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乒乓球心理技能训练_乒乓球心理技能训练方案

乒乓球训练方法的创新策略是结合体能性与运动变化,再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

乒乓球心理技能训练_乒乓球心理技能训练方案乒乓球心理技能训练_乒乓球心理技能训练方案


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增强学生的能动性,提升课堂的趣味性,采用多种教学内容的穿插,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兴趣,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配合多种形式的实践训练。

可以通过体能,智能,技能方面的训练进行,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个人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安排。

这个问题是初级乒乓球爱好者经常遇到的,主要集中在有一定基本功,但基本功并不是很扎实的爱好者身上。主要需要从三方面解决:

一、基本功要活练

基本功训练不等同于站着不动打正反手。比赛中的基本功是综合技术的体现,比如对方搓的下旋球,你拉起来就用到了拉加转弧圈球技术,对方再防回来这时你的进攻就应该是前冲弧圈球技术,如果再拉加转弧圈球肯定会出界。

乒乓球爱好者在单项技术掌握后,要结合实战需要将几项技术结合在一起成套练习。最基本的就是搓一板(搓球)、起下旋(拉加转弧圈球)、攻上旋(拉前冲弧圈球)、变线(拉不同落点),这个套路练习熟练是很有效的。

二、重视搓球

正规乒乓球教学很忽视搓球的练习,教练都会教你直接拉起来转成上旋进攻。实际上业余乒乓球比赛搓球是很有效的控制手段,甚至是得分手段。原因是业余水平乒乓球爱好者进攻的质量、连续性都不高很难给对方造成杀伤。所以业余乒乓球爱好者要专业练好搓球,遇到比赛中铁搓类的对手不要慌,先耐心搓住,再寻找机会进攻。

三、心态要平和

乒乓球比赛谁赢谁都是可能的,不能因为平常对方练球不如自己就轻视对手。要是练球水平高就肯定赢,那大家就别打比赛了,改拼基本功定胜负得了。所以一定要在战略上蔑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认真对待每一个球,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去。领先不骄傲,落后不气馁。只有这样你才能充分发挥平时训练的水平,最大限度地打好比赛。

只要做好以上三个方面,乒乓球爱好者在比赛中的稳定性和上手能力就会很快提高,过不了多久乒乓球技术水平就能又上一个台阶。

影响乒乓球比赛胜负的非技术因素。俗话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我个人觉得把这句话放到乒乓球领域里,可以改动为:“七分靠技术,三分天注定,剩下一分拼人品”(为啥多出一分呢?因为乒乓球每局11分嘛~)。

这“三分天注定”,就是影响乒乓球比赛胜负的非技术因素,在这其中我又粗略地分为主观因素(战术+心理+身体)和客观因素(器材+场地+规则+运气)。

先来聊聊战术吧。对于乒乓球友来说,想必大家对战术这个词,并不陌生。我个人所理解的乒乓球战术,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团体赛中的排兵布阵;而第二个层面则是个人在比赛过程中如何合理地综合运用各项单项技术。

先简单讲一下第一个层面吧。众所周知,乒乓球是存在“球路相克”这个说法的,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二王一马”时代——这是中国乒乓球极具统治力的时代,几乎包揽了所有大赛的冠军,然而马琳、王励勤、王皓三人却相互牵制十余年,最终无人成就“大满贯”伟业。

战术运用是贯穿比赛全程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赛前对对手的研究准备、赛中的及时变化调整和赛后的总结反思。

除了遭遇战,赛前对比赛对手的研究是很重要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专业队员可以通过录像等资料来辅助做战术准备,而我们一般的业余爱好者留下的影像资料几乎没有,就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加以判断了。

我自己观察对手,主要看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看对手的发球,自己是不是能够看得懂。看不懂的话,就要做好吃发球的心理准备,然后再争取从其他方面找补。

第二个,是看对手的准备站位。一般来说,靠近侧身位、双脚前后站位的正手突出,靠近中间位、双脚平行站位的,反手更好。而业余爱好者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能做到两面均衡的很少。

第三个,是看对手的身高、体型等。一般来说,高个子护台面积大但衔接速度慢,而且中间位空当稍微大一些;小个子护台面积小但衔接速度快……等等。

如果是遭遇战没有看过对手打球的话,一般开始还是遵循常规的战术打法。比如,打横拍瞄着对手腋下突破,打直拍发反手位长下旋有奇效,打颗粒胶/削球打法反手位奔球开道等等。然后再根据对手的表现进行调整。做好了赛前准备之后,就是最为关键的赛中变化调整了,也就是大佬们常说的“阅读比赛”的能力。但是对于咱们一般的业余爱好者来说,这个太过于高端了,相比于这个,我认为战术的执行力更为重要。战术的执行力包括两个方面的考量,一个是坚定性,一个是灵活性。

比如,你赛前观察发现对手反手强正手弱,但是比赛过程中对手的正手刚好在线,连续打了几个好球,那么我们此时就可以把球更多地给反手位、中间位,但最后杀板得分的时候还是要从正手位突破。我记得有一次王楠在解说比赛的时候说过:“打到比赛的关键分时,不管前面打成什么样子,这个时候就是要死抓着对手的弱点不放。”这个就是执行战术的坚定性。

战术的灵活性又是什么呢?举个栗子,比如打伊藤美诚,大家都知道要以发反手位奔球为主。但是你不可能一场比赛从头到尾都只发这一种球吧,难道她就不会侧身攻的吗?还是需要配合其他落点进行牵制,不能让她太容易猜到球路了。战术是死的,人是活的。

战术的坚定性和灵活性是相辅相成的,灵活性是前奏是铺垫是过渡,坚定性是一锤定音是一招制敌是一击毙命。只有灵活性没有坚定性,就是打乱仗,输了是正常,赢了全靠蒙;只有坚定性没有灵活性,就是过于呆板,容易被对手抓住难以摆脱。

最后,说一下赛后的总结反思。这并不是“事后诸葛亮”,而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最后的最后,乒乓球战术是否有用,是建立在双方技术实力水平相近的基础之上的。一般来说,局分相差在3分以内,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比分能够咬得住”,才有把大量精力放在战术准备上的必要。

接着聊聊心理吧。话说回来,从学术上来说,心理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干巴巴的学术定义我就不罗列了,大家也不爱看。

我们一般把心理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相对稳定的外在表象,比如性格、气质等;另一个就是动态变化的内在的心理过程,比如认知、情绪、 情感 和意志等。

乒乓球是个精细活,大家都认可心理因素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发挥影响很大。那么,问题来了:心理因素又是如何影响到技术发挥的呢?

