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中统和军统的区别 中统和军统最后谁赢了

中统与军统的区别有哪些?

1、从机构职能来看,中统是国民党中央的情报机构,中统的工作重心是监控国民党机关内部情况,军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情报机构,军统属于国民党军队序列,主要任务是收集各类情报、对军队监视整治,对敌对势力逮捕暗杀。

中统和军统的区别 中统和军统最后谁赢了中统和军统的区别 中统和军统最后谁赢了


2、从领导人来看,中统:是由国民党C.C系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名义上听从蒋介石指挥。军统由戴笠领导,戴笠对蒋介石忠心耿耿,言听计从。

3、从机构性质来看,军统局全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属于政府的内射机构,列入军队系统,主要负责对除军、宪、警等军事部门以及对外的情报安全工作,后来虽几经改组更名,但职责基本维持不变,始终为特务机关。中统局全称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属于党的内设机构,列入政治系统,主要负责除军、宪、警等军事部门外的情报安全工作,重心是在党政机关内部。

扩展资料中统是国民党中央的情报机构,军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情报机构。中统:“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国民党C.C系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中统的前身是由C.C系分子所组成的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党务调查处。

军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国民党统治集团为维护其统治而设立的特务组织。1938年8月成立。前身是“军事委员会密查组”(1927年建)、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4月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1937年建)。主要负责人为戴笠。军统局内勤组织共有八处、六室、一所;外勤组织在各大城市设“站”,在各省设“区”,在一些重要城市设“特别班”。其基本组织为“组”及直属情报人员。特工人员最多时近五万名,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

参考资料:

军统和中统有什么区别?

区别一、中统及其前身的地位高于军统,加上控制了邮政系统,能获取到大量的情报,因此立功无数,地位上超越了军统。

区别二、中统的工作重心是监控国民党机关内部情况;打击一切国民党之外的党派;控制社会舆论和思想。

区别三、军统属于国民党军队序列,主要任务是收集各类情报、对军队监视整治,对敌对势力逮捕暗杀。

区别四、中统虽然名义上听从蒋介石指挥,却控制在陈立夫、陈果夫之手,蒋介石基本掌控不了。

区别五、军统完全控制在蒋介石的手里,没有其他人的参与掌控。

军统和中统都是国民党为了监视共产党,以及迫害共产党成员而先后成立的特务机构。

1938年3月,蒋介石以抗战为理由,将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党务调查科改组成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5个月后又将复兴社特务处、军事委员会密查组和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整合成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它们就是国民党臭名昭著的特务组织中统和军统。

参考资料

飞天阳光.新华网[引用时间2018-5-2]

国民党中统和军统有啥区别

1、从机构职能来看,中统是国民党中央的情报机构,中统的工作重心是监控国民党机关内部情况,军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情报机构,军统属于国民党军队序列,主要任务是收集各类情报、对军队监视整治,对敌对势力逮捕暗杀。

2、从领导人来看,中统:是由国民党C.C系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名义上听从蒋介石指挥。军统由戴笠领导,戴笠对蒋介石忠心耿耿,言听计从。

3、从机构性质来看,军统局全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属于政府的内射机构,列入军队系统,主要负责对除军、宪、警等军事部门以及对外的情报安全工作,后来虽几经改组更名,但职责基本维持不变,始终为特务机关。中统局全称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属于党的内设机构,列入政治系统,主要负责除军、宪、警等军事部门外的情报安全工作,重心是在党政机关内部。

扩展资料中统是国民党中央的情报机构,军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情报机构。中统:“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国民党C.C系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中统的前身是由C.C系分子所组成的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党务调查处。

军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国民党统治集团为维护其统治而设立的特务组织。1938年8月成立。前身是“军事委员会密查组”(1927年建)、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4月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1937年建)。主要负责人为戴笠。军统局内勤组织共有八处、六室、一所;外勤组织在各大城市设“站”,在各省设“区”,在一些重要城市设“特别班”。其基本组织为“组”及直属情报人员。特工人员最多时近五万名,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

