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今年冬天拉尼娜事件 传言2020年冬天拉尼娜

“三重”拉尼娜事件或将来袭!今冬必是冷冬?不清楚的赶紧来看看

俗话说“夏季有多热,冬季有多冷”、“大热之秋,必有寒冬”。

今年冬天拉尼娜事件 传言2020年冬天拉尼娜今年冬天拉尼娜事件 传言2020年冬天拉尼娜


这不,今夏我国高温历史罕见,多地都纷纷打破气温记录,就连水电第一大省四川都扛不住要停电限产。

而到了秋季,我国还发布了罕见的史上早寒潮预警,一度让很多人都认为今年寒冬要提前了。

再加上前不久世界气象组织预测显示的今冬可能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影响,种种迹象都释放出了今冬必是冷冬的信号。

那么“三重”拉尼娜事件会带来哪些影响?今年真的是冷冬吗?下面小编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下。

什么是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事件是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主要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字“冷”。

一般情况下,发生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都会较常年同期偏低,因此,人们也常会习惯性将拉尼娜事件和冷冬联系到一起。

“三重”拉尼娜事件会带来哪些影响?

世界气象组织新数据显示,已经持续较长时间的拉尼娜事件很可能会延续到今年年底或更久,而且预计今冬将出现21世纪“三重”拉尼娜事件。

而其带来的主要影响就是我国的冬季气候,像在1986年以前发生拉尼娜事件,当年我国冬季均为冷冬,因此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今年冬季我们遭遇极端性的气候变化,可能会非常突出。

目前已有不少地区发布了冷冬预警信号:

1、山东

10月以来,山东平均气温是14.6℃,较常年同期偏低2.1℃,是1993年以来的值。

山东省气候中心表示,冬季出现极端低温事件的可能性较大。

2、陕西西安

西安市气象局专家表示,2022被认为是拉尼娜的年份,可能会造成整个冬季平均温度偏低。

3、广东

广东省气象公共服务中心近日发布了2022年秋冬季节气候趋势预测,表明广东省将面临气温偏低和降水偏少的状态。

4、浙江

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表示,预计今年冷空气的“出勤率”依然比较高,部分强度较高的可能会导致出现极端低温天气。

5、四川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表示,今冬可能气温偏低。

目前四川20个市州开始精心组织御寒物资的发放工作,以帮助群众温暖过冬。

今冬必是冷冬吗?

“三重”拉尼娜事件再加上多地的冷冬预警信号,似乎今冬是冷冬已然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首先,专家表示“三重”拉尼娜事件听起来好像很唬人、很厉害的样子,但其本质上是连续的三次拉尼娜时间,而并非是三次叠加。

既然不是叠加,那么强度方面自然就是“纸老虎”。

其次,专家表示拉尼娜事件和冷冬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是全部。

它还会受到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多种因素影响。

因此是不是冷冬还需要综合考虑,拉尼娜事件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要不然气候预测这么简单,那岂不人人都是专家。

再次,每个拉尼娜事件带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比如2020-2021年的冬季就是暖冬,而且就是拉尼娜年。

后,就是要注意当前11月份的这一波气温变化,它是在大范围升温之后的大范围降温。

像目前南方立冬之后,不少地区气温可直冲30度以上,但后续又会下降到10多度。

因此气候中心也是发布预测表明,今年冬季为前冬偏暖,后冬偏冷。

多少度就算是冷冬?如何应对?

1、冷冬的具体标准

一般来说,冬季冷暖现象可以分为冷冬、暖冬和正常冬季三大类,其中某年某个区域整个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值(常年值一般取近30年平均)0.5℃时,则为暖冬;低于0.5℃时,则为冷冬;-0.5℃至0.5℃之间则为正常冬季。

2、冷冬的具体应对

(1)对于农民朋友:一是要挖好沟渠,注意冻水排放;二是要选晴好天气提前采收作物,避免温度骤降带来的影响;三是要做好防冻措施,比如果树类的可以采取熏烟增温、树冠覆盖、树干涂白等方法;蔬菜类的可以采取覆盖薄膜、遮阳网、无纺布等方法;四是要注意牲畜安全,增加饲料库存等。

