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为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归纳)

关于文言文中之的用法,为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归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深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之在文言文中用法如下: 1、作动词。

2、可译作“到、往、去”。

3、如《鸿门宴》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

4、 2、结构助词“的”。

5、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为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归纳)文言文中之的用法(为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归纳)


6、 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7、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的宾语,提前了。

8、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9、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为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归纳)文言文中之的用法(为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归纳)


10、 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11、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

12、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13、” 6、作代词。

14、 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15、 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为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归纳)文言文中之的用法(为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归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