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羿射九日》试讲稿 羿射九日10分钟教案

部编本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羿射九日》

【 篇一 】

《羿射九日》试讲稿 羿射九日10分钟教案《羿射九日》试讲稿 羿射九日10分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8个字。

能力目标:能够讲述《羿射九日》这个神话故事。

情感目标: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

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古代人们为我们创设了许多神话故事,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谁来讲一讲《女娲补天》的故事?

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

1.自己读课文,看课后认读字和查字典给生字注音。读准字音。

2.读读下列词语:

帝俊羲和扶桑轮流违反烤焦苦不堪言

尧羿疾飞爆裂箭囊红光四溅安居乐业(困)

3.读课文,把句子读流利,了解课文内容。

三、感悟课文结构,练习讲故事。

1.读读课题,说说“羿射九日”的意思。

2.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羿射九日”的原因?

自己读一读,想想原因是什么。

借助下列词语讲一讲:

帝俊羲和汤和轮流违反苦不堪言

3.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羿射九日”的经过?

自己读一读,想想羿是怎样射掉九个太阳的。

借助下列词语讲一讲:

尧神弓神箭爆裂凉爽派人罢手

4.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羿射九日”的结果?

自己读一读,想想羿射九日以后怎么样。

借助下列词语讲一讲:

只留安居乐业拥立

5.讲一讲《羿射九日》的故事。

【 篇二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读8个字。

能力目标: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情感目标: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内容。

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故事。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动画片《女娲补天》片段,这是我们学过的一篇神话故事,神话故事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喜欢神话故事吗?

2.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出示课题:羿射九日]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轻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2.刚刚老师听到同学们还有一些字词读不准,我们在一起来看看

[出示:扶桑---那里有一颗无比高的大树,叫做扶桑。

违反不肯-------有一天,十个孩子违反了母亲的要求,一起跑到树上去住,说什么也不肯下来。

神弓神箭-------他有一张红色的神弓和十支白色的神箭。

疾飞-------箭带着风声呼呼地疾飞,转眼间,一个大火球无声地爆裂开了,流火乱飞,红光四溅。

拥立]

[出示:烤焦苦不堪言]

三、熟悉课文内容。

再读课文,你都读懂什么了?

[随机教学]指名反馈

1.(生1:我读懂了原本只有一个太阳,但是十个太阳不听话,所以羿才去射日的。)

你是从哪儿读懂的?[指名读第1、2段]

其实这里介绍的就是羿射日的原因(教师帮助学生屡顺人物之间的关系)

2.还读懂了什么?(生2:我还读懂了羿是帝俊派到尧身边为人们除害的神,及他是怎么射日的。)

(1)你是从哪儿读懂的?为大家读一读好么?(生读第3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一听,你能听出羿是怎样射日的么?

(2)你认为哪里不好读,需要老师同学帮助?

[出示:羿是帝俊派到尧身边为人间除害的神。

立即派人偷偷的从羿的箭囊中抽出一支箭。]

齐读

(3)默读第三段把描写羿射日的句子画一画

(4)读一读你画的句子。

(5)[出示图片]看图填空,说一说羿是怎样射日的?

(6)看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读到这里,你感觉羿是个怎样的人?(英雄)

(8)[出示:接着,羿有射掉了第二个、第三个……]体会省略号的用法,省略了什么?

3.质疑:为什么直射了九个就不射了?

(1)指名读第四段

(2)反馈

(3)你感觉尧是个怎样的?(聪明,关心)

4.是呀!多好的呀![生齐读第五段]

四、讲述神话故事。

1.[无声动画]整体回顾课文内容

2.这么好的动画如果加上配音就更好了,像试试么?

3.小组内合作:用自己的话把这个神话故事描述出来,议会我们进行小组展示,好吗?(学生看动画练讲故事,教师巡视)

4.小组展示

五、课外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愿意讲给大家听听吗?

