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2018年会计法律规定包括哪些_2018年新会计准则

会计中收入和支出有什么定义?

严格上来讲,支出不属于会计术语,是一种口语。会计中对应的是费用、损失。会计中的收入有严格的限定,指的是日常活动导致的,非日常活动的收入,是利得。

2018年会计法律规定包括哪些_2018年新会计准则2018年会计法律规定包括哪些_2018年新会计准则


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总流入。

比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支出,是企业发生的一些成本费用,比如说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我国《会计法》上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分别是什么?

1、会计方法:会计方法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充分发挥会计作用的做法。

会计方法的主要内容: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预测方法、会计决策方法和会计控制方法等。

2、会计程序:是按照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的要求所使用的一整套特定的会计方法和工作顺序。

会计程序的内容:在对会计业务处理时的凭证传递程序、帐簿登记程序、编制报表的程序等。在对生产流程控制时,材料采购中的借款、入库、验收程序;生产中的领料、退料、产成品入库程序;材料、产成品、设备的清查盘点程序等等。严格按照会计程序办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监督和控制,防止差错及舞弊现象发生。

扩展资料:

会计程序的部分步骤:

1、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按业务发生的程序在日记簿中进行序时登记。

2、将日记簿中所记载的会计事项,过入各种分类账的有关科目。

3、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各科目编制调整前试算平衡表。

4、为了正确计算损益,真实反映报告或财务状况,企业按权责发生制要求,对一些应计、预计等账项进行调整,编制调整分录据以过入总分类账各有关科目。

5、编制调整后试算平衡表,以检查调整分录及其过账是否正确。

参考资料来源:

会计方法,指从事会计工作所使用的各种技术方法,一般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等。

我国《会计法》上规定第九条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

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程序如第十条规定:下列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四)资本、基金的增减;(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当一名合格的会计需要了解相关的哪几部法律法规制度?

这个应该这样来说。

对于与你们家行业相关的所有的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都要了解。

与你们行业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都要熟记。

1、精通与本行业相关的《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

2、熟悉向关税收法规与税收政策;

3、了解相关《经济法》;

4、了解相关工商管理法规与政策。

建议你找会计职称考试的教材,其中一门课程是《经济法》,里面涉及的全部都是会计人员应该知晓的各种法律法规,内容很多,不只是看几部法律的问题,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浏览一下。

三类最重要:

1.税务方面

2.银行方面

3.工商方面

2018年初级会计师职称经济法基础重点:减免税规定

2018年初级会计师职称经济法基础重点:减免税规定

(一)法定免税项目

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

2.避孕药品和用具。

3.古旧图书。

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5.外国政府、国际组织(不包括外国企业)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6.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7.销售的自己(指其他个人)使用过的物品。

(二)营改增后新增的免税项目

1.个人转让著作权;

2.残疾人个人提供应税服务;

3.航空公司提供飞机播撒农药服务;

4.试点纳税人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5.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提供的应税服务;

6.境内单位和个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单位提供电信服务,免征增值税。(2015新增,非零税率)

【注意1】纳税人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应当分别核算免税、减税项目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不得免税、减税。

【注意2】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适用免税规定的,可以放弃免税,依照《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缴纳增值税。放弃免税后,“36个月”内不得再申请免税。

2018年中级会计师《经济法》重点: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

考友们都准备好2018年中级会计师考试了吗?本文“2018年中级会计师《经济法》重点: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跟着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8年中级会计师《经济法》重点: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

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是经济法主体因实施了违反经济法规定的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一、经济法责任的分类

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作出不同的分类。

二、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与特殊性

(一)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

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并不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其独立性。

(二)经济法责任的特殊性

三、经济法责任的具体类型

1.按照承责主体的不同,可以将经济法责任分为调控和规制主体的责任,以及接受调控和规制的主体的责任。

2.按照追究责任的目的,可以把经济法责任分为赔偿性责任和惩罚性责任。

3.依据责任的性质,还可以把经济法责任分为经济性责任和非经济性责任,或称为财产性责任和非财产性责任。

四、不同主体的责任差异与司法救济

由于经济法主体的身份和地位、行为目标和宗旨有别,各自的法律待遇、享有权利或权力的法律依据不同,相应的义务各异,因而所需承担的违法责任也不同。

在市场规制法领域,由于规制主体的责任一般是可以特定化的,因而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来追究其责任。但在宏观调控法领域,由于调控主体的行为往往被认为属于抽象行为等原因,要追究其责任比较困难。

五、赔偿性责任与惩罚性责任

经济法主体可能承担的赔偿性责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家赔偿;另一类是超额赔偿。国家赔偿的主体是国家,超额赔偿的主体是市场主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