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平昌冬奥会太失败了 平昌冬奥会判罚不公

你对于平昌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接力比赛的结果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不合理,是因为裁判在做决定的时候出现了偏心的情况,裁判的判决结果不合理,加拿大的一个运动员Marianne St-Gelais表示,结束之后的半个小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个运动员参加了4个项目,有三个被判犯规。

平昌冬奥会太失败了 平昌冬奥会判罚不公平昌冬奥会太失败了 平昌冬奥会判罚不公


我觉得这个结果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女子在短道速滑实力确实不好,而且她们有不公平的一种待遇,我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让自己变得更加有的实力。

我对于这场比赛的结果非常不满意,因为裁判的判决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而且对于队和加拿大队都非常的公平。

我认为平昌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接力比赛的结果虽然不是的结果

为何说韩国办史上夏奥与世界杯?

近日资讯,无缘平昌,这一消息引发国内外媒体巨大关注。毫无疑问,没有的冬奥会,少了很多看点,要知道,是冬季项目的强国之一,6次参赛就曾获得过45金34银34铜共计113枚奖牌。

因此我们可以说,平昌冬奥会,有可能成为史上冬奥会。因为缺少了,很多项目就没有了看点,而且,被全面禁赛,导致缺少了大批量的观众,流失了很多想要从事冬季项目的人。我们并不讨论被禁赛背后的原因,只从表面上来看,平昌冬奥会变得暗淡。

现在,作为东道主的韩国,需要面对“一届失败的冬奥会”的可能性,或许,韩国人依然能够在短道速滑这样的项目取得成绩,然而谁都知道,在这个项目上,韩国人曾有过太多的劣迹,即便有这样短暂的成功,并不能掩盖2018年冬奥会的糟糕。

在历史上,由韩国主办的体育大赛总是充满了各种争议。都说2016年里约奥运会是糟糕的一届奥运会,事实上在很多老观众看来,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是不堪回首的一届奥运会。臭名昭著的就是那场留名历史的拳击比赛,美国运动员罗伊-琼斯对阵韩国人朴时宪,被一致看好的琼斯比赛中完全占据,但是裁判员却将判给了本土选手,成为体育史上一次争议。当然,人更记得,选手熊倪发挥是多么出色,然而裁判却给了名气更大的洛加尼斯更高的分数。赛后,连几位美国运动员都说,真正的冠军是熊倪。

这一次到了冬奥会,这比赛还没开始,就缺席了。对于东道主韩国来说,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关注难题。至于终办的怎样,拭目以待吧。

平昌冬奥会,做过哪些被人批评的事情?

韩国选手在短道速滑跑道做出的那些违背运动员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小动作或者明目张胆的大动作就值得被世人批评,而主办方有时候甚至还无视这些犯规,这更令人愤恨!

就是滑冰的项目上,外国的选手,裁判误判,这是让人不耻的,一点体育精神都没有,大家都批评了他们。

1.平昌冬奥会某些基础设施做得非常不好,有时候是会影响到球员的正常发挥的。

2.平昌冬奥会事件频发也是经常被人批评的一件事情。

平昌冬奥会太憋屈:一个运动员有几个

转眼间2018年平昌冬奥会已经在韩国举行了十天了,各项竞赛项目也是进行得如火如荼。本是公平竞争切磋技艺的一场盛事,然而,近期频频爆出的运动员在赛场上的一些遭遇,似乎很是让人忿忿不平。

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由范可新、周洋、曲春雨和李靳宇出战的队第二个冲过终点线。

但是,裁判通过回放录像,判罚队和加拿大队犯规,双双取消成绩。终,韩国队,意大利银牌,B组荷兰意外摘铜。

顿时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轩然。

赛后周洋接受了采访,平静的表情下全是满满的无奈,说到声音都带上了哽咽。

“我们真的是为了而战,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滑出了自己真实的水平。”“但是结果出来之后,我确实是对结果比较失望。”“虽然我是参与者,但是我却越来越看不懂短道了。”

在被记者问到犯规在哪儿时,她表示,“我到现在,都不知道队,为什么犯规!”“当时我就有冲动去找裁判了,想去问问他,队到底是哪儿犯规,因为整个大屏幕,都没放队哪里有碰撞。”

短道队主教练李琰在回应争议判罚的时候则表示:“希望裁判的判罚前后一致”。因为据说判罚是因为崔敏敬和范可新有一个不明显的动作和接触,但是在之前有更严重的碰撞,裁判却并没有判罚。同一场比赛中,裁判判罚却不一致,“这个项目真的是越来越难看懂了”,已经申诉了,但是改判结果的可能性为零。

央视五套微博也表示:“至于判罚,真的有点不理解。”

然而这样的争议,在此次冬奥会中已经不是次了。

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决赛中,来自乌克兰的选手阿布拉缅科拿到了128.51的高分,选手贾宗洋获得128.05分。于是,0.46分的距,贾宗洋和失之交臂。

于是有很多网友开始为选手感到遗憾,毕竟0.46分的毫厘之。

比赛由5名裁判对空中姿态、动作质量和落地分别打分,裁判总分乘以动作难度系数,即为该名选手的终得分。

阿布拉缅科和贾宗洋的难度系数都为4.525,空中姿态不相上下的情况下,贾宗洋的动作质量比阿布拉缅科多了0.1分,但是同时也在落地少了0.2分。

仅0.1的裁判分,贾宗洋不得不屈居第二,令人唏嘘。

除了遗憾,也有更多网友为选手感到不平,很多网友都认为“的完成质量更好啊”,“我们的运动员空中姿态真的好多了”。

身为人,因为情感因素,心中的那杆秤多多少少都会偏向自己人,这点不可否认,然而,身为旁观者的澳媒,也发推特表示:“滑天下之大稽!(Drama on the mountain!)贾宗洋的被抢了吗?”

