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防静电接地电阻是多少欧姆 防静电接地电阻标准值

防静电手环与接地的电阻一般为1GΩ。

防静电接地电阻是多少欧姆 防静电接地电阻标准值防静电接地电阻是多少欧姆 防静电接地电阻标准值


防静电手环分为有线手环和无线手环两种,有线手环因为接地(线),可以实时帮助人体放电,无线手环则采用尖端放电和形成回路耗电等方式,帮助人体被动或主动放电。

防静电手腕带的设计既要考虑把人体积累、产生的静电尽快释放到静电网络接地线上(通常叫释放有地球上),又要考虑释放过程中的电流不能大于人体安全电流5mA,所以经过两边的理论计算,取中间的数值10的6欠方欧姆(即1兆欧电阻值)作为静电手环的串联电阻。

扩展资料

有线手环就是手上套着手环,手环接地线(或者地),而地线是零电位。通过这种手环,人身上聚集的电荷就被传输到地上了,从而降低了人身上的带电量。

当人再去接触其他导电物体时(比如芯片),就减少了电位差,从而减少了电流,即减少了放电量。当然,这种手环的使用很不方便,更多是被经常操作高精密电器元件的科学家所使用,毕竟高精密电器元件是及其脆弱的,一个不小心的静电放电就可能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

无线手环则方便了很多,只有一个手环,不需要任何连接线,当然它防静电的效果也会差一些。常见的原理有尖端放电 、形成回路耗电等。

导体的尖容易聚集电荷,而当电荷密度大时,就容易发生放电现象。无线手环主动制造尖端,积极创造提前放电的环境,从而降低电压。当然这种放电的对象是空气,不会导回到人身上,所以使用安全。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接地电阻小于4欧。

雷电会产生过电压,为了避免设备或人身受到伤害,而采取将过电压保护设备接地。例如将避雷器、防雷针进行接地处理。供电系统接地分为保护接地和工作点接地,保护接地是带电设备外壳接地。工作点接地指零线接地,接地网做法与避雷接地方式一样,接地电阻小于4欧。

由于静电的存在会对设备或人身带来一定的伤害,为了将静电消除而采取的接地。每隔(弯头)35米就得有一处可靠接地(可系统也可独立),电阻小于30欧。

扩展资料:

接地电阻要求规定:

1、用于防雷的接地设备必须每年雷雨季来临前检查一次;视建筑物或车间的具体情况,一年检查1~2次接地线的总体运行情况。

2、对安装在腐蚀性土壤下的接地装置,观察具体运行情况以每3~5 年为周期检查一次地面下的接地体;每1~3年测量一次接地设备的接地电阻。

3、电气设备运行中产生的火花和危险高温是引起电气火灾的重要原因。为控制过大的工作火花和危险高温,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应由经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接地电阻当然是越小越好,根据设备的不同要求,标准为4--10欧姆,最高不能大于10欧姆,4欧姆以下更好,可是一般很难做到.

防静电的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

防静电接地电阻的标准要求是其电阻值应小于等于100欧。在现代电子技术中,静电电荷是无处不在的,它们对电子元器件和设备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防静电接地电阻是一种针对静电电荷的控制措施,其作用是将静电电荷从设备和元器件中排出,以防止静电放电引起的损坏。防静电接地电阻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保障设备和元器件的安全运行,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当电阻值小于100欧时,静电电荷可以快速地通过接地电阻流入地面,从而达到有效的静电控制目的。此外,防静电接地电阻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电阻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以确保其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

防静电接地电阻(例如防静电接地扣)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半导体制造、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设备和元器件的静电控制非常重要,因为静电放电不仅会造成设备损坏,还会引起火灾和爆炸等严重后果。防静电接地电阻作为一种重要的静电控制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在选择和安装防静电接地电阻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环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条件需要选择不同的接地电阻材料和规格。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会影响接地电阻的效果,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方法进行接地。

设备类型:不同类型的设备需要不同规格和类型的接地电阻。

安装位置:接地电阻应尽量靠近设备或元器件,以减少接地电阻的电阻值。

综上所述,防静电接地电阻在现代电子技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保障设备和元器件的安全运行,减少损坏和成本,同时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因此,在电子工业、半导体制造、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广泛应用防静电接地电阻是十分必要的。

防静电的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

防静电接地电阻值通常不得超过1MΩ。

防静电的接地装置,可与电气设备的工作、保护和重复接地装置共用。其接地连接线应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连接应当可靠,不得有任何中断之处。

