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泰拳插画比赛视频大全教学_泰拳插画比赛视频大全教学版

泰拳比赛的规则是什么

泰拳是泰国民族的传统技击项目,是泰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在上有较大影响的徒手格斗项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泰拳比赛规则。欢迎阅读!

泰拳插画比赛视频大全教学_泰拳插画比赛视频大全教学版泰拳插画比赛视频大全教学_泰拳插画比赛视频大全教学版


泰拳比赛规则1、比赛场地:

建在比赛场中间的木制高台上,台面与地面高度约1米,面积88平方米。台上四角有四根立柱,在柱子的上,中,下系上三根粗围绳,将四周围起,台上铺有薄地毯。

泰拳比赛规则2、比赛服装:

参加竞赛者规定穿红或蓝裤,以便公证人、观众及司仪容易辨认,拳赛进行时臂上可戴上彩带或饰物。竞赛者须戴御海产贝壳,或防御撞击金属在上,以资保护。

泰拳比赛规则3、比赛拳套:

竞赛者戴上的拳套至少为227克,多不超过340克。

泰拳比赛规则4、比赛分级:

泰拳比赛,对竞赛者的体重限制极为严格,并且规定拳手的年龄必须超过18岁。

以下为各级拳赛的规定重量:

次绳量级 — 108磅 绳量级 — 112磅 毛量级 — 118磅

次羽量级 — 122磅 羽量级 — 126磅 次轻量级 — 130磅 轻量级 — 135磅 次沉量级 — 141磅 沉量级 — 147磅 轻中量级 — 154磅 中量级 — 160磅 次重量级 — 175磅 重量级 — 175磅以上

泰拳比赛规则5、比赛仪式:

泰人迷信,赛前必有祈祷仪式,配以音乐,别具一格。一般比赛之前,拳师登场,身披战袍,头戴圣圈(泰语叫“望功”)。先向观众双掌合十为礼,然后由擂台旁边的音乐师奏起“出战歌”鼓乐齐鸣(乐器以笛,鼓,叮当等为主)。拳师闻乐起舞,在擂台上祈祷膜拜,因师承不同,每个人祈祷方式各异,有的跪地埋首不动,有的随乐偏偏起舞,有的双手掩面默立,有的双手合十饶着擂台转圈等。此皆为不同师傅所传。其所以赛前祈祷,乃向神灵,师祖祈祷,祈求成功。仪式肃穆而又隆重,从每个人跪拜形式不同,便可知其师承和门派。

泰拳比赛规则6、比赛:

每次比赛以5个回合为限,每一回合限时3分钟,中间休息2分钟。

泰拳比赛规则7、助理员:

每一个竞赛者可带两名助理员入擂台,以便在两分钟的休息时间协助或处理有关事物,但在拳赛进行时,助理人必须在擂台之外,且不能在旁指点竞赛者如何攻守,如有违背此例或有任何其他犯规事件发生,可能因此连累竞赛者,而被宣布。

泰拳比赛规则8、公证人与裁判员:

拳赛由一名公证人与数名裁判员主持,公证人在擂台之内,职责为控制竞赛者的行为。 拳赛由三个口令控制: 角斗(“促”);停止(“逸”);分开(“臆”)。

裁判员必须在擂台之外,且离开观众,执行职务时不得与观众商洽。 每回合得分数是5点,记录分数的卡片由3名负责人保存。 公证人是拳赛管理人,其决定不得更改。

裁判员的职责只为协助管理分数,并无权利对公证人员决定有所争论。

泰拳比赛规则9、时间管理员:

时间管理员的职责为发出开始与停止拳赛的讯号。

泰拳比赛规则10、决定:

根据下列情况做出决定:

(1)当某一竞赛者败退、跪倒或倒地不能继续比赛时,由公证人数到10即作败论。凡被击出擂台竞赛者,由公证人数到10时仍不能返擂台者,亦做论,在此情况下,竞赛者应自行返擂台,不可依靠任何人援助。

(2)当某一竞赛者在钟声发响号表示下一个回合开始时仍不能继续竞赛,即作败论,如遇重伤或虽战胜而中途退出者,亦示作。

(3)由公证人与裁判员计算分数,获得分数较多者作战胜论。

泰拳比赛规则11、给分办法:

凡击中、踢中、用肘部撞中、用膝部撞中对方或采用任何行动削弱其能力而不犯规章者可得数。

泰拳比赛规则12、处罚:

凡将对方击倒而仍施行攻击、抛掷、撞击、咬等,当受处罚。或有其他不适当的行为,亦受处罚。

泰拳比赛规则13、宣布无决议:

若任何一方面或双方皆明显表现无拳赛的意图。即宣布比赛作罢。

泰拳膝法教学

泰拳膝法教学

膝击,是泰拳的主要技法之一,泰语中称为“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泰拳膝法教学,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膝的攻击威力凶猛,是近距离格斗的锐利武器。它屈膝叠腿,使膝部突起,形成攻击的力面,着力于膝的上部。由于膝击速度快、力量大,打击路线短,专用于贴近身体作战,常常攻击人体的胸腹、肋腰和面部、下颌,神出鬼没,防不胜防,被击中者,无不应声而倒,是致命的杀手锏。无论作攻击、反击或本身的防守,皆具有相当价值与功效。

膝在弯曲后可承受500公斤以上的力量,经过严格训练的拳手,膝能达到惊人的力量。因此,膝是近距离的重型武器。

被膝击中者,气劲大泄,败相顿呈,手慢脚软,无力再战。

泰拳膝法中非常典型的'技法为“箍颈膝撞”,是以单手或双手紧扣对手头颈拉下,上膝迎面撞击,可连续猛撞,若被击中则五官开花,视线模糊,当场KO,可见膝击威力之强大。

在防守方面,膝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使用价值,例如“提膝破踢”,是利用膝部坚硬,撞、格、挡来自中下路的踢击。再如,当敌身体前倾用拳或肘招击来时,提膝前冲击敌腰腹部,既防又攻,简单、速效、实用。

膝关节的杀伤力相比肘击更胜一筹,泰拳膝法主要运用在近距离袭击和纠缠等搏击场合,它起动迅速、爆发力强,若能灵活掌握,可在贴身打斗中轻易取胜。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泰拳膝法训练和应用的要领。

泰拳膝的运用:

正确运用膝的四锋。膝击系以膝关节屈膝所形成坚硬突出结构为攻击接触力面,从而自然地形成攻击四锋,即左.右侧锋.正面上、下两锋,每锋有每锋的攻防用途,但主要以膝部正面上、下两锋突出部位为攻击接触点。发膝时,需注意屈膝适度。过大,膝关节力点不突出,力不能聚;过小,则动腿肌肉紧张,影响灵活性。实践证明,理想的屈膝以大小腿夹角35-45度为佳。

学会正确发劲。首先,身体特别是腰腿肌肉要松活。其次,要充分利用转腰收腹,髋臀前挺和大腿肌爆发送膝的腰马合力发招。如能以双手控制对方身体,辅以自身冲力贴身近撞.更可使膝力达至普通膝招的数倍。另外,出膝时,动膝足背绷直,足尖垂直向下,可增膝击速度,而勾足尖抬平足掌,则有助于膝击力量,此为泰拳膝击小小秘决。

平时注意强化髋腰关节的柔韧性、灵活性。

用膝必须配合其他攻防技术——用膝必须要与其他攻击技术,特别是与手法配合。一是为了扰乱对方判断,引开其注意力,或借长程武器的开路和掩护作用,为近身运用肘、膝创造机会;二是指双手在出膝时需随时保持高度防御姿势,攻中寓守,或防开对方攻击,为反击膝打开通路。重要的,则是要利用双手有效地控制对方头颈或肩部,牵引破坏其重心和节奏,从而置对手于无可避让的困境,则膝击之利,势如破竹!箍颈撞膝,是现代泰拳和泰拳体系中手膝合用的技艺。

远不发膝 。

膝法为近身利器,需把握距离和时机,因此切忌因为膝法威力巨大,而不加掩护的长距离冲击用膝。

需隐蔽动作。

发膝时,应有意识地不看膝部,不看攻击目标,以免暴露动作意图。另外,近身必须坚决,1出招必须果断。

主攻下段。

在泰拳体系中,出膝必攻下段,兼击中段,非特殊情况,如箍颈令敌俯身,不做上段膝击,因为任何难以控制平衡和灵活变化的招势,在完全实战中都是十分危险的。此点原则,同样适用于泰拳腿法。

;

泰拳常用动作教学

泰拳,顾名思义,就是泰国拳术。在古时的泰国,传言他们的武术秘不外宣。但现今,泰拳已成为一项源于泰国却风靡全球的体育运动。以下就是我为专门您整理的泰拳经典动作教学。欢迎阅读。

