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如何评价《西厢记》这部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读后感

如何评价《西厢记》这部作品中的语言文字?

评价:

如何评价《西厢记》这部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读后感如何评价《西厢记》这部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读后感


化俗为雅

《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其中也运用了大量极富生命力的民间白话语言,然而来自民间的东西总是有几分粗糙、低级的,需要作者的加工与雕琢方能成为精品。于是,王实甫在把大量的民间口语容物《西厢记》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加工与提高,这便是一项化俗为雅、化俗为美的重大工程。

化雅为俗

《西厢记》中,王实甫经常把经史典故与白话口语相结合,使本色中又显文雅。

雅俗不离其本,音韵优美

诗歌,善于选用不同音韵的词句,以便表达更鲜明、更具色彩的意象,《西厢记》里的词曲便汲取并充分发扬了这种优良的文学传统,无论是化俗为雅还是化雅为俗的过程,其音韵都十分优美。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北西厢”,元代戏曲剧本,王实甫撰,是我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其中无不体现出素朴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认识。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西厢记读后感1000字

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有所感而写成的文章就是读后感。

1.今天,我读了...一文使我深受感触

2.翻开书,...几个字印入的的眼帘,不禁让我想起...

3.或者引用名言开头,在引出内容

结尾一般是:1.这片文章是我深受启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