从大的层面来看,性格气质会影响一个运动员整体的技术打法风格。我们国乒有个很有意思的“双子星”现象:在同一时期,往往会出现两个打法风格迥异,而实力并驾齐驱的核心主力。从刘国梁、孔令辉,到马琳、王励勤,接着是张继科、马龙,他们之间奉献了许多经典的巅峰对决。

外向型的球员,球风更具冲击力,相对来说出成绩会比较早,但成绩往往会有起伏,不太稳定;内向型的球员,球风细腻缜密,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积淀,厚积薄发,成绩相对而言更为稳定。两者并无高下之分,都能达到世界的巅峰水平。

从细微的层面来看,变化的心理过程也会影响比赛的进程。这个影响是多维度的,认知、情绪、 情感 和意志都会对技术的发挥产生影响。

第一,认知会影响自信心,自信心不足就会影响技术使用的坚定性和合理性。记得小胖说过一段话:“2019年我经历的挫折,是内心的煎熬和挫败感,如果人不改变,再好的技术在关键时刻还是用不出来。”

第二,情绪最能左右人的思维,情绪占主导地位时,理性就会“退居二线”。而乒乓球运动是智慧与技术的双重对抗,打球时最好的心理状态就是“理智的激情”。积极的情绪会让人打球时更加释放,技术发挥更加自如;而怯场、心虚、焦躁、想赢怕输、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负面情绪,会给自己加上一个又一个的DEBUFF,都不需要对手做什么,自己就能把自己捆成一只“大闸蟹”。所以,乒乓球运动员和兴奋剂基本不沾边,因为要打好乒乓球,先得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君不见,哪怕内心狂野如“藏獒”张继科,也只会将情绪压制到比赛结束之后,才如火山爆发一般,来个激情四射的“撕衫”show……就算是撕球衣,也得等握手之后,背对再撕

第三, 情感 决定你打球时的投入程度。俗话说:“不疯魔,不成活”。你对乒乓球这项运动有多热爱,打球的时候就会有多沉浸其中,心无旁骛自然能把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反之,则杂念丛生,心魔缠身。

第四,意志品质往往是反败为胜的关键所在。这个就不必多说了,每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都有一颗“不抛弃、不放弃”的心:带伤坚持作战的丁宁,外号“马要”的马琳,打着封闭也要上场的张继科、“三线作战”不下火线的许昕……

可谓是“练球猛如虎,比赛战渣五”,深受心理素质不过硬之苦久矣。但也算是“久病成良医”,有几味偏方,可供大家姑且一试——偏方一: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就会打出什么样的球。所以呢,你若是个开朗大方、不拘小节的人呢,就尽量把球打得简单一些,大开大合、大刀阔斧地硬拼实力;你若是个认真严谨、心思细腻的人呢,就不妨多从小球入手,在变化和战术设计上多一些巧思。

球风和个性相吻合了,打起来才不会束手束脚。好比一个身高体壮的欧洲大个子,偏偏要和中国球员比拼台内小球技术;或者一个亚洲小个子却要和欧洲选手退台拉开架势对拉,都会感到十分别扭,十成功力都发挥不了三成。

偏方二:败中求胜。这是我最近阅读卡耐基《人性的优点》一书时,得到的灵感。书中有战胜忧虑的三步法:“找出最坏结果——接受最坏结果——改善最坏结果”。

放到乒乓球领域,打球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呢?输球。嗯,输球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嘛。那我要怎么输得不那么难看呢?把我自己的水平打出来就好了……别人的疗效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这味药对我自己“想赢怕输”心理的疗效挺好的,可以帮我卸下很多思想包袱。

偏方三:比赛时不去考虑胜负,只专心打好每一球。这个是某次“初代目”邓亚萍,在解说比赛时讲到的:“认真打好每个球,每个球都打好了,它自然就会有个好的结果。”说白了,就是“专注”二字。说到这,我就不禁联想到吴敬平指导对小胖的评价:“一个心思特别纯净的孩子。”也许只有这种“心里只有球”的人,才能登上球坛巅峰吧。

偏方四:多打比赛。心理素质这个东西吧,打着打着就出来了。对比一下中日两国的年轻球员,在国际赛场上,一年到头满世界“以赛代练”的日本小将,与很少有机会出国打比赛的国乒小将相比,不论从技术实力的发挥、还是对比赛场地氛围的适应,明显都要好上许多。对咱业余爱好者来说也是一样,交的学费够了,成绩多少会有所提升的。

业余爱好者在比赛中总会遇到像题主一样的情况,明明是实力比对手强,但是却打不过对方,这是很影响士气和心情的。双方比赛就是这样,实力偏弱的一方为了取胜,一定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基本功不足的缺陷。而实力更强的一方,一定要做到遇强则强、遇弱更强,这对于基本功有着一定的要求。很多朋友会说,自己的基本功已经很好了,但还是会有遇弱则弱的情况出现,其实这就是说明您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同时应变能力和耐心都有待提高。

比赛中的稳定性很大程度是以扎实的基本功来作支撑的,基本功不仅体现在拉球这样的进攻手段上,同时也反映在搓球这样的控制手段上。因此,要想做到真正的基本功扎实全面,不仅要在进攻上下苦功,在搓球上也要多做文章。不然很容易就陷入到有心无力的境地,空有进攻手段,但却无法为自己制造上手的机会。题主还提到了反手时好时坏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基本功不扎实的表现。建议题主的反手要从上旋球开始入手,不要急于转下旋,只有将上旋球的击球感觉掌握透后,才能顺利进入下旋阶段。期间可以加大多球训练的频率,着重练习搓球或摆短衔接反手拉球,这样一个计划可以照顾到两种存在的问题。

