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西安钟楼简介 西安钟楼简介50字

西安钟楼简介英文版

The Bell Tower, is a stately traditional building, that marks the geographical center of the ancient capital. From this important landmark extend East, South, West and North Streets, connecting the Tower to the East, South, West and North Gates of the City Wall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wooden tower, which is the largest and best-preserved of its kind in China, is 36 meters (118 feet) high. It stands on a brick base 35.5 meters (116.4 feet) long and 8.6 meters (28.2 feet) high on each side.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Xian was an important military town in Northwest China, a fact that is reflected in the size and historic significance of its tower.

西安钟楼

1.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

2.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重檐斗拱,攒顶高耸,屋檐微翘,华丽庄严。这座正方形砖木结构建筑物,自地面至楼顶高36米,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基座每边长35.5米,高8.6米,全部用青砖砌成,四面正中各有高竞均为6米的十字交叉券洞,过去是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从券洞通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券洞无法适应交通流量需要,现在券洞早已封闭;在钟楼周围另辟圆形环道。

3.安钟楼,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4.四角攒尖的楼顶按对角线构筑四条垂脊,从 檐角到楼顶逐渐收分,使得金顶稳重庄严。楼上琉璃瓦的板瓦之间扣以筒瓦,以铜质瓦河固定,更使建筑稳固结实,成为浑然一 体的建筑艺术珍品。(复制成功。哔………………………………)

西安钟楼历史文化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本题。

西安钟楼:

1.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2.初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位置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整体迁移于现在的西安市中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背景:

1.大明朝定都南京后,其间还有一次迁都之议,有大臣主张迁都西安,朱元璋曾有些心动,专门派太子朱标赴西安实地勘察,选择宫室基址,并绘制陕西地图进献。

太子朱标从陕西回到南京后,呈献了陕西地图给父皇朱元璋,并详细介绍了西安的地理优势,认为:“举天下莫关中若也,天下山川惟秦地号为险固”,提议迁都西安。

但不久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此时朱元璋已经年迈,这位晚年丧子的老人心力憔悴,迁都之事不了了之,但西安钟楼已按照皇家建筑级别建成!

2.钟楼建成198年后(1582年),钟楼整体搬迁,这次东迁是与西安城市发展的东扩有关,钟楼二楼西墙上,嵌有一方《钟楼东迁歌》碑,记述了这座巨大建筑整体迁移的过程。

西安钟楼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是8:30-21:30。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的钟楼。钟楼整体以砖木结构为主,从下至上依次有基座、楼体及宝顶三部分组成。楼体为木质结构,深、广各三间,系“重檐三滴水”、“四角攒顶”建筑形式。自地面至宝顶通高36米,面积1377.64平方米。基座为正方形,高8.6米,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宽均为6米的券形门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楼分两层,每层四角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细窗及雕花门扇,尤其是各层均饰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图案,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宏伟建筑,也是中国现能看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楼。屋檐四角飞翘,如鸟展翅,由各种中国古典动物走兽图案组成的兽纹在琉璃瓦屋面的衬托下,给人以形式古朴、艺术典雅、色彩华丽、层次分明之美感。高处的宝顶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使这座古建筑更散发出其金碧辉煌的独特魅力。

由钟楼北侧台阶而上,一层大厅天顶“万道霞光”的圆形彩绘图案首先映入眼帘,四周伴有184块由四季花卉组成的彩绘天花,鲜亮艳丽、栩栩如生。一层大厅的西墙上分别镶嵌着三方碑刻。这三块牌匾由于钟楼2楼展厅装修的原因,已经被展柜遮挡住了,将钟楼的价值及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色彩给予恰如其分的体现和评价。

西安钟楼和鼓楼是一个地方吗?

是一个地方,但是二者位于对立面。

西安钟楼简介 西安钟楼简介50字西安钟楼简介 西安钟楼简介50字


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整体迁移于今址。

西安鼓楼,位于古都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的西安钟楼西北方约200米处。

西安钟楼和鼓楼的历史价值:

西安钟楼是中国现存同类建筑中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钟楼。明代西安是西北军政重镇,所以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来说,西安钟楼都居中国同类建筑之首。

西安鼓楼是中国现存明代建筑中仅次于故宫太和殿、长陵棱恩殿的一座大体量的古代建筑,且在中国同类建筑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无论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性方面都属于同类建筑之冠。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安钟楼