(2)对于大众:一是要准备好防冻物资和御寒衣物;二是使用取暖器、电热毯等设备时,请注意防火安全;三是适当加强运动,合理规划作息和饮食,提高抗寒能力;四是当身体出现不适时,立马就医。

总的来说,本世纪“三重”拉尼娜事件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在此影响下,很多人担心今年又会经历一个寒冷的冬季。

但实际上,大可不必“谈拉尼娜色变”,它只是会增加冷冬的概率,但并不是的,就像是暖冬,同样也不意味着这个冬天就不冷了,仍旧会有阶段性的强冷空气过程。

但不管是暖冬也好,冷冬也好,冬季总归气温是较低的,因此,有关的防寒、防冻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后,想问大家,在这气候反复无常的2022年,你认为今年冬季会出现冷冬吗?欢迎留言讨论。

拉尼娜现象对的影响2021年是寒冬吗?

与去年相比,今年冬天的天气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今年的冷空气确实比往年来得早,10月中旬的大范围降雪和极端天气灾害都与拉尼娜现象有关。那么今年是寒冬吗?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2021

拉尼娜现象是与厄尔尼诺相反的气候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表温度异常,寒冷范围广,有一定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冷水现象。 拉尼娜对我国冬季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华南地区水汽输送将减弱,华南、华南降水可能较常年同期偏少。 第二,可能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会更加频繁和强大。

此外,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我国容易出现冬冷夏热,“南旱北涝”的异常天气。 :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区别有哪些?

1.不同的性质 拉尼娜:拉尼娜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拉尼娜”——“小女孩,圣人”。它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的异常下降。总是在厄尔尼诺之后出现。

厄尔尼诺:厄尔尼诺来自西班牙语厄尔尼诺,原意是“小男孩”,也指厄尔尼诺现象。指赤道东太平洋南美沿岸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厄尔尼诺之后,拉尼娜有时会接踵而至。 2.原因不一样。

拉尼娜:拉尼娜现象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洋变冷、信风加强有关。它实际上是热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翻起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赤道东太平洋气流下沉,而赤道西太平洋气流上升运动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从而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导致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简单来说,太平洋东南信风减弱,赤道逆流加强,可能是厄尔尼诺重要的成因。在南美洲西海岸和南太平洋东部,有一股的秘鲁寒流自南向北流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水温普遍上升,西流的赤道暖流加强。

3.对气候的不同影响。 拉尼娜:拉尼娜现象通常在气候上表现为“这冷更冷,这热更热,这旱更旱,这雨更雨”。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我国容易出现冬冷夏热(如2008年我国南方冰雪灾害),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数量较常年偏多,造成‘南旱北涝’的现象。

厄尔尼诺:厄尔尼诺现象通常在气候上表现为“不冷不热不干燥不下雨”的反方向变化。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长江中下游雨季大多推迟;夏季主雨带偏南,北方大部分地区少雨干旱;秋季我国东部降水南多北少,容易造成北方夏秋季持续干旱。 今年是冷冬吗

今冬将形成拉尼娜事件。 气候中心表示,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弱到中度拉尼娜事件在冬季形成。鉴于2020-2021年秋冬的拉尼娜事件,2021年将是“双拉尼娜年”。

在大部分拉尼娜事件达到高峰的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更频繁、强度更大。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而华南地区的水汽条件将明显偏离常年同期,不利于降水的形成。 但是

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一个拉尼娜年冬季平均气温都很低;只是拉尼娜事件之后,冬天冷的概率确实更大,是暖的两倍左右。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气温冷不等于冬天冷。“冷”和“暖”只是和平均情况比较,而“冷冬”和“暖冬”有严格的标准。

2021年-2022年冬天会特别冷吗拉尼娜现象是什么意思

今年的十一国庆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今年的寒冬会有多么冷,在家的我都已经穿上了羽绒服,据说是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今年的冬天会特别的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拉尼娜现象对我们的影响。

1、拉尼娜现象是什么意思

拉尼娜现象是指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属于一种比较极端的天气变化现象,而且还会带来全球气候的异常。出现拉尼娜现象会导致全球东岸干旱、西岸潮湿,连续六个月海水温度低于常年0.5℃以上,甚至伴随着飓风、暴雨、严寒。

