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历史上的多尔衮(历史的多尔衮是什么样的人)

本文目录一览:

历史上多尔衮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多尔衮是继其兄皇太极之后,爱新觉罗家族中又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他英俊潇洒,富有儒将之风。但他自幼体弱多病,用豪格诅咒他的话说:是个“有病无福”之人。多尔衮则自称是在关外松山大战时“劳心焦思”、“披坚执锐”种下的病根。他率军入关后,又独揽国家军政大事于一身,加之水土不服和生活上的差异,使他的身体日渐衰弱,经常感到头昏目眩,精力和体力逐渐下降。

到了顺治七年(1650)初,多尔衮的身体明显不如从前了,虽然他还是支撑处理政务,但是有时不得不在家休养。当时,由于对清朝军政要务的操劳和对付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使多尔衮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这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和体力,积劳成疾;加之,他在生活上毫无节制,纵欲过度,疾病缠身,使他在日夜与病魔斗争中度日,精神负担很大。尤其是他家族内连续发生不幸,接连失去亲人,给他的精神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顺治六年(1649)三月,他的亲弟弟,年仅36岁的多铎因出天花而死;接着他的两个兄嫂即阿济格的福晋也因出天花相继而亡。这些对体弱多病的多尔衮来说形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总感觉到他的家族正在衰败,时有灾祸降临之感,说不定哪一天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果然,同年十二月,他的元妃博尔济吉特氏也因天花去世。他为元妃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令两白旗牛录章京以上的官员及官员的妻子都要身穿缟衣,六旗牛录章京以上的官员都要摘去缨带,以示哀悼。顺治七年(1650)正月,多尔衮追封博尔济吉特氏为敬孝忠恭正宫元妃,并将文字刻在玉石宝册上,企盼着家族的灾祸尽早过去。

亲人相继死去,使多尔衮在精神上遭受了极大的创伤,在心理上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加之,他又连续率兵出战,内外攻心,终于难以支撑他的病弱之躯,被迫在家休养。顺治七年 (1650)七月的一天,多尔衮在家休息,心情烦闷。福临的侍卫大臣锡翰等人到家中探望。多尔衮对福临不亲自前来探望他,心中不悦,于是他对锡翰等人说:“我刚刚遭到不能再大的忧愁(指元妃病逝一事),身体又不舒服,皇上虽然是万民之主,但我遭到这么大的不幸,按照家族的礼节也应该到我这来看望一下。”随后,又气哼哼地说:“皇上年幼,可你们都是亲近皇上的大臣啊!”他虽然对此非常不满,但他已在内心里意识到皇帝已经长大,看来自己也快该归政了,感觉自己独撑朝政的时间不会太长了。于是他又说:“你们不要因为我说这番话,就去告诉皇上,请皇上到我家中来。”可见,多尔衮除了身体有病之外,他的心理也已经非常脆弱。

十一月十三日,多尔衮因为有病,心绪烦躁,便率领诸王、贝勒、贝子、公以及固山额真等官兵到边外去狩猎。然而,他没有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狩猎。此一出就再也没有回来,猝死在边外的喀喇城。

多尔衮究竟是怎么死的?《清实录》记载简略而含糊。据清初笔记记载,多尔衮在与诸王等外出狩猎时,不意在行进之中,突然感到头晕目眩,跌落马下,膝盖跌伤,当地土民用石膏给他涂抹了伤口,他勉强支撑着继续前进。后来,骑兵们将一支老虎赶入围中,多尔衮连射三箭未中,这时便感到膝盖剧烈疼痛,难以忍受,胳臂无力,便急令回营。此时,诸王大臣们见他面色苍白、伏鞍不起,便慌慌忙忙地找来担架,将多尔衮抬至附近的喀喇城,时隔不久,多尔衮还未来得及交待后事,就一命呜呼了!当时是十二月初七日,年仅39岁。

