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诺贝尔化学奖将揭晓 诺贝尔化学奖揭晓2021

2022年10月5日,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美国化学家 Carolyn R. Bertozzi,丹麦化学家 Morten Meldal 和美国化学家 Karl Barry Sharpless,获奖原因是他们为 " 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发展 " 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诺贝尔化学奖将揭晓 诺贝尔化学奖揭晓2021诺贝尔化学奖将揭晓 诺贝尔化学奖揭晓2021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化学家卡罗琳·贝尔托西(Carolyn R. Bertozzi)、丹麦化学家摩顿·梅尔达尔(Morten Meldal)和美国化学家卡尔·巴里·夏普莱斯(K. Barry Sharpless)。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汉斯·埃勒格伦当天在皇家科学院会议厅公布了获奖者名单及主要成就。他表示,获奖者们对“链接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来源:海外网

海外网10月6日电 北京时间10月6日晚,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本杰明·李斯特(Benjamin List)和大卫·麦克米伦(David W.C. MacMillan)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发展”获得这一奖项。

根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介绍,诺贝尔化学奖是根据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旨在颁给“做出最重要的化学发现或改进的人”,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诺贝尔化学奖首次颁发是在1901年,获奖者是荷兰化学家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表彰其在发现溶液中的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以及对立体化学和化学平衡理论作出的贡献。

以下为近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名单及其主要成就:

2020年,授予法国科学家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和美国科学家珍妮弗·安妮·道德纳,以表彰她们在“开发基因组编辑方法”方面做出的贡献。

2019年,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威廷汉和日本科学家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贡献。

2018年,授予美国科学家弗朗西丝·阿诺德和乔治·史密斯以及英国科学家格雷戈里·温特,以表彰他们在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于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

2017年,授予瑞士科学家雅克·杜博歇、美国科学家约阿希姆·弗兰克以及英国科学家理查德·亨德森,以表彰他们在冷冻显微术领域的贡献。

2016年,授予法国科学家让-皮埃尔·索瓦日、美国科学家弗雷泽·斯托达特、荷兰科学家伯纳德·费林加,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的贡献。(海外网 张霓)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浏览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中新网10月5日电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Carolyn R. Bertozzi、Morten Meldal和K. Barry Sharpless。诺贝尔化学奖首次颁发于1901年,截至2021年,共颁奖113次,有188位获奖者。诺贝尔奖官网上对该奖项介绍道:“对于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自己的工作来说,化学是最重要的科学。他的发明的发展以及他采用的工业流程都是基于化学知识。化学是诺贝尔在其遗嘱中提到的第二个获奖领域。”

中新网10月5日电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Carolyn R. Bertozzi、Morten Meldal和K. Barry Sharpless。

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截图

诺贝尔化学奖首次颁发于1901年,截至2021年,共颁奖113次,有188位获奖者。

诺贝尔奖官网上对该奖项介绍道:“对于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自己的工作来说,化学是最重要的科学。他的发明的发展以及他采用的工业流程都是基于化学知识。化学是诺贝尔在其遗嘱中提到的第二个获奖领域。”

三位科学家获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相关阅读:

诺贝尔化学奖即将揭晓,女性科学家会否获奖?

诺奖开奖周热闹非凡,“生理学或医学奖”首次颁给了遗传学,物理学再次给与了量子领域,自然科学领域每年最难预测的化学奖花落谁家?让我们来看看今年的热门人选。

在诺贝尔化学奖百余年历史上,一共有7位女性获奖,少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12人,多于物理学的4人。

今年的“引文桂冠奖”中,出现了著名华裔科学家鲍哲南的身影,也使得这位女性科学家进入了诺奖的热门候选名单。

鲍哲南教授,是国际柔性电子领域专家。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主任、K.K.Lee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发明家学会会士。

她的研究的范围包括化学、材料科学、能源、纳米电子学和分子电子学,有机和高分子半导体材料、传感材料、有机半导体晶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电子纸、人工电子皮肤。

她的研究成果为下一代基于有机光电材料的柔性电子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原理和技术支撑,她开创了有机电子材料的分子设计概念,使柔性电子电路和显示器件成为可能。而她最负盛名的工作之一,是人造皮肤的相关研究,在医疗设备、能源存储和环境应用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应用前景。