拉尼娜现象是指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由于东南信风把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因此太平洋的西部海平面就会升高,同时海水温度增高之后气压下降,导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变冷。

拉尼娜现象持续时间一般比较长,基本都是连续六个月导致海水温度低于常年0.5℃以上,并且经常还会和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拉尼娜现象出现之后会伴随全球性气候混乱,部分地区还会引起台风和热带风暴。

出现拉尼娜现象会导致全球东岸干旱、西岸潮湿,不仅更加容易引发洪涝,而且还会造成全球气候异常。同时拉尼娜现象一般都是伴随着飓风、暴雨、严寒一起,甚至会导致离赤道越近的地方温度更低、降雨更多。

2、2021年冬天会特别冷吗

会特别冷。2021-2022年冬天预计是冷冬,主要原因是今年或是“拉尼娜年”,所谓拉尼娜年就是南方的冬天偏冷概率会高于北方,这样一来就会极易发生极端性的寒冷。

处在一个拉尼娜的状态下,就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温要比常年偏低0.5°以下,而这个现象对的气候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这样一个环流形势非常有利于北方冷空气的南下。

它使得我们会有一个冷冬,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冷的冬季就出现了。

3、冬天老人如何防寒保暖

室内保暖

老年人的居室,冬天必须采用取暖设备,使室温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因为如果室温过低,老人易受寒邪侵扰,诱发呼吸系统与心脑血管疾病,产生严重后果。

冬季北方多睡火坑,近些年来用电热毯者日益增多,无论采取哪种,以温度适宜为好。

同样,无论是用火炉、暖气或空调,室温宜18℃~20℃左右,且忌温度过高,以免内扰阳气,使之外泄,或积热于内,形成阴虚火旺,痰热瘀血,至春就会发病、或诱发宿疾复来。

出行保暖

在冬季风雪天气,老年人宜防跌倒。尤其是路面有冰雪时,不要出门。

如需外出,应有人陪伴照顾,防止滑倒摔伤。住楼房的老年人,上下楼时要小心,有人搀扶。家中走廊过道、楼梯弯处,要有灯光照明,使老年人走时能看清路面。

许多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活动不便,家人更应细心照看,外出、上下床、洗澡时,都应注意防止跌倒,以免发生骨折、脑出血等意外。

运动御寒效果好

在冬季早晨上班的时候看到晨练回来的老头老太太们,他们个个神采飞扬精神矍铄,似无寒冷之困扰。所以,生命在于运动,冬季采用运动御寒不仅仅是短时间内消耗糖类和脂肪来产生热量,而是运动可以促进心脑血管的工作,促进血液流通,并提高体质,有利于健康的御寒。

注意房间通风

冬季老年人为了保暖常常使用取暖设备,不论是传统的暖气供应、电热毯,还是现在的空调、加热器,都会让房间内的空气变得混浊和干燥。

老年人比较节俭,以为冬季家中门窗紧闭能够减少热量的流失,但是房间空气不流通,混浊细菌滋生,这样的生活环境也更使的老年人容易患病,御寒能力下降。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2021今年是冷冬吗

今年冬天的天气情况受到的关注相对于去年要多汗多,而国内今年的冷空气来的确实比往年要早一些,并且在10月中旬大规模降雪,以及极端天气灾害都与拉尼娜现象相关,那么今年是冷冬吗?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2021

拉尼娜现象是与厄尔尼诺相反的一种气候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

拉尼娜对我国冬季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水汽输送会减弱,江南、华南等地降水可能较常年同期偏少;

二是可能导致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会较为频繁,势力偏强。

另外,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以及“南旱北涝”的反常天气。

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区别有哪些?

