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足筋膜炎疼痛位置示意图 足筋膜炎的症状

踏地像踩地雷!4运动拯救足底筋膜炎

【编辑部/综合】早上刚要下床,脚跟一落地,竟传来椎心刺骨的剧痛;有时候久坐起身,又再痛到举步维艰,究竟脚跟出了什么问题? 随着路跑、三铁等运动风行,因脚跟疼痛就医的患者持续增多,澄清医院中港分院复健治疗部主任蔡永裕指出,据统计,跑步引起的运动伤害中,足底筋膜炎约占13%,算是相当高的比率。 蔡主任说明,足底筋膜位于脚底,范围从脚跟延伸到脚趾头,是非常有弹性的组织。当我们走路或跑步,脚跟抬离地面时,足底筋膜会受到牵引,进而引发疼痛,一般而言疼痛的位置是在脚跟内侧。 面对脚跟疼痛,许多人会自己找方法治疗,蔡主任举例: 1、使用软鞋垫 因为脚跟疼痛,所以患者第一时间可能会直接在脚下添加鞋垫,试图舒缓症状,但通常造成反效果。蔡主任解释,足底筋膜炎会发生,是因为我们内侧足弓塌陷,影响足底筋膜内侧,此时若增加鞋垫,足弓会受到挤压,塌陷得更严重,足底筋膜也因此承受更大压力。 2、指压、走健康步道 有些患者会有一个观念,认为有痛感才有效,因此会找指压 ,甚至还有人会以走健康步道的方式,达到按压脚底的效果,但上述方式都对缓解足底筋膜炎没有帮助。 3、使用拉筋板 若没有正确使用拉筋板,可能导致足底筋膜过度牵伸。 这些错误的治疗方式,可能导致更严重的问题。至于该 如何正确又有效的纾缓足底筋膜炎 ,蔡主任指出,足底筋膜富有弹性,因此不必刻意将它拉松,反而应该恢复筋膜弹性。 正确使用抗旋前鞋垫 离心运动 蔡主任说明,离心运动可让足底筋膜产生适度的离心牵伸,增加弹性。 【编辑部/综合】早上刚要下床,脚跟一落地,竟传来椎心刺骨的剧痛;有时候久坐起身,又再痛到举步维艰,究竟脚跟出了什么问题? 随着路跑、三铁等运动风行,因脚跟疼痛就医的患者持续增多,澄清医院中港分院复健治疗部主任蔡永裕指出,据统计,跑步引起的运动伤害中,足底筋膜炎约占13%,算是相当高的比率。 蔡主任说明,足底筋膜位于脚底,范围从脚跟延伸到脚趾头,是非常有弹性的组织。当我们走路或跑步,脚跟抬离地面时,足底筋膜会受到牵引,进而引发疼痛,一般而言疼痛的位置是在脚跟内侧。 面对脚跟疼痛,许多人会自己找方法治疗,蔡主任举例: 1、使用软鞋垫 因为脚跟疼痛,所以患者第一时间可能会直接在脚下添加鞋垫,试图舒缓症状,但通常造成反效果。蔡主任解释,足底筋膜炎会发生,是因为我们内侧足弓塌陷,影响足底筋膜内侧,此时若增加鞋垫,足弓会受到挤压,塌陷得更严重,足底筋膜也因此承受更大压力。 2、指压、走健康步道 有些患者会有一个观念,认为有痛感才有效,因此会找指压 ,甚至还有人会以走健康步道的方式,达到按压脚底的效果,但上述方式都对缓解足底筋膜炎没有帮助。 3、使用拉筋板 若没有正确使用拉筋板,可能导致足底筋膜过度牵伸。 这些错误的治疗方式,可能导致更严重的问题。至于该 如何正确又有效的纾缓足底筋膜炎 ,蔡主任指出,足底筋膜富有弹性,因此不必刻意将它拉松,反而应该恢复筋膜弹性。 正确使用抗旋前鞋垫 离心运动 蔡主任说明,离心运动可让足底筋膜产生适度的离心牵伸,增加弹性。 《有效改善足底筋膜炎的运动》 蔡主任也提供4个在家就能做到的运动,能够有效改善足底筋膜炎。 足跟坠运动 脚底1/3站在平台上,手扶墙站稳 缓缓踮起脚尖,停留3-5秒 脚跟往下坠,超过平台面,同样停留3-5秒 重复动作,平均每小时做10下,每天约150下 短足运动 大脚趾趾骨向脚跟拉,同时脚趾头平贴地面 动作维持3秒后,放松回复 曲趾短肌运动 将弹力带固定在脚底 将弹力带往上拉动2、3、4、5趾骨 弹力带固定不动,将脚趾往下压 再将脚趾往上,反复动作可增加足底筋膜弹性 先翘二郎腿 用手将脚趾往上拉 准备一颗高尔夫球 将球放在脚底用手掌带动球前后滚动 对于平时该如何预防足底筋膜炎,蔡主任表示,如何不让足弓塌陷,并维持稳定度是一个关键,正确使用鞋具,加上适度的肌力训练,就能有效的预防足底筋膜炎,持续健康地走下去。