参考资料:

中统和军统都是特务组织,两者的区别是

工作内容:

中统的工作重心是监控国民党机关内部情况;打击一切国民党之外的党派;控制社会舆论和思想。

军统属于国民党军队序列,主要任务是收集各类情报、对军队监视整治,对敌对势力逮捕暗杀。

工作领域:

中统的是党内,军统的是军中。

其职责范围非常明确,收集到的情报和线索,如属于对方负责的范围,必须移交给对方接收。

地位:

刚开始,中统及其前身的地位高于军统,加上控制了邮政系统,能获取到大量的情报,因此立功无数。但军统趁着战争爆发,急速发展势力范围,还获得了资源的倾斜,地位上超越了中统,就连国民党高级将领,也畏之如虎,谈军统色变。

扩展资料:军统背景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它是国民党两个主要特务组织之一。其前身是复兴社的核心组织"力行社"的特务处。

抗战开始的1938年8月,该局重组,第一处另成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中统),而军统局仍交由戴笠负责。

除负责刺探情报,进行反谍工作外,军统局亦以刺杀等手段执行情报任务。抗战期间军统局曾多次刺杀投日的军政人员,如暗杀张啸林、唐经,暗杀未成的有殷汝耕、季云卿、汪精卫、周佛海。

而隶属BIS的各个“游击司令部”和“交通警察大队”则深入日寇占领区开展广泛的游击战,对打击日寇和汉奸,起了不小的作用。也有一些军统人员投降日本,日本占领区的重要特务头子大多来自军统中统,如李士群、丁默邨等。

特工人员最多时近5万名,分布到中国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军统局在许多地方设有秘密监狱和看守所。抗日战争期间,也从事一些搜集敌方情报并敌后活动。

(《军统对日战揭秘》详细记录了军统人员对日情报战和暗杀活动的经过)1946年8月,军事委员会改组国防部,军统局的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郑介民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

参考资料:

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主要负责人不同、职能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中统

中统,一般指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局。是国民党中央的情报机构。

2、军统

军统一般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情报机构。

二、主要负责人不同

1、中统

主要负责人:陈立夫、张厉生、朱家骅。

2、军统

主要负责人::戴笠、毛人凤。

三、职能不同

1、中统

中统局,是抗日战争时期发展起来的国民党特务机关。中统局在国民党各省、市、县党部都有有分支机构,以党政机关、文化团体和大中学校为活动重点,特务活动遍及全国。他们网络党羽、特务的手段和对中国共产党的破坏活动无所不用其极。

2、军统

军统是国民党政府为维护其独裁统治而设立的特务组织。军统局内勤组织有军事情报、党政情报、电讯、警务、惩戒、训练和策反等八处、六室、一所;外勤组织在各在城市设“区”,在各省设“站”,在一些重要城市“特别班”。其基本组织为“组”及直属情报人员。

以上内容参考

区别:

1、中统的工作重心是监控国民党机关内部情况;打击一切国民党之外的党派;控制社会舆论和思想。而军统属于国民党军队序列,主要任务是收集各类情报、对军队监视整治,对敌对势力逮捕暗杀。

2、工作领域不同,中统的是党内,军统的是军中。其职责范围非常明确,收集到的情报和线索,如属于对方负责的范围,必须移交给对方接收。

3、中统属于国民党党系统,军统属于军队系统。军统和中统是在抗日战争之后才明确划分出来的重要情报特工部门,其中军统主要管辖军队、警宪以及各地的交通部门,而中统主要管辖的就是国民党的党务问题以及全国各地的行政机关以及学校的党务问题,还有社会上的教化舆论都是由中统部门管辖的。

扩展资料:

军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国民党政府为维护其独裁统治而设立的特务组织。1938年8月成立。军统前身是“军事委员会密查组”(1927年)、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4月)、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1937年)。

主要负责人为戴笠。军统局内勤组织有军事情报、党政情报、电讯、警务、惩戒、训练和策反等八处、六室、一所;外勤组织在各在城市设“区”,在各省设“站”,在一些重要城市“特别班”。其基本组织为“组”及直属情报人员。

