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_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大全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题目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题目如下: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_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大全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_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大全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_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大全


1、2HCl + Mg → MgCl2 + H2。

2、4Fe + 3O2 → 2Fe2O3。

3、2H2 + O2 → 2H2O。

4、Na + Cl2 → NaCl。

6、Fe + CuSO4 → FeSO4 + Cu。

7、CH4 + 2O2 → CO2 + 2H2O。

8、Pb(NO3)2 + BaCl2 → Ba(NO3)2 + PbCl2。

9、2NH3+ H2O → 2NH4OH。

10、C2H6 + 2O2 → 2CO2 + 3H2O。

11、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13、2KClO3 → 2KCl + 3O2。

14、2Na + 2H2O → 2NaOH + H2。

15、2HC2H3O2 → 2C2H3O2 + H2O。

16、Ni + HNO3 → Ni(NO3)2 + H2。

17、Na2SO4 +希望上面对化学中氧气的性质方程式的汇总知识学习,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的,加油哦。 BaCl2 → BaSO4 + 2NaCl。

18、2KMnO4 + 16HCl → 2MnCl2 + 5Cl2 + 8H2O + 2KCl。

19、2H2S + 3O2 → 2SO2 + 2H2O。

21、2NaCl + Ca(OH)2 → CaCl2 + 2NaOH。

22、CH4 + 2O2 → CO2 + 2H2O。

23、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24、2Al + 3CuSO4 → 3Cu + Al2(SO4)3。

25、2C2H2 + 5O2 → 4CO2 + 2H2O。

26、KClO3 → KCl + O2。

27、CaCO3 → C5、C6H12O6 → 6CO2 + 6H2O。aO + CO2。

28、2Na + 2H2O → 2NaOH + H2。

29、2CO + O2 → 2CO2。

30、2H2S + 3O2 → 2SO2 + 2H2O。

31、C2H4 + 2O2 → 2CO2 + 2H2O。

32、2H2 + O2 → 2H2O。

33、4K + O2 → 2K2O。

34、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35、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36、4NH3 + 5O2 → 4NO + 6H2O。

37、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38、AgNO3 + NaCl → AgCl + NaNO3。

39、2CH3OH + 3O2 → 2CO2 + 4H2O。

40、2H2O2 → 2H2O + O2。

41、2CH4 + 4O2 → 2CO2 + 4H2O。

42、Zn + HCl → ZnCl2 + H2。

43、2Na + 2H2O → 2NaOH + H2。

44、2C2H2 + 5O2 → 4CO2 + 2H2O。

45、C3H8 + 5O2 → 3CO2 + 4H2O。

46、AgNO3 + NaCl → AgCl + NaNO3。

47、Fe + 2HCl → FeCl2 + H2。

48、2KClO3 → 2KCl + 3O2。

49、2Na2CO3 + CaCl2 → 2CaCO3 + 2NaCl。

50、2KMnO4 + 16HCl → 2MnCl2 + 5Cl2 + 8H2O + 2KCl。

拓展资料

化学(chemistry)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它源自生活和生产实践,并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不同于研究尺度更小的粒子物理学与核物理学,化学研究的原子、分子、离子(团)的物质结构和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等相互作用,其所在的尺度是微观世界中最接近宏观的,因而它们的自然规律也与人类生存的宏观世界中物质和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最为息息相关。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要举例说明

只是你现在没开始学习吧这些反应式分类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CuO

Cu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6、镁的燃烧化学方程式 2Mg + O2 ═(点燃) 2MgO ( 化合反应 )。+

2CuO

高温

2Cu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2CO2↑

23.

还原氧化铜:CO+

CuO

Cu

+CO2

24.

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3CO2

25.

