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登岳阳楼陈与义朗诵(登岳阳楼古诗的朗诵视频)

初二上册语文九首古诗?

(一)望岳 诗人:杜甫 朝代: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史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四)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五)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六)

登岳阳楼陈与义朗诵(登岳阳楼古诗的朗诵视频)登岳阳楼陈与义朗诵(登岳阳楼古诗的朗诵视频)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七)

登岳阳楼陈与义朗诵(登岳阳楼古诗的朗诵视频)登岳阳楼陈与义朗诵(登岳阳楼古诗的朗诵视频)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八)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九)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1、《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王绩《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与春望?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陈与义。其古诗全文如下: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登岳阳楼陈与义朗诵(登岳阳楼古诗的朗诵视频)登岳阳楼陈与义朗诵(登岳阳楼古诗的朗诵视频)


【前言】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是宋陈与义的诗。本篇即为拗体律诗。如首联“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上句拗第六字为仄,下句第三、第四字亦拗作仄,故下句第五字用平声“堤”字救之。

关于岳阳楼的名句赏析?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出自唐代:杜甫《登岳阳楼》

白话文释义: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赏析:前句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后句写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

2,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出自宋代:陈与义《登岳阳楼二首》

白话文释义: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

赏析:此句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

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

3,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出自唐代: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白话文释义: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赏析:此句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站得高,望得远,写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

4,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出自唐代:元稹《岳阳楼》

白话文释义:岳阳楼红日斜照楼窗,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座赤玉幢。

赏析:此句写红日斜照楼窗,这本是人们常见景象。然而诗人用一“衔”字来唤起读者的联想,便使得整个境界活跃起来。写楼的倒影:当太阳照射到楼窗上时,楼影落到湖中的赤玉幢上。

5,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出自唐代:白居易《题岳阳楼》

白话文释义:岳阳城下的江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独上高楼倚靠着栏杆眺望。春天草木的绿色与远处洞庭湖的水色相接,傍晚的彩霞与湖水中的红波交相辉映,红波近处,似乎就是国都长安。

赏析:“漫漫”一词将洞庭湖的浩渺写得生动形象,后两句对洞庭湖的广阔作了进一步的描绘。诗人眺望夕阳映照下的洞庭湖景色,不由想起了国都长安。

请你用一个字概括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的感情基调?

忧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残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陈与义共存词多少首?

1、送人归京师——陈与义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2、牡丹——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3、春寒——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4、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5、襄邑道中——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6、登岳阳楼——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7、观雨——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乾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8、次韵尹潜感怀——陈与义 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 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 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9、岸帻——陈与义 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乱云交翠壁,细雨湿青林。 时改客心动,鸟鸣春意深。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闲吟。 10、虞美人——陈与义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11、临江仙——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杜甫的登高和登岳阳楼的异同?

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其一与杜甫的《登高》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不仅诗的结构一样,就连表达的意境和情感都大同小异。

这两首诗的一大共同特点就是首、颔、颈三联写景、身处其境,尾联抒情,也就是所见其景,抒发感情。还有就是诗中的用词都有许多相像之处,如:“霜鬓”和“白头”,“长江”与“江水”等。两诗的感情也十分相似,这可能与两人的遭遇相近有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