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求2022年镇江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参:

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1. níng 黎 枷 jué

2. 教然后知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一览众山小 醉翁之意不在酒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3.C

4.(锦襕异宝)袈裟(答出“袈裟”即可)

5.①劫了生辰纲。(意思对即可)

②宋江找借口脱身,给晁盖通风报信。(意思对即可)

6.(1)第①处应将“推敲”改为“考虑”(或“顾及”,意思对即可)。

(2)第②处应在“达到”后增补“的目标”(意思对即可)。

(3)第③处应将“是否”删去,

(4)第④处应将“繁殖成功之森林”与“结成功之果”互换位置。

7.(1)芒种

(2)安排农事的需要。(意思对即可)

(3) 清明 有利于二十四节气的传播传承(或“有利于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承”,意思对即可)

8.地处市井(或“毗邻”);建筑简陋(或“屋内陈设简陋”)。(意思对即可)

9.不设统一答案。

示例一:这两人的园屋和作者的宅院一样狭小,以此表明自己和他俩一样,不重物质生活,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运用村托(类比)手法,以“庾信园”“陶潜屋”衬托自己的“小宅”(或“以小宅类比古人的陋室”),隐含以“贤人”自居之意,抒发自己虽居小宅,但心胸宽广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10.C

11. 更加 等候,等待 改变 从前,往昔(意思对即可)

12.①各地(或“许多”)胡人都争着把马卖给唐军(或“唐朝”“唐人”),唐军(或“唐朝”“唐人”)把马全都买下。(意思对即可)

②我怎么能够用几万人的生命来换取我一个人的官位呢!

13.(1)伺机兴师,出必有功;(2)高价买马,唐兵益壮;(3)反对攻打吐蕃,认为得不偿失。(意思对即可)

14.不设统一答案。

示例一:军中士卒为了功名,求战心切与王忠嗣派人反复侦察、见机出兵形成对比,突出王忠嗣的谨慎稳重。

示例二:王忠嗣反对攻打石堡城与董延光主动请求率兵攻打形成对比,体现出王忠嗣对士兵生命的关爱。

示例三:哥舒翰率兵攻打的结果,衬托王忠嗣预估攻打石堡城会损失巨大、得不偿失的正确,突出王忠嗣高瞻远瞩,料敌如神。

示例四:李光强对王忠嗣态度的转变,侧面衬托王忠嗣始终不愿用数万人的生命来保全官职,突出王忠嗣的正直善良。

(意思对即可)

15. 左上方是群山围绕出的隐逸世界(或“右下方是被群山隔绝的现实世界”)。 对隐逸世界的向往(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意思对即可)

16.对描绘的景物,要身临其境,长期观察;对描绘的景物,要能表现其精神实质;对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意思对即可)

17.一切美术作品,尽量表现,非为不能,而且不必。(意思对即可)

18.不设统一答案。

示例一:画重在表现所描绘景物的精神实质,并不强调和现实完全一致,是在创造意境。

示例二:画家力求表现所描绘景物的精神实质,经过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

示例三: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有了深刻感受,有了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愿望就有了意境的独创性。

示例四:画家对一种境遇,未表现之先,先加一番选择。选择定的材料又经过一番理想化,把画家的人格参加进去,然后表现出来。所表现的只是实物一部分,就连这一部分也不必和实物完全一致。(意思对即可)

19. 有温情回忆(或“心生喜悦的涟漪”) 写文学,备课写讲义 觉得它亮得那么有力量,觉得安全 能够读写(或者“就着小台板读着、写着,无意地准备了未来”)

20.既寓指生活中的人们需要光(或“小王子对光的向往”),也表达了生活中的“点灯人”对他人有重要意义(或“点灯人对小王子有着重要影响”),从而自然引出下文中的各类“点灯人”(作家、画家等人)。(意思对即可)

21.(1)贫穷的梵高,居然完全沉迷于绘画之中;生活中没有光亮的人,居然绘出照亮世间的光影(或“居然心中一片光明”)。(意思对即可)

(2)感受到“青年人想在床头有些亮光的小心愿”;感受到“眼开眼闭的人心里也有光”(或“青年人想在床头有些亮光的小心愿被宽容地照应了”,或“感受到心中也有光”);认识到“恋光的何止哪一个某某人”(或“从而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恋光心理”)。(意思对即可)

