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三类建筑物防雷标准_三类防雷检测标准是多少

一类二类三类防雷划分 一类二类三类防雷怎么划分

一类二类三类防雷划分:“国规”适用所有建筑物防雷设计,防雷共分三类。

三类建筑物防雷标准_三类防雷检测标准是多少三类建筑物防雷标准_三类防雷检测标准是多少


1、其中,类防雷建筑物是指具有0区、10区、1区或其他因电火花爆炸而造成巨大破坏的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概意)。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包括建筑物或其他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概意)。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是指除、二类之外的其他需要防雷的建筑物。

建筑安装工程避雷接地系统三类防雷在规范中是否明确多少米以上设均压环,且多少米设一圈

6米一圈,超过60m以上的上部距顶部的20%部分设置均压环,并且对突出物做相对应的防直击雷措施。《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有明确规定,2类防雷接地是45米开始做。1类防雷接地是30米开始做。

根据GB/T21714.3-2015/IEC62305-3:2010《雷电防护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E.6.2.1条,对高于30m的建筑物,在20m及以上每隔20m进行等电位连接”。

扩展资料

在建筑物上部如果不设置防雷等电位连接,则引下线和金属物或线路之间需要满足间隔距离的要求,否则可能发生火花放电(即闪络)。根据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4.3.8条1款(式4.3.8)和第4.4.7条1款(式4.4.7);

各类防雷建筑物中的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的间隔距离和引下线计算点到等电位连接点之间的距离成正比。因此,有必要在建筑物竖向多设置横向的防雷等电位连接环(即均压环),以降低引下线对金属物或线路发生火花放电的几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避雷器均压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接地系统

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接地电阻要求分别是多少

接地电阻测试要求:

a. 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b. 安全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c. 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

d. 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e. 对于屏蔽系统如果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一、二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线接地电阻≤10欧姆,三类建筑物要求≤30欧姆。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一类建筑,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

二类建筑,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但不应小于2m。

三类建筑,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绕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防雷接地一般指的是建筑物直击雷防护接地系统。

保护接地,工作接地要求是≤4欧姆,联合接地,或共用接地,就是各种接地利用一个统一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按各种接地要求中小的,一般要求≤1欧姆。

防雷建筑物1,2,3类划分

防雷建筑物1,2,3类划分如下:

1、一级防雷:

1)凡制造、使用或贮存、、、人工品等大量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3)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坡坏和人身伤亡者。

2、二级防雷:

1)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3)计算中心、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4)制造、使用或贮存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5)具有1区爆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6)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7)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8)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9)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3、防雷:

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4)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5)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6)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一二三类防雷网格分别是什么?

类防雷建筑物避雷网网格尺寸不应大于5m×5m或6m×4m;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避雷网网格尺寸不应大于10m×10m或12m×8m;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避雷网网格尺寸不应大于20m×20m或24m×16m。

防雷的保护包括哪些?

防雷的保护一般是总配电安装级避雷器,选择相对通流容量大的SPD(80KA~160KA视情况而定),然后在下属的区域配电箱处安装第二级避雷器(10KA~40KA),在设备前端安装第信号避雷器。安装SPD(避雷器)要求安装处就近有接地扁铁,以便于雷电波通过避雷器时能够迅速泄放。

需要接地电阻达到1欧姆以下才行,有些地区有特别规定的可以放宽到4欧姆以下因为一般采用限压型SPD,所以他们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5m 雷电破坏作用包含三层内容,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感应干扰。相应的防雷措施包含。

级避雷针(线),防止直击雷毁坏建筑。 一般指的是电源系统的防雷器和安装的位置:即总配电柜、分配电箱、机房或者设备端的配电箱 防雷的1.2.3.级电源保护。一般是指用在机房的。

拓展资料:

防雷等级与设计要求:

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人工品等大量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坡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计算中心、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参考资料:

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划分有哪几类?划分依据是什么?

根据国标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物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一、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类防雷建筑物:

1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火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 具有 0区或 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3 具有 1区或 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

火车站和飞机场、国宾馆,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注:飞机场不含停放飞机的露天场所和跑道。

3计算中心、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

4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

5制造、使用或贮存火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6具有 1区或 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7 具有 2区或 22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8 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9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 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

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10预计雷击次数大于 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三、 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2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0.01次/a,且小于或等于 0.05次/a 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 0.25次/a 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4 在平均雷暴日大于 15d/a的地区,高度在 15 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 15 d/a的地区,高度在 20 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