最后,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实力弱的选手之所以能以弱胜强,很大程度是依靠耐心和动脑。很多觉得自己基本功不错的朋友在比赛时总想尽快上手得分,而少了一些耐心,无论是专业球员还是业余选手,放低心态都是很关键的。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

说到稳定性,需要日常练习基本功时,多体会来球的速度和力量,能借力时多借力。

说到下转,说不敢起板,就需要日常多练习加转弧圈。

加转弧圈,可以发力,也可以不发力。只要挂出安全的弧线,能过网,即可。主要还是在于后续面对上转的衔接,能否稳定正反手跟上,能否稳定打相持。

越是打比赛,都心理压力大,可以多用中小力量,正反手挂起来,或者说托起来,把下转变成上转。

你越发力,越容易自己失误,而且发力后,自己还原慢,对手一旦顶回来,自己第二板跟不上,不如用中小力量。

当然,你发球可以发侧上,上转,逼迫对手推或挡,直接就避开了下转的问题。直接上手发力,或者进攻,或者打落点,都可以。

另外击球时间,可以在下降期,慢一点做动作,保证过网上台就可以了。

打比赛,很多时候心理压力大,节奏比较乱,越想打快,越自己打丢,对手等着你打丢,也赢了。

他搓,一直下转,你也可以对搓。

搓左右落点,搓长短落点,可以近网,可以突然劈长,打乱对手的节奏。当然平时需要多练习搓球,搓转,与搓不转,混合练习。摆短与劈长,左右两个落点都需要练习。

对搓没什么,他能连续搓,你也可以。打比赛不需要拉啊冲啊,场面好看未必能打赢,打赢也不需要好看。

打比赛,是个心理抗压的问题,以及控制球的问题。如果日常控球,对自己打出的球,速度,旋转,落点,都控制不好,打比赛更不会好。

控制,是乒乓球较为高级的技术。发力拉冲,并不一定打赢。所有的高手,都是控制高手,控制长短落点,控制回球速度,用巧劲,不发死力。

打比赛稳定性需要练控制,上手进攻,有时并不一定需要,不上手,也可以打赢。稳定,胜过力量。

精彩乒乓球,关注: 体育 生活不分离

朋友你好,这里面有几个问题

1、你说的实力比对方强,是指基本功还是套路的多变,

2、反手时好时坏,这里面有状态的影响,但是也有基本功的因素哦

3、心里素质很重要,出手要果断,出手有没有其实不重要这是你训练时候考虑的,比赛时候只需要考虑该不该出手

4、你说被下旋磨死,那就是说搓球有待提高,其实搓球是乒乓球的最基本的一个,和正反手的攻球一样重要(我就经常被高手搓的怀疑人生)

建议你

1、加强你的基本功训练,尤其是反手,信心来源于实力么,基本功扎实了信心也会有所提升

2、加强套路的练习,就是练习几种发球抢攻的套路求 比如冲底线发球,然后第二板退步猛攻,这样不但提气,而且对手也会慌

3、多练练搓球吧,搓和摆短,业余里面炒鸡好用哈哈

实际上,脚上的功夫比手上的功夫还重要!具体来说就是:当来球别扭时,你一定要先移动脚步,然后再上手(要养成习惯),这样失误率才会降低。因为在赛场上,机会球是很少的,只有快速移动脚步,才能使别扭的来球,变成也许可以上手的球。

乒乓球学员:如何应对比赛或考试前的紧张焦虑情绪

考前心理调节

对于大多数沉重而言,考试很容易令人产生强烈的紧张情绪。虽然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决定考试的主要因素,但是能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还受到心理状态、应试技能等因素的影响。如果缺乏足够的应试技巧,特别是应付、控制、调节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的技能,则很难取得优异的成绩。那怎样才能放下心理包袱,轻轻松松上阵,考出理想的成绩呢?

1.端 正考试态度,化压力为动力,以免未考先慌

大家要认识到,考试可以检验知识掌握的程度,考好了,是对前段学习的一个肯定,会增强信心,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没考好,会迫使自己认真去分析原因,找出学习上存在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不要老是把自己的注意指向考试的结果,这样会给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2.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通过内心对话,即自己说、自己听的自我沟通过程来保证考前的适度紧张,形式良好的心理状态。如“我已经准备充分,考试并不可怕”、“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只要在考试前作了最大的努和就行”、“我现在很镇静”、“不要慌、不要慌,没什么了不起”、“现在比以前好得多了”等。

3.注意考场紧张心理的调节

在考试前要注意保持乐观的情绪,不要过多地担心;如果进入考场时过于紧张,有身体不适的感觉,可以从心理上下意识地松懈一下;如果时间是足够的,可以用几分钟的时间揉抚双眼、进行深呼吸、闭上双眼使身体取静、按摩头顶中心(中医称为“百会穴”)以及松驰躯体、自我暗示取静等。

4. 通过多种自我训练方法进行自我排解

1) 自我训练法:应多回忆过去考试中成功的体验,通过内心辩论,分析出现的消极意识中不合理的成分。例如:“每到考试,我担心其他同学在这次考试中都比自己强。”针对这种意念,引导自己辩论:“这种担心有必要吗?毫无必要!班里确实有比自己更强的同学,但也有不如自己的同学,因而担心其他同学比自己强,这是无根据的。”考试固然意味着同他人的竞争,但就个人的发展来说,归根到底是同自己在竞争。因此,把注意力放在担心其他同学比自己强上,这种心理多么幼稚!而且它使自己离开当前的中心任务,而把精力白白浪费在毫无价值的猜测上,助长了自卑情绪,使自己丧失了信心和勇气,简直是一种精神枷锁。那么,个人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要记住:抓紧时间排除杂念,立足于自身的条件,汲取其他同学的成功经验,这才是自己应取的态度。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担心顾虑的方方面面都罗列出来,然后对这些观念一一进行自我辩论,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增强参加考试的信心,减缓或克服考试焦虑担忧的成分,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精神面貌,出现在考场上。