当年“军统局”特务,专门以监视、逮捕、绑架和暗杀等手段,进行反共活动。另一方面,军统特务在抗日战争时期深入沦陷区,制造针对日军的恐怖活动,对打击日本侵略和汉奸,起了一定作用。

1946年戴笠乘坐飞机失事死后,军统局进行改组,其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由郑介民任厅长;军统局的正式名称亦改为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专责保密防谍工作,确保国家安全。

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1950年,保密局恢复正式编组,于台北士林芝山岩设立局本部,以持续执行国内保防工作及情报搜集之重责大任,并主导台湾省工作委员会案及台北市工作委员会案等白色恐怖。

1955年,情报机构改制。保密局改组为国防部情报局,专责执行战略预警情报搜集、研整之任务。保防侦查等业务拨归“司法行政部调查局”接管。

1984年发生江南案,当时之情报局长汪希苓亦被捕入狱,情报局再次大改组。1985年7月1日,情报局与国防部特种情报室并编成立军事情报局,隶属国防部参谋本部,受参谋总长直接指挥。其总部在台北阳明山下的芝山,设有情报学校训练间谍,军方内部称该处为山竹营区。

参考资料:

民国时期,蒋介石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建立了两大特务组织,那就是中统和军统,这两个特务机构最大的区别就是负责掌控的机构不同。

中统: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属于国民党中央组织部;

军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属于军队序列;

中统中统比军统成立的要早,中统的前身是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党务调查处,1938年,蒋介石声称抗日战争形势困难,为了防止日本间谍、特务在中国活动,成立的基础就是陈果夫和陈立夫兄弟二人为首的调查处,科长是徐恩曾,于是决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期间,蒋介石提议成立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至此,中统正式成立。

军统军统一开始的成立基础是中华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蒋介石命令戴笠组建,戴笠担任处长,同年又成立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戴笠兼任第二处处长,1934年,戴笠在南昌行营调查科任职科长。938年,统计局二处改名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复兴社也并入军统,此时,军统正式成立,比中统晚了近半年的时间才成立。

军统和中统的职责不同中统局主要就是负责军、宪、警等军事部门之外的情报工作,工作重心主要是在党政机关,还有个职责就是秘密打击一切不利于国民党的行为,对于社会舆论还有人们的思想也有监控。

军统局主要就是负责军、宪、警等各个部门的情报,另外还有其他对外的情报安全工作。后来因为国民政府迁到重庆,形势不乐观,所以军统也负责一些行政机关、交通、金融等部门的监控工作,这也是中统和军统其冲突的原因。

军统和中统的领导人权力不同中统主要负责国民党内部工作人员的情况,军统多是负责收集情报,但是中统的徐恩曾权力并不如军统的戴笠,徐恩曾在使用权利是畏首畏尾,经常受到陈立夫的指挥命令,而戴笠则不同,军统可以说是戴笠一手操办,戴笠完全有决定权。

另外军统局是终身为特务,抗战时期大力发展隶属军队,在敌后进行破坏和暗杀行动。

中统和军统地位的变化一开始中统的势力是非常大的,国民党很多基层的组织都是中统延伸出来的,这些基层的负责人也大多是中统内部的人,到了抗战以后,国民党的主要针对对象开始转变,将矛头瞄准了日本人,所以中统的地位逐渐下降,军统一步步上升。

接下来因为战争破坏严重,中统建立的组织系统大部分被毁坏,他们经常不能及时联络到这些地方,这也导致了徐恩曾在蒋介石面前失宠,再加上戴笠是黄埔系出身,与蒋介石有师生情谊,又言听计从,军统从此发展迅速。

后来中统和军统经常争夺秘密工作的主导权,在蒋介石前往台湾之后,于是对这两个特务进行改组,改成了国家安全局和军事情报局,对他们的工作范围也进行划分,明确规定安全局负责对内的安全。情报局就主要负责对外的侦察、破坏工作,“江南事件”之后,安全局逐渐取代情报局,最后掌握了主导权。