《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A类目标:借助图片、字理、形声字识字等方法认识12个生字,学习写“觉、值”等9个字。

B类目标:通过抓关键句、关注核心问题细读每部分,认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能根据课后表格的内容讲故事。

C类目标:学习默读,做到不指读。通过自读、听故事等活动,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趣猜故事,揭示课题

1.趣猜故事。同学们好!相信同学们听过很多神话故事,考考大家,下面分别说的是哪个神话?(分行出示词语:开天 补天 奔月 填海)

2.齐读思考:开天地、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精卫填海,这几个神话故事的题目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3.揭示课题。出示课文插图,揭题。相机板书课题,“羿”“射”正音,齐读课题。

4.学习“弓箭”。看图学习“弓箭”,对比“箭”与“剑”的不同。

看“弓”字的演变,学写“弓”字。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取名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

字,拿笔圈出来,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2.检查朗读。

3学习字词。

(1)认读正音:熔化、艰难、爆裂、乱窜、炎热、滋润、繁茂、奔腾。

(2)交流识字。描红本课生字“熔、艰、裂、窜、炎、滋、繁、腾”通过形声字的字形梳理,认识其中的形声字(熔、裂、窜、滋、腾)。重点讲解“艰”的字理。出示:。瞧,这是什么字?这是“艰”的甲骨文,左边讲的是人在敲鼓,右边画的是用火烧人的形状,描绘了远古时代人们祭祀的情景。人在火里烧.会是怎样的情景?(艰难困苦、痛不欲生、悲惨极了……)这就是“艰”字的来历。

(3)发现规律。齐读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发现每个词语都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像这样的词语,在课文中你还能找到吗?交流发现:光明、温暖、脱离、炙烤等。

(设计意图:学生自由朗读,解决生字障碍,将生字识记和词义理解结合起来,引发思维参与,提高识字效率,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由词到句,整体感知

1.由词带句。师生合作读。

炙烤: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艰难: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神箭手;神箭手羿决心帮助人类脱离苦海。

炎热: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炎热渐渐退去。

重新: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2.找出联系。观察这五句话,发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试讲故事。

4.串讲故事。

(设计意图:由词到句,抓关键语句.点拨叙事过程的三要素,相机把握故事大意,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思路,顺学而导,水到渠成。)

四 、关注特点,指导书写

1、发现结构:值、艰、此、新。

2、观察比例。“值、艰”左窄右宽,“此、新”左右均匀。

3、师范写。

指导关键笔画,靠左不靠右;“艰”中“又”字的捺变长点。

4、生练写。师点评后再次练写。

《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揭示新课

1.复习词语。

2.谈话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节课我们就来领悟故事中神奇的细节。

二、细读故事,感受神奇。

1.了解起因,发现神奇。

(1)默读思考。默读课文第 1~3自然段,思考:羿为什么射日?

(2)交流反馈。点评默读认真的同学。追问:天空中怎么会同时出现十个太阳?原本是怎样的景象呢?

(3)发现神奇 播放第1自然段朗读片段.边听边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描述补充相关事物介绍:

扶桑:生长在东方的大海上、传说连接天界和人间。

十个太阳:是天帝的十个孩子,传说大禹治水时,把洪水全部引到东海海底一条巨大的深沟里,十个太阳就在这条沟里洗澡。坐两轮车穿过天空:古时候的人们无法科学地解释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现象,就根据自己生活中的出行方式展开了这样神奇的想象。

(4)谁能把我们刚才想象到的画面完整地说一说?(这画面多么温暖、多么光明啊!我们一起读一读这神奇的景象吧。)

(5)品读“艰难”

①出示第3自然段。读着这此句子,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图画“晒枯、烤焦、蒸干、熔化”中的偏旁”日、…、火”思考:你有什么感受?

②展开想象。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大地上还会出现怎样苦难的情景呢?

③指导朗读

2.聚焦经过,体会神奇。

(1)默读思考:默读第4~6自然段,想一想羿是怎么射日的.请你动笔画下来。自由汇报

(2)聚焦神奇。练讲“羿射九日”的经过。

①观看视频。这是一个神话故事,要想讲好神话故事,就要把能体现神话故事神奇的词句生动地表达出来。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同学讲“羿射九日”经过的视频(见本课课件),她有哪些地方讲得特别神奇?

