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伊朗为什么和美国不和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没打起来

伊朗和美国之间主要矛盾是什么?

主要的矛盾就是利益,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最根本的就是利益,政治课本上都学过。

伊朗为什么和美国不和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没打起来伊朗为什么和美国不和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没打起来


最主要的矛盾就是美国想要把伊朗变成他的殖民国,在伊朗掠夺丰厚的石油资源以及进行军事战略部署,以实现美国的军事帝国梦,而伊朗不甘愿这样,所以美国变相的制裁伊朗。

导致伊朗和美国两大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其实就是经济纠纷,美国想通过伊朗,获得利益。

最初伊朗和美国之间的主要矛盾是伊朗核问题,美国质疑伊朗利用核能秘密研制核武器

且近年来伊朗核专家不断被暗杀,伊朗认为是美以两国所为。等等演变,直到如今局势。

因为伊朗有充足的石油,中东地区一直都是因为“石油”这个富产物被各个国家攻击,石油是稀缺资源,美国想从伊朗过得更多石油

伊朗和美国以前是盟友,都是因为苏联复制伊拉克,所以美国就扶持伊朗和他进行战争,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两个国家就出现了矛盾,就闹成了现在的样子。

以前两个国家是盟友,那是为了经济利益各取所需,现在伊朗也强大了,美国胃口也大了,所以打不成一致就成仇人了。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面对不同的利益,两个国家分道扬镳也是非常正常的。

原本美国扶持伊朗发展,两国亲密无间。现在伊朗经济发现迅速,成为中东数一数二的国家,和美国开始竞争中东的话语权和领导权!

伊朗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和美国交恶

美国伊朗交恶: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美国官方最近公布的资料显示,早在2005年,美国政府就已经怀疑伊朗在向伊朗及叙利亚的武装份子提供致命武器来对付美军,并就此问题与伊朗展开了漫长的外交及军事上明争暗斗,其中的过程曲折复杂,可谓“暗战”不断。美国情报机构的调查显示,伊朗向伊拉克的什叶派武装提供致命武器已经两年之久,而且一直都是美国政府的心头大患。一种名为爆炸成形弹(Explosively Formed Penetrator即EFP)的炸弹开始给美军带来巨大的伤亡。而美国相信,这些炸弹都是“伊朗制造”。

即使是一些反对布什伊拉克政策的民主党人,也开始相信伊朗在向伊拉克反美武装提供武器。

伊拉克成用武之地 美伊矛盾从暗中走向公开化.初次外交争锋后,美国伊朗间的矛盾渐渐公开化。在核问题悬而未决的情况下,伊朗在伊拉克给美国除了另外一个难题。2005年8月,白宫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斯蒂芬-哈德利委婉地称,驻伊美军及其盟军正在成为某种炸弹的袭击目标,这种炸弹与一些武装组织使用的炸弹颇为相似,“而这些组织曾经在历史上接受过伊朗的援助。”

据美国情报显示,伊朗不仅在军事上对伊拉克进行渗透,而且在社会、经济等各领域与美国进行争夺。二者的斗争日趋激烈,直到去年12月份,随着伊朗核问题的突显,布什对伊朗的多次公开指责,以及伊朗人员在伊拉克被捕等事件的发生,两国矛盾正式公开化,美国派遣两个航母战斗群抵达波斯湾,伊朗开展多次军事演习,“开打”风声渐紧,酝酿已久的矛盾终于在海湾上空造就出风云之势

1979年11月4日

伊朗扣留美国人质事件发生

伊朗的“革命青年”占领了美国大使馆

1979年11月4日,在霍梅尼的支持下,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扣留52名使馆人员,以强迫美政府引渡流亡美国的前伊朗国王巴列维,遭美拒绝,两国关系陷入危机。

在一批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之后,另一些学生又在5日占领了英国驻伊朗大使馆;直至午夜前不久才撤出。

在伊朗西北部的设拉子和大不里士,学生们还占领了在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的革命后就关闭了的两个美国领事馆。在学生占领英国大使馆之前数小时,伊朗国家电台广播了霍梅尼的一个谈话,指责英国包庇伊朗国王倒台时的最后一个首相巴赫蒂亚尔。英国大使馆早些时候发表了一项声明,否认巴赫蒂亚尔在英国。

