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实验倒水比赛视频教学大全_倒水实验小作文

三年级科学实验往漏斗里倒水会发生什么现象

往漏斗里倒水会发生水流不进去的现象

实验倒水比赛视频教学大全_倒水实验小作文实验倒水比赛视频教学大全_倒水实验小作文


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导致瓶中的空气不能出来,往漏斗里倒水时空气对水产生压力,对水进入漏斗产生阻碍作用,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

滴水实验的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滴水实验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滴水实验的教案1

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操作,借助实验推算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一年大约会浪费多少水。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设计具体实验方案的方法。

3、通过实验感受水资源的可贵,提高节水意识。

重点:

通过数学计算和分析,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出有效地节水措施。

难点:

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

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景导入,明确活动任务。

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与水资源相关的资料。

2、看了这些资料你有哪些感受?

3、明确活动任务。

出示水龙头滴水的图片,组织学生提出问题和设计方案。

活动二:设计方案。

1、讨论设计什么方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小组讨论,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

教师可以在所需实验数据、实验方案方面加以指导。

活动三:动手实验。

组织学生实验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

活动四:交流反思。

1、和同伴交流并分享实验结果。

2、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完成教材89页2题。

3、组织学生阅读并完成教材90页3题。

活动五: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

滴水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名称

实验人员

测量工具

实验方法

与步骤

实验分工

实验报告

实验数据

计算过程

与结论

滴水实验的教案2

执教教师:第四中心云山小学陈梅燕指导教师:第四中心云山小学黄淑珍

第四中心云山小学黄素容

修编教师:第四中心云山小学黄素容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8—90页。教材分析:

“滴水实验”是“综合与实践”领域中的学习内容。这一课,教材在设计上突出了“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典型特点:重问题、重过程、重综合。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滴水实验”数学教学活动情境。教材从数学的角度来寻找、发现、思索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够用数学的观点看问题,使数学生活化;同时提供了素材以及进行探究规律的机会,主要通过做实验及对实验结论的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树立保护水资源、节约能源等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设计五个环节:提出任务——设计方案——动手实验——交流反思——自我评价,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独立思考,学会寻找并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从头到尾”思考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本节课从学生“学”的角度组织、设计教学活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实际生活中的滴水现象引发问题,充分挖掘、拓展学生的探索过程,力求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发现”,经历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给学生探究的空间

数学是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滴水实验”中,我准备留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再小组合作,通过师生共做实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

3、注重学生的思维提升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让学生领悟把大问题转化成小问题的数学思想,学生体会用做实验的方法也可以解决数学问题。课时安排:第1课时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所漏掉的水的价值,并搜集节约用水的方法,体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3、经历综合运用知识和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一年会滴多少水”的推算过程及运用这个数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针对“滴水实验”任务,能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教学准备:课件、纸杯、牙签、水、烧杯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同学们,老师准备了两道有关水的有趣的问题想考考大家,大家有没有信心答对呢?

2、出示问题:

⑴如果在没有食物也不喝水的`情况下,人多可以存活几天?⑵如果没有食物但有淡水饮用,人多可以存活几天?

3、指名猜测,引入主题。 [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类似猜谜的科学小常识入手,学生认识到水对人类的重要性,既为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又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提出问题

1、我们人类离不开水。但是,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依然存在。看!

2、出示漏水视频,学生观看。

3、教师:看,这是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滴了满地水,多浪费啊!如果你看到了这种现象,会怎么做?

4、看图提出问题——仔细看看这幅图,你能从中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5、读笑笑的问题——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年会滴多少水?

[设计意图:以实际生活中的滴水现象引发思考,学生提出问题,明确学习任务,进一步说明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设计方案

1、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得出:必须先收集到一分钟的数据。

3、再问:怎么收集到一分钟的数据?

4、学生设计方案。

5、交流方案。

[设计意图:这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逐层深入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全班初步探讨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分组合作,集体研究决定小组实验方案,后经交流,根据具体情况修改、完善。]

四、学生实验

1、简单提示实验注意事项。

2、师生共实验。

[设计意图:由老师戏剧性地出示钟表,师生共同完成实验。这是一个思量再三的决定,希望能在互动中孩子快乐地“玩”数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看似无形中塑造孩子实验的准确性、纪律性。]

五、交流反思

1、交流数据

“为什么大家的数据会不一样?”