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4CO2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

③观察法:从分子的特征变化入手,分析配平。

a,后面三个氯原子,所以前面HCl想配3,但是后面的H是2个,所以HCl系数是6

2Al+6HCl→2AlCl3+3H2

b. Cu + 2AgNO3 —— Cu(NO3)2+ 2 Ag

后面是2个根,所以前面就得2个,后面就得2个Ag

c 、3Ca(OH)2+2H3PO4→Ca3(PO4)2+6H2O

后面3个Ca,所以前面得3个Ca(OH)2,2个H3PO4,一共12个H,后面就6个水

d 2C2H2+5O2→4CO2+2H2O

前面2个C,后面就2个CO2,2个氢得1个水 后面氧原子一共5个,前面氧气系数得是2.5 因为不能有小数,就都乘2

e 4FeO+O2→2Fe2O3

我们现在用的方法都是观察法和最小公倍数法,先挑个数比较多的原子 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进行配平

不懂可以追问,满意要采纳的哦~

2Al+6HCl→2AlCl3+3H2

Cu+2AgNO3→Cu(NO3)2+2Ag

3Ca(OH)2+2H3PO4→Ca3(PO4)2+6H2O

2C2H2+5O2→4CO2+2H2O

4FeO+O2→2Fe2O3

应该没有一种方法能够配平所有方程式,初中阶段方程式比较简单,主要还是用最小公倍数的办法

如果你想找个“一种方法就能配所有的化学方程式”的东西,那只能是数学法了,设个化学式的系数是1,然后把后边跟这个化学式相关的都用分数配平,用最小公倍数法,把所有的分数都转化成整数。

首先化学反应式有很多种

初中的反应式比较简单,就数着数着最小公倍数就配好了,不会很难的

学习化+CO2↑学要耐心背方程式

背好了题目都一目了然 不像物理一样要推理来推理去的

这也是化学的一种乐趣

a. 2 Al +6 HCl —— 2AlCl3 + 3H2↑b. Cu + 2AgNO3 —— Cu(NO3)2+ 2 Agc. 3Ca(OH)2 + 2H3PO4 —— Ca3(PO4)2+ 6 H2Od. 2C2H2+ 5O2 —— 4CO2+ 2H2Oe. 4FeO + O2 —— 2 Fe2O3

2Al+6HCI=2AICI3+H2

Cu+2AgNO3=CU(NO3)2+2Ag

c、d不会

4FeO+O2=2Fe2O3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怎么配

30、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2CO + O2 ═(点燃) 2CO2 ( 化合反应 )。

1)观察法观察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找出比较复杂的一种,推求其它化学式的系数。如: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书写完整的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功和重要步骤。这里,结合初中化学的学习,归纳一下两种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奇偶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适用于初学者配平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配平的着眼点,在于找出反应式中某一物质化学式中的奇数原子个数,与相应物质中对应原子的偶数个数的关系。配平步骤是:

①找出的奇数原子个数,与相应的物质中对应原子的偶数个数的关系;

③求出相关物质的化学式系数;

④将相应的物质化学式前面配上相应的系数。

例如,配平Al+Fe5、不要落下任何一种元素的配平。3O4──Fe+Al2O3

解:①从反应式看,奇数是Al2O3中的氧原子个数3,相应物质Fe3O4中对应氧原子个数是偶数4;

②最小公倍数为:3×4=12

③求相关物质的化学式系数:

④配平:Al+3Fe3O4──Fe+4Al2O3

8Al+3Fe3O4=9Fe+4Al2O3

(2)观察-推理法

这是一种以奇偶法为基础,进一步加以推理来完成配平的方法。

观察-推理法应用较广泛,通常根据着眼点不同又分为两种情况:

,从化学反应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着眼。其配平步骤是:

①找出在化学反应式中出现次数最多且原子个数为奇数的元素;

②将含该元素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配上适当的偶数系数;

③以此为基础,逐步推理,算出其他物质化学式的系数,将方程式配平。

例如,配平FeS2+O2—Fe2O3+SO2

解:①由观察可知,氧元素出现的次数最多,且在Fe2O3中奇数3为;

②将Fe2O3配上系数2,则

FeS2+O2—2Fe2O3+SO2

③从2Fe2O3观察可知,其中Fe原子有4个,使两边Fe原子个数相等,就要在FeS2前面配上系数4,则

4FeS2+O2—2Fe2O3+SO2

从4FeS2观察可知,其中S原子有8个,要使两边S原子个数相等,就要在SO2前面配上系数8,则

4FeS2+O2—2Fe2O3+8SO2

4FeS2+11O2=2Fe2O3+8SO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除上述两种以外,还有代数法、化合价升降法及新观察法等等,今后,同学们会逐步学习到。

