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劳动合同法2023年新规定_劳动合同法2023年完整版免费

2023年劳动法新规定

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劳动合同法2023年新规定_劳动合同法2023年完整版免费劳动合同法2023年新规定_劳动合同法2023年完整版免费


第二条在中华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机关、事业组织、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保险和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模槐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键册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五条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收入,完善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劳动法2023新规定工作时间是什么?

我国目前将《劳动法》废除,而按照现行的《劳动合同法》中的相关规定执行:用人单位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每日八小时、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四十小时。如果超出的部分,需要按照规定支付员工加班费。

一、《劳动法》新规定工作时间是什么?

我国目前将《劳动法》废除,而按照现行的《劳动合同法》中的相关规定: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的工时制度。法定工作时间,一般是指按照法律明文规定的,劳动者多工作的时间。如果超过,一是劳动者有权利拒绝(有法定特别、不可拒绝情况),二是要支付加班费用。

二、规定的工作时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2、在特殊条件下从事劳动和有特殊情况,需要适当缩短工作时间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3、因工作性质或者生产特点的限制,不能实行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标准工时制度的,按照有关规定,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延长职工工作时间。因特殊情况和紧急任务确需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5、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

企业和不能实行前款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

三、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形有哪些?

为了保障的健康安全和资财不受损失;为了完成紧急任务和必要的生产任务,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依法延长工作时间即加班加点。我国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经营需要,在与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劳动法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长劳动时间:

(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2)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在单位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况下,员工是享有拒绝的权利的,而单位也不能因为员工拒绝加班就扣工资或者将其开除。但要是出现违反相关法律中规定的情形之一的话,则员工也是不能拒绝单位的加班要求的。而这恰好也是单位能延长工作时间的法定情形。

合同法停薪留职2023规定

合同法停薪留职2023规定如下:

1、停薪留职期限一般不超过二年;

2、停薪留职期间,不升级,不享受各种津贴、补贴和劳保待遇;

3、停薪留职人员在合同期满后,如本人要求延长停薪留职期限,应在合同期满前一个月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可以继续停薪留职;

4、停薪留职期间,不计算工龄。

办理停薪留职的流程如下:

1、职工本人提出书面申请;

2、企业与职工签订停薪留职合同;

3、报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备案。

办理停薪留职时的要求如下:

1、职工经企业批准停薪留职的,其在原企业的工资总额,可以由原企业留作工资储备金使用;

2、职工在停薪留职期间要求调动工作的,原单位应当支持。如属于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双方协商,经企业同意的,主管部门或劳动部门方可办理调动手续;

3、经批准停薪留职的职工,不得私自带走原单位的技术资料和技术成果,对私自带走技术资料或科研成果的,或因私自带走技术资料和科技成果给原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职工和受益单位应当赔偿;

4、经批准停薪留职的职工,不得私自带走原单位的工具设备特别是精密仪器,一经发现,由原单位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或送交当地司法部门处理;

5、对批准停薪留职的职工,原单位应当帮助安置好他们的家属生活,如住房、子女上学等,不能;

6、执行停薪留职合同中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无效的,由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的仲裁机构协调处理。

综上所述,停薪留职合同是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劳动合同法》第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劳动法2023年新规定合同到期补偿

法律主观:

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一般不需要支付给劳动者赔偿金;但是如果用人单位不愿续签或者要求劳动者降薪续签的,而劳动者拒绝的,则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法律客观:

《中华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中华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中华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中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中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中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法2023年新规定辞职

法律主观:

劳动者辞职的,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有以下情形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提前通知: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法律客观:

《中华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中华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劳动法2023年新规定没签劳动合同

法律主观:

首先,劳动者自工作一个月内,必须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若未签,从第二个月开始 计算双倍工资 (多计算11个月),若1年内未签 书面劳动合同 ,视为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其次,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自用工的个月开始就应当缴纳保险。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交,但劳动者需要自己缴纳个人承担的部分。,即便签署书面的劳动合同,也可以提前1个月通知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祝你工作愉快。

法律客观: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法2023年新规定辞职工资怎么算

法律主观:

劳动法规定试用期辞职的,工资的计算一般会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的百分之八十进行发放,且不能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工资标准。如果劳动合同约定不明确的话,按照集体合同进行计算,没有集体合同的,按照同工同酬发放。一、劳动法规定试用期辞职工资怎么算在试用期辞职,公司原则上是不能扣除你工资的,除非你在职期间给公司造成了什么财产损失,正常情况下,工资在离职那天当面结清,或者在公司常规发薪之日再发放给你。《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第二十条【试用期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工资标准。第二十一条【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二、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工资标准;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其他。三、试用期有工资吗试用期有工资。试用期的工资,不能低于公司同岗位的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也不能低于公司所在地的工资的标准。具体的薪资数额,由公司与员工进行约定。

法律客观:

《 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 终止劳动合同 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 保险 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 劳动合同 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