足筋膜炎疼痛位置示意图 足筋膜炎的症状足筋膜炎疼痛位置示意图 足筋膜炎的症状


足跟足底疼痛怎么办?足底筋膜炎的解析与康复练习

1、什么是足底筋膜炎?

也被称为跑步者足(jogger's heel),多发于跑动较多的专项运动员和长跑爱好者,表现为足跟和足底部位出现疼痛,出现这种症状的患者通常在清晨起床后或久坐站起时感觉疼痛加剧。

2、足底筋膜炎真的是足底筋膜炎症吗?

传统观点认为足底筋膜炎是由于长期反复的、过度的牵拉和使用,造成足底筋膜附着处发炎而产生的。而实际上重复性研究表明,发生足底筋膜疼痛时并没有炎症产生,而是组织发生了退行性改变【1、2】,所以在治疗中使用消炎被证明是无效的。足底筋膜炎真正的名字应该是足底退行性改变。

3、足底筋膜退行性改变发生的原因

(1)体重增长过快,(2)鞋子选择不正确,(3)、扁平足,(4)、高足弓,(5)、外伤,(6)、小腿肌肉紧张,(5)、剧烈的体育运动,(6)、长时间站立,(7)、肥胖

4、疼痛发生的部位仅仅在足跟吗?

2013年的一项研究,对多名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发现足底出现退行性改变的部位很分散,不仅仅局限在足跟周围。【3】

5、与跟骨出现骨刺的区别

当跟骨出现骨刺时,也会表现出疼痛的症状,但是疼痛发生在足跟与地面接触时,而足底筋膜炎疼痛往往发生在足部蹬离地面时。出现骨刺时疼痛在晚上睡觉前严重,而足底筋膜炎患者疼痛在清晨起床前严重。超重人群易出现跟骨骨刺,而足部力学结构的改变容易造成足底筋膜炎。预防跟骨骨刺重要的是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出现骨刺且严重时需进行手术去除,而对足底筋膜炎多采用物理治疗。【4】

6、预防与康复练习

(1)松解

松解足底筋膜

松解小腿三头肌

松解胫骨前肌

(2)牵拉

牵拉腓肠肌

牵拉比目鱼肌

牵拉趾屈肌

牵拉胫后和足底神经

(3)强化力量

强化足底屈肌

强化足底屈肌

强化足底屈肌

强化小腿三头肌

强化胫骨前肌

(4)神经肌肉控制练习

单腿控制能力

控制进阶练习

参考文献:

【1】Lemont H, Ammirati KM, Usen N.Plantarfasciitis: a degenerative process (fasciosis) without inflammation. J AmPodiatr Med Assoc. 2003 May-Jun;93(3):234-7.

【2】Wearing SC, Smeathers JE, Urry SR,Hennig EM, Hills AP. The pathomechanics of plantar fasciitis. Sports Med.2006;36(7):585-611.