但是对于这个结果,贾宗洋表示自己已经很满意了,与冠军有分说明还是自己的动作有些问题,在着陆阶段有一些调整和晃动。

在有很多人打抱不平的情况下,贾宗洋没有一味地埋怨,而是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可以说展示了很有气量的大将风范了。

对于贾宗洋的表现,队友齐广璞认为贾宗洋表现得非常出色,“()给谁都可以”;队友刘忠庆表示“他们是在伯仲之间”。

如果说对于贾宗洋的比赛结果似乎还是有那么一些合理性的,那么对于更早几天的短道速滑比赛,就是真真让人无话可说了。

在男子短道速滑1000米预赛中,选手韩天宇与韩国选手徐一拉在比赛阶段的轻微接触被裁判判罚犯规,韩国选手由此挤掉韩天宇晋级。

韩天宇个冲过终点,然而还没高兴几分钟,就被告知因为犯规而被取消资格,韩国人徐一拉小组第二晋级。有体育媒体给出分析:

“从回放的慢镜头可以清晰的看到,韩天宇的这次超越完全没有问题。”

“在过弯超越之前,韩天宇右手就举起示意,为了平衡转弯的内旋力,他的手稍稍向外伸出做了一个平衡动作,这次伸手完全没有用力,也丝毫没有阻挡对手的意思。”

“为了示意这次无意的碰撞,韩天宇还举高手示意没有犯规。”

“从这次轻微接触的结果来看,韩国选手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他的落后是因为尝试超越失败后被其他对手卡住位置。”

对于这样的结果,李琰教练什么话都没说,面无表情径直走出了赛场。

央视解说“含蓄”地表示:“场上的变化和某些因素是你无法掌控的,没有办法,这就是平昌嘛!这是韩国队的主场!”

然而韩媒却称,原本有望获取奖牌的3位选手〝想巧妙地使用犯规术〞夺金,结果适得其反,被判定违规而失去比赛资格,尝到了犯规的〝苦头〞。

excuse me???

就像网友们所说的,“做人不能太平昌吧”,“不如直接把挂到自己脖子上吧”??

赛后,裁判曲励在解读韩天被判犯规时表示,“今天判了犯规,有点勉强”。同时他指出,预赛第三轮,西蒙与日本选手在同一地点出现了同一形式的碰撞,当时并没有判罚。

现场的央视解说刘秋宏同样认为韩天宇没有问题:“我们看到没看到身体上的动作,韩天宇滑得很干净。”

毕竟山水总相逢,借用央视主持的一句话:“别忘了,2022年的冬奥会,在北京。”

到那时,我们就能尽的努力保证每个运动员公平竞争的权力,真正公正公开公平地去评判每一个运动员的表现了。

只是还是心疼。就像李琰教练说的,“等下四年吧,每天的训练都伴随着伤痛,年轻队员可以等一等,老队员们可能就等不了。”其实即使对于年轻队员,他们又有几个四年可以去等待呢?

如何评价平昌冬奥会?

“评价平昌冬奥会可以说:优劣并存,有成功之处,也有不少问题。从保质保量地承接了比赛并顺利完赛这个角度来看,是成功的;但从赛事组织上来看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可谓是毁誉参半。”

平昌冬奥会泡菜坛中的圣火已经熄灭了,留给每个人的回忆各不相同。可能是武大靖展现出的速度;也可能是裁判在比赛场上一次次争议的判罚;更可能是美的北京八分钟。

从赛事本身说,除了因为大风导致雪上多个项目延期外,都是顺利完赛,更没有发生运动员严重受伤甚至伤亡事故,所有比赛场地、场馆均经受住了严寒,保质保量地承接了比赛,也没有因为建设或天气问题导致无法使用,不像温哥华冬奥会时因为天气太热以至于雪流成河,而且在颁奖方面也算是创新,基于天气太冷颁奖都统一到了一个地方进行,从这些方面看无疑平昌冬奥会是成功的。

从组织来说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媒体班车的运行,间隔太长、候车点分散、站牌无英文显示等,再如短道速滑赛场连续引发对裁判判罚的质疑等。

平昌冬奥会在媒体运行这一环节的确没有体现出与接轨的一面,主中心位于平昌,而媒体村在江陵,两地相距45分钟车程,还经常堵车。更要命的是,媒体巴士司机基本不会英语,车上也不配备志愿者,沿途不报站,站点车牌无明确指示这是哪一站,往返两趟班车的站牌居然在百米开外(且无人指引)。加上广为诟病的冰上项目裁判判罚尺度不一,对东道主有偏颇之嫌等问题,也为这一届在韩国举办的冬奥会减分不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