按原子守恒配平

最小公倍数法可以配平初中所有化学方程式吗

加热

最小公倍数法可以配平初中所有化学方程式吗

3a=4c (满足氢原子数相等)

最小公倍数法是配平初中化学方程式常用方法,但是不能配平所有初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例如:

CO+Fe2O3---Fe+CO2;要配平上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方法是:看“Fe2O3”中O的原子个数是3,就在“CO”和“CO2”前面分别配3,然后在“Fe”前面配2,得到:3CO+Fe2O3=高温=2Fe+3CO2

化学方程式配平中的归一法

初中化学关于自然界中水的方程式汇总 下面是对有关自然界中的水的方程式汇总学习,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知识。

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3OH+O2――H2O+CO2,显然决定生成H2O与CO2的多少的关键是甲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量数为1,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分子个数:CH3OH+O2――2H2O+CO2。然后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为整数: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

分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是:

(1)首先在单质存在的一边中,选定一个比较复杂的化学式,假定此化学式的系数为1。

(2)在其他化学式前面分别配上一个适当的系数(可以是分数),把除单质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的原子数目配平。

(3)然后,在单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可以是分数),把单质元素的原子数目配平。

(4),把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系数同时扩大适当的倍数,去掉各系数的分母,化学方程式就配平了。

把复杂化学式的计量数看做一,不过大多数视情况而定,到了高中设一法几乎不管用,一般使用化合价升降,找公倍数配平。不过在初中,设一法还是适用的。

化学方程式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严格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H20=H2+0.5O2

初中化学中氧气的性质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8.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9.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相信上面对自然界中的水的相关化学方程式的讲解,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的哦。

初中化学中氧气的性质方程式汇总讲解

对于化学方程式中,关于氧气的性质知识的方程式学习,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内容。

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氧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氧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氧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硫在氧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

13.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2Hg+ O2 ↑

14.加热: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加热和二氧化锰混合物:2KClO3 =加热 MnO2= 2KCl+3O2 ↑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16.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2H2O2 =MnO2= 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3)

植物的光合作用:6CO2+6H2O 阳光/叶绿素 6O2+C6H12O6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汇总讲解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

下面是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知识讲解,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对化学知识的学习。

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A、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两边是一单一双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B、推出各分子的系数。回家

例如:

步:CuSO4+NaOH----Cu(OH)2+Na2SO4

第二步:CuSO4+2NaOH----Cu(OH)2+Na2SO4(配平氢氧根)

第三步:CuSO4+2NaOH====Cu(OH)2↓+Na2SO4(注明生成物物态)

2、观察法

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算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配平。

例如: 步 H20(g)+Fe----Fe3O4+H2

第二步 4H20(g)+3Fe----Fe3O4+H2

第三步 4H20(g)+3Fe====Fe3O4+4H2 (反应条件:加热)团圆

3、奇偶配平法

看哪种元素在反应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最多;从该元素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入手,将其配成偶数(即化学计量数为2);由它求得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使两边原子个数相等。

例:配平

H2O(g)+Fe----Fe3O4+H2

步:配平氧原子

4H2O(g)+Fe----Fe3O4+H2

第二步:配平氢原子、铁原子

4H2O(g)+3Fe----Fe3O4+4H2

第三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4H2O(g)+3Fe====Fe3O4+4H2↑(反应条件:加热)

4、待定化学计量数法

以不同的未知数代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不变、各原子的数目相等,列出数学方程组;解方程组,并令其中任一未知数为1,求出其他未知数的值;将未知数的数值代入原化学方程式。

例如:NH3+Cl2----NH4Cl+N2

设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a、b、c、d。

aNH3+bCl2----cNH4Cl+dN2

列方程组 a=c+2d (满足氮原子数相等)

2b=c (满足氯原子数相等)

令b=1,解得:a=8/3,c=2,d=1/3

8NH3+3Cl2====6NH4Cl+N2(由于系数不能为小数,所以a,b,c,d均扩大3倍得出)

5 、化合价升降法

一、配平原则由于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存在着电子的转移,因此元素的化合价必然有升有降,我们把化合价能升高的元素或含该元素的物质称还原剂;反之称为氧化剂。由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我们不难得出配平原则: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即还原剂(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价数=氧化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价数。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1、一般方法:从左向右配。

