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圆明园藏书楼 圆明园图书馆

圆明园内收藏的文物有三类,分别是什么

1、古玩

圆明园藏书楼 圆明园图书馆圆明园藏书楼 圆明园图书馆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的皇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

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

而圆明园曾经收藏了多少文物是个谜。无论是故宫、颐和园还是其他文物建筑,都会有相关的陈设档案,专门记录建筑中所拥有的文物,唯独圆明园缺乏陈设档案,因为圆明园收藏文物的总数并没有明确的记录,弄清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国外也变得很难。

2、字画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博物馆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园中文源阁是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

2、图书典籍

圆明园内收藏有极为丰富的图书文物,现仅举几例。文源阁是仿照宁波范氏天一阁而建的藏书楼,为的皇家北四阁之一,建成于乾隆四十年。阁中收藏乾隆钦定《四库全书》和康熙《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

《四库全书》是古代的一部综合性丛书,收书3400余种,有近8万卷,36000余册。因《全书》篇帙浩瀚,当时又择其尤要者,编成《四库全书荟要》,计12000册。

《荟要》共抄两部,一部贮在故宫摛藻堂,另一部收藏于长春园含经堂的东厢“味腴书室”。

另外,含经堂还有一外文轩——淳化轩,是专为收藏法帖《淳化阁帖》摹版而建的。《阁帖》原是北宋淳化三年(992年)摹刻的,包括王羲之、王献之乃至苍颉、夏禹、孔子等99人的书法名迹。帖分十卷,是的第一部大型丛帖,被誉为诸帖之祖。

乾隆年间,根据《阁帖》的北宋“初拓赐本”,经过精审更定之后,进行钩摹刻石。历时三载,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春,将所摹刻的144块帖版,镶嵌于淳化轩前的24间左右回廊之中。这就是的《乾隆重刻淳化阁帖》。

不用说圆明园劫毁时,园内收藏的《四库全书》、《全书荟要》、《古今图书集成》、《淳化阁帖》摹版等珍贵图书文物,都未能幸免于难。这从一个侧面可反映出帝国主义侵略者火烧圆明园,对人类文化所造成的巨大破坏。

扩展资料:

圆明园的评价:

圆明园,诞生在康熙年间,成长于雍正王朝,风华在乾隆盛世。它继承了三千多年的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

同时,又汲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圆明园体现了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

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

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圆明园如此之大,又是由几朝陆续扩建、改建的,加上封建帝王腐朽意识的影响,无论由哪个角度看,也还是有不足的。但是,就总体而言,圆明园确实是一座非常出色的园林。

可以说,它集几千年造园艺术之大成,把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年,凡目睹过其盛况的人,都说它确实是好。

一些西方人,对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总之,圆明园为这个文明古国赢得过荣誉,曾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参考资料来源:

一、主要有书画、青铜、陶瓷三类。

1、圆明园内收藏有极为丰富的图书文物,园中文源阁是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现仅举几例。文源阁是仿照宁波范氏天一 阁而建的藏书楼,为的皇家北四阁之一,建成于乾隆四十年。阁中收藏乾隆钦定《四库全书》和康熙《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

《四库全书》是古代的一部综合性丛书,收书3400余种,有近8万卷,36000余册。因《全书》篇帙浩瀚,当时又择其尤要者,编成《四库全书荟要》,计12000册。

《荟要》共抄两部,一部贮在故宫摛藻堂,另一部收藏于长春园含经堂的东厢“味腴书室”。另外,含经堂还有一外文轩——淳化轩,是专为收藏法帖《淳化阁帖》摹版而建的。《阁帖》原是北宋淳化三年(992年)摹刻的,包括王羲之、王献之乃至苍颉、夏禹、孔子等99人的书法名迹。帖分十卷,是我国的第一部大型丛帖,被誉为诸帖之祖。

乾隆年间,根据《阁帖》的北宋"初拓赐本",经过精审更定之后,进行钩摹刻石。历时三载,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春,将所摹刻的144块帖版,镶嵌于淳化轩前的24间左右回廊之中。这就是的《乾隆重刻淳化阁帖》。

2、十二生肖铜像不过是圆明园流失文物中的沧海一粟。其中还有很多的精品,例如:

青铜鎏金塔:高约2米的巨大佛塔,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 与故宫现存佛塔基本相似

