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什么是零碳产业(零碳项目有哪些)

什么是零碳转型产业

那要实现碳中和,园区的脱碳转型迫在眉睫。那么,什么是零碳园区,零碳园区,是指在一个产业园区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一定周期内(通常为一年),通过清洁技术支持、碳回收技术、能源存储交换等方式全部予以抵消,从而全年实现碳元素“零排放”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什么是零碳产业(零碳项目有哪些)什么是零碳产业(零碳项目有哪些)


什么是零碳产业(零碳项目有哪些)


特别指出的是,园区有全生命周期的概念,设计建造阶段和运营阶段的碳排放管理应分开,建造阶段零碳排放基本上短期内没有做到的可能,另外,存量园区数量更多,我们所指的零碳园区应该将生命周期范围确定在运营阶段。

零碳什么意思

零碳是全球的词汇之一,目的是减缓气候变化。“零碳”并不是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通过计算温室气体排放,设计方案抵减“碳足迹”、减少碳排放,达到“零碳”,即碳的零排放。

零碳是人们的生活各个方面尽可能节能减排并且降至、直至为零的境界,这是人们生存实现自然、健康、和谐理念,生产、生活追求“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现今世界各国都从发展潮汐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非碳能源发电供热的渠道来减少城市碳排放。而且家庭是城市的细胞,零碳家庭鼓励和提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崇尚节俭,厉行节约,尽可能降低能耗。

零碳产业园有建设标准吗?

从字面上看“零碳产业园”包含了降碳和经济上的双重意义。事实上,仅“零碳”二字就包含了多重内涵。

零碳园区建立在数字化全面赋能的智慧园区基础之上,数字化手段贯穿零碳园区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成为零碳园区的基本特征,因此零碳园区一定是智慧园区。零碳园区和零碳智慧园区为同一概念。

零碳战略步是从源头降碳入手,无论建筑、交通或是工业生产等其他领域,要实现零碳的核心都是能源结构的转型,在能源结构的选择可以在风电、水电、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并进行合理结构比例调整。具体实施可以重点从能源结构、低碳技术、智慧监管、降污减碳等层面进行逐项攻破。

比如使用屋顶光伏、光伏车棚、小型风力发电设施生产可再生能源电力,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用于园区生产运营。设有沼气热电联产及热泵系统,并配有储能电站、储热储冷装置,满足园区的供暖、制冷和供电需求。

采用节能保温材料、遮阳板、三玻窗等节能建筑技术,所有新建建筑全部为绿色建筑。园区建筑都安装智能电表,并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进行集中控制。

园区内交通工具尽量全面电动化,配置足够电动汽车充电站,可建立共享电动汽车租赁中心。充电电力来源为风电和光电,电池存储设备由退役汽车电池组成,充电时段和充电功率可智能调控。园区还配有无人驾驶汽车、电动观光车、共享单车等。

智能充电系统对设备的控制包括简单的开启和关闭充电,车辆的单向控制(V1G),允许增加或减少充电率,以及具有技术挑战性的双向车辆到电网(V2G),允许电动汽车在放电模式下向电网提供服务。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在如何系统科学地对企业减碳和绿色发展管控问题上,园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所谓“碳中和”园区是指在园区核算范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一定时间内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固碳等多种方式,通过产业绿色化转型、资源循环化利用、设施集聚化共享,在园区内部基本实现碳排放与吸收自我平衡。若想实现“碳中和”园区,需制定具体的减排战略,明确园区碳核算体系,如碳核算范围、排放源、核算监测形式等。

搭建的 3D 可视化水电能耗监测模块,集成园区水电气煤等动态能效环境数据,结合园区的生产消耗、污水、废料等污染物排放,Hightopo可视化展开对照明、空调、机房、水泵房等设施的用电检测、计量管理、能效分析和节能管理。

支持选用不同颜色划分能耗等级,建筑颜色越亮象征能耗越多,当达到预警值时弹出 2D 告警面板,在线推演能耗趋势分析,追溯用能过程,找出能耗漏洞,管理者可结合节能诊断功能,改善能源使用情况。

园区全面实现数字化精细管理

能源管理:通过部署楼宇运营系统、电能管理系统、智能微电网系统,实现源(风电、地热、沼气、光电)、储(大容量电池、电车储能、储热)、荷(热、冷、电负荷)间的有效协同,提高园区整体运行能效,确保运营阶段的碳中和。

运营和物业管理:实现园区内各项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运营管理,减少无价值耗能运营,减少能源浪费,减少人力投入。

使用 3D 可视化大屏监测:建立园区碳排放指标体系和碳应用,为后续产业链优化,数字化助力碳减排提供方法支持和体系框架。未来电网将在局部消纳的基础上,以微网、智能小区为自治单元,形成自下而上的能量单元的互联。将庞大的同步电网拆分成异步、自治的互联电力局域网,并通过数字电网路由器(DGR)进行能量调配和网络互联。

零碳园区的另一大支柱数字化管理、碳足迹追踪系统,是零碳工业园区必备的软实力。零碳工业园区的本质是对碳排放数据进行计量和抵消,要管理隐形的二氧化碳,就需要配套数字化的能耗管理系统。

园区是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广泛的空间载体,将在“双碳”战略实践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用“零碳”的优势,聚合了零碳产业形成全新的绿色工业集群,这无疑是零碳产业园在“产业园”的概念上更重大的意义。

低碳经济包括哪些内容?

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和低碳管理制度。其中,低碳技术通过降碳、零碳和去碳等机制促进减排;低碳产业通过代替、改造传统高碳产业,稀释高碳产业碳排放等机制促进经济低碳发展;低碳管理制度通过、激励、监督、管控等机制促进经济低碳转型。

生态资源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低碳经济的特征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

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等。

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如何理解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绿色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包括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走低碳产业道路,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是保护地球的需要,也是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低碳经济”将是世界经济的一次重要转型,是一次重要的世界经济革命,无论是从国内而言,还是从全球而言,低碳产业将成为各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它也有着巨大的经济、环境、效益。

我国产业规模庞大、产业体系齐全,但产业结构偏重、产品附加值偏低、产业含碳量偏高及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压力较大。一方面,“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的基本国情,产业领域能源供给主要依靠煤和煤电;另一方面,一部分高耗能产品属于战略原材料,对市场供给稳定、产业体系完整和经济稳步增长有重要支撑作用,发展空间依然广阔。

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因传统能源和新能源“黑绿不接”引发“拉闸限电”“用能紧缺”,因高碳产业和低碳产业动能转换接续不畅导致经济增长大幅下行,因运动式减碳造成产业链供应链“断链”或引发“绿色通胀”等问题风险。必须统筹发展与安全,多管齐下推动我国产业稳中有进,加快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首先,推动产业产品升级减碳。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低碳、零碳和负碳产业,推动高碳产业和低碳产业动能转换,把产业结构调“轻”、碳排放量变“低”。加快钢铁、有色、石化等传统高耗能行业改造步伐,推动更多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管理,依托市场机制倒逼高耗能、高碳排放的产能逐步退出市场。鼓励应用绿色低碳生产工艺技术的行业领先企业做大做强,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产能,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资源的利用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