“怎么办?这里填多少合适?那怎么计算平均数?”

2、提问:有了一分钟的数据,怎样推算出一年水龙头滴了多少水?(学生独立计算,后全班交流。)

3、练习

⑴一年滴的水可以装成几瓶500毫升的水?⑵一个水龙头一年滴的水能装几箱?

⑶研究表明,每人每天要喝3瓶左右500毫升的水才能维持身体的正常需要,请问一个水龙头一年滴的水够一个人喝多少天?

[设计意图: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所漏掉的水的价值,经历“一年会滴多少水”的推算过程及运用这个数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惊人的数字中体会积少成多的道理,自觉接受精神洗礼,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4、拓展

⑴了解地球资源的分布。 ⑵观看图片,了解我国水资源情况。

[设计意图:走进地球水资源的真实世界,了解我国水资源情况,坚定节约用水的信念。]

六、总结

1、指名分享课前收集到的节约用水的方法。

2、指名谈收获

[设计意图:学生分别从思想和数学学习方法两方面谈收获,并分享节约用水的方法。]

七、布置作业(计算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可供三个人洗手洗多久?)[设计意图:学生运用本节课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再“玩”,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自我评价,感受自我成功、学习数学的快乐。]

板书设计:数学好玩——《滴水试验》

一年——————— 28800×365=105120毫升

一天——————— 1200×24=28800毫升

一时——————— 20×60=1200毫升

一分——————— 20毫升

滴水实验的教案3

活动目标

1参与实验了解水滴在不同纸张上的现象。

2学会观察,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水滴在各种纸张的变化

难点:观察并比较滴水之后的纸张

活动准备

1不同的纸张(如:蜡光纸、纸巾、宣纸、塑料包装纸等)

2清水、颜料水若干、盆子若干、

3滴眼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幼儿坐好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

二、基本部分:

1、用滴眼器分别在塑料包装纸、纸巾上滴清水,看看大大小小的水滴或水印是如何形成的。

2、讨论:让幼儿观察,滴在纸巾和滴在塑料包装纸上的水滴形状一样吗?

3、让幼儿用滴眼器滴颜料水在宣纸和蜡光纸上,看看水印在这些纸上的变化。

三、结束部分:

与幼儿一起用颜料水在宣纸上作画,教师评论绘画作品。

滴水实验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验、预测、调查、访谈、比较等过程,了解预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滴水会浪费多少水的办法。

2、从数学的角度(如调查、计算)分析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所漏掉的水的价值,体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3、通过上网、查阅报刊、专访等方式搜集水资源、节约用水等方面的信息,体验到珍惜水,就是珍爱生活的教育。

4、经历综合运用知识和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经历滴水实验的过程,初步感受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习从数学的角度分析生活中的很多常见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件:滴水的声音。

教师:听,你想到了什么?课件:一滴水下滴的情形。

小朋友很会联想,说的都是关于滴水的情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一滴水”的一些问题。

二、实验:1分滴水多少克

小朋友,在生活中都见过滴水的现象吧。但是,你们有没有调查过1分滴水有多少克呢?课件出示问题:1分滴水有多少克?

漏水实验:请2个小朋友来做实验给大家看。

在杯底打孔;接水1分;天平称重量。

教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什么?

三、预测:1年浪费多少水

刚上课时小朋友们介绍了生活中有水龙头漏水的现象。如果1个没拧紧的水龙头漏水速度与实验相同,也就是说1个水龙头1分滴漏3克水,那么1时、1天、1月、1年大约各浪费多少水?(课件呈现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弄清楚什么?(进率)请具体说说这几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每两个时间单位间的进率。

学生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

展示计算的情况。

教师:先把这个多位数分级,再读出来。算出的数目大不大?

四、计算:1年漏掉的水的价值

研究表明:1个人除了正常的饮食外,每天应饮水1400g才能维持人体需要。1个没拧紧的水龙头1年漏掉的水大约可供1个人饮多少天?

