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千古文章四大家什么意思 千古文章四大家是哪个朝代

千古文章四大家是哪四位?

千古文章四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苏轼。

千古文章四大家什么意思 千古文章四大家是哪个朝代千古文章四大家什么意思 千古文章四大家是哪个朝代


其完整句是张鹏翮撰苏姓宗祠用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上联典指“三苏”既是散文家,又长于诗词。

父子三词客指苏轼一家眉山三苏祠,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苏轼为兄)。下联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韩,柳,欧,苏。(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欧阳修、苏轼)

扩展资料

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

1、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2、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

3、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自号颍滨遗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千古文章四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人(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家、文学家,且在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了北宋诗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1-3]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成就的代表。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张鹏翮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指“三苏”既是散文家,又长于诗词。父子三词客指苏轼一家眉山三苏祠,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下联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韩,柳,欧,苏。(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欧阳修、苏轼)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张鹏翮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指“三苏”既是散文家,又长于诗词。父子三词客指苏轼一家眉山三苏祠,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下联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韩,柳,欧,苏。(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欧阳修、苏轼)

千古文章四大家是: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轼

诗人与作家并称(10)

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欧阳修、苏轼

韩,柳,欧,苏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轼

千古文章四大家指的是哪四大家

千古文章四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其完整句是张鹏翮撰苏姓宗祠用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1、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汉族,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2、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3、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家文学家,且在上负有盛名。欧阳修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4、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成就的代表。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

千古文章四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苏轼。

1、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清新豪健,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与黄庭坚、米蒂、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2、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淘、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3、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一819年),字子厚,唐代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人物,并称“韩柳”。在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轻。

4、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在思想上是“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千古文章四大家什么意思?

一门父子三词客是:苏洵、苏轼、苏辙 千古文章四大家是: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轼 苏轼与其父苏洵、弟苏辙,世人合称“三苏”。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云:“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清人张鹏翮撰其三苏祠联曰:“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把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称为“四大家”。

千古文章四大家有谁

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苏轼。千古文章四大家在古书籍《读苏文》中出现过,曰:“唐宋文章,未可优劣。唐之韩、柳,宋之欧、苏,使四子并驾而争驰,意思就是将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千古文章四大家指的是()?

千古文章四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一、韩愈。

1、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谥号文。

2、韩愈出生于安史之乱刚刚平息之后,自幼父母早亡,由兄嫂抚养,他在经历多次科举考试挫败后,终于登进士第,35岁时晋升为监督御史。

二、柳宗元。

1、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东解人,北魏侍中济阴公柳庆七世孙,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曾与韩愈发起古文运动.

2、唐贞元九年(793年),柳宗元时年21岁中进士,26岁应“博学宏词”考试,取录后任集贤殿进士,旋任蓝田县尉;贞元十九年(803年),改任监察御史里行。

三、欧阳修。

1、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籍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家、文学家。

2、欧阳修少时家贫,以荻画地学书。考上进士后,调西京推官。后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早年站在革新派范仲淹一边,遇事仗义执言因而屡遭贬谪。

四、苏轼。

1、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2、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元祐元年(1086)复出,任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

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哪些人?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千古文章四大家,目前被多数人认可指的是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苏轼。其完整句是张鹏翮撰苏姓宗祠用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上联指“三苏”既是散文家,又长于诗词。父子三词客指苏轼一家眉山三苏祠,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苏轼为兄)。下联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韩,柳,欧,苏(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欧阳修、苏轼)。有人指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黄庭坚,还有说指宋代欧阳修和三苏,至今没有确切答案,不过大家多数都认可的答案是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苏轼。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理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家、文学家,且在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了北宋诗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千古文章四大家是哪四位

千古文章四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苏轼。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时人有“韩文”之誉。

柳宗元一生的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柳宗元遗族所建柳氏民居,现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文兴村,为4A级景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