②交流“神奇”。

数字之神奇。“九十九座高山”“九十九条大河”,这些数字,你有什么感觉?

动作之神奇。关注后羿射日的动作:翻、跨、登、搭、拉、射。这些动

词用得十分准确,谁能一气呵成地把这几个动作连起来讲一讲?"嗖”这个词给你什么感受?

结果之神奇:“爆裂”这个词让你感受到什么?

③练讲片段

A借助图示,练讲经过。

B.请生汇报,师生点评。

(3)质疑引思:为什么会留下一个太阳?反馈指导。从中体会羿为人类着想。

3.走进结果,回味神奇。

追问结果:羿射九日后,大地是幅怎样的景象呢?指名交流。

画面再生。出示后一段: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画面,理解”滋润”繁茂“奔腾”的意思。

朗读指手。理解“勃勃生机”勃勃生机的大地,还会有怎样的景像呢?

对比羿射日前后世界不同的景象,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围绕主问题”羿为什么射日?怎么射日?结果怎样?"学生细读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路清晰,通过抓关健词想象、感情朗读、讲故事等方式,带领学生发现神奇,交流神奇,讲述神奇,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三 、练讲故事,感悟形象

我们的祖辈就是靠着耳朵听,嘴巴说.把这些故事一辈辈传了下来。下面,我们合作着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1.合作练讲故事。

2.感悟“英维形象”

这个故事流传到现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羿的形象。你们在心里想过羿的样子吗?请闭上眼睛,你的眼前是不是也浮现出一个羿?他长什么样……请睁开眼,我这儿有几位画家所画的羿,看哪个形象同你所想的接近。出示图片,学生讨论。

(2)不管么形象,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为人类着想、不畏艰辛、勇敢无畏。)

3.回看“神话人物”。

(1)回读思考:开天、补天、填海、奔月,给你怎样的感觉?

(2)这些神话中的人物所做的事都怀着美好的愿望,他们带给我们勇气和力量--生齐读:开天、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嫦娥奔月。

(3))阅读《古代神话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讲故 事,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神话的丰富想象,也加深了学生对羿刚毅坚定、英勇无畏的品质的认识:借机联结其他神话故事,学生发现神话人物的共同特点,这有助于学生日后阅读理解其他神话故事。)

四 、关注特点,指导书写

1、发现结构:觉、害、类、炎2、观察比例:“觉、害”上面部分要扁宽,上下要紧凑:“类、炎”上下都要写得稍扁些。

3、教师范写。

指出关键笔画、如,“类、炎上部的“米”和“火”后一笔捺着变成点。

4、生练写。师点评后再次练写。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羿射九日》课件

【 #课件# 导语】课件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下面是 整理的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羿射九日》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教学要求

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能够讲述这个神话故事,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够讲述这个神话故事,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生字,用自己积累的记字方法初步记住一些生字。

2.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与古代神话故事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国古代有很多英雄,他们为人类付出了很多。今天就让我们认识一位伟大的英雄,他就是羿。课件展示后羿射日的图片,这是一位神箭手,他为我们做出了什么贡献?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2.板书题目《羿射九日》。

二会读生字,学生质疑

1.教师运用课件出示本课的会认字,会写字,教读学生读音。

shèróngjiànliècuànzhuāngjiàzīmàoténg

会认字:射熔箭裂窜庄稼滋茂腾

juézhílèijiāngōngyánhàicǐxīn

会写字:觉值类艰弓炎害此新

教师指导重点字读音:

“稼”读四声,不能读成一声。“觉”是个多音字,有jué和jiào两个读音,在本课“觉得“一词中,读成jué。

2.教师学生根据题目质疑。

3.指名反馈,教师归纳并出示问题。

(1)羿为什么射日?

(2)羿怎样射日?

(3)结果怎样?

