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三年级蚂蚁阅读题答案_三年级蚂蚁阅读题答案嫉妒

蚂蚁阅读题答案_蚂蚁阅读理解及答案(2)

《蚂蚁的习性》阅读原文

三年级蚂蚁阅读题答案_三年级蚂蚁阅读题答案嫉妒三年级蚂蚁阅读题答案_三年级蚂蚁阅读题答案嫉妒


三年级蚂蚁阅读题答案_三年级蚂蚁阅读题答案嫉妒


生物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一些认识。

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他们同心协力地把食物拖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撞碰来传递信号。()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摆动得特别[猛烈热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分析]方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然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它们闻到这种气味()能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画断,蚂蚁就迷路了。

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价值吗?有。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对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提供一些可贵的科学资料。

《蚂蚁的习性》阅读题目

1.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搬兵:

②归途:

2.在文中的( )里加上关联词语。

3.用“~~~~”线画第四自然段中的中心句。

4.将文中[ ]内不合适的词划掉。

5.分段,用“‖”线分段,写出段意。

6.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蚂蚁的习性》阅读答案

1.(1)指蚂蚁回巢去招呼自己的同伴。

(2)指蚂蚁回巢的道路

2.如果、就;只要、就。

3.中心句: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

4.划掉的词是:热烈 分析

5.共三段,

段:(第1自然段)段意:生物学家对蚂蚁的习性有一些认识。

第二段:(第2—4自然段)段意:蚂蚁的生活习性。

第三段:(第5自然段)段意: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有科学价值。

6.本文记叙了蚂蚁的一些生活习性,告诉我们,研究、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对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提供可贵的科学资料。

猜你还感兴趣的:

1. 蚂蚁阅读附答案 蚂蚁阅读与答案

2. 蚂蚁的群体智慧阅读练习及答案

3. 蚂蚁的习性阅读练习及答案

4. 《神奇的蚂蚁》阅读答案

5. 《面对蚂蚁》阅读答案

蚂蚁 阅读答案

1. 把热烈去掉,猛烈是对的。分析去掉,辨别是对的。

2. 如果……就……

只要……就……

3.c

4.设问

5 (3)对的,其他错。

6.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供可贵的科学资料。

7.

蜜蜂采蜜之前,总是先派出部分蜜蜂分头去寻找蜜源。我们知道蜜蜂并不会说话,那么蜜蜂找到蜜源后,它该怎样告诉它的同伴们呢?

蜜蜂会用各种不同的舞蹈向自己的同伴传递消息。根据它的“舞步”,其他的蜜蜂就可以准确地知道哪儿有花蜜了。蜜蜂的舞蹈形式有好多种,如果花在近处,就跳圆圈舞;反之,就跳“8”字形舞。

1. 把热烈去掉,猛烈是对的。分析去掉,辨别是对的。

2. 如果……就……

只要……就……

3.c

4.设问

5 (3)对的,其他错。

6.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供可贵的科学资料。

7.

蜜蜂采蜜之前,总是先派出部分蜜蜂分头去寻找蜜源。我们知道蜜蜂并不会说话,那么蜜蜂找到蜜源后,它该怎样告诉它的同伴们呢?

蜜蜂会用各种不同的舞蹈向自己的同伴传递消息。根据它的“舞步”,其他的蜜蜂就可以准确地知道哪儿有花蜜了。蜜蜂的舞蹈形式有好多种,如果花在近处,就跳圆圈舞;反之,就跳“8”字形舞。

1. 把热烈去掉,猛烈是对的。分析去掉,辨别是对的。

2. 如果……就……

只要……就……

3.c

4.设问

5 (3)对的,其他错。

6.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供可贵的科学资料。

7.

蜜蜂采蜜之前,总是先派出部分蜜蜂分头去寻找蜜源。我们知道蜜蜂并不会说话,那么蜜蜂找到蜜源后,它该怎样告诉它的同伴们呢?

神奇的蚂蚁阅读题答案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取概括,阅读全文,根据“蚂蚁虽小,但力大无比”“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和杰出的‘剂师’”“可以帮助人类寻找矿产”,据此可以概括解答,需要注意字数限制.

(2)本题考查引号的作用,这里的“外科医生”和“剂师”是比喻的说法,所以选择C.

故选C.

(3)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及去掉之后的意思变化,点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4)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第二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并且将大象与蚂蚁进行对比,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第三段将蚂蚁比作外科医生和剂师,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还举了南非的例子,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答案:

(1)、 力大无比;会缝合伤口和配制剂;能帮助人类找矿.

