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一元一次方程详细过程 一元一次方程详细过程公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个步骤是什么?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个步骤:

一、去分母

做法:在方程两边各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依据:等式的性质二

二、去括号

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可根据乘法分配律(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或除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依据:乘法分配律

三、移项

做法:把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一般是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而把常数项移到右边)

依据:等式的性质一

四、合并同类项

做法: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依据:乘法分配律(逆用乘法分配律)

五、系数化为1

做法: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

依据:等式的性质二. 解方程口诀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要变号,同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 同解方程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同解原理

(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步骤为

①去分母;

②去括号;

③移项;

④合并同类项;

⑤系数化为1;

⑥代入数值进行检验。(这一步很重要,虽然它不需要写出来,但这个验证一定要做,它才是最终保障你能否解题正确的关键所在)

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过程

计算过程如下:

18+5X=21

5X=21-18

5X=3

X=3÷5

X=0.6

扩展资料:

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五步,即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所有步骤都根据整式和等式的性质进行。

在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一步通常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如果分母为分数,则可化为该一项的其他部分乘以分母上分数的倒数的形式。

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如下:

1、比如说,最简单的类型无括号、无分母类型,这一类题目类似小学基础题,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题型。解题步骤:移项,未知数移到等号的左边,数字移到等号的右边,移项之前先变符号。

2、合并同类项(俗称找朋友)。

3、化未知数系数为1,注意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数以及符号是否需要变化。

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标准形式:ax+b=0或ax=b(a≠0)。

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根。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分配问题、盈亏问题、积分表问题、电话计费问题、数字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最早见于约公元前1600年的古埃及时期。公元820年左右,数学家花拉子米在《对消与还原》一书中提出了“合并同类项”、“移项”的一元一次方程思想。

16世纪,数学家韦达创立符号代数之后,提出了方程的移项与同除命题。1859年,数学家李善兰正式将这类等式译为一元一次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1、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但顺序有时可依据情况而定使计算简便,可根据乘法分配律。

3、移项:把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其余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时别忘记了要变号。一般都是这样:(比方)从 5x=4x+8得到5x-4x=8,把未知数移到一起!

4、合并同类项:将原方程化为ax=b(a≠0)的形式。

5、化系数为一: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6、得出方程的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