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朱自清与父亲的隔阂_朱自清与父亲的隔阂是什么

朱自清与其父之间发生了什么?

朱自清与其父之间发生了新思维和旧思想之间的矛盾。

朱自清与父亲的隔阂_朱自清与父亲的隔阂是什么朱自清与父亲的隔阂_朱自清与父亲的隔阂是什么


从北大毕业后,朱自清在扬州八中担任教务处主任,期间他的父亲朱鸿钧竟然凭借与校长的私交,未和朱自清打招呼便直接领走了朱自清的工资。朱鸿钧作为一个封建制度下的读书人,认为老子花儿子的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况且自己作为一家之主,不需要和朱自清有任何商量。

然而接受了新思想的朱自清认为父亲的举动霸道无理,于是新思维和旧思想的碰撞一触即发。在这场中,处于弱势的朱自清被孝道所束缚败下阵来,失望至极的他带上妻儿愤然离开扬州去到宁波任教,摆脱了父母的管制。自此,父子俩也在明面上撕破了脸皮,谁也不肯互相让步。

《背影》成为缓解父子矛盾的契机

朱鸿钧,一个旧时代父亲的代表,霸道无理,独断专横,与一个接受了新思想的儿子之间发生的矛盾,只是在那个时代里一个小小的缩影。

不过终究是父子,朱鸿钧与朱自清有矛盾了之后,想了解朱自清的状况又拉不下老脸,时常以想念孙儿为理由,写信给朱自清询问儿子的状况,附带在书中捎上那么一两句鼓励的话语。

不难看出,其实父子之间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只不过思想不同,二人又都是吃软不吃硬的主,这样你来我往之间,谁也拉不下脸面和对方道歉,关系也就越来越僵了。而《背影》只是一个契机,即便没有《背影》,也会有其他的事情,让这对父子各有拥有台阶相互释然。

朱自清与其父之间发生了什么?

朱自清与其父之间发生了:失和。

作者朱自清明显与父亲有严重的隔阂,因为朱自清的父亲封建做派,导致父子失和。为保证儿子的学习成绩,朱鸿钧把儿子送到举人家里学习古文与诗词,但凡儿子回到家里,朱父总是亲自对儿子的成绩进行考核。

如果考核结果让他满意,朱自清偶尔就会得到两句夸赞,如果考核不满意,朱父还会直接把儿子的本子烧掉,对着儿子大骂。

父子反目:

在朱鸿钧眼中,自己为儿子付出了那么多,如今用工资也是天经地义。可是,朱自清却不这么想,其是受过新式教育的人,而不是在传统教育下成长,愚孝的人。其并不在意父亲用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却在意父亲不把其当作一个独立体,不尊重其。

原本父子就因为工资的事情而点大动干戈了,再加上父亲身边一个女人的作梗,父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这对父子之间的矛盾,看上去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却是新旧两种思想的碰撞。结果,谁也不服谁,谁也不让谁,导致父子反目。

朱自清和父隔阂的原因

朱自清父子的现实矛盾、五四精神对朱自清的影响、知识分子的“现代原忧”这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考察《背影》的文化语境。

(一)现实生活中,朱自清和父亲之间的冲突是尖锐的、长时间的

关于朱自清和父亲之间的矛盾冲突,朱自清本人在《笑的历史》[1] 中通过一个的口吻,有所透露:“你有了事以后,虽统共只拿了70块钱一月,他们却指望你很大。他们恨不得你将这70块钱全给家里!”此外,关于朱自清父子之间的矛盾,关坤英在《朱自清评传》中的记述更为具体,并有史料依据:

根据已得到的材料,我们已经知道朱自清从大学毕业后不久,一直到写《背影》时的1925年,他和父亲有过一段感情的摩擦,父子之间的矛盾有时是很激烈的。他上北大的第二年(1917年),父亲的事交卸了,一家大小断了经济来源,从此生计日艰,进而债台高筑。1920年,他从北大毕业,理所当然,他要负担家庭的经济,但是承担多少,承担有没有限度,他个人有没有独立支配经济的自由。在这些问题上他和父亲发生了一次一次龃龉。1921年暑假,他回到扬州八中任教务主任,父亲凭借与校长的私交,让校长将儿子的每月薪金直接送到家里,而朱自清本人不得支领。这种式的家长统治激怒了朱自清。一个月后他愤然离去,到外地执教。父子从此失和,这年冬天他不得不接出妻儿,在杭州组织了小家庭。1922年暑假,他想主动缓解和父亲的矛盾,带着妻儿回扬州,但父亲先是不准他进家门,后则不予理睬。过了几天没趣的日子又悻悻而去。以后父子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这就是《毁灭》中所说的“败家的凶残”、“骨肉间的仇恨”。1923年暑假虽又回家一次,但与父亲的关系仍未好转。[2](P165—166)

这段话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朱自清父子之间激烈的矛盾,而且有助于我们理解父子矛盾的根源。表面看,父子冲突是经济原因造成的;本质上看,是自由和的矛盾斗争造成的。经济冲突只不过是形式上的显现。实际内容是一个要保传统文化,维护对儿子的支配权;一个要向传统文化挑战,追求自由独立。因此,父亲的封建家长制垄断与儿子张扬个性的要求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且不说后来父亲不让儿子进家门的冷酷,只就他通过与校长的私交而支取儿子全部薪金这一做法本身来说,就是对儿子的极大不尊重,是对人格尊严的侮辱。这在一般人都是不能忍受的,更何况受过五四精神洗礼的朱自清呢?

曾与父亲多年不联系,朱自清与其父亲之间究竟怎么了?

朱自清与他父亲之间存在在误会和矛盾,因为当时朱自清是接受了新时代教育的,对父亲封建的思想和一些行为接受不了,他们的人格不够平等,再加上有人挑拨,两个人就很久没有联系。

可能他与父亲之间的脾气不合,所以之间产生了隔阂。两代人之间总有某些鸿沟难以跨越。

因为朱自清的父亲曾经反对朱自清从文,而且朱自清的妻子也不被朱自清的父亲喜爱,经常会找儿媳妇的事情,所以朱自清才和父亲反目成仇。

父爱如山,到什么时候都不会断的,应该是朱自清太忙了

朱自清父子关系破裂的原因是什么?

朱自清和父亲隔阂的原因是父亲与朱自清的个性自由解放思想要求产生冲突。

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是封建式家长,朱鸿钧凭借与校长的私交,与朱自清的个性自由解放思想的要求产生冲突,使朱自清非常不满,他愤然离开扬州,到外地宁波、温州等地执教。

1921年冬天朱自清接出妻儿,在杭州组织了小家庭,这又使朱鸿钧感到好不容易养大的儿子结婚也不告诉他,十分气愤,父子从此失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