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周瑜是心胸狭隘之人吗 周瑜是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吗




既生瑜,何生亮!”病重的周瑜说出了最后一句话,凄然长逝 。《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形象是个嫉贤妒能、小肚鸡肠的人物,一生与诸葛亮斗智,最终被诸葛亮气死 。真实的周瑜真的是心胸狭窄之人吗?
“羽扇纶巾”常被今人借以描绘诸葛亮的形象,以突出他的儒雅 。而“羽扇纶巾”真正的主人,却是“遥想公瑾当年”中所提及的周公瑾 。


周瑜(175~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人 。周瑜出生在世家大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做过东汉的太尉(九卿之一),父亲周异做过洛阳令,可谓门庭显赫 。少年周瑜相貌英俊,体格健壮;他饱读诗书,精通兵法,年纪轻轻便有雄才大略 。时值东汉倾颓,群雄逐鹿,破虏将军孙坚在江东起兵,讨伐董卓 。
孙坚的儿子“小霸王”孙策与周瑜同年,两人志趣相投,情同手足 。后来,周瑜与孙策合兵征战,所向披靡,称霸江东 。袁术欣赏周瑜的才能,力邀他来投靠自己(当时孙策名义上隶属于袁术) 。
周瑜看出袁术是个终无所成之人,于是找借口回到了孙策身边 。孙策亲自出迎周瑜,任命他为建威中郎将,划拨2000人马归他调遣 。这一年周瑜刚刚24岁,江东百姓亲切地称之为“周郎” 。此后,周瑜协助孙策南征北战,攻克皖地后,寻得当地大族乔家二女,皆国色天香 。


孙策娶了姐姐大乔,周瑜则娶了妹妹小乔 。英雄配美人孙策被刺杀后,周瑜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同辅佐年少的孙权 。张昭统管朝中时间被传为美谈 。
孙策被刺杀后,周瑜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同辅佐孙权,张昭统管朝中诸事,周瑜则领兵在外,开疆拓土,防范外敌,形成所谓的“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局面 。周瑜在外忠心耿耿,领兵有方,接连歼灭寇匪万余人,击退刘表大将黄祖的进攻,稳定了刚刚更迭的政权 。后来,孙权讨伐江夏,任命周瑜为前部大都督 。
周瑜虽为武将却性格温良,举止儒雅 。他不仅精通音律(传说与名曲(《广陵散)并称的《长河吟》就是周瑜所作),而且弹得一手好琴,就算是酒过三巡,也能精准地辨听出乐曲的错误,回头予以指点 。于是民间流传一句话:“琴有误,周郎顾”,可见周瑜风雅卓绝之妙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雌姿英发 。”


此时的周瑜,年纪轻轻就已执掌一国兵权,深受信任于内,才略施展于外,志得意满,美人相伴,令无数人羡慕不已 。周瑜之名真正流传千古源于赤壁之战 。
周瑜以前部大都督的身份征讨江夏之时,江北的曹操以风卷残云之势夺取了荆州,刘表之子刘琮投降,荆帅易主,东吴瞬间暴露在曹操的大军面前 。乾坤骤转,风云际会,三国历史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一触即发,而属于周瑜的历史时刻也随之到来 。
曹操陈兵江北,号称有水路军80万(有学者认为是10万至20万),意欲吞并东吴 。面对曹操大兵压境,东吴内部“主降派”意见占了主流,都认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兵力强大,无法抵挡 。
【周瑜真的是心胸狭窄之人吗 周瑜的人物特点】周瑜则力主一战(此处与《三国演义》中所述不同,周瑜并非中了诸葛亮的激将法) 。他对孙权说:“曹操虽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孙将军神武雄才,秉承父亲和兄长的基业,割据江东,兵精粮足,英雄乐业,正当挥师横扫天下,为汉室去除奸佞 。更何况此次曹操自己来送死我们怎能投降于他?”周瑜还分析说:“曹兵舍弃马匹,凭借舟楫与我们对战,这不是北方人所长 。况且今冬严寒,马无草料,土兵长途跋涉水土不服,必定会生疾病 。这些都是用兵的大忌,而曹军皆犯 。所以擒住曹贼,就在今日!”他郑重向孙权请命:“请拨我精兵三万,进驻夏口,我保证击破曹军!周瑜一席话,正合孙权的心意 。他立即任命周瑜为大都督,主持抗曹大事 。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