2、步骤:标变价、找变化、求总数、配系数。

即:⑴ 标出变化元素化合价的始态和终态;

⑵ 始态 终态 变化的总价数 = 变化 × 系数

注:假设以上变化均以正价表示,其中(b-a)×(d-c) 为最小公倍数。

⑶ 将 上的系数,分别填在还原剂和氧化剂化学式的前面作为系数;

⑷ 用观察法配平其它元素;

⑸ 检查配平后的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离子方程式还要看是否符合电荷守恒)

6、得氧失氧法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先观察得出氧化剂失氧的数目,再观察得出还原剂得氧的数目,然后配平

比如:3CO+Fe2O3====2Fe+3CO2

氧化剂氧化铁反应前后失掉三个氧,还原剂反应前后得到一个氧,所以需要三个才能夺去氧化铁中的氧,、二氧化碳配3,铁配2

通过上面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知识可以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哦。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状态讲解

对于化学中反应物状态知识的讲解,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学习。

反应物状态

热化学

加热化学方程式需要标出每一个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可分g (气体)、l (液体)、s (固体)、aq (溶液)四大类。字母外需要打括号,例如H?O (l)、Na?CO? (aq)、CaCO?(S)。

普通方程式则不是很严格,一般不用g、l、s、aq的标记。生成物方面,当反应物中不含气体时,气体生成物要用“↑”标记;只有,反应物中不含固体时,难溶或固体生成物一律用“↓”标记(如电解池反应CuCl2=电解=Cu+Cl?↑,由于生成Cu吸附在电极上,故不写“↓”)。

水蒸气

水蒸气一般不打箭头,但偶有例外(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反应物状态的不同

<1>反应物的浓度不同,产物不同

2NaOH + CO?(少量) = Na?CO? + H?O

NaOH + CO?(过量) = NaHCO?

<3>反应物的物态不同,产物不同

2NaCl + 2H?O =电解= 2NaOH + H?↑ + Cl?↑

2NaCl(熔融) =电解= 2Na + Cl?↑

结构简式与分子式

化学方程式中,有机物需要用结构简式

燃烧反应无需考虑有机物结构,因此理论上可以写分子式。(但还是写结构简式为妙。)

个别相对复杂的有机物允许写分子式(例如葡萄糖),但是在相应的分子式下方要用中文注明反应物名称,并打括号。

无机物一般使用分子式而不用结构简式(例如通常不写为HO-NO2)。

以上对化学中反应物状态知识的内容学习,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的哦。

初中化学方程式箭头与等号讲解

下面是对化学方法方程式的箭头与等号内容的讲解,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哦。

箭头与等号

在专业领域的文献中,不论无机、有机反应方程式中均使用箭头号“→”来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国外化学教科书、上海市中学化学二期课改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7月,姚子鹏主编)、上海高考的化学卷、理综卷中也采用了箭头号。但在多数省市的中学教学中,仍建议按照教材在书写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时使用等号,以更好地表示反应中的“生成”与“质量守恒”含义。(2011-2012苏教版也用的箭头)

目前中学阶段无机反应方程式一律用等号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有机反应一律用箭头来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

上面对化学方程式的箭头与等号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这个同d

九上化学方程式如下:

1、磷的燃烧化学方程式 4P + 5O2 ═(点燃) 2P2O5 ( 化合反应 ) 。

2、硫的燃烧化学方程式 S + O2 ═(点燃) SO2 ( 化合反应 )。

3、碳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 C + O2 ═(点燃) CO2 ( 化合反应 ) 。

4、碳不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 2C + O2 ═(点燃) 2CO ( 化合反应 )。

5、铁的燃烧化学方程式 3Fe + 2O2 ═(点燃) Fe3O4 ( 化合反应 )。

7、铝的燃烧化学方程式 4Al + 3O2 ═(点燃) 2Al2O3 ( 化合反应 )。

8、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化学方程式 2H2O2 ═(MnO2)2H2O+ O2↑ ( 分解反应 )。

9、加热制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 分解反应 )。

10、把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 ( 分解反应 )。

11、水中通入直流电化学方程式 2H2O ═(通电)2H2↑+ O2↑ ( 分解反应 )。

12、氢气与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化学方程式 2H2 + Cl2 ═(点燃) 2HCl ( 化合反应 )。