22.强调写作情景,既是点题,也照应前文那盏老台灯“一直在我桌上,夜晚和阴沉的白天,都亮着”的叙述,更包含深意;表明自己要将灯光撒入文学文字(或“正践行‘寻找光亮的角度,写出光影照着的人生,鼓励生命和岁月,令心境明媚’的创作理念”),通过此文给人们传递“小光亮”(或“启发人们要做点灯人”)。(意思对即可)

23.例文:

其实是优点

小时候,总被父母催,尤其是在吃饭的时候,“快点吃,要迟到了”“看你吃个饭磨磨蹭蹭的”,是不是很熟悉,想必大家也都有被父母在吃饭问题上被“骂”的经历吧。家长有时候觉得孩子吃饭慢,是怕孩子养成拖延的习惯,担心孩子遇到事情拖拖拉拉、磨磨唧唧,没有时间观念。

我喜欢慢点吃,喜欢享受流淌在唇齿间食物的美味,喜欢美好的感觉在眉宇间舒展,喜欢体会一家人坐在一起温情满满的时刻,喜欢看见妈妈见我将盘碗扫荡个精光的喜悦。我觉得,慢点吃其实是优点。

然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已经让很多人忘记了本心,吃饭仅仅是为了果腹,甚至吃完也不知道饭的滋味。因此,饭就成了快递员手中的狼吞虎咽,办公室白领的凑合,孤寡老人眼里的随便。殊不知,每个人都渴望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前,细嚼慢咽地享受一顿美好的晚餐。尤其是在源远流长的文化里,慢慢吃是一种智慧。

之于身体,吃饭慢,能够使食物得到充分地咀嚼。食物进入消化系统后,营养物质被充分吸收,可以减轻肠胃的负担,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古文中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这个道理。慢慢吃,还可以将鱼刺、骨头等危险物仔细地挑出,以免损伤身体。

之于精神,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细细地咀嚼时,大脑皮层的运动会增加,可以预防大脑的老化,同时各种食材味道的,能愉悦人们的身心,使人心绪变得平稳。加上和亲近的人一起围坐,在一个祥和的氛围中享受着人间烟火,也是一件幸事。

可见,吃饭慢并不是缺点,而是优点。但是物极必反,吃饭也不能过于慢,不能边玩手机边吃,也不能过于挑挑拣拣。总之,凡事要有度,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适度的慢,其实是一种优点。

初三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三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应用(44分)

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8分)

颓唐()附和()倦怠() 腌臜()

qián()诚nuò()弱 chù()生

门 kǎn()

2、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然后改正。(8分)

查无消息不屑置辫深恶痛急甜言密语

诧紫嫣红兴兴向荣义愤填鹰旁遗斜出

错别字

改正

3、请按原诗词的上下句顺序填在线上。(4分)

A、抽刀断水水更流B、襄阳好风日

C、千里莺啼绿映红D、举杯销愁愁更愁

E、无可奈何花落去F、留醉与山翁

G、水村山郭酒旗风H、似曾相似燕归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备选句子填空。(4分)

尊严就是勇猛尊严就是盘旋

尊严就是飞翔尊严就是羽毛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改下列病句。(12分)

⑴他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我们要学习“海空卫士”王伟同志英勇无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的生活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下边的广告词有没有毛病?请选择其中的一则作简单分析。(4分)

⑴今年爸妈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⑵艾琳洗面奶特别适合任何皮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杜甫《春夜喜雨》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A、开始两句,诗人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仿佛春雨知道农时,应时而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落笔,写了“好雨”润物之切,诗人爱雨之心。

C、两句,诗人设想雨后晨景:雨过天才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全诗不露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可以体会出诗人喜雨之情。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7题。(32分)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脸乱蓬蓬的胡子。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让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已”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吁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洪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8、本段文字选自______的__________,这是他继篇白话《________》创作的又一篇白话。本文体裁是_______,是一篇讨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战斗檄文。( 7分)

9、孔乙己站着喝酒说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穿长衫”说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他________________。( 3分)

10、“长衫又脏又破”,“脏”说明他__________,“破”说明他___________。(2分)

11、“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句表明了孔乙己_________。“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能算偷吗?”这句话反映了孔乙己___________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4分)

12、作者写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用意在于()。(2分)

A、突出酒店气氛和谐。B、表明当时人与人间的冷漠无情。

C、说明人多管闲事。D、说明孔乙已是个快活的'人,能引人发笑。

13、“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的深刻含义是()。(2分)