接地是用来消除导体上的静电,但不能用来消除绝缘体上的静电。因带有静电的绝缘体如果经过导体直接接地,即相当于把大地电位引向绝缘体,反而会增加火花放电的危险,故防静电接地的方法仅适用于导体。

标准接地电阻规范要求:

1、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

2、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3、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5、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00欧。

6、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应不大于接地电阻1欧。

国标要求是10欧姆,如果等电位连接是4欧姆,也有要求做到1欧姆以内的。

防静电接地电阻原则上不得超过4欧姆,小于4欧姆更好,越小感应电势越低,电流散发越快,不大于4欧姆只是个标准。

电压电流表法、比率计法和电桥法。按具体测量仪器及布极数可分为:手摇式地阻表法、钳形地阻表法、电压电流表法、三极法和四极法。

扩展资料:

依据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1、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2.1条:

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2、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3.4条:

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小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装置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共用接地装置。

您参考资料来源:

标准接地电阻规范要求:

1、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

2、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3、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5、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00欧

6、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应不大于接地电阻1欧。

1)电源容量100kVA以上的变压器或发电动机的

工作

接地,R=4Ω。

(2)电源容量小于等于100kVA的变压器或发电动机的工作接地,R=10Ω。

(3) 100kVA以及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的零线重复接地,R=10Ω;当重复接地有3处以上时,接地,R=10Ω。

(4)电气设备不带电金属部分的保护接地,R=4Ω;引入线装有25A以下熔断器的设备保护接地,R=10Ω。

(5)低压线路杆塔的接地或低压进户线绝缘子脚的接地,R=30Q。

(6)变配电所母线上FZ型阀型避雷器的接地,RΩ。

(8)烟囱的防雷保护接地,R=30Ω

拓展资料:很多家用电器尤其是大电器像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使用的电源线都是三芯的。实际上使用一般市电的电器只要有零线和火线两根就可以正常工作了。多出来的这根线就是地线,也就是说这些电器必须要接地。

接地技术的引入最初是为了防止电力或电子等设备遭雷击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目的是把雷电产生的雷击电流通过避雷针引入到大地,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同时,接地也是保护人身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当某种原因引起的相线(如电线绝缘不良,线路老化等)和设备外壳碰触时,设备的外壳就会有危险电压产生,由此生成的电流就会经保护地线到大地,从而起到人身安全保护作用。

接地电阻就是用来衡量接地状态是否良好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电流由接地装置流入大地再经大地流向另一接地体或向远处扩散所遇到的电阻,它包括接地线和接地体本身的电阻、接地体与大地的电阻之间的接触电阻,以及两接地体之间大地的电阻或接地体到无限远处的大地电阻。

接地电阻大小直接体现了电气装置与“地”接触的良好程度,也反映了接地网的规模。接地电阻的概念只适用于小型接地网;随着接地网占地面积的加大以及土壤电阻率的降低,接地阻抗中感性分量的作用越来越大,大型地网应采用接地阻抗设计。

对于高压和超高压变电所来说,应当用“接地阻抗”的概念取代“接地电阻”,同时建议规程采用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作为安全判据;还应选用轻便、准确的异频测量系统获得接地阻抗的正确结果,以保障人身、设备的安全,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资料:

建筑物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2.1条: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3.4条: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小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装置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共用接地装置。第3.3.9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本规范第.2.0.3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引人、引出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对架空金属管道尚应在距建筑物约25m处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4.2条: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第3.4.9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电源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4章接地与安全:第14.7.5.3条要求,当机房接地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时,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因此对于监控机房和通讯机房接地均应与建筑物防雷地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依据GB50089-98《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第12章:电气;第12.6.4条: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第12.7.2条:输送危险物质的各种室外架空管,应每隔20~25米接地一次,每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12.7.3条:危险区域应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凡生产、加工或储存危险品的过程中,有可能积聚静电电荷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和导电物体,均应直接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第12.7.4条:低压配电线路的接地应采用TN-S或TN-C-S系统,引入建筑物的电源线路,中性点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石化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GB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第14章:电气装置;第14.2.2条:钢油罐接地点沿油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30m,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第14.2.3条:覆土油罐的罐体及罐宝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等金属附件,应做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第14.2.10条:进出洞内的金属管道接地电阻不宜大于20Ω。电力和信息线路应采用铠装电缆埋地引入洞内。接地电阻不宜大于20Ω。电缆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应装设过电压保护器。过电压保护器、电缆外皮和瓷瓶铁脚,应做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第14.2.13条:进入油品装卸区的输油(油气)管道在进入点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0Ω。第14.2.16条:避雷针(网、带)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第14.3.5条:每组绝缘轨缝的电气化铁路侧,应设一组向电气化铁路所在方向延伸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14.3.6条:铁路油品装卸设施的钢轨、输油管道、鹤管、钢栈桥等应做等电位跨接并接地,两组跨接间距不应大于20m,每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14.3.15条:防静电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0Ω。第14.3.16条:石油库内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依据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第10章:电气装置;第10.2.2条:加油加气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第10.2.3条:液化受有气罐采用牺牲阳极法进行阴极防腐时,牺牲阳极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10.3.1条:地上或管沟敷设的油品、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应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10.3.4条:防静电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0Ω。