(2)、C(2分)

(3)、限制范围,删去就成所有的,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删去.(3分)

(4)、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举例子(4分)

小学语文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附答案:一群蚂蚁作出决议

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刚走了一半路程,他们内部发生了冲突。一只蚂蚁对另一只蚂蚁抱怨说:“你怎么不肯出力?"

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也可以说,语文是运用语言规律与特定语言词汇所形成的书面的或口语的言语作品及这个形成过程的总和。

写好作文的技巧

1、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写你的所见、所闻;写你的亲身体会;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2、写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对当今的应试教育,你不妨学会一些技巧。比如,平时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开头及结尾。以备考试用之。

3、多读书,用心读,学会借鉴。好的文章、好词、好句,学会积累。

4、确立新颖、独特的文章标题。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蚂蚁的本领阅读题答案

在做《蚂蚁的本领》这篇阅读题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么一个答案:蚂蚁是一个很神奇的物种。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蚂蚁的本领》阅读题目及其参以供大家学习。

《蚂蚁的本领》阅读原文

美国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曾经这样描述蚂蚁:“蚂蚁太像人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投入,用化学喷剂惊扰和迷惑敌人并捕捉奴隶;织巢蚁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看电视了……”他太夸张了吗?没有!其实蚂蚁的本领远不止于此。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它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此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

别看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就那么几个小小的神经元在一起,根本谈不上有头脑和思想,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时居然能够____、____、____,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浩大令人惊叹:有的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的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300层的摩天大厦。蚂蚁王国的这般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 种植 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但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园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种植无收时还会向邻居借贷!

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但蚂蚁不怕,甚至可以灭火!科学家曾作过这样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蚁穴顶上,开始它们似乎有点惊慌,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只见无数蚂蚁前赴后继扑向火焰,用分泌出的蚁酸来灭火,经过66秒,一些蚂蚁牺牲了,但终于扑灭火焰。当再次重复这个实验时,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而且无一伤亡。

蚂蚁,这种有着8000万年历史的“资深”家伙,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蚂蚁的本领》阅读题目

1、第三自然段中空缺处应填写的三个词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思考、谋算、筹划B、筹划、思考、谋算

C、谋算、思考、筹划D、思考、筹划、谋算

2、对下面 句子 中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叉路口”中的‘竟’表示“出乎意料”。

B、“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真菌的本领”中的“约”表示“大概、估计。

C、“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儿几乎都怕火”中的“几乎”表示“所有的”。

D、“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中的“就”表示“所用的时间短”。

3、 文章 开头引用美国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的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

4、本文在说明蚂蚁的惊人本领时,是通过四个方面来具体表现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写出(每项不超过8个字)。

5、第三段文字中,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 方法 ,这种形象化的语言在 说明文 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6、本文的结尾段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它起到了什么效果?

《蚂蚁的本领》 阅读答案

1、D

2、C

3、是为了引出蚂蚁有出人意料的本领的说明中心

4、修筑公路建筑工程种植真菌灭火本领

5、增强说明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引起读者兴趣

6、是对上文所举的例子发出的赞叹,既与文章题目和文首呼应,又再次强调说明的中心。

《蜜蜂和蚂蚁》阅读原文

人们都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许多采蜜图,诗人写了许多赞蜂诗,甚至连刚会说话的小儿嘴里也会哼唱:“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他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晚上回窝,我们也晚上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 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翁翁”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因此再也不嫉妒蜜蜂了。

《蜜蜂和蚂蚁》阅读题目

1.填空: 蚂蚁嫉妒蜜蜂的是__________,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______________,蜜蜂的勤劳是_________,蚂蚁勤劳为的是__________。从中看出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两个省略号,个表示___________,第二个表示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

4、联系上下文,在“_________________”上补全对话。

5、看了这个 故事 ,你懂得什么?

《蜜蜂和蚂蚁》阅读答案

1、蚂蚁嫉妒蜜蜂的是:人们称赞蜜蜂,不称赞蚂蚁。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都是早出晚归而人们只赞美小蜜蜂。蜜蜂的勤劳是人们。蚂蚁勤劳为的是自己_。从中看出为他人服务比为自己服务更能受到他人的尊敬

2、文中两个省略号,个表示内容的省略,第二个表示寓意的省略。

3、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

4、联系上下文,在“我有个问题想问你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上补全对话。

5、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什么?只有为他人服务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神奇的蚂蚁》阅读原文

①蚂蚁虽小,但力大无比。一只小小的蚂蚁能把一颗米粒拖进蚁穴,如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相当于大象的60倍。