国民党的军统的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处,后期发展成为军委会统计调查局、国防部保密局,因其属于军队序列,所以一般称其为军统。

而中统的全称是, 国民党中央党部统计调查处,中央党部调查委员会,国民政府统计调查局。因其始终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所掌控,故称其为中统。

在四十年代以前,中统的势力非常大,因为实际上国民党的各级基层党组织,都是中统的特务网延伸。许多基层党部的负责人,本身就是中统的基层负责人。

抗战以后,由于国民党的情报工作对象有所改变,从以对付中国共产党向对付日本侵略转变,因此中统的地位开始下降,而军统的地位不为提升。同时,由于大片国土沦陷,中统的组织系统严重破坏,而其又不能及时的联络这些基层组织。逐渐为军统所取代。加之军统头子戴笠对蒋有知遇之恩和师生之情,对蒋言听计从。而中统主要为国民党CC系的大老陈立夫、陈果夫叔侄所掌握,在人事上蒋不能直接控制,也逐渐失去了蒋的扶持。到了国民党退台后,中统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全部组织系统。而军统的组织系统到是得以保存和发展。

由于中统与军统在争夺秘密工作的主导权上,进行了长期的明争暗斗,双方的合作非常有限。国民党逃台后,蒋介石对两个特务组织进行了改组,成立了国家安全局和军事情报局。这实际上就是中统与军统的延伸。对双方的工作范围也进行了区分,明确了国安局以对内安全为主,重点是侦查岛内的中共组织。军统以对大陆为主,重点是对大陆侦察、派遣、破坏和武装袭扰。但到蒋经国后期,特别是“江南事件”以后,蒋经国开始改组台湾情报特务组织的系统与任务范围。国安局逐渐取代军事情报局,成为岛内最大的情报机关,并开始掌握对大陆的特务与情报活动的主导权。而军情局反而变成了单纯的军事情报机构了,主要负责对大陆军事系统的情报工作。

军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国民党统治集团为维护其统治而设立的特务组织。1938年8月成立。 军统前身是“军事委员会密查组”(1927年)、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4月)、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1937年)。主要负责人为戴笠。 军统局内勤组织共有八处、六室、一所;外勤组织在各在城市设“区”,在各省设“站”,在一些重要城市“特别班”。其基本组织为“组”及直属情报人员。 1946年戴笠乘坐飞机失事死后,军统局进行改组,其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由郑介民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 中统是国民党CC系陈果夫、陈立夫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即中国国民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它正式成立于1938年8月,其前身是1928年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 中统局由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兼任局长,实际由副局长负责。陈立夫、朱家骅先后任局长、徐恩曾、叶秀峰先后任副局长。中统局在国民党各省、市、县党部都有有分支机构,以党政机关、文化团体和大中学校为活动重点,特务活动遍及全国。

国民党的军统的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处,后期发展成为军委会统计调查局、国防部保密局,因其属于军队序列,所以一般称其为军统。军统局负责军、宪、警部门以及对外的情报安全工作(类似今天美国的CIA)。

但是由于军统局成立后不久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形势严峻,军统局也担负了一些诸如对行政机关、交通、金融等要害部门的监控,这样后来就引起了与中统局的权限冲突。军统局为终身特务。抗战期间军统局大为发展,在敌后进行了大量的破坏、暗杀活动。

而中统的全称是,国民党中央党部统计调查处,中央党部调查委员会,国民政府统计调查局。因其始终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所掌控,故称其为中统。中统局负责除军、宪、警等军事部门外的情报安全工作。实际工作中也是基本上维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因为军统局也不允许他干涉越权。

中统局的工作重心在党政机关内部,另一个重点就是暗中打击一切反对派政党,尤其是共产党。此外对于社会舆论、思想言论也负有监控责任。(类似现在美国的FBI)

