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软件

个人知识管理的分类

知识管理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对知识的分类。按照应用的角度,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四类: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际知识(Know-who)。

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软件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软件


五招提升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现在这个社会,安全感靠什么?靠好单位?会倒闭;靠爸爸?爸爸会老;靠老公?有钱会变坏;靠国企?会裁员。那我们到底靠什么?靠自己,那依靠自己的什么?依靠脑力,靠不断学习新知识。那么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该如何管理,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田志刚在《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中,只用五招解决了这些问题。

学习知识

首先要对学习有个需要了解的方向,这个方向可以由兴趣导向,即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可以由问题导向,也就是对生活中某个问题需要解答。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后,可以从搜索引擎上了解到所属领域,在豆瓣上可以搜到该领域的高分经典书籍。通过阅读经典可以建立起基础知识框架,但经典书籍大都已出版时间较长,部分知识已经过时。可以通过微博、公众号、云课堂等了解该领域最新知识,及时丰富、更新原有的知识框架。

保存知识

当你获取了几个G资料后,感觉很爽,窃喜:这样我就离专家不远了吧?NO!存在电脑里的只是一堆数据、信息而已,并不是你的知识。此时需要删除那些从来没打开过的文件,给电脑瘦瘦身。同时分门别类的放置文件并合理命名,要求命名规则简单,便于查找。对于网页上的可以用印象笔记(书中是百度搜藏)剪裁下来。(关于印象笔记的使用好像还可以再具体写一篇。)

共享知识

共享知识就是让别人知道你知道,通过分享可以认识一群和你兴趣爱好相仿的朋友。那么通过什么渠道分享呢?其实生活处处皆分享,线下可以通过朋友的口口相传,线上渠道就更多了,微博、微信、、贴吧、豆瓣、知乎……只要你愿意分享,就有人愿意看。

使用知识

工作就是在使用知识,只不过是向固定的单位提供知识,也可以向社会提供知识服务。通过不断的分享和使用知识,逐步提高知识的独特性,慢慢树立个人品牌。

知识创新

创新没你想象中的那么难,可以通过转换思维,跳出思想的舒适区,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来解决。学习是创新的前提,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摸索,加上内心的需求为创新提供动力,同时用思维导图可以激发潜在的创新能力。

读完这本书可以明白应该主动分享自己的知识,让别人知道我知道,不仅可以帮助提升个人的能力和水平,还可以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大学生该如何做好个人知识管理

大学生该如何做好个人知识管理?以下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1、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一个被说过无数遍的词,但在实际中我们看到,上班好多年的人也没有学会。我们的教育只传授具体的知识,关于“知识的知识”则鲜有涉及,造成即便毕业了也没有学会学习。

大学生的学习被动的较多,学习的内容大部分是课程或者导师指定的。欠缺自己确定主题、自己判断学习内容,然后进行系统学习、提炼自己观点的能力并传播出去的锻炼和能力。

如果想判断自己是否会学习,可以找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领域,看是否能在短期内快速了解并形成自己站得住脚的观点,并将这些观点拿来与高手印证和切磋。

2、学会客观的展示自己

“让别人知道你知道”,但我们的教育欠缺甚至限制学生“展示”自己,造成许多学生虽然能力不错,但从来不知道如何将自己展示给这个世界(导师、招聘机构、社会),甚至许多学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也欠缺这方面的能力,造成在展示的时候手足无措。

3、学会利用知识

仅仅有书本上的显性知识是不够的,而且我们的教育注重事实和概念性知识的传授,缺乏关于方法论知识的学习内容提供,造成许多同学虽然有很多“知识”,但就是不知道该在什么场景、什么阶段使用这些知识,被人批评为“眼高手低”、“缺乏经验”。其实这些都是不会利用知识造成的问题。

4、锻炼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掌握知识的目的有很多种,可以怡情、可以治国。但对于普通人而言,知识的价值主要在于使用,而大部分知识也是用到解决具体的问题上。但许多有知识的'人们却不知道如何将信息、知识与问题结合起来,所以大学生如果想提升自己的能力,仅仅学习还不够,还要学着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你的知识真正转化成问题解决能力。这一方面的训练在我们的教育中也比较少,需要个人有意识的去训练。

5、善用各类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信息、知识处理的工具层出不穷,许多你思考多时、悬而未决、费时费力的问题通过一个有效的工具可以快速的解决,你不是不需要这个工具,而是“不知道自己需要”,造成效率的低下。

但工具就是工具,也不能耽于工具的选择上,工具为目的服务。

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的内容

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的内容

引导语: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具备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必要,那么你对个人知识管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识网络的建立:

1.你是否喜欢交朋友?和别人打哈哈?

2.你是否私下常常和同事讨论事情?获得别人的隐私?

3.你参加了几个组织,和别人分享新知与经验?

4你所获得的信息、知识,每个月和多少们同事、朋友分享?

5.你可以运用数据库,在网络上做个人化行销吗?

6.你是否经常上网与工作或兴趣相关的网站连接,吸收新知?

建立个人知识库

7.你去过所见所闻是否有记录分类储存?容易找出数据?

8.个人随身计算机数据库是否有分类文件?

9.你所交换的名片是否有分类储存?

10.找出3位特殊专长的朋友帮忙,需要多少时间?

11.通知50位组织的会员聚会需要花多少时间?

12.你的数据库是否可以和家人、好友分享?