②蚂蚁为何有如此惊人的大力气?昆虫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与肌肉的构造有直接的关系,肌肉产生力气与肌肉的粗细成正比,而与肌肉的长度无关。一只非洲大象的体重要比一只蚂蚁重一百多亿倍,而它的肌肉只比蚂蚁粗几百万倍,所以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当然要比大象大得多。

③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和杰出的“剂师”。在南美洲圭亚那的印第安人部落里,当地的大夫做外科手术时,常用一种割叶蚁来进行伤口缝合,大夫先将病人的伤口对合,让割叶蚁咬住缝合口,再剪下蚁身。留下的蚁头就成了的羊肠线。它把伤口缝合得紧密无缝,伤口愈合后还不必拆线,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④生物学家在对蚁穴的调查中发现,有一种红蚁能把采集到的肥马车、鸢尾花、紫罗兰、报春花的种子混合在一起,“配制”出一种奇效品,经过尝试,能使人的舌头麻木两三小时,就像是打麻针似的。

⑤白蚁虽食木毁房,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它又是出色的“地质勘探家”,可以帮助人类寻找矿产。现代科学家对白蚁聚居的土壤进行光谱分析,发现土堆里有 三十多种元素 ,其中的是硅和铝。在沙漠里,科学家还发现,白蚁常常深挖洞,找水源,经过化验,发现这种水中含有金属盐溶液。因此,只要观察沙漠中的白蚁洞,就可以了解矿物的储量及其分布情况。可见白蚁虽然对人类有害,但也有益。

《神奇的蚂蚁》阅读题目

6.本文是从哪三个方面说明蚂蚁的特异功能的?(每方面回答不得超过8个字)(3分) (1)(1) (2) (3)

7.第③段中“外科医生”和“剂师”两处引号的作用是(2分)( )

A.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B.标明需要着重指出的对象。C.标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8.、第④段中加点的“有一种”三个字能否删掉?为什 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②、③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分)

《神奇的蚂蚁》阅读答案

6、 力大无比 (2) 会缝合伤口和配制剂 (3) 能帮助人类找矿

7、C

8、限制范围,删去就成所有的,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删去。

9、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举例子。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题《小蚂蚁》及答案

【 #三年级# 导语】在拿到阅读理解的题目时,首先要读的不是文章本身,而是后面的题目。在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后,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文章,才能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提升做题效率。 考 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练习。

【小蚂蚁】

一只蚂蚁偶然爬上了一幅地图。一位男孩看见了,惊喜的欢呼:“哈!小蚂蚁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哟!小蚂蚁越过太平洋啦!”

小蚂蚁听了很得意,心想:“啊!地球上的山和的洋都被我征服了,我多伟大!得赶快回去,向大伙们炫耀一番!”于是,他调头向大树下的巢里爬去。

不想,归途中他不知被什么挡住了去路,好不容易爬到了一半,一阵风又吹得他腾空而起,飘落在一片汪洋大海中。幸好,又被那位男孩看见了,那孩子一面伸过一根树枝,带他脱险,一面叹息到:“挨,真可怜连这么个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

小蚂蚁一面喘气,一面疑惑不解:“什么?连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我不是战胜过的山和的洋么?”

面对赞颂,需要的不是陶醉,而是深思:自己是否名副其实?

1.小蚂蚁为什么觉得自己"伟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蚂蚁又因为什么"疑惑不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段文一句话,你想对小蚂蚁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因为小蚂蚁以为自己征服世界上的山和的洋。

2、因为小蚂蚁征服了世界上高的山和的洋,不可能连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

3、我想对小蚂蚁说:“你征服的是地图上的的山和的洋,并不是真的,可小土堆和小水洼是真正的,你那么小,当然过不去!”

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散文阅读就到这里了,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南帆《蚂蚁》阅读答案

1.不是为了赞扬蚂蚁,也不是为了赞扬人,而是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表现人的意志、行为的重大词语(重大判断、义无反顾、信念坚定)用来表现蚂蚁这种小动物。其效果有二:一大词小用,产生生一种幽默感;二是使描写对象的动作更加传神生动。

2.即“它无法知道,它的上方就有一副怜悯的眼光居高临下的观察着它,更不知道某

一根手指

顷刻之间就能将它捻成碎末。”

3.作者说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是

从人

的角度来说的,一粒饼干屑仅仅能填饱肚子,使它脱离一时的饥饿,在人类的眼中,这幸福实在是太渺小了,可这对

一只蚂蚁

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这粒饼干屑如同沙漠中的人发现的一壶水一样重要,一样可贵。蚂蚁满足于一粒饼干屑,满足于眼前境遇的改观,所以它是幸福的,知足常乐的道理在这只蚂蚁身上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