2) 放松训练法:大家可以找一些韵律舒缓的音乐磁带、专门的公训练磁带或想像放松程序,在家里进行自我训练。

3) 系统脱敏疗法。考试焦虑,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对考试的某些情景过于敏感所致。因此,消除个体对某些方面的过于敏感状态,适应每一个刺激,使这些刺激不再诱发焦虑紧张情绪是十分重要的。做到这一点,可以采取如下步骤:按照程度不同,把引起焦虑的情景列成表(如“考试焦虑”阶梯:周围的人提到考试就担惊受怕?考试前一天就坐立不安??考试的当天走出家门??走进学校??坐在教室里等候考试??听到考试铃声响起??发考卷时??拿到卷子时??做第一道题??考试过程中),然后根据刺激等级进行想像。在想像的过程中,不断诱发你的紧张情绪,这时,你进行放松训练。如此反复,你将适应每一个刺激。实际上,你想像每一个考试刺激情景并适应这些情景的过程是在脱敏。在整个考试结束后,如果每一个刺激都不能引起你的焦虑,那么,脱敏便取得了成功,对考试情景就不会过度的反应了。

这些方法简单可行,在考前复习阶段大家如能练习掌握,会很好地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充满信心迎接考试,并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到来了。高考,也许是每个考生的一个人生转折点,至关重要。所以不仅要从知识上作好充分的准备,而且也应该从心理上作好准备,以较好的心理状态参加高考,争取在高考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那么,如何调节考前心理呢?

一、不要把高考看得太重

高考对人生来说当然比较重要。十二年寒窗,似乎胜败在此一举。还有老师的谆谆教诲和家长的殷殷期望,新闻媒体的狂轰烂炸,往往会使同学们把高考看得太重,其效果却往往适得其反。我倒要说:不要把高考看得太重。

1、高考不过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驿站,以后的路还很长,很远。

2、把自己放入大自然中,面对大海,大山,大地,面对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个人的得失实在太渺小了。所以没有理由把自己能否考上大学看得很重很重。

3、高考是综合能力的测试。考上大学(或能上理想的大学)固然不错,能得到更好的训练。但个人的综合能力是相对稳定的,你只要有一定的能力,考不上大学,同样能有所作为的。社会也是一所大学,一所综合性很强的大学。相反,如果你水平一般,即使考上大学又有多大意义呢?

二、期望不要过高

有的同学考试前可能已经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如至少考上什么大学,总分在几百几十分以上,甚至各科多少多少。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很好,可以激励自己,但考前要放弃这些念头。奥运会赛场,哪个运动员不想得金牌?但赛前老是想金牌是不利于水平的正常发挥的。据说对参加重大比赛的运动员来说,有一个专门的心理训练项目,主要目的是使运动员在比赛前不老是想万一金牌得不到怎么办之类的问题,而是集中注意力想我怎样做才更好。

高考前过高的期望使心理压力增加,对正常的知识学习和运用起干涉作用。万一……我该怎么办?使自己的心理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不利于学习,不利于考试的正常发挥。所以高考前以及参加高考时要把握住自己,期望不要过高。

1、正确认识自己,你目前班级中学校中大概处于第几位,甚至某学科大概处于第几位,在高考中最大的可能也在第几位左右,除非超水平发挥。

2、不要期望超水平发挥,超水平发挥一般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你的期望下,你越是期望,往往就越是失望。

3、不要期望在强科中拉分。原因很简单,你的强科不过是相对较强,所以在强科考试中也很可能有做不出或做不好的题,此时很容易造成心情急躁,使强科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而且也很容易影响下几科的正常发挥。

三、克服紧张情绪的负面影响

运动员心理训练

身为运动员,每天面对着高强度的训练,还要面对比赛时的名次,金牌等的压力,运动员的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下面我为大家准备的运动员心理训练,希望能帮到大家。

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十佳专家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在遗传基础之上,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下,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中的心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与内在动力。心理素质对内制约着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外与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影响主体的行为表现。

接下来看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套路

1.赛前心理能力训练

参加世锦赛、奥运会等重大赛事之前,运动员们必须调整好心理状态。比赛不仅是对平常练习成果的检验,还是奋力拼搏、超越自己的最佳平台(这句话对各种运动员及考生都试用哦)。保持适当的紧张状态,努力做到最好是所有运动员的目标。

赛前心理能力训练是在较短的时期内,使运动员掌握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并形成赛前最佳竞技状态的训练过程。

具体步骤:

一、明确比赛任务,激发比赛动机,建立取胜心理定向,形成实现目标的信心;

二、掌握调节和控制心理状态,消除紧张情绪和心理障碍,形成最佳竞技状态;

三、学会在复杂多变局面下,保持稳定心理状态,顺利完成艰巨的比赛任务。

赛中心理能力训练

比赛时,如何不被观众、对手干扰,如何不因自己已经犯过的过失而烦恼,如何继续发挥全力为自己和国家争得荣耀,都是运动员们需要用良好的心理素质攻克的难题。

在每次比赛前,一次比赛中或两次比赛之间进行。赛中心理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主要包括呼吸调节训练、直接心理训练、生物反馈训练、自我暗示训练和放松训练。

下面介绍2种训练方法:

1、直接心理训练

直接心理训练是指直接在完成运动行为时进行的心理训练,包括检查、定向、集中、评价4个环节。

检查和定向是要求运动员全面观察并采取具体的实际行动,如观察比赛器械和场地、标定跳高,跳远助跑距离等;集中是排除所有杂念和外部刺激,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随后的.复赛中;评价是为下次比赛中做必要的修正和补充,主要采用念动训练进行。

2、念动训练

念动训练是以意识控制动作为基础,反复进行思维表象,同时引起神经一肌肉系统的相应变化,起到辅助完成动作的训练过程。念动训练的具体做法是:运动员在安静放松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并用脑想象自己正在进行某一技术动作。

例如,篮球运动员想象自已在做投篮练习,或想象自己完成某一动作的最佳方式;再如,乒乓球运动员想象如何在发球后尽快抢攻得分。

赛后心理能力训练

最重要的心理调节环节之一。

傅园慧接受采访说自己“已经用了洪荒之力”是对自己优秀成绩和刻苦训练的骄傲的展示;