A、表明讲信誉,从不赊帐。

B、表明孔乙己有钱。

C、孔乙己显阔,故意炫耀,非常得意。

D、既表示分文不少,自己是个规矩人,又对短衣帮有取笑表示若无其事,以掩饰内心的不安,活画了孔乙己拮据穷酸的本相。

14、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孔乙己便涨红了脸”的“涨”字,说明孔乙己被指到痛处,表现了内心的羞耻。

B、“额上青筋条条绽出”的“绽“字显示了孔乙已的恼怒。

C、“窃书不能算偷”,说明孔乙己的辩解是自欺欺人,表现了孔乙己的迂腐可笑。

D、店里的人拿孔乙己取笑,说明孔乙己的人缘好。

15、此段文字刻画孔乙己,使用的描写方法有()。(2分)

A、肖像、语言、动作

B、肖像、语言、心理

C、动作、心理、语言

D、心理、语言、肖像

16、省略号的作用主要有:A、表思维的跳跃;B、表心情的矛盾;C、被抢白而话没说完;D、表思索正在进行。说明下列各句中省略号的作用 。 (4分)

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

⑵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17、你对孔乙己怎么看,谈谈你的看法。(4分)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生命的价值(24分)

①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男孩,常常悲观地问:“像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②总笑而不答。

③有一天,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 ,不论别人出多少钱,不能卖。”

④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的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院内 ,男孩兴奋地向报告,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⑤,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成“稀世珍宝”。

⑥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将这一切禀报。望着男孩,徐徐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他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18、请写出文章的六要素。(6分)

⑴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事情的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③段“真卖”一词上的引号的作用是()。(4分)

A、表示引用B、表示讽刺否定

C、表示特定称谓D、表示强调或者着重指出

20、第②段中加粗字“总”与上文哪个词相照应?这两个词说明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⑤段中“竟”字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去展示”,为什么不说“卖”,而说“展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普通的石头为什么说成是稀世之宝?(用文中的话回答)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不计入总分)

从下面的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1、阳光总在风雨后(命题作文)

2、瀑布从万丈悬崖上奔泻而下,像一道闪闪发亮的珠帘,雷鸣般的轰响震憾着群山。可是,人们攀上崖顶,却发现上面不过是一条平缓的小河,它一路走来,汇集着点点滴滴的泉水。如果它不跨出那一步,冲下悬崖,就只能在山岩之中默默流淌。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请以“勇敢地跨出了那一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应用

1、tuíhèdàizā虔懦畜槛

2、查──杳辨──辩急──疾密──蜜诧──姹

兴──欣鹰──膺遗──逸

3、A──DB──FC──GE──H

4、尊严就是飞翔。

5、⑴他的作文不但常常居全班之冠,而且在全校冒尖。

⑵我们要学习“海空卫士”王伟同志英勇无畏的精神。

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的生活水平。

6、提示:两句都有语病,句是前后矛盾。第二句是“特别”应该有针对性。

7、C

二、现代文阅读

(一)

8、鲁迅《孔乙己》《狂人日记》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

9、穷自命清高,显示自己与短衣帮不同身分特殊

10、懒穷

11、常受欺凌爱面子,掩饰错误自欺欺人迂腐可笑

12、B

13、D

14、D

15、B

16、CD

17、略

(二)

18、⑴某天

⑵孤儿院市场

⑶男孩、

⑷男孩对自己的生命很悲观。

⑸男孩照的吩咐拿一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论别人出多少钱,不卖,石头被传扬成“稀世珍宝”。

⑹男孩受到教育: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

19、D

20、“总”与上文的“常常”相照应,说明男孩对自己的生命极其悲观,内心非常痛苦。

21、不能去掉,因为“竟”表示出乎意料,说明这块石头极其普通,由于对它的珍惜使它身价倍增,这是男孩没有想到的,恰是的用心所在,“竟”很好地突出了文章中心

22、因为“卖”是用东西换钱,前两次到市场上去卖,是因为石头可用钱衡量它的价值,而到宝石市场时,它已成宝石,不能用钱衡量石头的价值,它也就被传为“稀世珍宝”

23、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因为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就成了稀世珍宝。

初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第I卷 (共70分)

一、选择。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执拗(niù) 脂肪(zhǐ) 褴褛(lán) 自给自足(jǐ)

B.阴晦(huì) 蓓蕾(lěi) 妥帖(tiē) 既往不咎(jiū)