4.鼓励学生读课文解决问题。

教师归纳:(1)十个太阳觉得轮流值日没意思,就一块出来了,使人们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2)翻过九十九做高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登上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太阳就是一箭。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噗噗地掉在地上。

(3)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后一个太阳躲到大海里,大地又恢复了生机。

三理解射日的原因

1.指导反馈:后羿为什么要射日?

2.范读第1~3自然段。

3.齐读第3自然段。

4.教师提问:人们的日子是怎样的?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艰难)

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

(板书:起因: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

你的心情怎样?(难过、同情)带着这种感情自由地练习朗读。

5.教师提问:你能从第2自然段找到一个描写太阳的比喻句吗?

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教师提示:作者把太阳比喻成了大火球,“炙烤”指在火上烤,形象地说明了天气非常炎热。

6.朗读指导:朗读的时候,要通过重读以及语速的快慢变化来表达感情。朗读第3段文字的时候,我们要放慢朗读的速度,把“晒枯、烤焦、蒸干、融化”这些词语重读,要读出“焦急”的情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熟读课文。

2.找出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做上标记。

教学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识记生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同小组的同学做“找朋友”这个游戏,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很好地识记生字,一举两得。

2.初读课文,感知文本。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这样他们会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学习了生字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强化对生字的记忆。

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

上节课,我们对羿射九日的故事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分析了羿射日的原因,还学习了生字的认读,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我们的学习结果。

1.检查会认字、会写字读音。

(1)认读词(做“找朋友”的游戏)

(2)开火车读,指名读。

2.指名学生回答羿射日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二、理解课文,朗读体会

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大致向别人讲述一下《羿射九日》的故事。

2.大声朗读课文4~6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羿射日的经过是怎样的?

预设:翻高山蹚大河登上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

(2)后一个太阳为什么没有被射中?

预设: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把太阳害怕被射中的惊慌的样子写活了。

“慌慌张张”属于AABB式词语,这样结构的词语还有:干干净净、明明白白等。

(3)羿为什么决定留下后一个太阳?

预设: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庄稼就不能生长,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板书:经过: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一个)

3.齐读后一个自然段,了解羿射九日后人类的生活变化。

预设:土地滋润,花草树木繁茂,江河奔腾欢唱,出现了勃勃生机。(板书:结果:大地上重新现出了生机勃勃)

三、结合课文,分析人物

默读全文,边读边想:羿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羿是个勇敢、坚强而且非常聪明的人。他看到人们生活艰难,毅然决定射日,他翻山越岭,历尽千辛万苦,当射掉九个太阳的时候,他停下了,想到,要是没有太阳,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体现了他的聪明。

四、书写指导

1.教师运用课件展示本课会写字,指导学生会写字的写法:

觉:部首要和“”的部首区别开来。

值:左右结构,右边的“直”里面有三横。

类:上下结构,上面是“米”,下面是一个“大”字。

艰:左右结构,右半部分不能写成“良”。

炎:上下结构,由两个“火”连在一起,所以,“炎”字有非常热的意思。

弓:独体字,识记这个字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记:张开的翅膀太长了,小鸟把它丢掉了。

害:加上“刂”变成了“割”。

此:下面加上两横,就变成了“些”。

新:左右结构,左边是“亲”,右边是“斤”。

2.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老师巡视。

五、拓展延伸

1.在羿身上,你学到了哪些的品质?

2.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把名字告诉大家。

1.注重自主学习。这篇文章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大胆放手,只是设置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比如,在出示问题之后,让学生朗读课文,自己去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既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给他们增加了学习的动力。

2.通过重点词句,把握人物形象。对于人物形象的把握,除了故事情节以外,更重要的是对重点词句的把握。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文中的景物描写,人物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方面,通过学生理解,从而达到对人物的把握。

课文补充资料:

羿射九日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一个。大地上重新现出了生机勃勃。

羿:原指鸟张翅旋风而上,另指唐尧时的射师,传说他曾开弓射九日,也指夏时有穷氏国君,或是羿姓的始祖,为夏朝的后羿氏或射日英雄羿。

二年级语文下册《羿射九日》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羿射九日》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读8个字。

能力目标: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情感目标: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内容。

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故事。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动画片《女娲补天》片段,这是我们二年级时学过的一篇神话故事,神话故事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喜欢神话故事吗?