在四十年代以前,中统的势力非常大,因为实际上国民党的各级基层党组织,都是中统的特务网延伸。许多基层党部的负责人,本身就是中统的基层负责人。

抗战以后,由于国民党的情报工作对象有所改变,从以对付中国共产党向对付日本侵略转变,因此中统的地位开始下降,而军统的地位不为提升。同时,由于大片国土沦陷,中统的组织系统严重破坏,而其又不能及时的联络这些基层组织。逐渐为军统所取代。

加之军统头子戴笠对蒋有知遇之恩和师生之情,对蒋言听计从。而中统主要为国民党CC系的大老陈立夫、陈果夫叔侄所掌握,在人事上蒋不能直接控制,也逐渐失去了蒋的扶持。到了国民党退台后,中统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全部组织系统。而军统的组织系统倒是得以保存和发展。

由于中统与军统在争夺秘密工作的主导权上,进行了长期的明争暗斗,双方的合作非常有限。国民党逃台后,蒋介石对两个特务组织进行了改组,成立了国家安全局和军事情报局。这实际上就是中统与军统的延伸。对双方的工作范围也进行了区分,明确了国安局以对内安全为主,重点是侦查岛内的中共组织。

军统以对大陆为主,重点是对大陆侦察、派遣、破坏和武装袭扰。但到蒋经国后期,特别是“江南事件”以后,蒋经国开始改组台湾情报特务组织的系统与任务范围。国安局逐渐取代军事情报局,成为岛内最大的情报机关,并开始掌握对大陆的特务与情报活动的主导权。而军情局反而变成了单纯的军事情报机构了,主要负责对大陆军事系统的情报工作。

其实大部分来说是没有区别的,军统做得比较多的是台面下的事,比如说“剿共”,一些暗杀、侦探什么的都是军统在做。而中统局成立比较早,其中有些“老党员”陈立夫、 张道藩、吴大钧、叶秀峰、徐恩曾等等有权高震主,尾大不掉之嫌。所以蒋才会另外扶植了戴莅成立军统作为牵制。所以蒋在很多是事情上,特别是“抓捕共”的时候,都是军统在太面下做。

一.前身以及其发展区别

国民党的军统的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处,后期发展成为军委会统计调查局、国防部保密局,因其属于军队序列,所以一般称其为军统。军统局负责军、宪、警部门以及对外的情报安全工作(类似今天美国的CIA)。但是由于军统局成立后不久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形势严峻,军统局也担负了一些诸如对行政机关、交通、金融等要害部门的监控,这样后来就引起了与中统局的权限冲突。军统局为终身特务。抗战期间军统局大为发展,在敌后进行了大量的破坏、暗杀活动。

而中统的全称是,国民党中央党部统计调查处,中央党部调查委员会,国民政府统计调查局。因其始终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所掌控,故称其为中统。中统局负责除军、宪、警等军事部门外的情报安全工作。实际工作中也是基本上维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因为军统局也不允许他干涉越权。中统局的工作重心在党政机关内部,另一个重点就是暗中打击一切反对派政党,尤其是共产党。此外对于社会舆论、思想言论也负有监控责任。(类似现在美国的FBI)

在四十年代以前,中统的势力非常大,因为实际上国民党的各级基层党组织,都是中统的特务网延伸。许多基层党部的负责人,本身就是中统的基层负责人。

二.其后发展趋势以及异同

抗战以后,由于国民党的情报工作对象有所改变,从以对付中国共产党向对付日本侵略转变,因此中统的地位开始下降,而军统的地位不为提升。同时,由于大片国土沦陷,中统的组织系统严重破坏,而其又不能及时的联络这些基层组织。逐渐为军统所取代。加之军统头子戴笠对蒋有知遇之恩和师生之情,对蒋言听计从。而中统主要为国民党CC系的大老陈立夫、陈果夫叔侄所掌握,在人事上蒋不能直接控制,也逐渐失去了蒋的扶持。到了国民党退台后,中统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全部组织系统。而军统的组织系统倒是得以保存和发展。

