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1949到1956是什么时期_1956-1978是什么时期

建国历史划分6个阶段

1949-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1956-196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67-1978:文革;1978-1992:改革开放初期;1992-至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期

1949到1956是什么时期_1956-1978是什么时期1949到1956是什么时期_1956-1978是什么时期


我国的过渡时期是在什么时候?1949-1953是什么时期?1953-1956又是什么时期?

我国的过渡时期是在什么时候?1949-1953是什么时期?1953-1956又是什么时期? 过渡时期:1949-1953年,

土地改革时期:(1949-1953)

初级合作社时期:(1953-1956)

高阶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时期:(1956-1980 )

1953-1956是什么时期?简介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 *** 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国在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1953年8月 *** 同志在一个批示中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应该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也就是说在整个过渡时期要实现“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三改”就是要改变生产关系:即对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当时 *** 同志估计这个过渡时期,大约需要十八年,即三年恢复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3年),加上三个五年计划。他认为中国“大约在五十年到七十年的时间内,就是十个五年计划到十五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可以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过渡时期是什么?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什么时候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

政治上:反动残余势力被彻底消灭,新生的人民政权日益巩固;

经济上:由国营经济领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主义成分不断取得胜利,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期阶段。

措施:

1.土地改革,农民互助合作运动;

2.平抑物价,统一财经;

3.抗美援朝;

4.没收官僚资本。

结果:

1.1950年平抑全国物价和统一财经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

2.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

第二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

1.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1953年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逐步进行三大改造;

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1949—1956是中国社会的新旧交替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

我国过渡时期是指?

*** 在 *** 中央宣传部起草的关于总路线的宣传提纲上,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进一步完整准确地表述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 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说的过渡时期是指什么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说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来历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迅速恢复了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伟大征程。我们党根据过渡时期的具体情况和基本任务,制订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化”与“改”之间,这一“改”与那一“改”之间,互相联络,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 *** 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比较顺利地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1949年到1956年是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为了实现过渡做了那些重大斗争

1、经济上:用自愿互利,逐步推进,赎买方式成功地实现了三大改造,完成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依据: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民族资本主义是先进经济成分,民族资产阶级愿意与共产党合作。

2、政治上: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依据: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

3、民族关系上: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

依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国民政府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落后。

4、外交政策上:中国提出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和友好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依据: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新兴民族国家独立,中国为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和平发展环境。

三大改造完成(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如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以后处于什么时期?

第一个阶段(1949-1956):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第二个阶段(1956-1966):十年探索建设时期。

第三个阶段(1966-1976):文化大革命时期。

第四个阶段(1978-今):改革开放时期。

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

第一阶段(1919~1927)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并直接促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拥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此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发起工人暴动,反抗北洋政府统治。

第二阶段(1927~1937)

这一阶段被称为“土地革命”时期。由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后,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辟了以井冈山为代表的无数农村革命根据地,并成功粉碎国民党数次“围剿”。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1937~1945)

这一阶段被称为“抗日战争” 时期。以“七七事变”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八年全面抗战时期。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代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极大地提高了国际地位。

第四阶段(1945~1949)

这一阶段被称为“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进行重庆谈判,签订关于和平建国问题的协定(即“《双十协定》”)。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战争最终获得胜利。

1949-1956是什么时期?

1949-1956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年到1956年间的时期,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政治上,反动残余势力被彻底消灭,新生的人民政权日益巩固。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结果

1950年平抑全国物价和统一财经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

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

第二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

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953年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逐步进行三大改造。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