移动式知识管理:您离开家或办公室,能在几分钟内可以找出想要的信息,手机上网随时能搜集信息

13.你离开了家或办公室,在几分钟内可以找出想要的信息?

14.你的手机可以上网,随时搜集信息吗?

15你的PDA可以和公司的数据库连续,随时搜寻信息吗?

16.你出国时可以和别人联络协同作业?并进入数据库吗?

隐性与显性知识

17.你是否光说不练?死读不运用?没有把显性知识内化成操作性知识?

18.尽信书不如果无书,你是否把书中的理论与经验结合,系统化整理?

19.你每月做几次报告或写几篇文章?把内隐知识化为显性知识。与他人分享?

20.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在思考,整理创意?把内隐性知识外化?

21.你是否有可尊敬的师傅?与他为伍,分享其内隐性知识

终身学习方式

22.配合你的生涯规画,你是否有个人的学习计划?写作计划?

23.你家中订了几份杂志?每个月看了几本书?

24.你每年参加了几次研讨会,新知论坛?

25.你是否定期出国?融入不同的文化,吸收新知?

个人知识管理的29条原则

1、持续的学习成为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持续学习不一定能带来成功,但不学习一定失败;

2、信息和知识爆炸,在一段时间和时期内,学习的内容必须聚焦。起码要在一个领域内成为专家。

3、你应该学习的内容取决于你的价值观、特长、个性和目标。

4、你必须学会如何有效的评估信息和知识,所以你必须根据你的价值观、特长、个性和目标确立自己对信息和知识的“过滤器”;

5、人是知识获取的重要渠道,所以你应该知道谁最擅长什么?遇到问题时知道可以向谁学习和请教;

6、你牛了你的朋友也一定牛,建立人际资源的基础是自己的知识基础、个性和激情、自己优势的合理展示和帮助别人的意愿;

7、人际关系需要维护;捷径是找到那些愿意共享自己朋友资源的人,你也应该做这样的人;

8、信息如果不经过处理,不能称为知识。所以你存储的知识起码你应该简单看过、知道是在讲什么;

9、信息和知识存储前应该尽可能做规范化的工作,例如你做的摘要、感触、觉得最有价值的部分、将来能做什么用等等;

10、建立自己的分类字典,而不是每次想起什么就建立什么样的文件夹或者标签。分类字典,持之以恒坚持,适当调整;

11、知识存储中分类不宜过宽,过宽则等于没有分类;分类不宜过深,过深后你就不会再去看;

12、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尤其是web2.0工具做知识存储和获取工作;

13、知识存储时适当共享,听取和收集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14、有意识的做知识显性化的工作,既方便知识传播也促进知识学习和建立人际网络;

15、知识传播中必须考虑传播的方式和效率;

16、不能用简单朴素的语言表述的知识证明你还没有深入理解;

17、多用举例子、讲故事的方法传播你的知识、见解。这个过程是你对知识的再深化过程;

18、你的知识传播的越广,你的影响力越大;

19、你的目的决定了你知识利用的方式。如果目的是要写论文,则你的.知识就是明确、简洁的表达;如果是想要在市场上销售,就必须产品化、规范化或者专利化;

20、知识本身没有价值,只有被利用时才能展现其价值;

21、知识必须跟任务、项目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

22、单独的一个主题的知识很难被很好的利用,所以你必须将你的知识融入团队中或者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

23、知识创新最简单的方法是总结和分析;

24、知识创新是一种习惯;

25、学习或者实践---总结----将总结出来的内容投入实践检验和请行家批评—继续总结和实践;

26、不能光做,还要思考;

27、个人竞争力的源泉不是你现在知道的或者掌握的,而是你选择方向和快速学习的能力,是你能够将知识用足用好的能力;

28、环境造就人,太安逸的环境对个人的发展弊大于利。如果不能找到好的环境,那就自己给自己压力;

29、既要会做,也要会展示自己做的,要有树立个人品牌的意识。

;

个人知识管理包括

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将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得的信息变成更具价值的知识,最终利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通过对个人知识的管理,人们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信息素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定义编辑

1. 从实用的角度来定义“个人知识管理”,它一般指个人通过工具建立知识体系并不断完善,进行知识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英文是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2. 个人知识管理软件:指供依据个人知识管理特点,来协助个人更省时省心管理文件、更容易养成知识管理习惯的软件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学习等其它辅助功能。

2作用编辑

1. 能快速找到自己收藏的文档来解决问题,速度要能快到“不打断思路”

2. 知识型工作者唯一的资本就是“知识”,系统化的管理“个人知识”,达到提高个人竞争力的目的

3. 收集和消化工作、生活等所需的知识,能清晰的反映自己的知识结构,根据情况进行结构调整或内容更新。

3习惯编辑

1.养成的意义:个人知识管理更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而不是工具的使用,工具最好是体现了优秀人才的良好习惯的固化。

2.难度:短期可能看不到效果,有时不知如何归类,重要简单枯燥的操作而认为无意义等等要克服的心理和意志

3、做法:认识到,要养成PKM的习惯开始是有一定适应过程,因为要制作知识分类体系,并按一定规则存放和归类;有时会不知如何分类而烦恼,一时看不到效果而放弃。所以,这个过程要不断的告诉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就能收效,持续按自己制定的规则进行资料收集、加工、处理、消化等,并不断PDCA,就能实现“知识的5S”:标识、定位等,从而令自己的知识结构一目了然,很容易找到需要用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