三.最后的归宿

由于中统与军统在争夺秘密工作的主导权上,进行了长期的明争暗斗,双方的合作非常有限。国民党逃台后,蒋介石对两个特务组织进行了改组,成立了国家安全局和军事情报局。这实际上就是中统与军统的延伸。对双方的工作范围也进行了区分,明确了国安局以对内安全为主,重点是侦查岛内的中共组织。军统以对大陆为主,重点是对大陆侦察、派遣、破坏和武装袭扰。但到蒋经国后期,特别是“江南事件”以后,蒋经国开始改组台湾情报特务组织的系统与任务范围。国安局逐渐取代军事情报局,成为岛内最大的情报机关,并开始掌握对大陆的特务与情报活动的主导权。而军情局反而变成了单纯的军事情报机构了,主要负责对大陆军事系统的情报工作。

军统,全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和蒋介石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的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为日后全面抗战做准备。在黄埔军人贺衷寒、戴笠、郑介民、康泽等“十三太保”的策划下,效仿墨索里尼的“黑衫党”组织了一个以军人为主体的复兴社(也称蓝衣社),1932年又在复兴社内设核心组织力行社,设有一个专门进行谍报活动的特务处,戴笠为处长。戴笠死后,1946年,由毛人凤继任。一九三七年底, 力行社特务处,与特工总部(1927年成立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密查组”)合并,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下辖二个处,第一处负责党务,第二处则负责情报,并直接向委员长蒋中正负责。力行社特务处编为该局第二处。

特工人员最多时近5万名,分布到中国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军统局在许多地方设有集中营、秘密监狱和看守所。抗日战争期间,也从事搜集敌方情报并敌后活动。1946年8月,军事委员会改组国防部,军统局的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郑介民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

中统,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一九二七年以蒋介石CC派分子为骨干,在中央组织部下成立了一个调查科,这是“中统局”的最前身。先后由陈立夫、张道藩、吴大钧、叶秀峰、徐恩曾任科长。在各省、市、路中国国民党党部内设“调查股”,县党部内设调查干事。

一九三二年将中央组织部调查科扩编为特工总部。主任徐恩曾。对外仍称调查科,后又改称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处。在各省、市、路国民党党部内设特务室和管训中共被捕人员的反省院。

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为了缓和国民情报组织内部矛盾,提出了“合力对外”的口号,于一九三七年底,将特工总部与力行社特务处合并,成立国民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由陈立夫、陈焯任正、副局长。特工总部编为该局第一处,处长徐恩曾。1938年3月29日的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蒋介石提议设立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8月,蒋介石对军事委员会调查局进行改组,调查局第一处扩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扩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这才是新军统系统)。这样中统局就正式成立了。

一九三八年八月又将第一处改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局)。先后由朱家骅、叶秀峰任局长,徐恩曾、郭紫俊、顾建中任副局长。在各大行政区设有办事处或特派员办事处,在直辖市或重要城市设立区室。

一九四七年四月中统局改头换面,历称中央党员通讯局(简称党通局)。由叶秀峰任局长,郭紫俊,季源溥任副局长。

一九四九年二月,国民党通局划归内政部领导,改称内政部调查局,简称内调局。

国民败退台湾后,于一九五四年十月,又将内调局改组为司法行政部调查局。

两者的区别:

军统属于军队序列,而中统属于党组织序列。在全面开始之前,中统势力非常大,其成员遍布国民党各级党组织。很多国民党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其实也是中统成员。蒋介石通过中统系统掌握国民党全体党员的思想动态和意识倾向。全面抗战开始后,由于国土沦陷,大批中统组织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且一时难以修复,而军统则因此对日军事斗争的需要,以及在敌后开展情报收集、潜伏破坏、刺杀策反等具体工作,其地位逐步上升。事实上在沦陷区和解放区,军统系统取代了中统系统。再加上军统负责人戴笠系蒋介石门生,感其知遇之恩而对蒋言听计从,而中统的幕后大佬陈果夫陈立夫却不是蒋能有效控制的原因。中统逐渐在与军统的竞争中失势。国民党逃台以后,蒋介石对中统和军统进行了改组,分别成立了国家安全局和军事情报局。这实际上就是中统与军统的延伸。对双方的工作范围也进行了区分,明确了国安局以对内安全为主,重点是侦查岛内的中共组织。军统以对大陆为主,重点是对大陆侦察、派遣、破坏和武装袭扰。蒋经国执政后期,特别是“江南事件”以后,国民党再次改组台湾情报特务组织的系统与任务范围。国安局逐渐取代军事情报局,成为岛内最大的情报机关,并开始掌握对大陆的特务与情报活动的主导权。而军情局反而变成了单纯的军事情报机构了,主要负责对大陆军事系统的情报工作。

