完成的。

施耐庵与罗贯中什么关系?

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

施耐庵与罗贯中是师生关系这一说法,出自明代淮安王道生《施耐庵墓志》和清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王道说:“先生之著作有《志余》、《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客传》。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罗贯中者为尤多。”胡应麟在谈起《水浒传》创作缘起时说施耐庵“得宋张叔夜擒贼招语一通,备悉其一百八人所由起,因润饰成此编。其门人罗本亦效之为《三国志演义》,绝浅陋可也。”尽管由于历史资料较少,但从施耐庵长罗贯中二三十岁,且都在元末明初,又由于苏北白驹场盐民张士诚,作为同乡的施耐庵曾经参加了张士诚,罗贯中“有志图”,也先后参加了张士诚的,但谏阻张士诚称王、招安等不成而出走。

据《录鬼簿续编》介绍,罗贯中“乐府隐语,极为清新”,可见《水浒传》中诗词的掺入多为罗贯中所为,作为纂修者罗贯中又对《水浒传》进行了修改,这样与《三国演义》有部分情节相似也是正常现象。

所以说,施耐庵与罗贯中是师生关系是有可能的。

施耐庵和罗贯中什么关系?为什么水浒传的署名二人都有?

相传两人是师徒关系。施耐庵是老师,罗贯中是学生。故事呢,我就找了一个:“先生之著作有《志余》、《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客传》。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罗贯中者为尤多。”那意思就是施耐庵的很多作品,都让他的学生罗贯中阅读修改,了不少工作。

罗贯中(1330?~1400?)元末明初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关于他的生平,明王圻《稗史汇编》说罗贯中是“有志图”,后来朱元璋这样的“”一统天下,他的抱负落空,而致力于创作。清徐渭仁、徐鈵所绘《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说他曾入张士诚幕。罗贯中是我国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的古典家,是他把意回体这一文学式样推向成熟的阶段。后来的很多学者和作家曾给予他极高的评价,把他同马司迁、关汉卿相提并论。他的伟大的文学创作成就,成为文学、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他所创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被翻译成十多个的文字,风行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国的喜爱。在国外,他的《三国演义》被称之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性的杰作”,而《大英百科全书》则称他为“位知名的艺术”。

作品: 《平山冷燕》 ·《粉妆楼 》·《三国演义》 ·《三遂平妖传》·《隋唐两朝志传》

施耐庵 (1296~1371)名 子安(一说名耳),又名 肇瑞,字 彦端,号 耐庵。 籍贯:原籍苏州,住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海陵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施耐庵是古代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水浒传》作者。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据《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兴化县续志》《施耐庵墓志》等资料分析:

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裔,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其父名为元德,舟为业,母亲卞氏(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进士。其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弃官回乡。张士诚抗元时,施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张据苏以后,施又在他幕下参与谋划,和他的部将卞元亨相交甚密。后因张贪享逸乐,不纳忠言,施与鲁渊、刘亮、陈基等大为失望,相继离去。施与鲁、刘相别施时,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别》套曲,抒发慷慨悲痛之情。不久,张士诚身亡国灭。施浪迹天涯,漫游山东、河南等地,曾与山东郓城县教谕刘善本友善,后寓居江阴徐氏初,为其塾师。随后还旧白驹,隐居不出,感时政衰败,作《水浒传》寄托心意,又与罗贯中撰《三国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说部。他还精于诗曲,但流传极少。除套曲《秋江送别》以外,还有如顾逖诗、赠刘亮诗传世。施耐庵为避明朝征召,潜居淮安,染病而殁,就地高葬,享年75岁。耐庵殁后数十年,其昱(述元)家道炽盛,始迁其祖耐庵骨葬于白驹西落湖(今江苏省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并请王道生作《施耐庵墓志》。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

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传两人是师徒关系。施耐庵是老师,罗贯中是学生。故事呢,我就找了一个:“先生之著作有《志余》、《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客传》。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罗贯中者为尤多。”那意思就是施耐庵的很多作品,都让他的学生罗贯中阅读修改,了不少工作。

