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的区别_溶解度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的区别

降温结晶:利用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下降的原理,对高温高浓度的溶液进行冷却处理,使其中溶质因为温度降低而达到饱和,析出晶体。

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的区别_溶解度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的区别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的区别_溶解度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的区别


蒸发结晶:对溶液进行加热蒸发,使溶剂受热沸腾汽化,因溶剂不断减少,溶液浓度达到饱和并析出晶体。

降温结晶多应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明显的物料。

蒸发结晶器多应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相对不明显的物料。

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区别:1、原理不同;2、适用范围不同;3、提纯方法不同;4、温度不同。

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是两种不同的物理现象,在初中物理的时候都是有学习和了解过的,下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两者之间的区别。

详细内容 01

原理不同:

降温结晶的原理是温度降低,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溶液达到饱和时不能被溶解的溶质析出。蒸发结晶的原理是恒温情况下或蒸发前后的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水分减少,溶液达到饱和时多余的溶质析出。

02

适用范围不同:

当陡升型溶液中混有缓升型时,若要分离出陡升型,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若要分离出缓升型的溶质,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也就是说,蒸发结晶适合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如硝酸钾就属于陡升型,氯化钠属于缓升型,所以可以用蒸发结晶来分离出氯化钠,也可以用降温结晶分离出硝酸钾。

03

提纯方法不同:

蒸发结晶采用加热蒸发溶剂的方式,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降温结晶先要加热浓缩得到热饱和溶液,然后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再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的晶体中还可能含有其他杂质,若要进一步提纯,再进行重结晶。

04

温度不同:蒸发结晶是自然结晶,靠挥发溶剂,一般都是自然的温度。然而降温结晶是冷却过程,靠降低溶解度析出晶体,温度会有所降低。

05

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过程中相往往都有过滤的步骤,都属于结晶洗出的方法。

1、适用范围不同:

(1)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而且是随温度降低而降低的溶质,高温时溶解度高,冷却热溶液时,其溶解度下降,溶质结晶析出。

(2)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比如NaCL、KCL等。因为溶解度变化小,所以不论冷热都溶解度变化不大,只有通过(加热蒸发)减少溶剂(水)才能使其析出结晶。

2、蒸发结晶: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例如:当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中NaCl多而KNO3少时,即可采用此法,先分离出NaCl,再分离出KNO3。

3、降温结晶:先加热溶液,蒸发溶剂成饱和溶液,此时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降温结晶。例如:当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中KNO3多而NaCl少时,即可采用此法,先分离出KNO3,再分离出NaCl。

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区别

1、蒸发结晶主要用于单一溶质的水溶液中提取溶质,例如氯化钠的溶液中提取氯化钠。蒸发结晶主要用于该溶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中含少量氯化钾(但不能把水蒸完就得过滤)。而降温结晶主要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溶质的提纯,例如氯化钾中含少量氯化钠蒸发浓缩结晶分离多溶质溶液中溶解度较低的一种溶质。

2、蒸发结晶直接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溶液至出现大量晶体(或有晶膜出现)即停止,用蒸发皿的余热将剩余的溶剂蒸干。而降温结晶先要加热浓缩得到热饱和溶液,然后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再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的晶体中还可能含有其他杂质,若要进一步提纯,再进行重结晶。

3、蒸发结晶:溶解度不变,减少溶剂,溶质析出。而降温结晶:随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溶质析出。

对于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让溶质析出

如nacl,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而蒸发一些水,nacl就会大量析出。

而对于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物质,采用降温结晶的方式让溶质析出

如kno3,

溶解度曲线很陡,

也就是

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很多,

对高温热饱和溶液进行降温处理,就会析出较多的

kno3

降温结晶利用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蒸发结晶减少溶剂的比例使结晶析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