孙杨受到对手挑衅和污蔑后的淡定无视是对自己接下来的比赛任务负责;

张怡宁赢得奖牌打败对手福原爱后安慰哭泣的“瓷娃娃”则是对竞争对手的关切,竞技精神的体现。

良好的赛后心理素质足以成就优秀运动员的一生,也是回应怀疑和卑劣战术的最佳状态。

竞赛结束后,对成功者的心理调节采取肯定、积极的情绪体验,消除自满、松懈的情绪体验;对失败者的心理调节则采取寻找比赛中的积极心理体验并激发再战求胜的强烈动机,消除因失败带来的消极情绪体验。赛后心理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主要包括呼吸调节训练、自我暗示训练和放松训练。

自我暗示和放松训练是以一定的套语进行导引,促使肌肉放松,从而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并在肌肉放松后采用一定的套语振奋精神,进行自我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自我暗示和放松训练的放松部分可使肌肉放松。消除心理紧张、解除疲劳、加深睡眠、提高人体工作能力。自我暗示和放松训练的动员部分可使人出现精神振奋和高度积极的状态,有利于参加比赛和取得优异运动成绩。

自我暗示和放松训练可选择安静、昏暗的环境,采用坐姿或仰卧姿势,每天定时进行。练习时先调节呼吸练习,暗示语用“我的呼吸是安静的”等;然后逐级放松肌肉,可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进行,暗示语用“我的右手放松了”等;接着对内脏器官发生影响的练习,暗示语用“我的心跳均匀有力”等。

;

乒乓球的训练方法

乒乓球就是非常好的项目,因为它没有身体对抗,不容易受伤,那么,儿童乒乓球的训练方法是什么?下面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乒乓球的训练方法

一 、变换击球线路训练法

将乒乓球的无数击球线路归纳、简化为五条基本球路,然后再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进行训练。

(一)单线练习法:按规定的单一线路练习,

1、方法

(1)按规定的单一线路进行单一技术的练习。如右方斜线对攻。

(2)按规定的单一线路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技术的练习,如右方斜线的削中反攻练习。

2、作用

(1)学习、熟悉某一单个技术或改进某动作的某些缺点:如通过看右方斜线的中台对攻,解决攻球时用腰腿协调发力的问题。

(2)单一线路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技术(包括手法和步法)的配合及其战术练习。如,为加强左半台的进攻能力,可采用左半台对练的方法:在左半合范围内,发球、接发球、搓、拉、攻、挡多种技术配合,并带有一定的战术意识。

3、注意点

(1)在实际训练中,所谓的单线练习,常是规定击球区域的练习。如,两条斜线经常是以对角半台为界,两条直线往往是以同边半台为界。

(2)即使是单一线路的单一技术练习,也不能站死不动地打球,最起码应有单步或小碎步式的重心交换。

(二)复线练习法

1、两点打一点的练习

(1)方法

①有规律地变化左右落点。如:一左一右.一左两右等。

②无规律地变化左右落点。

在以上的练习中,两点打一点者可使用一种技术(如正手2/3台走动攻)或两种(左推右攻)及两种以上的技术,一点打两点者,可使用一种(如反手推挡)或两种以上的技术(如在摆速练习时,反手推结合反手攻或侧身攻)。

(2)作用

①两点打一点者

a.可提高将几种技术结合起来的技能,如反手推挡与正手攻球的结合、反手攻球与正手攻球的结合等。

b.可提高步法的移动速度,特别是用一种技术(如正手攻球)在走动中击球时,对锻炼步法的意义尤为明显。

②一点打两点者,可提高控制与变化落点的能力。

(3)注意点

①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无规律变化的练习难度大,应在有规律变化的练习基础上进行。

②陪练者(一点打两点者)击球的速度和落点、角度的变化应适合对方的水平,最好是经对方努力后即可完成,不经努力就可完成或经过努力也难以完成的练习都是不好的。

③练习目的不同,应有不同要求,如练习反手推挡结合正手攻时,要求用跨步或并步;练习正手2/3台走动攻时,要求用并步或滑跳步。

另外,还应特别注意不能用降低技术质量的方法进行敷衍式的练习。如练习推、侧、扑时,不能用勉强的小侧身攻。

2、两点对两点的练习

(1)方法

①两斜对两直:规定一方只能打两条斜线,另一方只能打两条直线的练习。

②逢斜变直、逢直变斜:一方可随意向对方全台击球;另一方遇斜线未球必须回直线,遇直线未球必须回斜线。

③全台无规律地变化落点的练习。

(2)作用

①走动中将两种技术结合运用,并有意识地控制击球落点.

②途斜变直、逢直变斜的难度比两斜对两直大,既可提高判断能力,又可锻炼步法和有意识地控制落点调动对方的能

③全台练习,往往与战术相结合。

(3)注意点

从易到难,练习双方应密切配合。

(三)长短球练习

1、方法:在上面的练习中加进短球的内容,从有规律到无规律。这里的规律有两个含义:

(1)长短球的落点变化,如,同线长短、异线长短。

(2)长短球变化的间隔时间,如,一长一短、两长一短或无规律地变化长短落点。

2、作用

(1)提高前后步法及其与左右步法的结合能力。

(2)把打台内、近台及中远台球的技术结合起来。

3、要求

(1)手法与步法相结合。

(2)为提高效果,在练习中可结合旋转变化。

(四)死线活练

1、方法;从右方斜线对打练习始,渐至中路直线对练。又渐至左方斜线对练,再渐至中路对练,渐至右方斜线对练……

2、作用:击球线路既有规定,又不是一成不变,双方在走动中练习了所有的线路。

3、注意点:练习双方密切配合,开始可适当降低速度、力量,以后再渐提高难度。

二、多球练习法

(一)方法

1、多球单练:练习者台旁放一筐多球,做单球练习,击球失误不必捡球,从筐中取球继续练习。

2、供多球练习:

(1)自供自练:如练习发球或攻小球,自己按既定要求供球,再做击球练习。

(2)他人供球练习:陪练按要求供球,主练照计划练习。

①单人供球

②双人供球:供球甲在台旁将球击给供球乙,供球乙再将球按要求供给主练者,如供球甲在台旁喂下旋球给供球乙,供球乙拉冲弧圈球,主练者进行攻打弧圈球的练习。

(3)机器供球,即利用发球机进行练习。

(二)作用:

1、加大了练习的负荷(包括密度、强度、难度和运动量)。

2、可按既定目的、要求供球,利于集中力量解决某一专项身体素质、技术或战术问题。尤其是解决有些用单球不易练到的技术难题时,效果特别明显。如解决攻下旋与上旋球的动作变换问题,可根据不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随意变换供下旋、上旋球。主攻者有更多的机会适应来球的旋转变化。

(三)注意点:多球练习的球性与对练不尽相同,而且不利于培养盯球的意识(因为无对手),所以应注意与单球练习结合。此外,供球密度与难度亦应适度,否则会事与愿违。

三、帮助练习法

顾名思义,一种需借助他人帮助的练习方法。

(一)方法:

1、男帮女练习法:一般情况下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的技术水平高,男帮女可明显提高女选手的练习效果。

2、高帮低练习法:请比自己水平高的运动员陪练,以提高训练质量。

3、按己要求陪练法:请对方按自己要求陪练,利于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某项技术或战术水平。

4、模拟对手陪练法:找打法与自己将要比赛的关键选手十分相近者,模拟未来对手进行训练与比赛,以提高对未来比赛对手的适应能力,如60年代初,日本队发明了弧圈球,中国队由廖文挺模拟三木、余长春模拟木村进行陪练,取得了极其明显的效果。

(二)作用: 提高训练质量;利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四、指标训练法

现一般训练都是以时间为界限的。如右方斜线对攻10分钟。指标练习法是以完成规定指标为界限的,如右方斜线对攻,以累计对攻500板为限。

(一)方法:

1、双方共同完成指标法:需双方共同努力来完成指标的练习。如上述的正手对攻累计500板。

2、单方完成指标法:要求一方完成规定指标的练习。如,搓中突击命中50板的练习。

(二)作用: 及时得到定量的反馈,刺激性强,利于调动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如陈新华在准备第二十八届世乒赛时,教练员要求他在20分钟的全台拉削中,削球失误不得超过15分。开始陈竟失误39分。以后天天练、天天测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大大超额完成了指标。陈的削球功底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注意点 :所定指标经过努力应可达到为好,切忌指标过高或过低。

五、单个战术练习法

根据多次比赛的实践,将复杂多变的战术简化、总结成带规律性、一般性的战术,反复练习之。如对付正手单面强攻者(包括弧圈与快抽),可归纳为先压反手大角,后调正手空当,再压反手的战术。平时即照此练习。实践证明,这确是一个事半功倍的训练法。

六、附加装置练习法

为更有效地解决某技术问题,对球台、球网做适当调整或增加附加装置后再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

(一)击目标练习法: 为战术需要,在对方台面上放置半个乒乓球或其它物品。要求运动员在练习时尽力击中目标。此法可大大提高控制落点的能力,提高某特定战术的训练质量。

(二)升降球网练习法:

1、升网法:将球网稍升高(约1厘米),练习既定内容。此法可增加攻球弧线的弯曲度,对攻球弧线过直者,颇有实用价值。

2、降网法:将球网略下降,按既定内容进行练习。此法多在练习削球或搓球时采用,可降低击球弧线的高度。

(三)网上加线练习法: 将球网上方另加一直线,要求双方击球皆从中间穿过(中间约为5厘米)。此法一般在对搓时采用,目的是控制弧线高度。

(四)加宽球台练习法 将球台的其中一方改放一个半或两个台面,使台面加宽。

此法多在练习步法时采用,可增加脚步移动的距离和速度。著名运动员邓亚萍常在多球练习时采用,大大提高了她侧身和扑正手的步法。

(五)降低台高练习法: 儿童身材矮,用常规球台练习不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故将球台高度适当降低。国家体委已正式作出规定:儿童比赛使用矮球台(12岁以下者使用球台高度为68厘米;10岁以下者使用球台高度为64厘米;正规球台高度为76厘米)。

(六)噪音干扰练习法: 将正式比赛时观众的喧哗、广播等杂声录音,在训练中不时地进行潘放,使运动员在平时训练即对比赛气氛有所适应。第三十五届世乒赛在朝鲜平壤举行,我国选手童玲在与前世界冠军朝鲜运动员朴英顺比赛时,观众的倾向性很大。因童玲平日训练有素,能把朝鲜观众的喊声、掌声想成是在为自己加油,故而泰然自若,在0:2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三局,反败为胜。

七、意念打球

这是将心理学知识用于乒乓球训练的产物。

(一)假想对手,做各种手法、步法练习:脑中想象对手击出各种球,自己做相应的回球动作。

(二)纯意念练习:想象对手击出各种球,又想象自己做出各种相应的快速还击动作。也可仅想象自己做快速手法或步法的练习。

(三)暗示拼抢1分法:可在乒乓球常规练习的任何内容中进行。要求练习者在每分球开始前,心中默念(或小声嘟嚷):“拼,拿下此分!”随之,提挈全部身心之力,拼抢此分,力争胜之!

此练习的.目的在于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取消一切杂念,一往直前,一心只想拼下此分球,这种心理状态正是比赛时所最需要的,也是最难得的,一场或一局比赛都是一分一分地打的,抓住每分球,就可获得全局的胜利。

采用此法练习时,必须强调一丝不苟地按要求去做。为此,应该让运动员真正清楚此练习的作用,真正信服它,否则敷衍应付式地练习,就难以见效。

笔者曾暗暗做过统计,队员在练习右方斜线对攻时,若不做拼抢1分的暗示,命中率基本为43~57%,而做了拼抢的暗示后,命中率可提高到50~70%,甚至达到80%。

(四)边练边想:练球时,利用捡球时机(或有意稍停一会儿)回忆动作,然后再练,切忌一味傻练,应回忆正确动作的肌肉感觉,检查击球失误的动作错在哪几,应如何改正。

(五)提高对技术、战术动作表象能力的练习:表象,即以前经验过的实物形象在脑中的反映。运动员看了一个动作或一场比赛后,要求他在脑中能清晰地重现动作或战术变化,重现的形象越清晰越好。这是学习新技术或提高战术意识的重要前提。

八、发球、发球抢攻和接发球的训练方法

(一)发球练习法

1、非球台练习:无需球台,在床上、书桌上或其它场地进行发球练习。这在学习或提高某一发球质量时(仅限解决抛球与挥拍触球动作的配合,提高发球的旋转强度;不能解决发球的速度和落点问题)很实用。吉林省运动员刘玉成当年就是利用此法发明的高抛抖动式发球,后拿到球合上试验果然效果不凡!