霍梅尼在这次谈话中肯定了伊朗青年占领美国大使馆并扣押一些使馆人员当作人质的行动。他说,这是因为他们看到国王掠夺这个国家达五十年,杀害那样多的人民,他们对美国给这个下了台的国王庇护所感到愤慨。他要求美国把国王、英国把巴赫蒂亚尔引渡给伊朗。他说:“如果他们不把这两个卖国贼交出来,或者至少是把他们赶出他们的国家,我们就要采取另一种行动方针了。”

据来自华盛顿的消息说,有人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霍丁-卡特:美国政府对占领美国大使馆的伊朗学生的要求反应如何?霍丁-卡特说:“回答是:不。”他说,美国政府的立场是:国王是得到允许到美国来治疗癌症的,时间的长短未定,但是不会同意他长期留在美国。

在伦敦,英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否认关于英国庇护伊朗前首相巴赫蒂亚尔的指责。发言人说:“就我们所知,这位前首相目前是住在巴黎。”

伊朗政府还废除了伊朗在1959年同美国签署的一项条约以及1921年同苏联签署的友好条约的某些条款。

1980年4月,美国与伊朗断交。同年4月25日,美国派出飞机潜入伊朗,试图以武力营救人质,遭失败。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经阿尔及利亚的斡旋,1981年,美伊双方作出让步,就释放人质达成协议。伊朗释放全部人质。

说在美国与伊朗交恶的背后,真正原因是美元作为原油买卖交易排他性货币的霸权地位,以及美国政府可以毫无节制地印刷美元的能力。伊朗准备创办自己的石油交易市场,用欧元取代美元,以挑战美元的霸权地位。美不会放手让伊朗成为其他国家的“坏典型”,唯一选择是使用武力从经济、必要时从军事上对伊朗发动打击。美国“反恐战争”中真正的“恐怖”是廉价石油一去不复返和美元作为石油交易货币的霸权地位的终结。

和资源没有任何关系。自己去普及一下历史吧。伊朗以前是亲美的政府,伊斯兰革命政变就算了,还要劫持美国大使馆的人员做人质,两国交恶由此开始。

美国逞能,伊朗独裁!争夺 核霸权,石油霸权,意识形态霸权!

伊朗有骨气!

伊朗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地理上北邻俄罗斯,南扼波斯湾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东连南亚次大陆,西接阿拉伯世界,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储量122亿吨,占世界第五位)。从19世纪起,伊朗就沦为英、俄两大帝国角逐的场所。而在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伊朗被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波斯湾产油国财富陡增。巴列维王朝第二代君主冀望用石油美元买一个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国家。然而,随着经济的膨胀,伊朗社会各种潜在矛盾空前激化,经济高速发展尚未走完十年的路程,伊朗就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倒巴列维群众运动。

1979年1月26日,巴列维被迫出走。首都德黑兰万人空巷,男女老少一齐涌上街头载歌载舞,马路上行驶的汽车打开大灯,不断鸣笛以示庆祝。街道、广场上大大小小的巴列维父子的塑像和画像,几小时内就被群众推倒砸碎和焚烧。这次规模空前的社会动荡后来被称为“伊斯兰革命”。

这场“伊斯兰革命”运动结束了巴列维家族对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新政权希望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神权统治,均衡贫富,扶持弱势群体,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伊斯兰革命”带来的另一方面的压力与影响是,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昔日一向时尚的德黑兰妇女蒙上了黑纱和长袍,街头巷尾挂满和涂满了“打倒美国”的口号。但是当人们走过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桥旁,却不能不想起美国。

体制的改变,再加上与美国的势不两立,伊朗一时间几乎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25年来,曾经石油滚滚,梦想做世界第五大强国的伊朗,经济发展速度骤然下降,甚至有人推算,它足足倒退了有三十年。

与此同时,美国的势力范围从伊苏边界退到了波斯湾南岸,失去了对波斯湾石油运输线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的控制权;美国在中东波斯湾失去了一个盟友和宪兵,相反增添了一个敌人;美国的石油财团被迫退出伊朗,从此失去了一个极富潜力的大市场。这就是美国视伊朗为“邪恶”国家的深层次原因。