解决这个问题,只用这一个信息1400g行吗?为什么?学生在本子列式,计算可借助计算器。

教师:学校每个水龙头都这样漏水,1年浪费的水可供多少人饮1天?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大约可供83325人饮1天。

教师:如果全校按20xx人计算,1年漏掉的水大约可供全校师生饮多少天?

五、展示:调查的水资源信息,感受环保的重要

教师:这是小小一滴水引发的数据,如果联想到全国,浪费就会更大。是不是地球的水资源很丰富?我国的水资源很富裕?请看这些图表和数据。

(请一位小朋友读出有关水资源的信息。)

教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很多有关水资源、节约用水等方面的信息。请拿出来,在小组内展示,说一说。

六、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通过数学实验、计算器综合运用了数学知识,解决了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小小一滴水引发的数据触目惊心。那么,这节课给你留下深的印象是什么?

欣赏动漫课件:节约一滴水。

板书设计:漏水实验一分钟一天一年

滴水实验的教案5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滴水实验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提出问题,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并渗透节约用水的意识。

2、针对“滴水实验”任务,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制定简单的解决问题方案;并能根据方案,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合作的用实验收集数据的过程,积累“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数学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反思质疑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3、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所学知识与方法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已经具备了关于年、月、日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会运用计算器进行独立计算,但是对于独立设计完善的实验方案,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四、教学重、难点:

经历滴水实验的过程,初步感受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习从数学的角度分析生活中的很多常见问题。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对ml的知识做一个了解、课件、纸杯、空矿泉水瓶、烧杯、计算器、手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请大家看几幅图片,并播放资料:我国水资源现状: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少,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已有29%的人正在饮用不良水。

2、观看完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3、通过以上的交流,我们知道了水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而且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浪费水的想象?学生交流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出示课件)

师:面对这一滴一滴的水滴,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生1:像这样那一天会滴多少水呢?生2:一年会浪费多少水呢???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不错,都能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想要说明到底浪费多少?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统计出一组数据。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统计出浪费的水量呢?

生:做个实验。

1、提出任务

师:这个想法很好,用事实来说话!那么我就把同学提出的问题定为我们的活动任务。(出示课件、教师板书课题:滴水实验)

“设计滴水试验,推算出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年大约浪费多少水。”师:看到这个活动任务,你有问题吗?生1:问题里的数字太大了。师:哪个数字?生1:一年。

师:那你的意思就是说一年的时间太长了。

生2:老师,我们不可能去用盆、桶去接一年的水,然后在算。

师:那你们的意思是这个活动任务太大了,是个大问题。如何解决这个大问题呢?老师先给大家独立思考的时间,想想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后汇报)师:有哪个小组想把自己组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1:先看一分钟滴多少水,再算一小时滴多少水,再算一天,后算一年的。师:这个想法真不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分钟、一时、一天、一年)其他组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2:先算一分、再算一时、再算一天、再算一星期、再算一个月、后算一年。师:想法也不错。

生3:先看一秒滴多少,再算一分、一时、一天、一年。

师:他们的想法有相同之处。大家都认为要算一年浪费的水量是个大问题,那他们想的都是通过什么来解决这个大问题的?

生:通过小问题。

师:说的对。通过把大问题化解成一个个小问题,小问题解决了那大问题就自然而然的就解决了。

2、设计方案

师:这个问题解决了,那怎样得到数据呢?生:亲自做实验。师:如果这个数据经过我们自己动手去得到的话,那就更有说服力。那怎样在我们的这个场地去做这个实验呢?设计什么实验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交流,然后汇报。)师:谁有好的想法?