百度百科-西安鼓楼

西安钟楼的特点是什么

钟楼构造技术应用了唐宋建筑的法则,又有明代建筑技术的革新,整体呈典型明代重檐三滴水建筑艺术风格。楼分两层,下层为一重屋檐,上层有两重屋檐,四角攒顶覆盖碧色琉璃瓦,各层有斗拱凿景彩绘,四周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细窗及雕花门扇,尤其是各层均饰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图案,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宏伟建筑。

西安钟楼简介 西安钟楼简介50字西安钟楼简介 西安钟楼简介50字


钟楼系明代建筑。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它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许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西安钟楼简介 西安钟楼简介50字西安钟楼简介 西安钟楼简介50字


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它的钟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诸多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西安钟楼有什么特色?

年代久远,保存完好,西安标志性建筑。

西安钟楼下部为砖石结构的正方形基座,表面用青砖砌成,基座之上为两层木结构楼体。自地面至楼顶高36米,其中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建筑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整体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顶部为三重四面攒尖顶结构,由斗_支撑,顶尖部为真金铂包裹木质内心的“金顶”。

在微翘的屋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约6米的十字相交的券洞,过去是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从券洞通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券洞无法适应交通流量需要,现在券洞早已封闭。钟楼周围建有公路转盘,地下有专供人行的环行通道。

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这就是西安人引以为自豪的钟楼。它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许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它的钟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西安钟楼是哪里的地方

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碑林区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

西安钟楼特色

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西安钟楼是国内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一座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钟楼处于西安的中心地带,是古城的地标之一,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西安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

钟楼建成198年后,经历了一场整体搬迁。这次东迁是与西安城市发展的东扩有关,钟楼二楼西墙上,嵌有一方《钟楼东迁歌》碑,记述了这座巨大建筑整体迁移的过程。

其后的二百年间,西安城不断扩建,在原来的基础上,向东、向北各扩建了近四分之一的面积,随着城市中心东移,城门改建,新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形成,位于迎祥观的钟楼便日益显得偏离城市中心。

去西安钟楼玩,出来可以去哪吃呢?

周边美食

毛记冒菜馆;飞飞跳跳;水果捞 西大街店

毛记冒菜馆本:店特色美食有牛五花肉 , 鲜牛毛肚 , 排骨。

西安钟楼历史的介绍 西安钟楼历史内容介绍

1、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整体迁移于今址。

2、钟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

3、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钟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西安钟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

5、明王朝定都南京后,其间还有一次迁都之议。有大臣主张迁都西安,朱元璋曾有些心动,专门派太子朱标赴西安实地勘察,选择宫室基址,并绘制陕西地图进献。太子朱标从陕西回到南京后,呈献了陕西地图给父皇朱元璋,并详细介绍了西安的地理优势,认为:“举天下莫关中若也,天下山川惟秦地号为险固”,提议迁都西安。但不久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此时朱元璋已经年迈,这位晚年丧子的老人心力交瘁,迁都之事不了了之,但西安钟楼已按照皇家建筑级别建成。

6、钟楼建成198年后,经历了一场整体搬迁。这次东迁是与西安城市发展的东扩有关,钟楼二楼西墙上,嵌有一方《钟楼东迁歌》碑,记述了这座巨大建筑整体迁移的过程。

7、钟楼初建时的位置在西大街以北广济街口的迎样观,与南北城门正对,是城市的中心。这一位置正在唐长安城的中轴线上,也是五代、宋、元时长安城的中心。

8、其后的二百年间,西安城不断扩建,在原来的基础上,向东、向北各扩建了近四分之一的面积,随着城市中心东移,城门改建,新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形成,位于迎祥观的钟楼便日益显得偏离城市中心。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由巡抚御使龚懋贤主持,将钟楼整体迁移于西安市中心的地址,成为一座绾毂东西、呼应南北的轴心建筑。9、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乾隆五年(1740年)和道光二十年(1840年)分别对钟楼进行了大范围以及大规模的整修。

10、辛亥革命时,起义军曾在钟楼与布防的清军激战。护国运动时,陕西督军陈树藩从钟楼开始了反对袁世凯的暴动。1927年,从美国留学回来的石林,在钟楼开设了声电影院,这是西安历史上第一家电影院,抗战时期,钟楼由于其地势高拔,而成为预警日军空袭的报警台。国民党也曾经利用钟楼的四面门洞,关押刑讯革命者和进步人士。楼上驻扎军队,鎏金宝顶的铜叶被人揭去盗卖,楼体累遭破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