鎏金编钟一对和景泰蓝麒麟一只。这两枚金编钟是圆明园仅有的一套十六枚金编钟中的两枚。可惜其他十四枚不知散失何处。

青铜雕龙一对。位于金塔左右。

景泰蓝五供,国内现在这样大的景泰蓝已很少,应是乾隆年间的艺术珍品,五供中间是香炉,两边对称摆放的是烛台和花瓶。

该馆内有几只花梨木玻璃柜橱和角柜,里面摆放着从圆明园抢来的各种青铜、玉器等艺术珍品。可分为青铜器、玉器、瓷器、漆器、金银制品、法琅、景泰蓝、珠宝或小件物品等几大类。

3、漂泊海外的圆明园国宝中,有很大一部分现存欧洲,英法所藏最多。其中,法国枫丹白露宫馆收藏1000余件。在馆内最显著的位置摆放着一座高约2米的佛塔,金漆桌案及多宝格上,陈设有商周青铜器、明清官窑瓷器、明景泰蓝、各种玉雕、如意、盔甲和丝绣等物不胜枚举。

一、主要有书画、青铜、陶瓷三类。

1、圆明园内收藏有极为丰富的图书文物,园中文源阁是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现仅举几例。文源阁是仿照宁波范氏天一 阁而建的藏书楼,为的皇家北四阁之一,建成于乾隆四十年。阁中收藏乾隆钦定《四库全书》和康熙《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

《四库全书》是古代的一部综合性丛书,收书3400余种,有近8万卷,36000余册。因《全书》篇帙浩瀚,当时又择其尤要者,编成《四库全书荟要》,计12000册。

《荟要》共抄两部,一部贮在故宫摛藻堂,另一部收藏于长春园含经堂的东厢“味腴书室”。另外,含经堂还有一外文轩——淳化轩,是专为收藏法帖《淳化阁帖》摹版而建的。《阁帖》原是北宋淳化三年(992年)摹刻的,包括王羲之、王献之乃至苍颉、夏禹、孔子等99人的书法名迹。帖分十卷,是我国的第一部大型丛帖,被誉为诸帖之祖。

乾隆年间,根据《阁帖》的北宋"初拓赐本",经过精审更定之后,进行钩摹刻石。历时三载,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春,将所摹刻的144块帖版,镶嵌于淳化轩前的24间左右回廊之中。这就是的《乾隆重刻淳化阁帖》。

2、十二生肖铜像不过是圆明园流失文物中的沧海一粟。其中还有很多的精品,例如:

青铜鎏金塔:高约2米的巨大佛塔,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 与故宫现存佛塔基本相似

鎏金编钟一对和景泰蓝麒麟一只。这两枚金编钟是圆明园仅有的一套十六枚金编钟中的两枚。可惜其他十四枚不知散失何处。

青铜雕龙一对。位于金塔左右。

景泰蓝五供,国内现在这样大的景泰蓝已很少,应是乾隆年间的艺术珍品,五供中间是香炉,两边对称摆放的是烛台和花瓶。

该馆内有几只花梨木玻璃柜橱和角柜,里面摆放着从圆明园抢来的各种青铜、玉器等艺术珍品。可分为青铜器、玉器、瓷器、漆器、金银制品、法琅、景泰蓝、珠宝或小件物品等几大类。

3、漂泊海外的圆明园国宝中,有很大一部分现存欧洲,英法所藏最多。其中,法国枫丹白露宫馆收藏1000余件。在馆内最显著的位置摆放着一座高约2米的佛塔,金漆桌案及多宝格上,陈设有商周青铜器、明清官窑瓷器、明景泰蓝、各种玉雕、如意、盔甲和丝绣等物不胜枚举。

主要有书画,青铜,陶瓷三类。

道光十五年奉旨清查宫内及圆明园库贮物件情况:一两重银锞共存569390个,其中宫内存290505个,圆明园存280694个;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宫内存1194款,圆明园存450款;玉砚、笔洗等501件,其中宫内存142件,圆明园存337件;头等瓷炉、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宫内存337件,圆明园存291件……圆明园的收藏情况,由此也略能窥见一斑。

圆明园内有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圆明园毁灭中圆明园内收藏的文物主要有书画,青铜,陶瓷三类。

1. 园林建筑:如大型石雕、古建筑等;2. 艺术品:如名人书画、古董器物等;3. 工艺品:如玉器、铜器、瓷器等。

古玩、字画、图书典籍

圆明园罹难160年,那些珍贵文物现在在哪里?

