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联合国在空气污染上做的措施(联合国空气污染治理)

联合国为保护环境采取了什么措施?

投入资金支持 制定了相关法律

联合国在空气污染上做的措施(联合国空气污染治理)联合国在空气污染上做的措施(联合国空气污染治理)


To reduce the emission of automobile exhaust, air pollution is serious, and some other dust storms need to be prevented, as well as greening in general.

世界对大气污染采取的措施

(1)与保护臭氧层有关的环保公约。臭氧层是地球和人类的保护伞,由于广泛使用氯氟碳化合物(CFC)和哈龙,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其结果是损害人类健康,危害农作物和生物资源,破坏生态系统,引起气候变化等。为了保护臭氧层,签订了一系列公约,如1985年3月通过、1988年9月生效的《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1987年9月通过、1989年1月生效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修正案(1990年和1992年两次修正)。规定发达于1996年、发展家于2010年逐步淘汰40多种受控物质(ODS),由于这些多为基本化工原料,涉及到的相关产品至少有数千种。

(2)《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随着工业的发展,危险废物的产生与日俱增,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公害。据统计,全世界每年产生的危险废物已从1947年的500万吨增加到目前的5亿多吨,其中发达占95%。由于处置场地少,技术复杂,代价昂贵,特别是国内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法规,加上民众环保意识较强,一些发达国千方百计地将危险废物转移到发展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灾难性的危害。为此,1989年3月通过了《巴塞尔公约》。公约控制的危险废物按来源分为18种,按成分分为27种。包括在内的64个公约缔约方1994年通过一个决议,规定立即禁止向发展家出口以终处置为目的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从1998年起,以再循环利用为目的的危险废物出口也被禁止。

(3)《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贸易公约》。战后,世界范围内的野生动植物贸易不断发展,影响了生态多样性。1973年2月签订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贸易公约》。按照物种的脆弱性程度,公约将受控物种分为三类列入三个附录,并对其贸易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附录一列入了所有受到和可能受到贸易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物种800余种,基本上禁止贸易;附录二列入所有那些目前虽未濒临灭绝,但如对其贸易不严加管理,以防止不利于其生存的利用,就可能变成有灭绝危险的35000种物种,应严格限制贸易;附录三列入任一成员方认为属其管辖范围内,应进行管理以防止或限制开发利用,而需要其他成员国合作控制贸易的物种,应对贸易加以管理。这三类物种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物种被纳入第二类和第一类的范围。许多野生动植物物种或其相关产品的贸易受到严重影响。

(4)《生物多样性公约》及《生物安全议定书》。1992年6月5日签署的《生产多样性公约》没有直接的贸易措施条款,但一些条款对贸易有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关于遗传资源的取得、知识产权和生物安全规定与贸易直接有关。2000年1月28日达成的《生物安全议定书》将对转基因产品的贸易和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当然,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GMO)飞速发展,正在成为21世纪重要的新兴产业,并对农业、医、化工和环保等产生重大影响,为解决粮食短缺、有效品及治理环境等问题展示了良好的前景。目前全世界共有50多种转基因植物产品投入商品化生产。据统计,1996年全球转基因体物商品化种植面积280万公顷,1999年达3990万公顷。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是主要生产国。1995~1998年,GMO作物销售收入从0.75亿美元猛增到15亿美元,1999年达23亿美元,估计到2010年将增至250亿美元。GMO产品的贸易也迅猛发展。据统计,日本1998年进口的1597.5万吨玉米、475.1万吨大豆(美国分别占进口量的87.9%和78.6%)中,GMO 玉米和大豆分别为435万吨和105万吨,占进口量的27.2%和22.1%。

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有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风险与威胁,一旦出现错,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造成基因污染和破坏生态平衡;产生新的毒性或过敏物质,或扩大了寄主范围,导致灾难性的泛滥;转基因活体及其产品有可能降低动物乃至人类的免疫能力,从而对其健康、安全乃至生存产生影响。

为了防范GMO产品对生物安全的影响,规范越境转移问题,于2000年1月在蒙特利尔通过《卡特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议定书》对转基因产品的越境转移的各个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对贸易和投资的影响是巨大的:实行风险评估对贸易有负面影响;提前知情同意程序规定使得进口程序更加复杂和繁琐,审批的时间较长,一般为270天,赋予进口缔约国为保护生物安全很多的权利;资料评估为进口国控制GMOs进口提供了借口,进口方可以资料不完备或缺少可靠和充分的科学依据而拒绝进口或推迟做出进口决定;实行GMO加贴标签制度会增加进口国公众对GMOs及其产品的心理恐惧,从而导致某些GMO产品贸易量的下降甚至退出市场。另外,一旦采纳赔偿责任和补救措施,对进口方来说是能保护合法权益,但对出口方则是极为不利的。预计进口国与主要出口国将在这一领域展开较量。同时《议定书》的签订将大大促进非GMO产品有机食品的贸易,特别是给绿色—有机食品贸易的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缔约方会议。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候的增加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将对地球和人类产生严重的影响,1992年6月签署了该公约,并于1994年3月正式生效,到2000年共举行了6次缔约方大会。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本身并不直接限制贸易,但由于温室气候控制涉及和经济的方方面面,缔约方为履约采取的行动必然会对贸易有着显著的影响。当缔约方制定对策时,贸易措施也将会起日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联合履约和清洁发展机制一旦实施,将直接用信用贸易手段实施温室气体减排的交易。

环评师辅导: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

1979年11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环境部长会议上,通过了《控制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并于1983年生效。《公约》规定,到1993年底,缔约国必须把排放量削减为1980年排放量的70%。欧洲和北美(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等32个都在公约上签了字。

美国的《酸雨法》规定,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排放量要由1983年的2000万吨/年,经过10年减少到1000万吨/年;加拿大排放量由1983年的470万吨/年,到1994年减少到230万吨/年。

目前世界上减少排放量的主要措施:

1.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

2.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

3.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烟气中85%一90%的气体。不过,脱硫效果虽好但十分费钱。例如,在火力发电厂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费用,要达电厂总投资的25%之多。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难之一。

4.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但是目前技术不够成熟,如果使用会造成新污染,且消耗费用十分高.

阻止空气污染采取哪些措施?

各国的大中城市,都到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阻止空气污染继续恶化的时候,大体上可以考虑采取下列有效措施:

(1)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限制私家车的发展,因为以人头计算,公交车的污染只有轿车的1/20。强制使用洁净燃料,如倡导性使用石油液化气,规定出租车必须使用石油液化气作为燃料,禁止柴油车辆进入市区。

(2)发展电动车及其他零排放车辆,电动车的两大优点是低噪声和无污染,在成本上也有竞争力,可以恢复和发展城市电车。

(3)制定人口出行:增加环行线,减少转车,开设从郊区到市中心的公共汽车高峰期线路,满足上班族需要,控制停车,对入城车收费等。

(4)发展自行车交通。骑自行车无污染、无噪声、经济实惠还可锻炼身体。调查表明,城市内一半以上的出行距离不超过3km,完全可以用自行车代步。因此,先进的城市文明不应该限制自行车的使用,至今欧洲不少发达的城市中仍在大量地使用自行车。

(5)铁路电气化能大大降低空气的污染。像法国这样的发达,至今也只实现了50%的电气化,大量老式柴油机车仍在行驶。

(6)要尽力减少城市工业的有害排放,如SO2、NO2和粉尘等。必要时,要把特别有害的工业部门迁出市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