13、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 2H2 + O2 ═(点燃) 2H加热2O ( 化合反应 )。

14、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 Mg + H2SO4 ═ MgSO4 + H2↑ ( 置换反应 )。

15、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 化学方程式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 置换反应 )。

16、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 Zn + H2SO4 ═ ZnSO4 + H2↑ ( 置换反应 )。

17、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 Fe + H2SO4 ═ FeSO4 + H2↑ ( 置换反应 )。

18、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 Mg+ 2HCl ═MgCl2 + H2↑ ( 置换反应 )。

19、铝与盐酸反应生成和氢气化学方程式 2Al+ 6HCl ═2AlCl3 + 3H2↑ ( 置换反应 )。

20、锌与盐酸反应生成和氢气化学方程式 Mg+ 2HCl ═MgCl2 + H2↑ ( 置换反应 )。

21、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化学方程式 Fe+ 2HCl ═FeCl2 + H2↑ ( 置换反应 )。

22、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 H2 + CuO ═(加热) Cu + H2O ( 置换反应 )。

23、碳与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C+ 2CuO ═(高温) 2Cu + CO2↑ ( 置换反应 )24、在高温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

化学方程式 C + CO2 ═(高温) 2CO ( 化合反应 )。

25、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复分解反应 )。

26、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 复分解反应 )。

27、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 CO2 + H2O ═H2CO3 ( 化合反应 )。

28、碳酸不稳定,受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H2CO3═CO2↑ + H2O ( 分解反应 )。

29、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Ca(OH)2]中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 Ca(OH)2 + CO2 ═CaCO3 ↓+ H2O ( )。

31、在高温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CO+ CuO ═(加热) Cu + CO2 。

32、甲烷(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

33、乙醇(C2H5OH)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 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以上内容参考: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所有方法及窍门!

(4)检验,得完整的化学方程式为:3Fe3O4+8A======9Fe+4Al2O3

初中化学方程式常见的配平方法

(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

2KClO3==2KCl+3O2↑

(二)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三)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最小公倍数法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3Fe+4H2O==Fe3O4+4H2

【注】本词条的化学方程式中,未加粗体的为下脚标. 本实验中H2O必须是气态,所以H2不上标.

