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入口景观设计图 入口景观平面图

开放式公园入口平面图_浅论城市公园的开放式设计

摘 要 开放式城市公园了传统封闭式公园的模式。开放式公园作为城市的一个生活场景存在,与整个城市相融合。以西安乐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对城市公园的开放式设计进行重点分析,并提出城市开放式公园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结合现代园林城市的特点,建立和谐、生态的开放式公园,使公园自然、合理渗透到城市当中,以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入口景观设计图 入口景观平面图入口景观设计图 入口景观平面图


关键词 城市公园 开放式设计 长乐公园

一、西安乐公园背景

(一)区位及现状

长乐公园是一处西安树苗苗圃培育地。东起长乐公园东围墙,西止长乐公园西围墙。北起西安工业大学北围墙,南止韩森路。

公园存在的问题如下:公园四周开放性不强,公园现有的功能布局过于单一和呆板,空间缺乏节奏与变化。另外,公园内缺乏艺术性的特色装置和构筑物,色彩整体趋于平淡,使公园没有生气。水系位于公园北面,水的周边环境缺乏吸引力,水的位置过于偏僻,导致水的利用率不高。

(二)规划定位

新公园的设计基于对新时代里新城居民的需求和新的城市公园功能的思考,将生态设计作为城市设计的基质,把长乐公园打造成一个持续给市民提供娱乐、休闲的开放式幸福乐园。

方案的规划定位为“绿色效应”,创建一个自我维系的生态系统和环境,提供多种聚集的可能性和方向性,也应该在使用功能上,弹性而动态地赋予其以极大的灵活性。让长乐公园成为西安另一个“城市橱窗”和“名片”。

二、开放式设计在城市公园中的意义

公园的开放式设计更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缓解精神压力,特别为低收入劳动者提供免费休憩、娱乐、健身的场所和空间,更大限度地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开放式公园除了具备公园的普遍作用以外,具有的价值就是具有更大的游人容量,为更多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更加融合的组成部分。

(一)当代城市公园成功运用开放式设计的积极例证

海德公园是伦敦知名的大公园,它完全采用开放式的设计,公园里很美,很自然,没有人工的花盘和精致的景色,就像进入城外乡村一样,朴实自然。海德公园就像是伦敦城市中一个很大的“肺活量”,这个“肺活量”给市民提供新鲜和足够的氧气,人们可以在公园里自由的玩乐。

(二)长乐公园发展成开放式公园的必要性

长乐公园位于西安市新城区,离长乐公园较近的是兴庆公园,兴庆公园是在唐兴庆宫遗址上修建而成的,2008年兴庆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园内以兴庆湖为中心,园内不仅种有大量丰富的植物,还有很有历史感的古建筑,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市民进去游玩,也提升了公园周边环境的价值。

三、长乐公园树立新型开放式公园的全方位体系

(一)多向性的步入式区域设定

我们将公园设定为三个主入口,保留了以前公园的西门为主要入口,入口设计别出心裁,我们把原有入口限度的敞开,入口处不规则排列的涌泉水景和富有流动性的地面铺装设计成为公园展现的亮点之一,迎合周围的树林景致和建筑,使公园一开始就具备灵动的韵律美。改造后的长乐公园的其他主入口和次入口也是采用完全开敞式的设计,入口没有任何阻挡,人们能随意的进入公园游玩。

(二)四通八达的多层景观空间

在城市用地紧张、空间拥挤的情况下,高效利用土地,充分发挥城市用地的综合效益就变得十分重要。我们在设计中加入柔化直线条建筑的曲线——“景观廊道”,把空间化分为上、下两层景观体系进行叠加设计。

(三)便捷综合的步道设计

由于景观空间设计的关系,景观道路也分为上、下两层道路体系,整个道路的设计也遵循开放式设计原则,上、下两层道路体系也彼此相通。长乐公园的道路体系起到游人、连接各分区即各个岛的功能。我们将过去封闭的场所开放,并设计修建更多的道路连接各个分区,形成环路体系。

(四)各取所需的园内分区设计

在考虑公园分区时,我们认为公园的各个分区拥有各自不同的功能。根据不同身份年龄的人们的需求,有的空间成为老人健身的小型广场,有的空间成为年轻人嬉戏的地方,有的空间成为中年人休息赏鱼的场所,有的空间成为小朋友观花观鸟的平台。这样的开放空间设计更好地体现了公园开放的价值,也能把公园的功能形式多样性发挥到。

(五)柔化城市线条的边界处理

开放式公园给人们世外桃源的享受,但细节决定公园的融合性,因此以大组团与自然景观柔化城市线条,具有更好的接纳性与向心性。我们将公园的边界和周边环境更自然地结合,以树林、草坪、水或者微地形做阻隔,而不是过多使用人工设施,如围墙、栏杆、篱笆等。这样,从空间上能区分出公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而从开放式公园的特点入手,可更好地将开放式公园的“开放”特点表达出来。

四、结语

公园的开放式设计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改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以人文本的理念,强调不同收入的人享受共同的阳光、草地和自然,更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将人和自然亲密结合,是园林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公园的发展和养护是与利益息息相关的,只有可持续发展的公园才能长久给带来实惠,从而让开放式公园能为城市做出长远的贡献。为此,需要不断研究、探索更好的养护、规划和设计方法,使城市能向绿色化城市迈进。

参考文献:

[1]张初夏.在城市高密度地区构建公园体系[J].园林,2009(11).