2、球台上的多球练习:节省了捡球时间,可把旋转、速度、落点结合练习。

3、有对手接的发球练习:对方练习接发球,发球者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发球的效果,亦可将战术意识结合到技术训练中去。

(二)发球抢攻(冲)练习

1、发一种或一套球后抢攻,限定对方接发球的方法(或攻,或搓?)与落点。如,反手发右侧上、下旋至对方右近网,要求对方搓接我中左,我抢攻。

决定对方接发球方法和落点的依据有二:

(1)比赛中接此发球的一般规律;

(2)发球抢攻者正待解决的问题;

(3)接发球者的技术情况。如,从以上两条看,应该让对方接发球撇一个左方配合挑一板正手,但对方不会撇,所以从实效出发,必须作相宜变更。

2、发一种或一套球后抢攻,只限制接发球的落点而不限制其方法(可用攻、拉、搓、撇等技术接),可提高发球者在一定位置上对各种不同接法的球都能抢攻的能力。

3、发一种或一套球后抢攻,只限制接发球的方法而不限制落点:要求判断好对方接发球的落点,迅速移步后抢攻。

4、发一种或一套球后抢攻,不限制接发球的方法和落点:对发球抢攻者要求更高,不仅步法要移动,而且能抢攻各种不同性能的球。

5、综合全面练习:不限制发球的种类、落点,对接发球亦无限制,可锻炼与考查发球抢攻的实战能力。

在上述练习中,还应注意培养与提高这样一种意识和技术,即发球后的第一板无法抢攻(对方接发球甚好)时,不应急干盲目抢攻,而应有战术意识地先控制一板(如对方反手不擅攻,则可控制其反手大角度一板强烈下旋,逼其必以搓回之)。然后争取下板再抢攻,此在比赛中很有实际意义。

(三)发球抢攻及其与以后技术的配合练习

发球抢攻练习同前,但规定发抢或对方回球落点,然后再进行相持技术的练习。为确保此练习的可行性,发球抢攻这一板力量不要过大。因为此练习的目的是解决发球抢攻与相持技术的结合,改变有些人发球抢攻没得分就无计可施的局面。

(四)接发球练习 练习接发球时,发球方发什么种类、旋转、落点变化的球,皆应听从接发球者的意见。

1、单一发、接练习。

(1)规定一种发球的旋转和落点,自己用一种或几种方法接:可集中精力熟悉一种发球。

(2)规定一套发球变化的规律(如,一长一短、一转一不转等),自己用一种或几种方法接。

在分辨不清某种发球的旋转变化时,用此练习效果最好,可提高判断能力。

(3)不限制发球的变化规律,全面练习接发球的技术。此法比较结合实战。

2、对方发球后结合抢攻条件下的接发球练习,可进一步提高接发球的控制能力,及时得到反馈,了解接发球的效果:具体练习方法同1,但加强发球后的抢攻。

无论是单纯的发、接练习,还是对方发球后结合抢攻条件下的接发球练习,都必须对接发球提出具体的要求,或抢攻、或摆短、或撇一板、或挑起来……总之,不能是毫无要求的泛泛练习。

(五)接发球结合以后技术的练习

1、在其它内容的练习中,加入特定的发球(即规定发球种类、落点或旋转)。如摆速练习时,加入接右近网的右侧上旋发球,不仅可以大大增加接发球练习的机会,而且还训练了接发球与后面技术的结合能力。

2、进攻型打法在接发球后打对攻(对方为攻球)或拉攻(对方为削球);削球型打法在接发球后练削球。

3、接发球与第4板球的结合练习:接发球先控制一板,在限制住对方发球抢攻的基础上,为自己下板球(第4板)的进攻制造机会,发球者一般不打发球抢攻(个别机会球除外)。

九、比赛法

训练是为了更好地比赛,但有时比赛亦可作为训练的一种手段。

(一)检查性比赛

1、周未或每堂课后进行比赛,为熟悉全面技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在小型公开赛或内部比赛中,用教练员规定的技术或技术比赛。如:将练习的新技术放在实践中考验,看敢不敢用?命中率如何?与其它技术的结合如何?对整个技术打法的影响如何?

(二)紧张性比赛: 有意制造比赛的紧张气氛,借以对运动员的技术、战术和心理进行全面的锻炼与考验。

1、组织观众比赛,有意邀请运动员的家长或朋友参观,为其增加心理负荷。

2、擂台赛:5至6人一组,只比赛一局,胜者继续打,败者下台等候轮转再战。

3、升降台赛:两人一台,数台同时比赛,胜者挪向临近的球台,败者降到另一方向临近的球台,若干时间后,优胜者集中到前两台,失败者集中到后两台。可事先规走,依不同台号顺序决定奖惩。

(三)特定技、战术比赛法

1、限定技术比赛。如,拉球对削球的比赛,规定突击或削中反攻失误1球丢2分,命中得1分;拉球与削球均为常规记分法,以突出训练的重点。

2、20平后比赛:可打擂台、升降台或循环赛,以提高打关键球的能力。

3、轮换发球法比赛。

4、发球抢攻比赛。

(1)5板球的发球抢攻比赛:发球抢攻者在第5板球内打死对方算胜1分(发球为第1板,接发球为第2板,发球抢攻为第3板……),未打死对方可算失分,亦可再继续打下去,输了失1分,胜了不计分。可采用每局21分或11分的比赛方法,亦可从15平,17:18或20平后开始比赛。