C.干涸(hé) 粗犷(ɡuǎnɡ) 炫耀(xuán) 杳无消息(yǎo)

D.笨拙(zhuō) 琐屑(xiè) 胚胎(pēi) 满载而归(zài)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夏天处在春华秋实之间,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B.每天早晚高峰时间,乘客们总是在公交站前景然有序地排队上车。

C.清明时节,在八大处顶峰,鸟瞰春光明媚的北京城,心情豁然开朗。

D.张丽莉老师在危险时刻奋不顾身地去救学生,用行动诠释了师魂的真谛。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闲暇 目不暇接 B.谋生 不谋而合

C.安抚 安然无恙 D.精致 闲情逸致

4.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椰风海韵,是海南迷人的魅力所在,一排排高大的椰树 不结果,优雅地为海南街道撑出一列列绿伞,也是海南的风景线。 现在,大王棕等风景树取代了椰树,海南各个城市的街边,绿色椰伞越来越少, 这种让海南人骄傲的风景正在消失。()

A.即使 由于 因此

B.如果 由于 而且

C.即使 但是 因此

D.如果 但是 而且

5.下列语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

B.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

C.摄影师和画家继续在探寻桥之美,大桥、小桥,各有其美。

D.读现代的书,可以与同时代的人作精神上的交谈,读古代的书,可以承传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

6.结合语境, 依次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走在森林里,不经意抬起头来,但见一枚老叶忽然离枝,时左时右,乍滑乍划, 。秋天的太阳,无声地从树缝叶隙间投射下一道道晶莹澄黄的光束,飘落的叶身偶然从中穿梭而过,显得忽暗忽明,仿佛要说些什么,然而面对相识而又那般熟悉的森林的岑寂,以及 ,却欲言又止。终于,嗒的一声轻轻落了地,画下了一生暂时的休止符号。()

A.从高高的树端垂落 周遭一向沉默注视的阳光

B.从高高的树端荡落 周遭一向沉默注视的阳光

C.从高高的树端垂落 周遭一向沉默的阳光的注视

D.从高高的树端荡落 周遭一向沉默的阳光的注视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⑴ ①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1分)

⑵海内存知己, ②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分)

⑶辛苦遭逢起一经, ③ 。(文天祥《过零丁洋》) (1分)

⑷《小石潭记》中,由小石潭凄冷的气氛而引发作者心情忧伤的句子是 ④ , ⑤ 。(2分)

8.名著阅读(3分)

“那七个贩枣的客人,立于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 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交过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下去。”这段话是 ① (填故事名称)中的情节,出自四大名著中的《 ② 》,作者 ③ 。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随着手机在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拥有了手机,手机已经成为中学生的生活必需品。手机强大的使用功能在给生活带来便利并增添趣味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为此,我区某校学生会成员就中学生使用手机问题展开调查,请你根据他们这次调查活动的相关资料,完成以下任务。

9.下面是调查组同学提供的表格,请你提取信息概括表格内容,并由此写出结论。(4分)

中学生使用手机频率调查表

使用年级

使用时间 初一 初二 初三

每天使用两小时以上 27% 29% 11%

每天使用一小时左右 35% 38% 30%

每天使用半小时以内 38% 33% 46%

除周末平时从不使用 0 0 13%

内容:

结论:

10.以下是调查组同学从网上搜集到的三则材料,请你针对每则材料提出相应建议,以减少中学生使用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3分)

【材料一】有研究显示每天使用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超过1小时,就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受到影响,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

【材料二】有媒体了这样一条:一家人聚餐,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聊聊天,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对此,有网友开玩笑说:“世界上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材料三】有些家长为了接送孩子方便或在孩子上下学的路上及时与孩子保持联系,于是让孩子带手机到学校。结果,有些孩子自控力,在课堂上偷偷玩手机,影响了听讲,以致学习成绩下降。

建议一:

建议二:

建议三:

11.这次调查活动结束后,调查组同学要上交调查报告。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为调查报告拟一个题目。(4分)

题目:关于 的调查报告

2011年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的答案啊,急!急!急!急!急!