[2]温全平.论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的范式演变[J].园林,2009(11).

居住小区入口空间的景观设计原则

居住小区入口空间的景观设计原则

小区入口主要的功能就是供人们使用,因此在设计小区入口空间的景观时我们需要从人们的使用行为和心理行为出发,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居住小区入口空间的景观设计原则,希望对大家有用。

1、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不仅指的是建筑形态和建筑布局,还指的是居民的居住环境、文化、身体以及心理的整体性,我们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内外结合的进行设计。整体性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空间立面的整体性:对于入口空间立面的.设计来说,我们一方面要考虑自身功能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入口空间与外部环境的相互统一;

(2)区域文化的整体性:我们要在保持地方特色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的基础上来进行入口空间景观的设计,要把入口空间景观的设计与地域文化以及地方特色相互融合,让自己的设计方案体现出地域性。

2、以人为本原则

小区入口主要的功能就是供人们使用,因此在设计小区入口空间的景观时我们需要从人们的使用行为和心理行为出发,注重对人性的关怀,同时满足生理和心理需求,为居住者创造出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我们在做一些人性化的设计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尺度:例如室外台阶,一般不少于3步,踏步的高度不宜高于0.15m,宽度不低于0.3m等。

(2)无障碍:为了能够给伤残人士和活动不便者提供方便,应该考虑到无障碍的设计,例如盲道、残疾人坡道等等,要保障所有人无障碍的出入。

(3)环境设施:例如设置休息椅,可以设在花坛或者锻炼中心附近,既可以提供方便,又可以带来美的享受。另外,在入口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安全性的问题,让居住者生活在一个有安全又赏心悦目的环境之中。

3、满足住宅建筑和城市规划的要求

小区入口空间作为小区与外部环境的界限,是小区在城市中存在和发展的手段,因此,入口空间的设计需要满足小区的设计要求以及城市规划的要求,并把协调性和美观性发挥到限度。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在设计上可以预先考虑小区入口开设的方向,如何开设可以更好地与城市融合。例如,江宁某小区的地址在城市主干道上,它的主入口就设在城市主干道的对面,方便了居民与城市的联系,同时还在入口前设置了一个大型广场,让居民缓解了城市快节奏带来的紧张感,层次丰富的景观也减弱了城市对小区的影响。

4、标志性原则

入口作为一个小区的标志,应当表现出它所无与伦比的识别性,可以让居民一眼看到就产生归属感。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入口空间的植被、铺装以及大门的形式、整体的色彩和图案来表现,让人感觉的并非是视觉,而是和谐共生。其次,可以通过形态、色彩及质感等来形成视觉界面,再加入吸引人眼球的标志、小装饰及符号等来加强存在感,例如台阶、坡道、柱头等。后,通过对入口两边的道路进行装饰来突出入口的标志性,例如利用各种景观小品来进行,让居民更容易识别。 ;

景观设计平面图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景观设计)与规划,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景观设计)主要服务于: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广场、商业街、办公环境等)、居住区景观设计、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旅游度假区与风景区规划设计等。

景观设计的内容根据出发点的不同有很大区别,大面积的河域治理,城镇总体规划大多是从地理,生态角度出发;中等规模的主题公园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常常从规划和园林的角度出发;面积相对较小的城市广场,小区绿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从详细规划与建筑角度出发;但无疑这些项目都涉及景观因素.通常接触到的,在规划及设计过程中对景观因素的考虑,通常分为硬景观(hardscape)和软景观(softscape)。据我理解硬景观是指人工设施,通常包括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果皮箱等等;软景观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观,如喷泉,水池,抗压草皮,修剪过的树木等等。

植物景观配置设计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技术。

相对于其他行业设计,植物景观配置,无论是从艺术的角度还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个发展上比较滞后的领域:从艺术角度来说,它缺乏完整系统的设计理论指导;从技术角度来说,它缺乏明确的设计标准和结果评判标准。再加上植物景观配置特有的生态问题和时空变化等特性。它们无疑都将增加植物景观配置设计工作的难度,同时也会增加植物景观配置设计工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植物景观配置设计中存在一些基本的设计流程乃至设计程序,它们可以用来减少植物景观配置设计工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增加设计结果的可判定性。同时还可一定程度地增加设计工作的系统性,有序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系统质量保障能力。

植物景观配置的终结果是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选什么样的植物?

2.选多大植物?

3.选多少的植物?

4.如何搭配并布置到地面上?

5.构成什么样的植物景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