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奇珍异闻的意思_奇珍异宝的意思?

奇珍异宝的异是什么意思 奇珍异宝中异的意思

1、“奇珍异宝”的“异”的意思是特别的、难得的、不同的,“奇珍异宝”的意思是珍异难得的宝物。

奇珍异闻的意思_奇珍异宝的意思?奇珍异闻的意思_奇珍异宝的意思?


2、【出处】

(1)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四》:“嗟呼,世不乏奇珍异宝,乏识者耳。”

白话释义:唉,世上不缺乏奇珍异宝,只是缺乏认识的人罢了。

(2)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卿既不受职,朕所有黄金白璧,奇珍异宝,惟卿所好。”

白话释义:你既然不接受职位,我有很多黄金白玉,珍异难得的宝物,只有你所喜欢的都给你。

成语奇珍异宝是什么意思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成语是【奇珍异宝】;

意思是珍贵奇异,并且十分难得的宝物,出自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四》:“嗟呼,世不乏奇珍异宝,乏识者耳。” 可以用作主语、定语和宾语,含褒义;

《庚己编》中讲到有一户陈姓人家,家里有一面古镜,直径大约八九寸,凡是患疟疾的人,用它照自己,就会看到自己背上有一个模模糊糊,面目不清的东西,这个东西只要一被照到,立刻像受惊一般,突然消失了,世间就称这面古镜为“奇珍异宝”,后来这家兄弟分家,将这面镜子一分为二,再照疟疾,就什么也看不到了,这个故事呢带有一定的神话和迷信色彩,它的近义词有【无价之宝】、【稀世之宝】,反义词有【平淡无奇】,我们可以这样造句,这世上哪有什么奇珍异宝,不过是夸大其词以讹传讹罢了;

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奇珍异宝是什么意思

奇珍异宝是什么意思:奇:稀奇。异:特殊。指奇异罕见的珍宝。

奇珍异宝,汉语成语,拼音:qí zhēn yì bǎo,意思是珍异难得的宝物。出自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四》。

出处:《旧唐书·张柬之传》:“其国西通大秦;南通交趾;奇珍异宝;进贡岁时不阙。”

例句: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四》:“嗟呼,世不乏奇珍异宝,乏识者耳。”

元 秦简夫《东堂老》折:出脱了些奇珍异宝,花费了些精银响钞。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四○.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单说著自古至今,有那一等怀才抱德,韬光晦迹的文人秀才,就比那奇珍异宝、良金美玉,藏于泥土之中。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卿既不受职,朕所有黄金白璧,奇珍异宝,惟卿所好。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元来这个张大名唤张乘运,专一做海外生意,眼里认得奇珍异宝。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元来波斯胡以利为重,只看货单上有奇珍异宝值得上万者,就送在首席。

奇珍异宝的意思

奇珍异宝的意思是珍异难得的宝物。

奇珍异宝,汉语成语,拼音:qí zhēn yì bǎo,意思是珍异难得的宝物。出自《旧唐书·张柬之传》:“其国西通大秦;南通交趾;奇珍异宝;进贡岁时不阙”。

奇珍异宝是龙。传说龙好收集各种奇珍异宝,而且其本身也是奇珍异宝。龙是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而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而来的龙的形象。

奇珍异宝的造句

1、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奇珍异宝。

2、为了找寻奇珍异宝,雅琳在跳蚤市场展开地毯式搜索。

3、科罗拉多州的褐铃峰据说是北美洲被拍摄多的山峰,而褐湖宛如一面闪亮的明镜,映照出褐铃峰那奇珍异宝般的美景。

4、宫女们站在这些奇珍异宝面前直。

5、可谓金翠珠玉,奇珍异宝,天下财富,尽聚于此。

6、波斯商人带来大量的罗马玻璃器皿、非洲象牙、波斯银器等奇珍异宝。

奇珍异宝中的“异”是什么意思?

一、异的释义:

1、不同的:~乎。~说。~常。

2、分开:离~。~居。

3、另外的,别的:~日。

二、拼音:yì

三、部首:廾

四、笔画:横折、横、竖弯钩、横、撇、竖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奇异

[qí yì]

奇特:海底是一个~的世界。

2、异常

[yì cháng]

不同于寻常:神色~。情况~。~现象。

3、诧异

[chà yì]

觉得意外和奇怪: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使我们感到十分~。

4、异议

[yì yì]

不同的意见:提出~。

5、惊异

[jīng yì]

惊奇诧异:令人~。

奇珍异宝是什么意思

奇珍异宝的意思是珍异难得的宝物。

典故出处:《旧唐书·张柬之传》:“其国西通大秦,南通交趾,奇珍异宝,进贡岁时不阙。”

近义词:无价之宝、和璧隋珠、吉光片羽、希世之珍、稀世之宝。

反义词:无足轻重、竹头木屑、平淡无奇。

相关例句:

1.故宫博物院里保存着许多奇珍异宝。

2.手里握着宝贝,从不知是宝贝,唯有失落不可寻,才知曾拥有奇珍异宝。

3.为了找寻奇珍异宝,他在跳蚤市场展开地毯式搜索。

奇珍异宝举例:

1、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Sword of Goujian),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一级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

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极其锋利。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

2、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共有八棵,属夏代晚期青铜器。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收藏于四川三星堆博物馆。

其中一号大神树高达3.96米,树干残高3.84米。有三层枝叶,每层有三根树枝,树枝的花果或上翘,或下垂。三根上翘树枝的花果上都站立着一只鸟,鸟共九只(即太阳神鸟)。

神树的下部悬着一条龙,龙的头朝下,尾在上,夭矫多姿。二号大神树的一旁,同样有一条蜿蜒盘桓的龙,神树与神龙的一体形象,使神树显示出非凡的魅力与深厚的象征意义。

3、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简称“传国玺”,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历代正统的证凭。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两千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令人叹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