广东省广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卷(word版有答案) 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6小题,1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峰峦luán 菜畦wā 静谧mì 芊 芊细草qiān B.斑斓lán 商酌zhuó 琐屑xiè 亘古不变héng C.簇新cú 取缔dì 追溯sǜ 影影绰绰chuò D.藩篱pān 剽悍piāo 蜷伏juǎn 断壁残垣yu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蓬篙 苦心孤诣 匍匐 云云众生 B.荫蔽 历尽心血 深邃 断张取义 C.博击 跚跚来迟 狼藉 格物致知 D.懊悔 销声匿迹 怪诞 人情练达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全长仅600多米的文德路上,文化商肆林立,卖古玩、字画、书籍和文房四宝的商 铺____________,成行成市。(鳞次栉比 星罗棋布) ②亚运期间,志愿者热心服务大众,他们既能详细地为游客提供各类场馆的介绍,又 能__________地向大家讲解场馆各自的特点。(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③广州沙面随处可见的古榕树大多___________相仿,它们虽然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 雨,现在依然挺拔葱茏,生机盎然。(年纪 年龄) A.鳞次栉比 绘声绘色 年龄 B.星罗棋布 绘声绘色 年纪 C.鳞次栉比 栩栩如生 年纪 D.星罗棋布 栩栩如生 年龄

广东省广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卷

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6小题,1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峰峦luán 菜畦wā 静谧mì 芊 芊细草qiān

B.斑斓lán 商酌zhuó 琐屑xiè 亘古不变héng

C.簇新cú 取缔dì 追溯sǜ 影影绰绰chuò

D.藩篱pān 剽悍piāo 蜷伏juǎn 断壁残垣yu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蓬篙 苦心孤诣 匍匐 云云众生

B.荫蔽 历尽心血 深邃 断张取义

C.博击 跚跚来迟 狼藉 格物致知

D.懊悔 销声匿迹 怪诞 人情练达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全长仅600多米的文德路上,文化商肆林立,卖古玩、字画、书籍和文房四宝的商

铺____________,成行成市。(鳞次栉比 星罗棋布)

②亚运期间,志愿者热心服务大众,他们既能详细地为游客提供各类场馆的介绍,又

能__________地向大家讲解场馆各自的特点。(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③广州沙面随处可见的古榕树大多___________相仿,它们虽然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

雨,现在依然挺拔葱茏,生机盎然。(年纪 年龄)

A.鳞次栉比 绘声绘色 年龄 B.星罗棋布 绘声绘色 年纪

C.鳞次栉比 栩栩如生 年纪 D.星罗棋布 栩栩如生 年龄

4.下面语段中,没有语病的一组句子是 (3分)

①生活在计算机时代的人们发现,“离开电脑不会写字了”,“有些字认是认得,就是

写不出”。②随着电脑输入能的日益强大,让许多人在键盘上敲字的速度也“飞”了

起来。⑨会打字,但不会写字,这成为当今电脑一族患上了“怪病”。④越来越多的人担

忧,这样下去会导致书写能力的退化,出现一群只会看不会写的新“文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准确说明下面图片中“骑楼”建筑外形特点的一项是 (3分)

A.骑楼,是楼房伸出遮盖人行道的中空部分,在马路一边相互连接,形成沿街长廊。

B.骑楼,是串通连接跨越马路而建的建筑物,在马路两边相互连接,形成沿街廊道。

C.骑楼,作为大城市的商业化的产物,它为广州的商业文化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D.骑楼,源于古希腊,二十世纪初传入广州,为广州的商业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6.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依次填写恰当的语句。(4分)

什么是美?不同的观察会有不同的收获。沉稳的静景是凝固的美,欢快的动景是流

动的美;_____________________,优雅的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

美,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谁家暗飞玉笛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兄弟除了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反应机敏的共同特点外,还有鲜明的个性。请各举一例分别说出三兄弟不同的个性

部编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发布者:张华

部编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0分)(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5)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句子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自己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又稍含不满之意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反的是《爱莲说》中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A以蔑视的目光,俯瞰着山脚下的敌人,崛立在一块巨大高耸的岩石上,吸引着全部毒弹的袭击,A决心让自己的战友们赢得时间,转危为安。

“扫射吧!”A把双手叉在腰间,一动也不动地分开双脚,稳稳地踏住岩石。“征服不了人!”A苍白带血的脸上露出冷笑,让鲜血从洞穿的身上流出,染遍了脚下的红岩……

突然,一阵响亮的冲锋号声,在耳边响起。A猛然听出,胜利的号声,已经来临。这胜利的号角,多么接近,多么动人!华子良终于来了,在危急的时刻赶来了。来了。胜利的黎明也来了!

“啊!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