那些珍贵的文物有的散落于境内,有的流失与外国。圆明园数以百万计的珍贵文物遭到流失不得不让人痛心疾首,如果没有当时的八国联军入侵我想现在圆明园一定是一个世界的珍贵瑰宝。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西方列强抢掠、焚毁,园林建筑被毁殆尽、无数珍宝不知去向,一代名园逐渐沦为荒园废园。

一、“马首回家”

160年前的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闯入北京,抢掠、焚毁了圆明园,位于“海晏堂”的12尊兽首从此身首异处,流失海外。2007年,澳门爱国企业家何鸿燊以6910万港元成功将“马首”收购,于2019年11月将其捐给了,并希望它回到圆明园。据研究圆明园的专家估算,圆明园被抢文物散落在世界与各地,总数以百万计。而流散于国内的文物都主要集中在北京。

二、散落于外国角落处

圆明园大殿佛像后面的唐卡流失到法国后被铺到了天花板上,为了走电线吊灯,唐卡中间被挖了一个洞,加之楼上漏水,这一珍贵文物被浸泡后留下了污迹。说到这里不得不让人惋惜与痛心,这些本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流落于海外却因为国外某些人的“不重视”惨状如此,不得不哀叹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差异。

三、圆明园艺术价值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博物馆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园中文源阁是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圆明园是我们的艺术宝库,如果这些文物现在没有流失,在现代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见证。

一部分在巴黎卢浮宫,其中馆展出了一部分;还有很多经过各种流散、拍卖、转赠,保存在大英博物馆 、法国图书馆、法国军事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澳克艺术中心以及数量不明的民间收藏者手中。

圆明园里面珍贵的文物大多数让八国联军带回到自己的,也有一部分散落到民间,还有一些部分存放于博物馆当中进行展览。

圆明园罹难160年,那些珍贵文物有一部分已经流落到海外,当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个事件应该令警醒,勿忘国耻。

圆明园罹难160年,那些珍贵文物现在在有的在的文物馆,还有的一些私人收藏,其中有一部分也是在国外。

圆明园罹难160年,那些珍贵文物现在散落在世界上的每个角落,希望有爱心的人可以及早将这些进行归还。

圆明园中有什么奇珍异宝,不用太啰嗦

圆明园某个宫殿,完全是用香檀木建造的,价格昂贵。

福海东岸的一个宫殿,所有柱子和房梁上镶满了钻石和宝石。

焚毁圆明园是英法联军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而犯的另一个罪行,这就是罪人的罪恶逻辑。

自1700年始,清朝统治者集财力、物力,役使无数能工巧匠,经历五位、历时150余年建成圆明园。被称为“园”,有“东方博物馆”之誉。

乾隆十年至乾隆二十四年,清廷用14年的时间,吸收西洋建筑的巴鲁克形式,于长春园北端,建成大水法十景,俗称“西洋楼”。西洋楼就是弘历命意大利人郎世宁、法国人蒋友仁和王致诚等人设计监造,由工匠施工营建的。西式宫殿建筑于园林中是一个创举。海晏堂是西洋楼中的一幢建筑物,楼前有喷水池,沿东西坡道可登上二楼。楼上东西两侧为水车房,呈工字形,中间为蓄水池,可盛水180吨。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进行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为了掩盖他们践踏人类文明的野蛮暴行,10月18日,侵略者将这座中外罕见的艺术宝库焚毁。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又遭浩劫,残存的十余处景区惨遭劫掠,强盗们掠夺了园内的大批艺术珍品,后来大都成为欧洲古董收藏家们手中的珍品。大水法的十二生肖塑像也难逃厄运,石雕被砸毁,铜兽头亦流落海外。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锋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十二生肖铜首 ,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北岸则分别为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鸡、亥猪。

2、陈设在圆明园中的清乾隆“六角套瓶”,是当时最新研制而成的“夹层玲珑交泰瓶”,瓶身的纹饰和釉彩,洋溢着中西合璧特色,与当时圆明园西洋楼风格近似相同,工艺复杂,科技含量极高。

3、文源阁,是仿照宁波范氏天一阁而建的藏书楼,为的皇家北四阁之一,建成于乾隆四十年。阁中收藏乾隆钦定《四库全书》和康熙《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