今年诺贝尔奖“风向标”——沃尔夫奖(Wolf Prize)化学领域的奖项,也出现了女性科学家身影,分别颁发给普林斯顿大学的邦尼·巴斯勒(Bonnie L. Bassler)教授、斯坦福大学的卡罗琳·贝尔托西(Carolyn R. Bertozzi)教授,以表彰她们在理解细胞通讯的化学原理方面、在发明化学方法来研究细胞通讯过程中糖类、脂质以及蛋白质的作用方面所做的开创性贡献。同时获奖的还有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的本杰明·F·克拉瓦特(Benjamin F. Cravatt III)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普林斯顿大学的邦尼·巴斯勒(Bonnie L. Bassler)教授也上了今年的“引文桂冠奖”荣誉榜,和她因为同一个原因“研究通过群体感应——这一通过化学沟通协调的系统,进行细菌的基因表达调控”上榜的,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授埃弗里特·彼得·格林伯格(E. Peter Greenberg)。

另一位早已在“候选名单”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能源杰出冠名讲座教授、卡夫利能源纳米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纳米材料学家杨培东教授,他也是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老朋友”。因其“通过半导体纳米线和纳米线光子学的变革性进展,为应对全球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挑战开辟了新的视野”而获得2015年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

杨培东教授在半导体纳米线、原子组装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并有望应用于一系列高技术设备,如微型发光二极管、激光器,到晶体管、计算机电路、太阳能电池板以及生物传感器等领域。他在半导体纳米线和异质结构的研究中采用创新性合成和装配工艺、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基于纳米线的光电、热电、太阳能转化和纳米流体之中。从研制出第一个纳米导线激光器,到现在设计纳米导线太阳能电池,杨培东领导的团队在纳米导线光子学研究领域取得多个重大突破。

因为对纳米光子学的贡献,包括研制出第一个纳米导线激光器,他43岁获得2014年“引文桂冠奖”。和他同一年获得“引文桂冠奖”的科学家戴维·朱利叶斯(David Julius)教授获得了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2020年,杨培东教授因“开创性纳米颗粒太阳能电池和人工光合作用”而获得“非常规能源”的提名,是获得“全球能源奖”的首位华人。

和鲍哲南教授和杨培东教授同在材料领域的奥马尔·亚基(Omar Yaghi)和藤田诚(Makoto Fujita)多年来因为研发了多孔金属-有机骨架结构获奖呼声一直很高。

亚基教授曾多次出席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分享他的科研成果。他开拓了网状化学——一个全新的化学领域,它涉及通过牢固的键将分子结构单元缝合在一起以形成开放框架。他最知名的工作是设计和生产新型化合物、金属有机框架 (MOFs) 、沸石亚米达唑框架 (ZI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Fs)。这些材料在氢和甲烷的储存、碳捕获和转换、从沙漠空气中获取水以及催化等方面非常有用。他将这一领域称为“网状化学”,并将其定义为“通过强键将分子构建块拼接成扩展结构”。他也是分子编织的先驱,合成了世界上第一种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编织的材料(COF-505)。

能源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从近年来诺奖颁发的风向来看,奖项奖励的领域和成果与现实问题的连接越来越紧密,对能源方面的化学解决方案或许值得格外关注。

此外“点击化学”的创始人巴瑞·夏普莱斯(Barry Sharpless)是否可能“二次获奖”?也是多年以来大家反复提及的问题。

在诺贝尔奖百年历史上,只有居里夫人(Marie Curie)、约翰·巴丁(John Bardeen)和弗雷德里克·桑格尔(Frederick Sanger)三人曾经两次获得科学奖。其中只有桑格尔是1958年和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此后40余年,再无科学家能在诺奖化学奖“梅开二度”。

在现今曾获得诺奖的科学家中,美国化学家巴瑞·夏普莱斯(K. Barry Sharpless)被认为最有可能再度获得诺奖。凭借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方面的贡献获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后,夏普莱斯开拓了一个全新领域——点击化学。

点击化学的概念对化学合成领域有很大的贡献,在药物开发和生物医用材料等的诸多领域中,它已经成为最为有用和吸引人的合成理念之一。今年夏普莱斯也将来沪出席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10月5日,2022年最后一个自然科学奖项获奖人是谁,一起静候结果揭晓。

跟我们的生活日常是息息相关的,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发展,所以和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的联系的。还带动了我们的文化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和文化息息相关。

我觉得跟我们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因为他们研究出来的项目我们是很少见的,所以我觉得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获奖者的背景就是,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化学家,对化学从事了很多年的研究,拥有很多的专利。

一位是德国的科学家,一位是美国的科学家,他们没有特殊的背景,但是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非常的成功,都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这个获得者是一个特别优秀的物理学家,实力非常的强,然后也用很多年去研究物理,对社会的贡献非常的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