(2)7板球的发球抢攻比赛:现接发球水平普遍提高,比赛中常会遇到第3板球难于抢攻的情况,此时勉强抢攻,极易失误。最好的办法是先控制一板,尽量使对方无法抢攻,然后在第5板球时再抢攻,力争第7板球打死对方。

5、接发球比赛,接发球使对方无法发球抢攻或抢攻第1板失误得1分,接发球失误或对方抢攻得分算失1分。

(四)适应性比赛: 根据重大比赛的场次、观众、地理等条件,安排专门的适应性比赛。

1、模拟将要举行的比赛规模进行比赛,具体比赛方法、球台、球等皆应与真正的大赛一致。

2、有意选择和即将举行赛事的地理、气候等条件相似的地区、城市中比赛。

最好将1与2结合起来。

(五)让分比赛法

根据比赛目的和双方技术实力,规定一方对另一方让分进行比赛。如,从0:5开始比赛,从16:19开始比赛。

此法可专门培养运动员在比分落后时不气馁的顽强作风和运用战术的能力;另外,在内部比赛时,若比赛双方实力相差很大,亦可采用此法进行比赛。

;

乒乓球运动员的感知觉系统训练方法

1、熟悉球性的练习

乒乓球的球性特指球的重量、弹性、速度、旋转、弧线等。熟悉球性是球类练习里的第一步,

甚至是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中的必要内容,可见球性在球类项目中的重要地位。在练习中可采用变化高度的垫球,对墙垫球,拍击球,打悬吊球,放高球等具体方法来熟悉球性,形成球感。

2、阻力练习法

阻力练习法就是指外加阻力,增大刺激强度,使肌肉用力感觉清晰的方法。因为乒乓球只有

2.7g,外加击球时学习者的紧张性应激,至使击球瞬间肌肉用力感觉不清晰,不能形成清晰、准确、稳定的动觉反馈,也就不能快速形成动作记忆。为此,可采用外加阻力的方法,帮助练习者体会发力过程,形成力感。比如,右手握拍者可用左手持球于击球点,同时右手按动作要领挥拍击球,击球时右手臂体会用力感觉,左手臂体会击球后初期球体的运动效果。

3、助力练习法

助力练习法同阻力练习法相反,是指在练习动作时提供外加动力,其作用原理同阻力练习法相同。练习初期,学习者往往肌肉紧张、关节僵硬,不能集中协调发力。教学时老师或教练可让学习者放松执拍侧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然后从侧后方,用自己的同侧手把持学习者的持拍手进行动作练习,同时让其体会动作路线、动作节奏、肌肉紧张与放松的交替以及肌肉用力感觉,并强化记忆。

4、表象训练法

表象训练法是常用的一种心理训练的方法,指在已有动作感知的基础上,在脑中想象动作过程,

体会动作在一定时间、空间及力量方面的特征的方法。表象训练时脑中出现的动作形象主体既可以是他人,如优秀运动员,也可是自己,还可以在表象优秀运动员的动作时把自己置换进去,体会动作过程。表象训练法的优点是不耗费体力,错误动作少。

5、同一动作轻、重力量结合的练习方法

在动作练习时不要一味强调大力量练习,或某一力量的持续练习,而是要将力量的大小结合起来,加强对球的控制,体会球的性质,不同力量击球的要领和效果。因为大力量练习时肌肉高度紧张,初学者很难体会到球感,并且失误多,原因也不清楚。具体方法可采用一轻一重交替进行的方法,轻打时注意体会动作,形成击球瞬间的用力感觉,重打时重现动作,强化此感觉。

6、乒乓球运动规律的学习与技术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在教学和训练时应加强对乒乓球运动知识、特别是球体运动规律的学习,不仅让学习者知道怎么打,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打。这样就可以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甚至在高水平运动员中还可增加产生创新技术和打法的可能性。

7、反馈法

反馈法是运动技能学习进步过程中的一大重要因素。即练习者通过对自身本体感觉将动作技能结果告诉给学习者,让学习者知道。在这里所说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击球后的最终结果,因为那是大家都可以看得到的,关键是动作技术正确与否,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有的时侯,正确动作可能打出效果差的球;错误的动作也可能打出效果好的球,如果教师或教练不能及时加以反馈,学习者就会形成错误的认识。所以,及时、准确地反馈、并要求学习者强化反馈结果,对于初学者甚至是高水平运动员形成正确运动感觉非常重要。一般而言,初学者宜采用及时的外部反馈。而技能相对熟练的人则宜采用延时的外部反馈或及时的自我反馈。

可以借鉴唐建军的教学理论----死线活练论

单一线路上的技术练习最为常见,从形式上看,国家队员和一般业余练习者基本一样,如正手斜线对攻技术练习,双方站在右半台对打斜线。国家队员一次打个三、四十板,业余练习者也差不多。但事实上国家队员和一般业余练习者在这个内容的练习上存在很大差别,他们是形同而神异。

神异之处是:在定点、定线的上旋击球中,前者击球有若干主动的变化:力量方面的轻、中、重变化,以及相应的击球动作大小的变化;击球时间方面的上升前期、高点期和下降前期变化,以及相应的步法在近台、中台和中远台之间移动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为了适应比赛的需要,是积极主动去提高用不同动作处理不同来球的能力。练习形式看似是一条“死线”,但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可以赋予它“活练”的内容。而这样做的目的就使练习内容更接近比赛的实际。达到练约等于战,而不是练等于出汗或于战几乎无关。

就乒乓球单一线路的技术练习而言,能够做到“死线活练”者,大约会成为强手。

推荐唐建军的教学视频中的攻球一节

如何克服乒乓球比赛不敢打正手的心理障碍?我觉得打乒乓球就是一个冲沙拼,只要你敢打

要想克服心理障碍,那么怕什么就要做什么,慢慢地就能克服这种困难。

有些时候,在乒乓球的训练或者比赛中使用正手的时候,可能被别人打反盘,自己造成了心里阴影,你要通过自己的训练,让自己更加强大

要克服乒乓球比赛不敢打正手,那只要是平常多加锻炼,同时也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能,才能克服这种心理障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