2.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出示课题:羿射九日]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轻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2.刚刚老师听到同学们还有一些字词读不准,我们在一起来看看

[出示:扶桑---那里有一颗无比高的大树,叫做扶桑。

违反 不肯-------有一天,十个孩子违反了母亲的要求,一起跑到树上去住,说什么也不肯下来。

神弓 神箭-------他有一张红色的神弓和十支白色的神箭。

疾飞-------箭带着风声呼呼地疾飞,转眼间,一个大火球无声地爆裂开了,流火乱飞,红光四溅。

拥立]

[出示:烤焦 苦不堪言]

三、熟悉课文内容。

再读课文,你都读懂什么了?

[随机教学] 指名反馈

1.(生1:我读懂了原本只有一个太阳,但是十个太阳不听话, 所以羿才去射日的。)

你是从哪儿读懂的?[指名读第1、2段]

其实这里介绍的就是羿射日的原因(教师帮助学生屡顺人物之间的关系)

2.还读懂了什么?(生2:我还读懂了羿是帝俊派到尧身边为人们除害的神,及他是怎么射日的。)

(1) 你是从哪儿读懂的?为大家读一读好么?(生读第3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一听,你能听出羿是怎样射日的么?

(2) 你认为哪里不好读,需要老师同学帮助?

[出示:羿 是 帝俊 派到 尧身边 为人间 除害的 神。

立即派人 偷偷的 从 羿的 箭囊中 抽出一支箭。]

齐读

(3) 默读第三段把描写羿射日的句子画一画

(4) 读一读你画的句子。

(5) [出示图片]看图填空,说一说羿是怎样射日的?

(6) 看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 读到这里,你感觉羿是个怎样的人?(英雄)

(8) [出示:接着,羿有射掉了第二个、第三个……] 体会省略号的用法,省略了什么?

3.质疑:为什么直射了九个就不射了?

(1) 指名读第四段

(2) 反馈

(3) 你感觉尧是个怎样的? (聪明,关心)

4.是呀!多好的呀![生齐读第五段]

四、讲述神话故事。

1.[无声动画]整体回顾课文内容

2.这么好的动画如果加上配音就更好了,像试试么?

3.小组内合作:用自己的话把这个神话故事描述出来,议会我们进行小组展示,好吗?(学生看动画练讲故事,教师巡视)

4.小组展示

五、课外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愿意讲给大家听听吗?

二年级语文下册《羿射九日》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8个字。

能力目标:能够讲述《羿射九日》这个神话故事。

情感目标: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

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古代人们为我们创设了许多神话故事,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谁来讲一讲《女娲补天》的故事?

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

1.自己读课文,看课后认读字和查字典给生字注音。读准字音。

2.读读下列词语:

帝俊 羲和 扶桑 轮流 违反 烤焦 苦不堪言

尧 羿 疾飞 爆裂 箭囊 红光四溅 安居乐业(困)

3.读课文,把句子读流利,了解课文内容。

三、感悟课文结构,练习讲故事。

1.读读课题,说说“羿射九日”的意思。

2.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羿射九日”的原因?

自己读一读,想想原因是什么。

借助下列词语讲一讲:

帝俊 羲和 汤和 轮流 违反 苦不堪言

3.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羿射九日”的经过?

自己读一读,想想羿是怎样射掉九个太阳的。

借助下列词语讲一讲:

尧 神弓 神箭 爆裂 凉爽 派人 罢手

4.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羿射九日”的结果?

自己读一读,想想羿射九日以后怎么样。

借助下列词语讲一讲:

只留 安居乐业 拥立

5.讲一讲《羿射九日》的故事。

四、你还知道哪些古代神话故事?讲一个给同学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