罗贯中(1330?~1400?)元末明初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关于他的生平,明王圻《稗史汇编》说罗贯中是“有志图”,后来朱元璋这样的“”一统天下,他的抱负落空,而致力于创作。清徐渭仁、徐鈵所绘《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说他曾入张士诚幕。罗贯中是我国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的古典家,是他把意回体这一文学式样推向成熟的阶段。后来的很多学者和作家曾给予他极高的评价,把他同马司迁、关汉卿相提并论。他的伟大的文学创作成就,成为文学、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他所创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被翻译成十多个的文字,风行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国的喜爱。在国外,他的《三国演义》被称之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性的杰作”,而《大英百科全书》则称他为“位知名的艺术”。

作品: 《平山冷燕》 ·《粉妆楼 》·《三国演义》 ·《三遂平妖传》·《隋唐两朝志传》

施耐庵 (1296~1371)名 子安(一说名耳),又名 肇瑞,字 彦端,号 耐庵。 籍贯:原籍苏州,住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海陵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施耐庵是古代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水浒传》作者。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据《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兴化县续志》《施耐庵墓志》等资料分析:

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裔,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其父名为元德,舟为业,母亲卞氏(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进士。其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弃官回乡。张士诚抗元时,施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张据苏以后,施又在他幕下参与谋划,和他的部将卞元亨相交甚密。后因张贪享逸乐,不纳忠言,施与鲁渊、刘亮、陈基等大为失望,相继离去。施与鲁、刘相别施时,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别》套曲,抒发慷慨悲痛之情。不久,张士诚身亡国灭。施浪迹天涯,漫游山东、河南等地,曾与山东郓城县教谕刘善本友善,后寓居江阴徐氏初,为其塾师。随后还旧白驹,隐居不出,感时政衰败,作《水浒传》寄托心意,又与罗贯中撰《三国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说部。他还精于诗曲,但流传极少。除套曲《秋江送别》以外,还有如顾逖诗、赠刘亮诗传世。施耐庵为避明朝征召,潜居淮安,染病而殁,就地高葬,享年75岁。耐庵殁后数十年,其昱(述元)家道炽盛,始迁其祖耐庵骨葬于白驹西落湖(今江苏省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并请王道生作《施耐庵墓志》。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

希望对你有帮助

施耐庵和罗贯中是什么关系

师徒关系,施耐庵是罗贯中的师傅。

拓展资料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在罗贯中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期间,施耐庵从苏州迁移到兴化,并在洪武三年逝世。为了纪念他的师傅施耐庵。

罗贯中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决定加工、增补施氏的《水浒传》。成书于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在加工、增补《水浒传》的同时,罗贯中继续创作历史演义系列作品。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市大丰区),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参考资料:

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

施耐庵与罗贯中是师生关系这一说法,出自明代淮安王道生《施耐庵墓志》和清代胡应麟《少室山房

笔丛》。王道生说:“先生之著作有《志余》、《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

客传》。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罗贯中者为尤多。”胡应麟在谈起《水浒传》创作

缘起时说施耐庵“得宋张叔夜擒贼招语一通,备悉其一百八人所由起,因润饰成此编。其门人罗本亦效之为

《三国志演义》,绝浅陋可 也。”