4、还有如献给英女王的圆明园文物存放在大英博物馆,其中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绘制的《女史箴图》,系古代卷轴画的稀世珍品。

5、还有大量园林 珠宝首饰 书画、钟表、水晶、琥珀、木雕玉器,周商青铜器,历代陶瓷器、漆器,历代典籍等等。

扩展资料: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

圆明园遗址公园-圆明园历史概述

百度百科-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百度百科-圆明园

百度百科-清乾隆外粉青酱釉地描金银莲纹粉彩镂空三多瓜果内心绘青花缠枝花卉纹六角套瓶

成为第1426位粉丝

1、十二生肖铜首 ,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北岸则分别为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鸡、亥猪。

2、陈设在圆明园中的清乾隆“六角套瓶”,是当时最新研制而成的“夹层玲珑交泰瓶”,瓶身的纹饰和釉彩,洋溢着中西合璧特色,与当时圆明园西洋楼风格近似相同,工艺复杂,科技含量极高。

3、文源阁,是仿照宁波范氏天一阁而建的藏书楼,为的皇家北四阁之一,建成于乾隆四十年。阁中收藏乾隆钦定《四库全书》和康熙《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

4、还有如献给英女王的圆明园文物存放在大英博物馆,其中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绘制的《女史箴图》,系古代卷轴画的稀世珍品。

5、还有大量园林 珠宝首饰 书画、钟表、水晶、琥珀、木雕玉器,周商青铜器,历代陶瓷器、漆器,历代典籍等等。

扩展资料: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锋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

珠宝首饰 书画、钟表、水晶、琥珀、木雕玉器,周商青铜器,历代陶瓷器、漆器,历代典籍等等

十二生肖铜首 ,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北岸则分别为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鸡、亥猪。

陈设在圆明园中的清乾隆“六角套瓶”,是当时最新研制而成的“夹层玲珑交泰瓶”,瓶身的纹饰和釉彩,洋溢着中西合璧特色,与当时圆明园西洋楼风格近似相同,工艺复杂,科技含量极高。

文源阁,是仿照宁波范氏天一阁而建的藏书楼,为的皇家北四阁之一,建成于乾隆四十年。阁中收藏乾隆钦定《四库全书》和康熙《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

还有如献给英女王的圆明园文物存放在大英博物馆,其中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绘制的《女史箴图》,系古代卷轴画的稀世珍品。

还有大量园林 珠宝首饰 书画、钟表、水晶、琥珀、木雕玉器,周商青铜器,历代陶瓷器、漆器,历代典籍等等

珠宝首饰 书画、钟表、水晶、琥珀、木雕玉器,周商青铜器,历代陶瓷器、漆器,历代典籍等等。

十二生肖铜首像。青铜礼器。青花瓷瓶.

1.十二肖铜首

2.六角套瓶

3.文源阁

4.女史箴图

5.大量园林,珠宝首饰,书画,钟表,水晶,琥珀,木雕玉器,周商青铜器,历代陶瓷器,漆器,历代典籍等等

皇家七大藏书楼分别在哪里

藏书楼是古代的图书馆,据史料记载,中华大地曾有过数以千计藏书楼,其中最负盛名、影响力的就是清代建立的七大藏书楼:

文渊阁 位于北京故宫太和殿东南,东华门西北,文华殿之后,清代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藏书后归故宫博物院收藏。

文源阁 位于北京圆明园内,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咸丰十年(186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纵火焚毁。

文津阁 位于避暑山庄(今河北省承德市)平原区西北部山脚下,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藏书于1915年运至北京,现归北京图书馆收藏。

文溯阁 位于辽宁沈阳故宫之西,乾隆四十七年(1782)兴建,是七阁中藏书最完整而散失较少的一阁,现属辽宁省图书馆。

文汇阁 位于江苏省江都县(今扬州市)大观堂,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建, 咸丰四年(1854年)毁于大火 。

文淙阁 位于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寺,建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大火。

文澜阁 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面,是江浙三阁中仅有的一阁,初建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倒毁,部分藏书散失。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现属浙江省图书馆。

古代 十二个藏书阁都是

最早的藏书阁是天一阁

最有名的四大藏书阁分别是

北京文渊阁

沈阳文朔阁

承德文津阁

杭州文澜阁

望采纳~~

文渊阁、文源阁、文溯阁、文津阁,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天一阁。

古代专门用于藏书的地方,专门认命的用来珍藏古书画的地方,被称为藏书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