【3】Ieong E, Afolayan J, Carne A, SolanM. Ultrasound scanning for recalcitrant plantar fasciopathy. Basis of a newclassification. Skeletal Radiol. 2013 Mar;42(3):393-8. doi:10.1007/s00256-012-1470-x. Epub 2012 Jul 22.

【4】Michaud, T.C. Human Locomotion: Theconservative management of gait-related disorders. Newton, Mass:NewtonBiomechanics.

脚踵是哪个部位图解(足底不同部位的疼痛)

脚是人的基础,足部出现疼痛,必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

而不同部位的疼痛,通常预示着不同的疾病。

我们可以通过判断 疼痛区域 ,然后查看症状,初步确认问题所在,选择有帮助的 康复方法。

足跟痛

常见的就是 「 足底筋膜炎 」 。

我们平时 每迈出一步,都会拉伸到足底筋膜。

当拉力过大的时候,就会导致筋膜撕裂, 脚底下方产生疼痛 , 也就是我们说的 「 足底筋膜炎 」 。

长时间走路、跑步、站立 都有可能导致足底筋膜炎。

其中 体重过重 和 扁平足 的人更容易得足底筋膜炎。

常见症状:

脚跟和脚底深处有局部或弥漫性的疼痛;

清晨起床疼痛尤其明显,适度活动后缓解;

走路走久了或者剧烈运动后疼痛加重;

前脚掌痛

前脚掌疼痛通常考虑是 「跖痛症 」。

「跖痛症 」 是指发生于跖骨头下方的疼痛,常出现在第3跖骨的位置。

有些人 天生跖骨头结构异常 ,导致在运动过程中,跖骨头受力增大,长期下来容易引起跖痛症状。

此外、像 足弓异常(高足弓、扁平足)、拇外翻 ,或者 长期穿尖头鞋/高跟鞋 ,也会使得 跖骨头的压力增大,引发痛症。

常见症状:

前脚掌肿胀、疼痛,行走时加重,休息时缓解;

前脚掌会有疼痛性老茧。

大拇趾关节疼痛

大拇趾关节部位痛,通常跟 「 拇外翻 」 有关。

拇外翻,是指大拇趾向外移,第一跖骨向内移。

拇外翻会导致我们的 前脚掌变宽 ,不仅很难选到合适的鞋子,还经常 因「摩擦」而肿胀、疼痛 ……

除遗传外,后天的拇外翻形态, 通常跟扁平足或者穿不合脚的鞋子有关 。

常见症状:

大拇趾外翻畸形,经常因为走路摩擦导致大拇趾关节部位红肿、疼痛

@脊柱特工提醒: 足部疼痛潜在的原因有很多,先明确病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更加安全有效,切忌病急乱投医。

还有更多关于身体疼痛的分享:膝盖疼痛对照表、肩膀疼痛对照表、腰背疼痛对照表

脊柱特工,专注于脊柱健康、不良体态矫正和运动损伤防护,有相关问题欢迎随时咨询,我们有认证的物理治疗师团队为您解答~

什么是筋膜炎?筋膜炎上身时,哪些地方会感觉到疼痛?

筋膜炎上身时。肩关节和颈部腰背部分,足底都会有一些的疼痛感。如果感觉自己身体状况不是很好,请及早就医及时治疗。

筋膜炎主要是由于外伤、受寒、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筋膜炎主要是一种无菌性的炎症。1、肩关节和颈部,在肩关节和颈部都存在一定的筋膜,也是比较灵活的部位。这个地方很容易因为用力不当或者过度用力产生损伤,从而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疼痛感。2、腰背部位,在腰背部位需要长时间承担较重的压力,这也容易产生过度劳损,从而引发筋膜炎。3、足底,人们的足底也有一些筋膜,能够为关节减压,减轻地面的冲击。但长期走路、跑步或者鞋子不合脚,就可能对足底的筋膜产生反复的,引发筋膜轻微撕裂,终影响脚底筋膜炎。

筋膜炎是一种疾病,会使身上的关节感到非常疼痛,是因为平时哦过度劳累,或者让身体受凉之后导致的疾病。

摆脱足底筋膜炎困扰!远离足跟痛,还得这么做!