生1:可以用一个纸杯,用圆珠笔的笔芯在纸杯的底部钻一个洞,要注意洞的大小。要与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往下滴的水的大小不多。再往纸杯里倒水,就可以了。

师:你真有想法。在纸杯底部钻一个洞来代替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

同学们的想法有了,实验器材大家也准备了,那怎样来操作这个实验呢?(出示课件:温馨提示)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

师:老师看到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了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请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是怎样设计实验方案的。

生1:先拿一个纸杯,再拿一个钻了洞的纸杯,然后在将矿泉水瓶中的水倒进钻了洞的纸杯中,用纸杯接好水,同时用手表计时一分钟,后将纸杯中是水倒进量杯中观察,得到一分钟滴水的数据。再用计算器一次算出一时、一天、一年。

师:大家评价一下这个小组的方案。

生:非常好,分工很明确,步骤很详细。(学生不约而同的鼓掌)

3、动手实验,填写报告

师:大家刚才想了这么好的实验方案,你们想快点得到数据吗?生:想。

师:那我们现在就用我们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开始动手实验。(请各组开始动手实验,收集数据,试验过后,请填写实验报告。)

4、交流实验结果

师:看大家都有收获,谁想先谈谈。

生1:我们小组第一次实验没有成功,杯子钻的洞大小了。第二次注意了洞的大小,得到的数据是一分钟大约是30ml。第三次不多。一时:30×60=1800ml一天:1800×24=43200ml一年:43200×365=15768000ml生2:我们小组也是做了几次实验,得到是数据不一样。师: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数据不一样呢?生3:钻的洞的大小、计时等的原因。

生4;我们小组做了几次实验得到的数据是一分钟大约是20ml。一时:20×60=1200ml一天:1200×24=28800ml 一月:28800 ×30=864000ml一年:864000×12=10368000ml??师:为什么数据会不同呢?生5:因为水滴的快慢不同。

师:根据大家实验的数据,借助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请描述1分钟漏掉的水大约有多少?刚才每个小组都得到实验数据,一年的滴水量,假如把他们装在矿泉水瓶中,可以装多少瓶呢?学生动手计算并交流得到的数据是惊人的。

(出示课件)

师: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个月漏掉的水够一个人用一个月的。我们用事实数据说明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哪怕是一滴水,我们也要节约!

三、实践运用,拓展创新

师:听完这些,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你想到可以怎样节约用水?

生1:我们要节约每一滴水。我们可以用洗菜、洗衣服的水冲厕所;洗手的时候用盆接水洗。

生2:洗澡时间断放水淋浴,搓洗时及时关水,避免过长时间冲淋。盆浴后的水可用于洗衣、洗车、冲洗厕所、拖地等。

师:同学们的感受很深,介绍的方法也很好,也希望大家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

四、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教师:今天,我们通过数学实验、计算器综合运用了数学知识,解决了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小小一滴水引发的数据触目惊心。回顾今天的学习活动,我们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呢?

水杯倒水体积不变实验

题主是否想询问“水杯倒水体积不变的实验有哪些”?

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杯子,它们的底面积相等.装有12厘米高水位的圆锥形杯子的水倒入圆柱形的杯子里去的实验。

2、水倒入圆柱形玻璃杯和正方体容器中的前后总体积不变的实验。以上两个都是水杯倒水体积不变的实验。

杯中倒水像反神奇实验原理 隔水杯看物像反原理

1、光心的光线不会改变方向以外,其他光线都会改变方向。

2、原理:透过透明水杯为什么看到的箭头方向是相反的现象与凸透镜成像有关。

3、装水水杯相当于一个平放的凸透镜,水和玻璃都会使光线折射,水杯加水之后,像一面凸透镜,会产生使物体的影像放大、缩小等现象。

4、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聚焦点即焦距以内时,产生的影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若物体放在离凸透镜的焦距1~2倍的位置时,产生的影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放置在2倍焦距以上的位置产生的则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5、将箭头放在加水杯子的焦距之外,就可以形成倒立的实像,看到的就是方向颠倒的箭头了。

杯子倒立水不漏的实验过程是什么?

杯子倒立水不漏的实验过程如下:

1、杯子灌满水,(液面与杯口平齐)。

2、盖上一张纸(不要有气泡)。

3、用手按住,慢慢将杯子倒过来,水不会漏出。

因为杯子里没有空气,所以外面大气压强比里面大,而水的重量也没有外面大气压强大,于是外面的大气压把水和纸板都托住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