依据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第6.10.2条:防雷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第6.10.3条: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0Ω。第7.2.31条:当建筑物处于防雷区外时,放散管的引线应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计算机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第4章要求:第四节接地的要求:第4.4.2条接地电阻及相互关系要求,计算机系统直流工作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防雷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诸地之间的关系及接法应依不同计算机系统的要求而定。

依据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第六章电气技术:第四节接地要求:第6.4.2条、第6.4.3条要求,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防雷接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执行。第6.4.3条要求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宜采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

有线电视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第2章:第2.5节供电、接地与安全防护:第2.5.4条要求系统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采用综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Ω;

移动通讯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YD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第5章:接地电阻的要求,5.0.1条:移动通信基站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5Ω,对于年雷暴日小于20天的地区,其接地电阻可小于10Ω;5.0.2条:架空电力线与电力电缆接口处的保护接地以及电力变压器(100KVA以下)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Ω。5.0.3条:架空电力线上方的避雷线及增装在高压线上的避雷器的接地电阻值,其首端(即进站端)应小于10Ω,中间或末端应小于30Ω。

依据YD2011-93《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第4章:接地电阻的要求,4.0.1条:微波中继续站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微波枢纽站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5Ω。。其接地电阻可小于10Ω;5.0.2条:无源中继续站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值为20~30Ω。4.0.3条:架空电力线与电力电缆接口处的保护接地以及电力变压器(100KVA以下)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Ω。4.0.4条:架空电力线上方的避雷线及增装在高压线上的避雷器的接地电阻值,其首端(即进站端)应小于10Ω,中间或末端应小于30Ω

接地电阻当然是越小越好,根据设备的不同要求,标准为4--10欧姆,最高不能大于10欧姆,4欧姆以下更好,可是一般很难做到.

一般都要求PE可靠,在可以测量的条件下,重复接地小于10欧,工作接地小于4欧。

接地电阻是越小越好,在可以测量的条件下,重复接地小于10欧姆,工作接地小于4欧姆,

工作接地一般不大于4Ω,一般防雷接地不大于10Ω。易燃易爆防雷接地不大于4Ω。

系统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采用综合接地网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欧姆。

这个要看是什么行业、什么系统,以及工作环境,防雷接地一般要求小于10欧姆,工作接地一般是4欧姆,土壤电阻率高的情况下,可适当放宽要求

一般都要220吧。应该也不行,太高了也不行的。

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很多,不同的系统根据配电系统的不同以及接地故障电流的大小规定了不同的电阻值。 本规范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用电系统、新建扩建、检维修、改造、办公区域、员工宿舍等电气线路接地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14052—93 《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要求》

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柜范》

3 术语和定义

电气系统配置保护方法有:保护接地、保护接零、重复接地、工作接地等。电气设备的某个部分与大地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联接称为接地。与大地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金属导体组称为接地体:联接电气设备应接地部分与接地体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接地体和接地线统称为接地装置。

4 接地概念及种类

(1)防雷接地 :为把雷电迅速引入大地,以防止雷害为目的的接地。防雷装置如与电报设备的工作接地合用一个总的接地网时,接地电阻应符合其最小值要求。

(2)交流工作接地:将电力系统中的某一点,直接或经特殊设备与大地作金属连接。 工作接地主要指的是变压器中性点或中性线(N 线)接地。 N 线必须用铜芯绝缘线。在配电中存在辅助等电位接线端子,等电位接线 端子一般均在箱柜内。必须注意,该接线端子不能外露;不能与其它接地系统,如直流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混接;也不能与 PE 线连接。

(3)安全保护接地 :安全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即将大楼内的用电设备以及设备附近的一 些金属构件,有 PE 线连接起来,但严禁将 PE 线与 N 线连接。

(4)直流接地 :为了使各个电子设备的准确性好、稳定性高,除了需要一个稳定的供电电源外,还必须具备一个稳定的基准电位。可采用较大截面积的绝缘铜芯线作为引线,一端直接与基准电位连接,另一端供电子设备直流接地。