摆脱足底筋膜炎困扰!远离足跟痛,还得这么做!

生活好了,我们开始更加重视健康,运动健身的人越来越多。如今,“每天1万步”,在微信计步朋友圈中再也进步了前10名了。

然而,随着国民日常运动的增加,脚底或脚跟疼痛的患者似乎也越来越多。这其中大多数在去医院检查后,都会被诊断为「 足底筋膜炎」。

1、「 足底筋膜炎」,到底是个什么bing?为什么会得这个?

我们厚厚的“脚底板”里,其实藏着很多结构。在脂肪的深层、骨头的上面,平铺着一条又宽又长又韧的白色的筋。就是下图中白色的这个东西,这个是从脚底向头部看的视角。

这根白色的筋,有个专业的名字叫「跖腱膜」,它像长弓的弦一样,一头连着脚后跟的骨头,另一头连着脚趾头和脚前掌的众多骨头。它的作用就是给足底足弓提供弹性和稳定性。

但是不好意思,这根白色筋所能承受的牵拉挤压【力度】和【频率】也是有上限的。一旦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肥胖、负重深蹲、长期长时间跑步、跳跃或站立等等,让脚底筋被牵拉的力度或频率超过了极限时,它就不乐意了,就会发炎。

而足底的这个「跖腱膜」一发炎,就会引起疼痛肿胀不舒服,这就是「 足底筋膜炎」。或者说,「 足底筋膜炎」实际就是脚底叫「跖腱膜」的那根筋,发炎了!

2、得了「 足底筋膜炎」,该怎么办?我们能做什么?

(1)休息

首先,但凡那些能够引起或加重足底疼痛的动作,都要刻意的避免。毕竟,之所以得足底筋膜炎,大多都是有一定运动诱因的。这些诱因不解除,恢复就会。

比如:如果已经发现跑步、跳跃或体力活动会让足底足跟疼痛加重,这个时候就要停止,休息一段时间,同时搭配足利 芙,这是目前使用率比较高的一 款跟痛 膏。涂抹在患处后能神经末梢,减轻组织压迫,从而缓解疼痛。一般在泡完脚使用佳,有助于渗透修复,每日二到三次,纯中萃 取的足利芙,本身含有川芎,伸筋草,威灵仙,桂枝,元胡索等中 成 分,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拔出湿寒,抗炎止痛的作用,对疼痛缓解有很大效果。用五 六周,可以达到一个基本治 愈的效果。适用于中重 症朋友。

但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是,我们尽管我们的确可以通过休息使足部恢复,但不要完全停止所有活动。因为从长远来看,完全停止活动可导致更严重的疼痛和僵硬。所以,只要不会加重疼痛的日常活动,还是要继续进行的。

(2)足部冰敷

正如几乎所有软组织炎症的治疗一样,【冰敷】搭配足利 芙对于足底筋膜炎,尤其是急性期疼痛时,有着非常好的效 果。

冰敷的位置,就是足底按压疼痛的部位。一般情况下根据个人耐受程度,每次冰敷10~20分钟,每日可冰敷4次。

(3)不可忽略的拉伸和锻炼:

对于足底、小腿后方等部位肌肉韧带的拉伸,以及足趾踝的活动和力量训练,可以有效缓解足底足跟疼痛,并不同程度的预防足底筋膜炎复发。重点在于坚持。

a.腓肠-足底筋膜牵伸:

b.脚趾弯曲抓毛巾训练:

c.足踝转圈:

(4)鞋子与鞋垫

需要强调的是:

不合脚的鞋子、对足弓和足跟无法提供有效缓冲和支撑的鞋子,拖鞋、赤脚走路等都会让跟痛问题加剧,或者让治疗效果变,因此应当刻意避免。

相应的,穿能提供充分缓冲且足弓和足跟支撑良好的胶底运动鞋,在鞋中放置填充式或凝胶足跟垫也是有用的。有条件的可以选择定制的鞋垫已得到更好的缓冲和支撑效果。

3、如何避免「足底筋膜炎」的发作或复发?