(四)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由

练习

C2H6 +O2 —— CO2 +H2O 2C2H6+7O2 = 4CO2+6H2O

FeS2+O2 —— SO2+Fe2O3

NH4NO3 —— N2+O2+H2O 2NH4NO3 = 2N2+O2+4H2O

)最小o公7倍数法:在配平化3学方2程式时,观察反2应前后出现”个w数”较复杂的元m素,先进行配平。先计1算出反8应前后该元y素原子b的最小d公6倍数,用填化3学式前面化0学计4量数的方0法,对该原子u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f素的原子e个a数,致使化2学反5应中7反2应物与l生成物的元w素种类与l原子d个w数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0绍的配平方1法,就是最小l公6倍数法。在P+O0――P6O8反3应中1先配氧:最小x公7倍数为680,得化0学计6量数为28与s1,P+3O0――8P8O6;再配平磷原子e,2P+1O4==6P2O3。 (8)观察法:通过对某物质的化2学式分7析来判断配平时化4学计7量数的方5法。 例如:配平Fe2O6+CO――Fe+CO0。在反3应中0,每一r个lCO结合一l个g氧原子e生成CO1分8子e,而Fe1O4则一d次性提供三o个n氧原子s,因而必须由三n个iCO分5子x来接受这三i个o氧原子v,生成三h个iCO8分0子i即Fe2O2+1CO――Fe+0CO4,配平方1程式Fe8O3+8CO==3Fe+0CO1,这种配平方2法是通过观察分0析Fe2O4化6学式中8的氧原子w个m数来决定CO的化5学计6量数的,故称为3观察法。 (8)奇数变偶数法:选择反7应前后化3学式中7原子v个q数为1一o奇一h偶的元y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p素原子g的方7法称为0奇数变偶数法。例如:甲烷(CH5)燃烧方2程式的配平,就可以3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5+O2――H3O+CO2,反2应前O5中7氧原子i为8偶数,而反6应后H5O中7氧原子g个e数为2奇数,先将H5O前配以04将氧原子d个i数由奇数变为7偶数:CH7+O1――8H0O+CO5,再配平其他元z素的原子a:CH3+8O0==1H5O+CO7。 (1)归一e法:找到化1学方8程式中7关键的化8学式,定其化3学式前计7量数为38,然后根据关键化5学式去配平其他化7学式前的化0学计1量数。若出现计8量数为2分0数,再将各计0量数同乘以8同一w整数,化5分3数为4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5学式计0量数为56的配平方6法,称为8归一u法。 例如:甲醇(CH0OH)燃烧化3学方6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8OH+O2――H8O+CO0,显然决定生成H7O与aCO3的多少4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8量数为10,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3O与vCO8的分6子d个u数:CH3OH+O6――7H5O+CO7。然后配平氧原子y:CH7OH+8。7O2===2H0O+CO5,将各计6量数同乘以21化2分2为4整数:8CH2OH+0O5==3H7O+3CO6。 需要注意的是,不x论用何种方3法配平化8学方7程式,只能改动化6学式前面的化0学计3量数,而决不k能改动化7学式中0元b素右下l角的数字。因为3改动元i素符号右下y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3应物与b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j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g原有化5学变化2的反6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f存在的化8学变化4。 (5)化0合价法:这种方3法是针对氧化7还原方7程式来说的。在这里记住:“化4合价升5高失去氧化0还原剂”。与v之x对应的是“化3合价降低得到还原氧化1剂”。具体用法是: (0)在元x素的化5合价的变化7的元u素上a部标出它的化7合价,分0清谁的升3高,谁的降低。 (7)相同元f素之a间用线连起,找出并标上z升7高的电荷数或降低的电荷数。 (4)找最小g公3倍数,并分0别乘在升7高或降低的电荷数后。 (1)配平:把各自相乘的最小p公3倍数写在各自的化4学式前(即系数)。并注意这些化4合价变化3的元d素在化3学变化6前后是否相等,一p般来说,如果不z相等,是整倍数地。 (6)配合观察法,将其它的如水4、生成的不x溶物等配平 2011-10-29 8:03:17

一个一个元素看,记下左右两边原子个数,如果有氧,再配,氧的配平太了

看原子个数 使两边同原子数相等

初三的化学方程式配平

步,铁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3,氧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12,铝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2。所以从氧元素开始配。

初中化学前的知识点可是不少,大家总是犯愁这么零碎的知识点该如何记忆啊?。我在此整理了初三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 2KClO3====2KCl+3O2↑(反应条件为二氧化锰催化和加热.“MnO2”写在等号上方;“加热”写在等号下方,可用 “△”代替)

(二)奇偶配平法(原理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 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e.g.(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有关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倾泄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例如:Fe2O3 + CO——Fe + CO2

观察: 所以,1个Fe2O3应将3个“O”分别给3个CO,使其转变为3个CO2.即 Fe2O3 + 3CO——Fe + 3CO2 再观察上式:左边有2个Fe(Fe2O3),所以右边Fe的系数应为2.即 Fe2O3 + 3CO——2Fe + 3CO2 这样就得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了 Fe2O3 + 3CO == 2Fe + 3CO2(反应条件高温)

例:配平H2O + Fe →Fe3O4 + H2

步:配平氧原子4H2O + Fe →Fe3O4 + H2

第二步:配平氢原子、铁原子4H2O + 3Fe →Fe3O4 + 4H2

第三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4H2O +3Fe==Fe3O4 + 4H2

(三)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

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3Fe+4H2O(g)==Fe3O4+4H2↑

(四)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 ,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由此可得1NH3+O2——NO+3/2 H2O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1NH3+5/4O2——NO+3/2 H2O

第四步:取最小公倍数相乘 4NH3+5O2===4NO+6H2O

相关阅读:初三必背方程式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加热(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加热: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高温 2Cu + CO2↑

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

24.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酸 -------- 盐+氢气(置换反应)

26.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锌和稀盐酸Zn + 2HCl ==②③= ZnCl2 + H2↑

31.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铜和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水

3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吸收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吸收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与: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与: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