1、性质不同

拉尼娜:拉尼娜是西班语“La

Ni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厄尔尼诺:厄尔尼诺源自西班牙文El

Nio,原意是“小男孩”,也指圣婴,它是指赤道东太平洋南美沿岸海水温度异常增温的现象。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拉尼娜现象有时会紧随其后。

2、形成原因不同

拉尼娜:拉尼娜现象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实际上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简单地说,太平洋地区东南信风的减弱,赤道逆流增强,可能是厄尔尼诺重要的成因。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

3、对气候的影响不同

拉尼娜:拉尼娜现象通常在气候上表现为,“该冷更冷,该热更热,该旱更旱,该雨更雨”的加剧变化。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如08年的南方冰雪灾害),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

厄尔尼诺:厄尔尼诺现象通常在气候上表现为,“该冷不冷,该热不热,该旱不旱,该雨不雨”反向变化。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我国大部冬暖夏凉,长江中下游雨季大多推迟;夏季主雨带偏南,北方大部少雨干旱;秋季我国东部降水南多北少,易使北方夏秋连旱。

今年是冷冬吗

今年冬季将形成拉尼娜事件

据气候中心消息,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鉴于2020-2021年秋冬季曾出现拉尼娜事件,2021年将是“双拉尼娜年”。

在多数拉尼娜事件达到盛期的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且强度偏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较大。而我国南方地区的水汽条件较常年同期会明显偏,不利于形成降水。

但出现拉尼娜事件不一定意味着气温肯定会偏冷。据气象统计数据显示,1951年以来,我国历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中,有10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但还有5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高。

也就是说,不是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气温都偏低;只是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确实更大一些,约是偏暖概率的两倍。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气温偏冷不等于冷冬,“偏冷”“偏暖”只是相较于平均状况而言,而“冷冬”“暖冬”则有严格标准。

2021-2022年冬天会不会特别冷?拉尼娜是什么意思?

今年十一国庆,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这个冬天会有多冷。在家里,我已经穿上了羽绒服。据说是受拉尼娜现象影响,今年冬天会特别冷。我们来看看拉尼娜现象对我们的影响。 1、拉尼娜现象是什么意思

拉尼娜现象是指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是一种极端天气变化现象,也会带来全球气候异常。拉尼娜现象会导致世界东海岸干旱,西海岸潮湿。连续6个月海水温度低于正常年份0.5,甚至伴随飓风、暴雨和严寒。 拉尼娜现象是指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水的异常冷却。随着东南信风把被太阳加热的海水吹到西太平洋,西太平洋的海平面会上升,海水温度升高后气压下降,导致东部的底层海水翻上来变冷。

拉尼娜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基本上是连续6个月,导致海水温度低于正常年份的0.5,并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拉尼娜现象将伴随全球气候混乱,部分地区还会引发台风和热带风暴。 拉尼娜现象会导致世界东海岸干旱,西海岸潮湿,不仅更容易引发洪水,还会造成全球气候异常。同时,拉尼娜现象通常伴随着飓风、暴雨和严寒,甚至会导致赤道附近气温降低、降雨增多。

2、2021年冬天会特别冷吗 会极寒。2021-2022年的冬天预计会比较冷,主要是因为今年是“拉尼娜年”。所谓拉尼娜年,就是南方出现寒冬的概率比北方高,所以会容易出现极寒。

处于拉尼娜状态意味着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常年低0.5,这种现象对我国的气候影响非常明显。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东亚地区的经向环流异常,这样的环流形势非常有利于我国北方冷空气的南移。 它让我们有了一个寒冬,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寒冬已经出现了。

3、冬天老人如何防寒保暖 室内保暖

老年人的客厅,冬天必须使用取暖设备,使室温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如果室温过低,老年人容易受寒邪侵袭,诱发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造成严重后果。 冬天北方睡火坑的人多,近几年用电热毯的人也越来越多。无论采用哪一种,都以温度合适为好。

同样,无论使用火炉、暖气还是空调,室温都应在18~20左右,温度不宜过高,以免阳气内扰,使之外泄,或内热积聚,造成阴虚火旺、痰热瘀滞,春季发病或诱发慢性病复发。 保温

在冬季下雪天气,老年人应防止跌倒。尤其是路上有冰雪的时候,不要出门。 如果需要出门,要有人陪着,防止滑倒摔伤。住楼房的老人,上下楼梯要小心,有人搀扶。家里的走廊、楼梯拐角处要有灯,让老人走路时能看清路。