人质事件导致美伊交恶

直接导致美伊交恶的导火索是发生于1979年11月4日的美国驻伊使馆人质案。当天,伊朗学生冲入并占领了美国大使馆,50多名美国外交官被作为人质扣押长达444天。

人质事件被认为是美国自越战后在国际上遭遇的最大挫折。为此,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导演了一场空中入境奇袭围困使馆的伊朗学生,并营救被扣使馆人员回国的“蓝光”行动。因行动失败,卡特付出了落选的沉重代价。最终,当52名美国人质获释返回美国,这件事在美国公众心目中至今仍是个挥之不去的梦魇。1987年,里根任总统期间发生的“伊朗门”事件,使得此后的美国历届总统对伊朗采取强硬政策时在国内极少遇到阻力。

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从一开始就是外向型的。新政权热衷于输出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并将周围一大批阿拉伯国家的政府称为“反动腐朽政权”,引起邻国的一片恐慌。

埃及、沙特、约旦、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先后与伊朗断绝了外交关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第二年就与邻国伊拉克开战,打了一场耗时8年的战争。这场战争耗尽了伊朗的国力,它的国际处境也十分孤立。

改革风潮的兴起

世界在变,伊朗也在变。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伊朗作为位居要冲的产油大国已经不可能置身世外了。古老的伊朗库姆神学院用上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占伊朗人口15%的新生代成长起来,强烈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改变现状。在这一背景下,温和、开明的宗教人士哈塔米在1997年的总统选举中以压倒优势当选,支持哈塔米总统的改革派议员又占据了多数席位。伊朗国内的政治气氛逐渐宽松。

伊朗与许多阿拉伯国家恢复了正常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伊朗曾对创作《撒旦诗篇》的英国作家拉什迪发出追杀令。为此,欧盟冻结与伊朗关系达10年之久,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一关系终于解冻。

1997年12月,伊朗作为东道主成功举办了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会上哈塔米总统提出了“文明对话”的倡议,主张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明相互交流和包容。

25年前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建立的是一个神权高于一切,十分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的一元化社会。25年后,伊朗不得不在革命与发展、大炮与黄油、一元化与多元化、“输出革命”与“文明对话”之间做出抉择。

伊朗是中东的腹地,都知道中东石油丰富,得石油者得天下啊,美国早有侵略伊朗的想法,一直想方设法来压制和制裁伊朗,而伊朗根本就不吃美国这套,结果就互相攻击。伊朗对于美国的欺负怎么能善罢甘休呢。。。

因为美国也是想从他们那里取得利益,所以伊朗觉得没有必要退让。

因为美国总是想从伊朗弄点他们的资源。

美国的爹是以色列,以色列在中东是伊朗的敌人。是一个比较富有的国家可以购买到核武器。

因为不是他敢和美国抗衡,是他一定会和美国死磕到底 美国的爹是以色列,以色列在中东是伊朗的敌人。

因为伊朗的背后有支持的力量,再者伊朗还是一个比较富有的国家可以购买到核武器。

因为他知道有着核武器,美国就不敢真正动手。

因为他们是对立的,虽然无法与他抗衡,但是也想顽强斗争。

伊朗为什么跟美国对着干

其实就是双方的利益关系。

美国和伊朗现在关系恶劣,完全是因为双方对利益的条件没有谈拢。其实美国和伊朗的关系一直以来并没有很差。只是因为最近伊朗因为石油的关系与美国产生了一定的摩擦。伊朗想要动摇美国与石油的关系。所以触怒了美国侵犯了美国的利益之后,美国和伊朗的关系才变得这么恶劣的。

伊朗的地理环境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连,另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隔海相望。南面濒临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和阿曼湾,国土面积164.5万平方千米。

伊朗国土绝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国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间。西南部为厄尔布尔士山与科彼特山,东部为加恩-比尔兼德高地,北部有厄尔布兹山脉,德马万德峰海拔5670米,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宽阔的扎格罗斯山山系,约占国土面积一半。中部为干燥的盆地,形成许多沙漠,有卡维尔荒漠与卢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余米。

仅西南部波斯湾沿岸与北部里海沿岸有小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扎格罗斯山麓至波斯湾头的平原称胡齐斯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