(5)防静电接地:为防止智能化大楼内电子计算机机房干燥环境产生的静电对电子设备的干扰而进行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

(6)屏蔽接地:为了防止外来的电磁场干扰,将电子设备外壳体及设备内外的屏蔽线或所穿金属管进行的接地,称为屏蔽接地。

(7)功率接地系统 :电子设备中,为防止各种频率的干扰电压通过交直流电源线侵入,影响低电平信号的工作而装有交直流滤波器,滤波器的接地称功率接地。

(8)标准接地电阻规范要求见下表

名称具体要求欧姆

防雷保护接地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

安全保护接地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

交流工作接地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

直流工作接地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

防静电接地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00

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 应<接地电阻

5 接地的作用分有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静电接地三类

(1)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混凝土、电杆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危及人身安全,避免发生人体触电事故,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装置联接的方式保护接地,当人体触及到外壳已带电的电气设备时,由于接地体的接触电阻远小于人体电阻,绝大部分电流经接地体进入大地,只有很小部分流过人体,不致对人的生命造成危害。

(2)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和事故情况下可靠的工作而进行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如中性点直接接地和间接接地以及零线的重复接地、防雷接地等都是工作接地。为了将雷电引入地下,将防雷设备(避雷针等)的接地端与大地相连,以消除雷电过电压对电气设备、人身财产的危害的接地,也称过电压保护接地。

(3)防止静电危险影响而将易燃油、天然气贮藏罐和管道、电子设备等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

6,电气设备通过接地装置和大地之间的电阻称为接地电阻,它包含五个部分

(1)电气设备和接地线的接触电阻。

(2)接地线本身的电阻。

(3)接地体本身的电阻。

(4)接地体和大地的接触电阻。

(5)大地的电阻。

7 ,不同的电气设备对接地电阻有不同的要求

(1)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R≤0.5欧 ;

(2)容量在100kVA以上的变压器或发电机R≤4欧 ;

(3)阀型避雷器R≤5欧 ;

(4)独立避雷针、小接地电流系统、容量在10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或发电机、高低压设备共用的接地均R≤10欧 ;

(5)低压线路金属杆、水泥杆及烟囱的接地R≤30欧 。

8 装设接地装置的要求

(1)接地线一般用40mm×4mm的镀锌扁钢。

(2)接地体用镀锌钢管或角钢。钢管直径为50mm,管壁厚不小于3.5mm,长度2~3m。角钢以50mm×50mm×5mm为宜。

(3)接地体的顶端距地面0.5~0.8m,以避开冻土层,钢管或角钢的根数视接地体周围的土壤电阻率而定,一般不少于两根,每根的间距为3~5m

(4)接地体距建筑物的距离在1.5m以上,与独立的避雷针接地体的距离大于3m。

(5)接地线与接地体的联接应使用搭接焊。

9 降低土壤电阻率的方法

(1)在接地装置安装前应了解接地体周围土壤的电阻率,如过高则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接地电阻值合格。

(2)改变接地体周围的土壤结构在接地体周围的土壤2~3m范围内,掺入不容于水的、有良好吸水性的物质,如木炭、焦碳煤渣或矿渣等,该法可使土壤电阻率降低到原来的15~110。

(3)用食盐、木炭降低土壤电阻率用食盐、木炭分层夯实。木炭和细掺匀为一层,约10~15cm厚,再铺2~3cm的食盐,共5~8层。铺好后打入接地体。此法可使电阻率降至原来的13~15。但食盐日久会随流水流失,一般超过两年就要补充一次。

(4)用长效化学降阻剂用长效化学降阻剂方法可使土壤电阻率降至原来的40%。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应在每年的春、秋两季雨水较少时各测试一次,确保接地合格。一般采用专门仪表(如ZC-8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也可采用电流表-电压表法测试。

10 检查接地的内容有

(1)联接螺栓是否松动、锈蚀。

(2)地面以下的接地线、接地体的腐蚀情况,是否脱焊。

(3)地面的接地线有无损伤、断裂、腐蚀等对架空进线的电源线包括零线, 其截面选择应按规定铝线不应小于16 mm2, 铜线不应小于10mm2。

(4)为便于识别各种导线的不同用途, 相线、工作零线与保护线均应以不同颜色加以区别, 以防止相线与零线混用或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混用, 为保证各种插座的正确接线提供有利条件,使用三相五线制配电方式。