多尔衮的死讯传入京城,如晴空霹雳,举国震惊。福临对皇叔摄政王之死,也很悲痛。他诏令天下臣民易服举丧。当多尔衮的灵柩车返京时,顺治皇帝率诸王、贝勒、文武百官易缟服,迎于东直门五里外。他亲自举爵祭奠,向皇叔父多尔衮的灵柩行三跪大礼,扶棺痛哭失声。十二月二十日,下诏颂扬多尔衮功德,二十五日,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多尔衮死后的尊荣,到此达到了顶峰。

顺治八年(1651)二月,多尔衮死后不久,被政敌揭发,皇帝判处他“削去爵位、黜出宗室、抄没财产”,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一百多年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发布诏令,正式为多尔衮翻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下令为他修复坟茔,复其封号,“追谥曰忠,补入玉牒”。

历史上的多尔衮是什么样的人?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幼子,也是努尔哈赤最为宠爱的儿子之下,但是当时有四大贝勒竞争储位,所以最后皇太极即位,而多尔衮只是在皇太极手下领导的一名八旗将领。

但是多尔衮靠着自己的勇猛,机敏年纪轻轻就得到了皇太极的赏识,封他为和硕睿亲王,作战时要么就是让他单独领一军进攻,要么就是让多尔衮陪同,可以知道皇太极对他的倚仗。

在皇太极突然猝死以后,面临新的皇位之争,多尔衮很好的处理了皇位之争,让福临继位,自己与济尔哈朗共同辅政。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对皇位向来有觊觎之心,也更是不满多尔衮登上如此高位摄政,当然这其中就不得不铲除异己,多尔衮指示给豪格安上了各项罪名,把他打入监牢,削夺兵权,首先铲除了自己摄政的第一大障碍,当然也有令一说,说是多尔衮看上了豪格的福晋,想把他占为己有。

明朝崇祯时期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四起,李自成占领北京城,逼的崇祯皇帝煤山上自尽而亡,但是李自成没有很好的安抚明朝诸将,惹怒了吴三桂,吴三桂于是向多尔衮求援,这就是所谓的引清兵入关。

多尔衮入关之后权势更是熏天,与孝庄皇太后成亲,不顾违反礼制礼法,更是称为皇父摄政王,王公贵族见了无不纷纷跪地磕头,隐隐之间变得他是皇帝一般。

并指挥各路军马作战平定明朝余党,在他的位上就将明朝的实力消除殆尽,只剩一个台湾岛。

但向来是身处满盈则溢,多尔衮在一次行猎之中,突然摔倒马下不治身亡,另一种说法是多尔衮亲近朝鲜的美人,身体虚弱才导致了后来的不治身亡。

身亡之后,没有权势的压迫,众多以前被迫害的人纷纷出来揭发多尔衮不法事,皇帝自然也早已心存不满,就将多尔衮又再进行治罪,挖掘坟墓等。

但是多尔衮对清朝的开一世之功是立下汗马功劳的,无人能够磨灭。

历史上真实的多尔衮是怎么样的?

多尔衮出生于公元1612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也是努尔哈赤最为宠爱的儿子之一。多尔衮的母亲,是努尔哈赤最为宠爱的大福晋阿巴亥。多尔衮四岁时,他的父亲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当时被其他各部称为昆都仑汗。

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坐上汗位的两年后,正式对明朝宣战,自此后金与明朝之间,便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漫长战争。

多尔衮因为十分受父亲努尔哈赤的宠爱,地位也由此极高。年幼的多尔衮,先是被努尔哈赤任命为正白旗旗主。让一个孩子做旗主,这可是相当罕见的殊荣。稍微大一些之后,更是与一些年长的宗室们,直接共同参与议政。

公元1626年,六十八岁的努尔哈赤病逝。这对于多尔衮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不过,还没等多尔衮从失去父亲的悲痛中回过神来,就在努尔哈赤去世几天之后,他的母亲阿巴亥被迫殉葬,追随努尔哈赤到了地下,一夕之间,父母双亡。

这时候,年仅十四的岁多尔衮自然是十分伤心的,同时这时候的多尔衮也是十分脆弱的。没了父亲努尔哈赤的宠爱和保护,也没了母亲阿巴亥的呵护和关爱。不光如此,这时候的多尔衮心里也是带着恨意的,多尔衮虽然知道,逼迫母亲殉葬的主导人,是八哥皇太极。

