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手术切口分类 腹部手术切口分类

外科的题目,求解

一、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感染切口。(一)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二)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三)污染切口。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四)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手术切口分类 腹部手术切口分类手术切口分类 腹部手术切口分类


一类切口的手术一般都有什么?求分类具体一点的~

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Ⅰ类切口即无菌切口。如颅脑、视觉器官、四肢躯干及不切开空腔脏器的胸、腹部手术切口。

像: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全髋置换、脂肪瘤切除术、拆钢板、关节镜手术等等

普外科手术切口如何确定分类。。。。??

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Ⅲ类(污染)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Ⅳ类(污秽-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根据切口的愈合情况还可以分为甲、乙、丙;

刀口的愈合分级

分类: 医疗健康

问题描述:

外科手术中的刀口愈合分级

解析:

Ⅰ类切口,清洁伤口,如甲状腺、体表小肿瘤、择期骨科手术,感染率<2%,

Ⅱ类伤口,清洁而有轻微沾染伤口,如择期胃肠道手术中感染率5%-10%

Ⅲ类伤口,污染伤口,如胃肠道手术中大量胃肠液外溢、阑尾穿孔、腹膜炎,感染率15-30%

Ⅳ类伤口,已经感染伤口,术前已经化脓、发热征象

愈合等级就是 甲 乙 丙级

手术切口分类标准

1、清洁切口,用“Ⅰ”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既指的是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

2、可能污染的切口,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

3、污染切口,用“Ⅲ”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脓性阑尾炎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