很多老人患有慢性病,活动不便,家人要照顾。外出、上下床、洗澡时,要注意防止跌倒,以免发生骨折、脑出血等意外。 锻炼能有效御寒。

冬天早上上班的时候,看到晨练回来的老太太们。他们都兴高采烈,似乎没有寒冷。所以,生命在于运动。冬天用运动御寒,不仅是为了在短时间内消耗糖分和脂肪产生热量,还可以促进心脑血管系统的工作,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 老人节俭,以为冬天在家关好门窗可以减少热量流失,但室内空气不流通,浑浊细菌滋生。这样的生活环境也使老年人更容易生病,御寒能力下降。

天气拉尼娜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拉尼娜天气)

天气拉尼娜是什么意思,拉尼娜事件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本站为您提供更多相关信息让你了解。

钱江晚报·小时记者方力

10月以来,接连几股冷空气,让不少人感受“一夜入秋”甚至“入冬”。

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的今冬气候预测情况,其中“今年冬季北方等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可能出现极端天气”引起广泛关注。

日前,气候中心也官宣了,今年拉尼娜事件将形成。有网友看完留言说,要囤厚的羽绒服去了。

这真的会导致今冬气温偏低吗?刚刚,钱江晚报·小时记者请教了浙江省气候中心的专家。

1】拉尼娜达到盛期的冬季,我国中东部气温偏低概率较大

先来说,什么是拉尼娜?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Ni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

它与海面水温持续高于常年的厄尔尼诺,被认为是有可能导致全球异常气候的重要原因。

据气候中心消息,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通常而言,受拉尼娜影响的冬季,北半球极端冷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的概率比较高。”

很多人对2008年我国南方雪灾记忆犹新。的确,那一年北半球也受到了拉尼娜事件的影响。

据气象局微信,受2007/2008年这次拉尼娜事件的影响,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遭受四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袭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范围广,涉及全国近2/3省,包括贵州、湖南、湖北等20个省。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出现大到暴雪,湖南、贵州等地出现冻雨。

“不过,南方多地出现大到暴雪,可以说是小概率的极端灾害性事件,2008年出现雪灾的情况较复杂,除了拉尼娜引发冷空气带来的低温,还有南方水汽的配合,并不代表每次发生拉尼娜事件都会出现大范围雪灾。而且拉尼娜现象又分为弱,中等,强,不同等级的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冬季气温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2】拉尼娜出现时,杭州的冬天会更冷吗

那么,拉尼娜事件,会导致今冬气温偏低吗?

气候中心通过分析1951年以来,历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发现——有10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5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高。也就是说,不是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气温都偏低;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确实更大一些,约是偏暖概率的两倍。

根据气候中心目前的预测,今年秋冬季出现拉尼娜事件,几乎已成定局,但也需特别指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

拉尼娜出现的年份,杭州的情况又是如何?

据杭州市气象台此前的统计,1951年至2019年,杭州发生过14次拉尼娜事件,受影响的冬天,总共有17年,有的拉尼娜事件持续时间会跨越2年冬天。

“把这些年份冬天的平均气温和历史平均相比发现,有15年的冬天平均气温偏低,但也有2年偏高,这和我国的整体情况是一致的。”杭州气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还发现,杭州历史上冷的冬天,也并不在拉尼娜发生的时间内。

这也就表明,光凭拉尼娜一个因素就预测冬天更冷是不准确的。

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接受钱江晚报·小时记者的采访时,查阅了往年的数据,2007年12月-2008年2月,是拉尼娜事件影响年,整个冬季全省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0.3℃,尤其后半段1-2月,雨雪频繁,气温比同期偏低1.6℃。

而2016年是近十年来,极端气温的一年:杭州当年的1月25日前后,受超强冷空气影响,杭州气温甚至达到零下8.2℃,但2016年并不是拉尼娜事件年,冬季平均气温也不算低。

而浙江近年来的拉尼娜事件年里,也存在平均气温偏高的。

比如去年2020年,也是拉尼娜事件影响年。我省平均气温就偏高很多。2020年12月~2021年2月,全省平均气温偏高达到2℃,是个暖冬年。

“所以,仅凭拉尼娜,并不能决定冬天是否偏冷,还要看拉尼娜的强弱,持续时间及其他气候系统的配合情况。”毛燕军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