足底筋膜炎的患者,一般恢复都比较好,约80%的朋友在1年内可根除。重点就在于如何预防复发。

(1)减肥

(2)坚持做足底筋膜牵伸、小腿后方肌肉牵伸、足趾抓物锻炼等。

(3)注意日常生活各种细节,比如:合脚的,可提供充分缓冲且能支撑足跟和踝部的鞋子;避免穿拖鞋、人字拖、懒人鞋及不合脚的鞋子;避免赤脚走路;不要穿破烂的鞋子等。

(4)调整跑步及运动的强度。比如:控制距离、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足底筋膜炎别按脚底!敲敲手轻松解疼痛

【精选书摘】 四肢酸痛、脚底筋膜炎

长时间坐办公桌,姿势不良的上班族或搬运重物的工作者,有肩酸、背疼、肩膀无力、肩膀僵硬等症状者,可多 斜方肌、肩胛骨、肩关节、颈椎、上胸椎 等反应区。手臂酸、麻、痛等症状,可加强 脑、下颈椎、腰椎、心、肺、脾、肝 等反应区。脚底筋膜炎者要注意,足底发炎部位,暂时不能再按压,可使用对应疗法,敲打手的对应部位。 适应症

肩酸、背痛、肩关节硬化、肩无力。 斜方肌反应区

斜方肌又叫僧帽肌,在二、三、四、五趾基节上,对肩膀酸痛很有效果。 手法: 用 球在反应区滚动。① 肩胛骨反应区 脚背后第四、第五中足间骨的隙缝至第三楔状骨与立方骨之间的反应区。 手法: 脚背上肉少,用指腹向同方向推,不宜横拨以免伤脚筋或骨膜。由后往前反复推至脚趾。重复3~5 次。② 肩关节反应区 肩关节是球窝形的肱骨头,镶在圆形下凹的肩夹骨关节窝里的球关节。反应区位置在脚第五中足骨末节及第五趾骨基节下端,画一半圆的区块。多 可改善五十肩、手臂无力、肩酸、肩颈背症候群。 手法: 徒手 运用推法或用食指侧抠法。反应物较硬时用扣拉法,使反应物逐渐软化消散。使用 球时,把肩关节反应区摆在中间凹陷处偏向外侧圆球,膝盖往外侧倒,侧着脚前后滚动,向前用力,轻轻拉回。③④ 颈椎反应区 脚拇趾基节内侧中线沿骨侧。 手法: 用 的棒颈沿骨侧轻抠。徒手 时,指节扣压法,用食指侧在反应区轻抠。⑤⑥ 胸椎反应区 第一蹠骨内侧中线沿骨侧。 手法: 沾油用推法,注意不要刮伤骨膜。徒手 运用拇指尖(食指指腹)推法,或指节的抠法,反应物较硬时用扣拉法或定点扣压,使反应物逐渐软化消散。⑦⑧ 脚底筋膜炎对应疗法:敲打手掌跟,内侧敲内侧①②,外侧敲外侧③④。

足底筋膜炎有哪些症状?多发于哪些人群?

足底筋膜炎是多见的足跟痛,主要是表现为脚后跟,或者足跟与地面接触的部位疼痛。突出的症状,典型的症状,就是说清晨下地头几步疼痛,脚后跟不能着地,像一样,或者撕扯一样疼痛,等走几步以后疼痛会缓解。但是严重的患者就是说,走几步缓解,但是走多了又会疼痛,它就是以足跟部疼痛、肿胀为主,比较影响患者的活动,甚至于不能上场运动,不能长时间负重,不能长时间走路等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