尽管由于历史资料较少,但从施耐庵长罗贯中二三十岁,且都在元末明初,又由于苏北白驹场盐民张

士诚,作为同乡的施耐庵曾经参加了张士诚,罗贯中“有志图”,也先后参加了张士诚的起

义,但谏阻张士诚称王、招安等不成而出走。

据《录鬼簿续编》介绍,罗贯中“乐府隐语,极为清新”,可见《水浒传》中诗词的掺入多为罗贯中所

为,作为纂修者罗贯中又对《水浒传》进行了修改,这样与《三国演义》有部分情节相似也是正常现象。

所以说,施耐庵与罗贯中是师生关系是有可能的

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师生关系。

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 施耐庵与罗贯中是师生关系这一说法,出自明代淮安王道生《施耐庵墓志》和清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王道生说:“先生之著作有《志余》、《三国演义》、《隋唐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 客传》。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罗贯中者为尤多。”胡应麟在谈起《水浒传》创作 缘起时说施耐庵“得宋张叔夜擒贼招语一通,备悉其一百八人所由起,因润饰成此编。其门人罗本亦效之为 《三国志演义》,绝浅陋可 也。” 尽管由于历史资料较少,但从施耐庵长罗贯中二三十岁,且都在元末明初,又由于苏北白驹场盐民张 士诚,作为同乡的施耐庵曾经参加了张士诚,罗贯中“有志图”,也先后参加了张士诚的起 义,但谏阻张士诚称王、招安等不成而出走。 据《录鬼簿续编》介绍,罗贯中“乐府隐语,极为清新”,可见《水浒传》中诗词的掺入多为罗贯中所为,作为纂修者罗贯中又对《水浒传》进行了修改,这样与《三国演义》有部分情节相似也是正常现象。

应该说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师父。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罗贯中是写《三国演义》的

但近年来,学界对《水浒传》的作者究竟是施耐庵还是罗贯中产生了疑问。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撰写于元末明初时期。从明代以来,对于《水浒传》的作者一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施耐庵作、罗贯中作和施罗合作。目前受认可的说法是施耐庵作,在我国中小学教材中,《水浒传》的作者冠名一直为施耐庵。

在学术界当中,受认可的则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合著,即前七十回为施耐庵作著,后三十回则为罗贯中著。另一种稍微不同的观点是,《水浒传》为施耐庵所写,罗贯中进行了整理、编辑。此说早见于明代高儒《百川书志》中,说《水浒传》是“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这种观点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

学者纪连海说:

施耐庵和罗贯中为师徒关系

纪连海并不认同《水浒传》由罗贯中单独著书的说法,他更认同流传很广的“施耐庵罗贯中为师徒关系”之说。他说,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师生关系这一说法,出自明代淮安王道生《施耐庵墓志》和清代胡应麟《少室山房

笔丛》等书中。

51华文网

提供

罗是学生

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师生关系吗

浦玉生

施耐庵与罗贯中是师生关系这一说法,出自明代淮安王道生《施耐庵墓志》和清代胡应麟《少室山房

笔丛》。王道生说:“先生之著作有《志余》、《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

客传》。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罗贯中者为尤多。”胡应麟在谈起《水浒传》创作

缘起时说施耐庵“得宋张叔夜擒贼招语一通,备悉其一百八人所由起,因润饰成此编。其门人罗本亦效之为

《三国志演义》,绝浅陋可 也。”

尽管由于历史资料较少,但从施耐庵长罗贯中二三十岁,且都在元末明初,又由于苏北白驹场盐民张

士诚,作为同乡的施耐庵曾经参加了张士诚,罗贯中“有志图”,也先后参加了张士诚的起

义,但谏阻张士诚称王、招安等不成而出走。

据《录鬼簿续编》介绍,罗贯中“乐府隐语,极为清新”,可见《水浒传》中诗词的掺入多为罗贯中所

为,作为纂修者罗贯中又对《水浒传》进行了修改,这样与《三国演义》有部分情节相似也是正常现象。

所以说,施耐庵与罗贯中是师生关系是有可能的。 智慧城原创

施耐庵与罗贯中是师生关系,施耐庵曾因水浒入狱,系罗贯中营救

施耐庵是罗贯中的徒弟,据说“水浒传”这个名字还是罗贯中给的建议呢

师徒关系、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而《水浒传》也是罗贯中命名的。甚至《水浒传》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合力写出来的。只是后人习惯说水浒传的作者就是施耐庵。

施耐庵(1296年~1371年)本名彦端,又名 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一说浙江钱塘人。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太原) ,一说是东原(今山东东平), 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

罗贯中和施耐庵是什么关系

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

施耐庵与罗贯中是师生关系这一说法,出自明代淮安王道生《施耐庵墓志》和清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王道生说:“先生之著作有《志余》、《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客传》。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罗贯中者为尤多。”

胡应麟在谈起《水浒传》创作缘起时说施耐庵“得宋张叔夜擒贼招语一通,备悉其一百八人所由起,因润饰成此编。其门人罗本亦效之为《三国志演义》,绝浅陋可也。

1、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主要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2、施耐庵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本名彦端,汉族,今江苏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门下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施耐庵于元延_元年(1314年)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浙江钱塘县尹。施耐庵故里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墓园、纪念馆,有《施氏家薄谱》存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