中统和军统的区别是什么?

1、工作任务不同

中统的工作重心是监控国民党机关内部情况;打击一切国民党之外的党派;控制社会舆论和思想。

军统主要任务是收集各类情报、对军队监视整治,对敌对势力逮捕暗杀。

2、所属机构不同

中统是党中央的情报机构。

军统是直接属于国民党军队序列。

3、管辖领域不同

军统主要管辖军队、警宪以及各地的交通部门。

中统主要管辖的就是国民党的党务问题以及全国各地的行政机关以及学校的党务问题,还有社会上的教化舆论。

中统和军统的区别是什么?

民国时期,蒋介石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建立了两大特务组织,那就是中统和军统,这两个特务机构最大的区别就是负责掌控的机构不同。

中统: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属于国民党中央组织部;

军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属于军队序列;

中统中统比军统成立的要早,中统的前身是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党务调查处,1938年,蒋介石声称抗日战争形势困难,为了防止日本间谍、特务在中国活动,成立的基础就是陈果夫和陈立夫兄弟二人为首的调查处,科长是徐恩曾,于是决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期间,蒋介石提议成立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至此,中统正式成立。

军统军统一开始的成立基础是中华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蒋介石命令戴笠组建,戴笠担任处长,同年又成立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戴笠兼任第二处处长,1934年,戴笠在南昌行营调查科任职科长。938年,统计局二处改名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复兴社也并入军统,此时,军统正式成立,比中统晚了近半年的时间才成立。

军统和中统的职责不同中统局主要就是负责军、宪、警等军事部门之外的情报工作,工作重心主要是在党政机关,还有个职责就是秘密打击一切不利于国民党的行为,对于社会舆论还有人们的思想也有监控。

军统局主要就是负责军、宪、警等各个部门的情报,另外还有其他对外的情报安全工作。后来因为国民政府迁到重庆,形势不乐观,所以军统也负责一些行政机关、交通、金融等部门的监控工作,这也是中统和军统其冲突的原因。

军统和中统的领导人权力不同中统主要负责国民党内部工作人员的情况,军统多是负责收集情报,但是中统的徐恩曾权力并不如军统的戴笠,徐恩曾在使用权利是畏首畏尾,经常受到陈立夫的指挥命令,而戴笠则不同,军统可以说是戴笠一手操办,戴笠完全有决定权。

另外军统局是终身为特务,抗战时期大力发展隶属军队,在敌后进行破坏和暗杀行动。

中统和军统地位的变化一开始中统的势力是非常大的,国民党很多基层的组织都是中统延伸出来的,这些基层的负责人也大多是中统内部的人,到了抗战以后,国民党的主要针对对象开始转变,将矛头瞄准了日本人,所以中统的地位逐渐下降,军统一步步上升。

接下来因为战争破坏严重,中统建立的组织系统大部分被毁坏,他们经常不能及时联络到这些地方,这也导致了徐恩曾在蒋介石面前失宠,再加上戴笠是黄埔系出身,与蒋介石有师生情谊,又言听计从,军统从此发展迅速。

后来中统和军统经常争夺秘密工作的主导权,在蒋介石前往台湾之后,于是对这两个特务进行改组,改成了国家安全局和军事情报局,对他们的工作范围也进行划分,明确规定安全局负责对内的安全。情报局就主要负责对外的侦察、破坏工作,“江南事件”之后,安全局逐渐取代情报局,最后掌握了主导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