泰拳经典动作教学(1)右蹬腿连击

我脚掌蹬地,垫步跃起,左脚向前落在右脚原来的位置,右腿屈膝上提,脚尖里勾,当左脚将落地时,右脚踏击对方右膝,随即右脚迅速收回上抬,转而踹击对方头部。

泰拳经典动作教学(2)中、高扫踢连击

这是泰拳高手经常采用的腿击战术,低中部扫踢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开对手防守上部的手,然后突然向头部发动高扫踢,这是决定性的一击。我以左中部边疆扫踢主动发起攻击,猛击对手大腿至肋侧一段,迫其右手下落防守,随即突然向其右颈侧发出一记高扫踢,若此击被对手以双臂防住,我在腿落地后,立即以右高扫踢击其左颈侧。

泰拳经典动作教学(3)在低中部蹬击接右高扫踢边击

此招与(2)所述之招式为异曲同工,变常为泰拳高手采用。我以左低蹬踢踹对手膝部,主动发起进攻,不待腿下落,即蹬向对手胸腹,迫使对手下落防腿,我即收回左脚,落地后,立即以右高扫踢攻击对手左颈侧。

泰拳经典动作教学(4)左高扫踢、弹踢接右高扫踢连击

此招为典型的声东击西战术,右高扫踢为决定的一击。我直接以左高扫踢发起攻击,接着脚不落下弯曲膝部,左高弹腿再击其右颈侧,迫使对手双臂右移防我左腿然后我左脚落地,立即以右高扫踢攻击其左颈侧。

泰拳经典动作教学一、对拳招的防守

1、截挡

(1)全面遮:当敌方以拳正面向我击来时,可用拳套和前臂挡住对方的拳头,这是基本防守法。

(2)中途截挡法:对方拳击来时,我迎上拳去,以戴拳套的单臂向体侧格开。在截挡的同时,伴有左直拳的反击动作。内围截挡时,伴有撑掌的反击动作。

2、闪避

(1)对于敌方击来的一记长拳可迅速俯身躲开,也可用身体后仰或斜倾躲闪出对方拳程之外。

(2)俯身闪避时,不但有右钩拳的反击动作,而且是贴身近战,施展肘招膝招的前奏。

(3)为有效的方法是连闪带格,这种方法较为保险,对对手的反攻也有一定的限制。

泰拳经典动作教学二、连环拳招

(1)左、右直拳连击

这是拳击术中的“一、二连击法”。双方戒备式对立,我左脚滑步上前,以左直拳攻击对手头部。左直拳收回的同时,以右直拳攻击对手头部或胸腹。

(2)右上击拳、左钩拳连击

我先以在刺拳发动试探性攻击,对手后仰防守,我即上右脚以右上击拳击其下腹,再以左钩拳击其胸腹。

(3)右直拳、左钩拳连击

我以右直拳发起攻击,对手以左臂向外格挡,我即以左钩拳击其胸腹。

(4)左、右钩拳连击

我以左钩拳攻击对手头侧的同时,以右钩拳击其左肋,在近战中,此招常为泰拳师应用。

(5)右摆拳、左钩拳连击

利用腰肩部左转的力量,以右摆拳从侧面击打对方左颚部,随即上体右旋施发左钩拳猛击其腹部。

(6)左上击拳、右钩拳连击

近战中我以左上击关攻击对手下颌,右臂同时格开对手的左钩拳。。左臂上翻格档对手右钩拳的同时,以右钩拳击其胸腹。

泰拳经典动作教学三、进攻的线路与时机

攻击线路的选择与时机的把握,是攻击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实战中,由于本能的防御体系和距离感的原因,在你来我往的移动过程中,两人往往都设法保持着一定距离。采用什么样的进攻路线逼近对手,很有讲究。

出奇不意,突然起动,象枪膛里射出的那样,全速或近乎全速逼近。这就是进攻的总要求。你突然起动,迅速向前,闪电式的全速冲刺,对手就往往措手不及,防不胜防,你若多次进身得手,就往往会给对手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

突然起动进身,主要取决于后腿的爆发力,即后腿蹬地的力量越大,所获得的速度就越快,起动也就越突然。进身时,当前脚跨出后,后继步一定要跟上。你步没有完成逼近,第二步也要跟上去,这样就会完成近身动作。搏击时近身逼近的方法很多,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必须与全身动作紧密相连。特别是步法先行,身体一定要跟上去,这样才能真正完成进身的任务。

在泰拳实战中,进攻不是独立的随意动作,而是与进身的电动机紧密相连的。没有抓住时机进身固然危险。有了时机而又不敢进身却很可惜。在实战中,要有抓住时机,勇于进身的胆略,并付诸行动,这样才能有效地逼近对手。

主动进攻时,进身一般是在对手原地站立不动,或在移动下进行。其方法大致有直线进攻,变角度进攻等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