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证明三角形余弦定理_如何证明三角形余弦定理

正余弦定理内容及所有的证明方法

余弦定理

证明三角形余弦定理_如何证明三角形余弦定理证明三角形余弦定理_如何证明三角形余弦定理


是揭示三角形边角关系的重要定理,直接运用它可解决一类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或者是已知三个边求角的问题,若对余弦定理加以变形并适当移于其它知识,则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灵活。该图中,a与b应互换位置

对于

任意三角形

三边为a,b,c

三角为A,B,C

满足性质

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c2=a2+b2-2abCosC

CosC=(a2+b2-c2)/2ab

CosB=(a^2+c^2-b^2)/2ac

CosA=(c^2+b^2-a^2)/2bc

证明:

∵如图,有a→+b→=c→

∴c·c=(a+b)·(a+b)

∴c^2=a·a+2a·b+b·b∴c2=a2+b2+2|a||b|Cos(π-θ)

整理得到c2=a2+b2-2|a||b|Cosθ(注意:这里用到了

三角函数公式

)再拆开,得c2=a2+b2-2abCosC

同理可证其他,而下面的CosC=(c2-b2-a2)/2ab就是将CosC移到左边表示一下。

------

---------------------------------------------------------------------------------------------------------

平面几何

证法:

在任意△ABC中

做AD⊥BC.

∠C所对的边为c,∠B所对的边为b,∠A所对的边为a

则有BD=cosBc,AD=sinBc,DC=BC-BD=a-cosBc

根据

勾股定理

可得:

AC2=

AD2

+DC2

b2=(sinBc)2+(a-cosBc)2

b2=sin2Bc2+a2+cos2Bc2-2accosB

b2=(sin2B+cos2B)c2-2accosB+a2

b2=c2+a2-2accosB

cosB=(c2+a2-b2)/2ac

从余弦定理和

余弦函数

的性质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

平方和

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一定是直角,如果小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

钝角

,如果大于第三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锐角。即,利用余弦定理,可以判断三角形形状。同时,还可以用余弦定理求三角形边长

取值范围

。注:a^2;b^2;c^2就是a的2次方、b的2次方、c的2次方;ab、ac就是a乘b、a乘c

余弦定理怎么证明出来的

余弦定理的证明方法,内容如下:

如图,在锐角△ABC中,作AD⊥BC于D,则CD=bcosC,AD=bsinC,在△ABD中,由勾股定理,得AB2=BD2+AD2,即:

AB2=(a-bcosC)2+(bsinC)2=a2-2abcosC+b2cos2C+b2sinC2=a2-2abcosC+b2,即c2=a2+b2-2abcosC。

当C重合于D时,在Rt△ABC中,∠C=90°,因cosC=0,所以c2=a2+b2。

当C在D左侧时,△ABC为钝角三角形,如图3所示,∠ACD=180°-C,cos∠ACD=cos(180°-C)=-cosC,sin∠ACD=sin(180°-C)=sinC。

所以CD=bcos(180°-C)=-bcosC,AD=b sin(180°-C)=b sinC,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AB2=BD2+AD2,即AB2=(a-bcosC)2+(bsinC)2=a2-2abcosC+b2cos2C+b2sinC2=a2-2abcosC+b2,即c2=a2+b2-2abcosC。

如何用向量法证三角形的余弦定理?

设在三角形abc中,a向量=b向量-c向量,所以a的平方=b的平方+c的平方-2bc的向量。

因为cos=bc的向量/bc向量的模,结合两式即可的证

在△ABC中,设AH是BC边上的高,

则sinB=AH/AB,sinC=AH/AC,

∴ABsinB=AH=ACsinC,

∴AB/sinC=AC/sinB

同理可证,

BC/sinA=AB/sinC,

∴AB/sinC=BC/sinA=CA/sinB,

此即正弦定理。

用向量方法证明三角形的余弦定理

证明:令三角形ABC的三个角分别为∠A、∠B、∠C,其中∠A对应的边长为a,∠B对应的边长为b,∠C对应的边长为c。

那么在三角形ABC中,向量BC=向量AC-向量AB,且|AB|=c,|AC|=b,|BC|=a

则BC·BC=(AC-AB)·(AC-AB),

那么|BC|^2=|AC|^2+|AB |^2-2AC·AB,

又因为AC·AB=|AC||AB|cosA,

a^2=b^2+c^2-2bccosA。

同理可用向量证明得到,

b^2=a^2+c^2-2bccosB,

c^2=b^2+a^2-2bccosC。

上述即用向量证明了三角形的余弦定理。

扩展资料:

1、向量的运算

对于向量a=(x1,y1),b=(x2,y2),c(x3,y3)则向量的运算法则如下。

(1)数量积

对于向量a=(x1,y1),b=(x2,y2),且a,b之间的夹角为A,那么

a·b=b·a、(λa)·b=λ(a·b)、(a+b)·c=a·c+b·c。

a·b=|a|·|b|·cosA,

(2)向量的加法

a+b=b+a、(a+b)+c=a+(b+c)

(3)向量的减法

a+(-b)=a-b

2、正弦定理应用

在任意△ABC中,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

那么a/sinA=b/sinB=c/sinC。

且三角形面积S=1/2absinC=1/2acsinB=1/2bcsinA。

参考资料来源:

余弦定理证明

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余弦定

理证明

平面向量证法:

∵如图,有a+b=c

(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代表两个邻边大小)

∴c·c=(a+b)·(a+b)

∴c^2=a·a+2a·b+b·b∴c^2=a^2+b^2+2|a||b|Cos(π-θ)

(以上粗体字符表示向量)

又∵Cos(π-θ)=-CosC

∴c^2=a^2+b^2-2|a||b|Cosθ(注意:这里用到了三角函数公式)

再拆开,得c^2=a^2+b^2-2abCosC

同理可证其他,而下面的CosC=(c^2-b^2-a^2)/2ab就是将CosC移到左边表示一下。

平面几何证法:

在任意△ABC中

做AD⊥BC.

∠C所对的边为c,∠B所对的边为b,∠A所对的边为a

则有BD=cosBc,AD=sinBc,DC=BC-BD=a-cosBc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AC^2=AD^2+DC^2

b^2=(sinBc)^2+(a-cosBc)^2

b^2=sin^2Bc^2+a^2+cos^2Bc^2-2accosB

b^2=(sin^2B+cos^2B)c^2-2accosB+a^2

b^2=c^2+a^2-2accosB

cosB=(c^2+a^2-b^2)/2ac

余弦定理的作用

(1)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可求出三个内角;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夹角,可求出第三边.

例如:已知△ABC的三边之比为:2:1,求的内角.

解设三角形的三边为a,b,c且a:b:c=:2:1.

由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可知:∠A为的角.由余弦定理

cos

A==-

所以∠A=120°.

再如△ABC中,AB=2,AC=3,∠A=π3,求BC之长.

解由余弦定理可知

BC2=AB2+AC2-2AB×AC·cos

A=4+9-2×2×3×=7,

所以BC=7.

以上两个小例子简单说明了余弦定理的作用.

其他

从余弦定理和余弦函数的性质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一定是直角,如果小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锐角,如果大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钝角。即,利用余弦定理,可以判断三角形形状。同时,还可以用余弦定理求三角形边长取值范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