(5)对用户端电源的自动空气开关或熔断器, 要在其中加装单相漏电保护器。对年久失修、绝缘老化或负荷增加、截面欠小的用户线路, 应尽快更换, 以消除电气火灾隐患及为漏电保护器正常工作提供条件。

(6)对动力电气系统中三项五线制的设备保护接地线、零线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相线的1/2,照明系统中无论三项五线或单项三线制的地线与零线必须与项线相同。

(7)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的干线允许合用,但其截面不得小于相线截面的二分之一。

(8)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9)380V 配电箱、检修电源箱、照明电源箱接地铜裸线截面应 >4 mm2 ,铝裸线截面应>6 mm2,有绝缘铜线截面 应>2.5mm2 ,有绝缘铝线截面 应>4mm2。

(10)接地线离地面距离宜为250--300mm 。

(11)工作接地用黄绿相间的条纹涂在表面,保护接地应用黑色涂在表面上,设备中性线宜涂淡蓝色标志。

(12)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以及电缆金属护层作接地线。

(13)地线焊接时,焊接地线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且要双面焊接),圆钢与扁铁连接时,搭接焊长度为圆钢的6 倍(且要双面焊接)。

(14)铜、铝线与地排连接必须用固定螺丝压接,不得缠绕连接,采用扁铜软线作接地线时,要求长短适宜,并压接线鼻子与接地螺丝连接。

(15)设备运行期间由运行人员检查电气设备接地线与地网、电气设备连接良好,无断裂等使接地线截面减小的情况,否则按缺陷对待。

(16)设备检修进行验收时,必须检查电气设备接地线状况良好。

(17)设备部应定期进行电气设备接地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整改。

(18)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应按照不超过周期规定或设备大小修时检修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处理。

(19)高压电气设备接地及接地网的接地电阻由设备部按照《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进行,低压电气设备接地由设备所辖部门进行。

(20)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电流,采用在接地装置内、外短路时,经接地装置流入地中的最大短路电流对称分量最大值,该电流应按5--10 年发展后的系统最大运行方式确定,并应考虑系统中各接地中性点间的短路电流分配,以及避雷线中分走的接地短路电流。

11 下列设备必须保护接地

(1)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

(2)配电盘、控制盘的外壳。

(3)电动机的外壳。

(4)电缆接头盒的外壳及电缆的金属外皮。

(5)开关及其传动装置的金属底座或外壳。

(6)高压绝缘子及套管的金属底座。

(7)室内外配线的金属管道。

(8)计量电度表接地端。

(9)电器和照明设备的外壳。

(10)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及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拦。

12 电动机接地的有关要求

(1)电动机接地线宜采用扁铁与全厂接地网连接,如距离接地干线较远或布置扁铁接地线影响环境美观,应尽可能采用自然接地体接地,或使用扁铜线作为接地线。

(2)外壳上有接地螺丝的电动机,接地线必须与接地螺丝连接。

(3)外壳上无接地螺丝的电动机,要求在电动机外壳适当位置加装接地螺丝与接地线相连接。

(4)与接地的机座之间有可靠电气接触的电动机外壳可不接地,接地线布置应整齐、美观。

13 配电盘接地的有关要求

(1)配电盘接地线宜采用扁铁与全厂接地网连接,如距离接地干线较远或布置扁铁接地线影响环境美观,应尽可能采用自然接地体接地,或使用软铜线作为接地线。

(2)低压配电盘接地线采用裸铜导线时截面不小于6mm2,采用有绝缘外皮的铜线时截面不小于4mm2。

(3)外壳上有接地螺丝的配电盘,接地线必须与接地螺丝连接。

(4)外壳上无接地螺丝的配电盘,要求在配电盘外壳适当位置加装接地螺丝与接地相线连接。

(5)与接地体有可靠电气接触的配电盘外壳可不接地。

14 接地线的检查测量方法

(1) 测试前应与被试设备保持足够安全距离,防止误碰带电和旋转部位,且由两人进行。

(2)测试前应选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把表的两个表笔短接,校准表电阻电阻挡档指示为0。

(3)将表笔一端接地线,另一端与设备接地专用端子连接。

(4)当被试设备没有专用接地端时,表笔的另一端应在电气设备的外壳或金属构件进行测量。

(5) 接地端必须选择主接地网或与主接地网可靠连接处,并除掉表面氧化物接触良好。

(6)应在表计指示稳定后读取数值,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规程规定。

参考如下:

防雷保护接地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

安全保护接地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

交流工作接地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

直流工作接地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

防静电接地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00

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 应<接地电阻

GDDT-30可以测接地电阻的大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