但是当时的多尔衮,根本没有能力对付皇太极替母亲报仇。加上亲弟弟多铎需要自己的保护,因此多尔衮权衡之下,便暂时将复仇的心思藏起来,在兄长皇太极面前虚与委蛇,等日后有能力再进行复仇。

此后的多尔衮,变得城府颇深,让人捉摸不透,在皇太极登上汗位之后。皇太极可能是出于对多尔衮愧疚的心理,对多尔衮大加重用。多尔衮凭借聪明的头脑和出色的作战能力,、不管是单独率军作战,或是跟随皇太极作战,都大胜而归,也为后金的统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扩展资料:

多尔衮因为做出的贡献颇多,被皇太极封为和硕睿亲王,这时候的多尔衮才二十四岁。二十四岁的多尔衮在朝中地位较高,很受皇太极的信任和重用,皇太极对于多尔衮的建议总是第一时间进行了采纳,多尔衮也因为皇太极的重用,在能力上得到很多的锻炼,也为今后的辅政做了良好的铺垫。

公元1643年,皇太极突然病逝,终年五十二岁。因为皇太极突然去世,生前也没有立下遗诏,皇位的继承人就由位高权重的宗室成员们推举。当时清朝宗室的成员们的推举,是按照军功进行推举的,加上意见不是十分统一,所以就产生了两位候选人。

一位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另一位便是多尔衮。这两位候选人,都为大清做出了很多的贡献,能力也都十分优秀,都有着各自的支持者,双方互不相让,一时之间陷入了僵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多尔衮

多尔衮简介 多尔衮历史介绍

1、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2、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尔衮被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十二月随皇太极亲征朝鲜,参与丙子之役,攻克江华岛,俘虏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兵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3、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历史上真实的多尔衮

多尔衮出生于公年1612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孩子,也是努尔哈赤更为宠溺的孩子之一。多尔衮的妈妈,是努尔哈赤更为宠溺的大福晋阿巴亥。多尔衮四岁时,他的爸爸努尔哈赤创建后金政党,那时候被别的各处称之为昆都仑汗。

在努尔哈赤创建后金政党坐在汗位的2年后,宣布对明代开战,此后后金与明代中间,便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悠长战事。

多尔衮由于十分受爸爸努尔哈赤的宠溺,影响力也从而极高。幼小的多尔衮,起先被努尔哈赤任职为正白旗旗主。让一个孩子做旗主,这但是非常少见的荣誉。略微大一些以后,也是与一些年老的官吏们,立即共同努力议政。

公年1626年,六十八岁的努尔哈赤病故。这针对多尔衮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性。但是,还没等多尔衮从丧失爸爸的哀痛中转过神来,就在努尔哈赤过世几日以后,他的妈妈阿巴亥迫不得已殉葬,跟随努尔哈赤到了地底,旦夕之间,家境贫寒。

此刻,年仅十四的岁多尔衮当然是十分难过的,与此同时此刻的多尔衮也是十分敏感的。没有了爸爸努尔哈赤的宠溺和维护,也没有了妈妈阿巴亥的关爱和关怀。不仅这般,此刻的多尔衮内心也是带有仇恨的,多尔衮尽管了解,迫使妈妈殉葬的核心人,是八哥皇太极。

可是那时候的多尔衮,压根没有工作能力应对皇太极替妈妈复仇。再加上亲小弟多铎必须自身的维护,因而多尔衮衡量下,便临时将报仇的想法藏起来,在哥哥皇太极眼前虚以委蛇,等日后有工作能力再开展报仇。

自此的多尔衮,越来越心机颇深,令人捉摸不透,在皇太极走上汗位以后。皇太极可能是出自于对多尔衮内疚的心理状态,对多尔衮大加剧用。多尔衮凭着机灵的大脑和优异的战斗工作能力,、无论是独立率军战斗,或者追随皇太极战斗,都完胜而归,也为后金的统一做出了关键的奉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