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将包裹运到空间站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完成交会对接了吗?

据,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行的首次自动交会对接,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货运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首次交会对接。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将包裹运到空间站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将包裹运到空间站


在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经多次变轨,于22日10时02分转入自主控制状态,以自主导引控制方式向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逐步靠近。

经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就对接准备状态进行终确认,天舟一号开始向天宫二号缓缓靠拢。12时16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环接触,在按程序顺利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后,对接机构锁紧,两个飞行器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随后,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

天舟一号是我国首艘货运飞船,于4月20日晚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天宫二号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发射。

天舟一号的包裹怎么运到空间站

天舟一号通过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将包裹运到空间站。

1、天舟一号,代号TZ,为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货运飞船,是向天宫二号进行货物运输的地面后勤保障系统,也是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的收官之作。

2、空间站(spacestation)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空间站分为单模块空间站和多模块空间站两种。单模块空间站可由航天运载器一次发射入轨,多模块空间站则由航天运载器分批将各模块送入轨道,在太空中将各模块组装而成。在空间站中要有人能够生活的一切设施,空间站不具备返回地球的能力。

天舟一号是什么

天舟一号,代号“TZ”,为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货运飞船,是向天宫二号进行货物运输的地面后勤保障系统,也是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的收官之作 。

天舟一号于2017年4月20日发射,进入预定轨道;于2017年4月22日与天宫二号完成首次对接;于2017年9月22日完成任务,进入大气层烧毁 。

天舟一号宣告了航天迈进“空间站时代”,对于实现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任务内容

1、补给空间站的推进剂消耗,空气泄漏,运送空间站维修和更换设备,延长空间站的在轨飞行寿命;

2、运送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用品,保障空间站航天员在轨中长期驻留和工作;

3、运送空间科学实验设备和用品,支持和保障空间站具备开展较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的条件。

天舟货运飞船与核心舱究竟是如何完成对接的?

天舟货运飞船是为航天员提供太空生活必备物资以及重要的航天资料。完成和核心舱的对接是由地面操控系统操控的。

两个核心舱在合体之后,会自动对接,之后就会变成合体飞行的状态,然后也会有数据的编程在推进。

首先就是应该提出对接的方案,然后制定好相应的路线,按照路线的这个轨迹完成对接,还需要排除其他不可控的因素。

天舟一号什么时候完成与天宫二号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

9月12日23时58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顺利完成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成功后组织实施的系列拓展试验项目之一,旨在验证货运飞船的快速交会对接能力,进一步发挥任务的综合效益,为我国空间站工程后续研制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技术基础。

天舟一号是我国首艘货运飞船,4月20日从海南文昌发射。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去年中秋夜升空。

试验开始前,地面科技人员对天舟一号先后实施了4次轨道控制,保证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快速交会试验的初始轨道条件,完成了相关试验准备。

12日17时24分,地面判发指令,控制天舟一号转入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分远距离自主导引和近距离自主控制两个阶段实施。在远距离自主导引段,天舟一号自主导引至远距离导引终点;在近距离自主控制段,天舟一号在天宫二号的配合下,利用交会对接相关导航设备,完成与天宫二号交会。之后,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机构接触,完成对接试验,整个过程历时约6.5小时。

后续,天舟一号还将视情开展第三次、也是离轨前的后一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