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红楼梦年龄排序(红楼梦人物年龄大小排序)

这些才女们,却大多只不过是一群发育不全的小毛孩子,从幼儿时期到少年时期、即相当于如今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时期的“红领巾”少先队员!——这样的年龄结构,我们如今实在很难想象!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迎春、探春、惜春……几位,在《红楼梦》书中所叙述的年龄小则6、7岁、大不过13、4岁,就都具有那么高超的文化水平,那么深厚的学识才能 —— 诗辞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如此早熟?不可思议。别说如今的小学生、初中生,就连中外历史上的神童,也难以企及呀。这就奇怪了,太奇怪了!小说《红楼梦》主要情节从林黛玉6岁离别扬州的父亲林如海家,来到金陵(南京)进荣国府投奔外祖母贾老夫人开始(当时贾宝玉7岁);而自第十八回到第五十三回,是贾宝玉12到13岁、林黛玉11到12岁、薛宝钗14到15岁这一年里面的事态发展,文字占据全本《红楼梦》的三分之一。

红楼梦年龄排序(红楼梦人物年龄大小排序)红楼梦年龄排序(红楼梦人物年龄大小排序)


在林黛玉进贾府时宝玉、黛玉大概12或13岁左右,因为在封建社会15、16岁就应该谈婚论嫁了,而宝钗15岁左右,正是这个时期,你想啊,宝钗进京是干什么来的?“入宫参选才人、赞善之职”对吧。可卿大概18岁左右,因为已经嫁人了,大概嫁给贾蓉两年,你可以再查查书,我记不太清了。袭人应该和宝钗差不多大。然后就可以按照他们过了几个元宵节和几个生日,以及春夏变化来推算他们的年龄了。我大致推算了一下,到第六十三回宝玉大概15岁左右,使该娶亲的时候了。所以黛玉死时大概16岁左右。

首先,以下几点可以明确:

1、英莲三岁时,宝玉去投胎。二人相差约四岁。(第一回)

2、秦钟与宝玉同年。(第五回)

3、英莲、宝钗、袭人、晴雯同年。(第六十三回)

4、秦可卿比秦钟最小 大3岁,但不会超过5岁。(第八回)

5、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贾蓉16岁。

从贾雨村告别冷子兴至到应天府上任最快半年,最多1年,也就是说,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薛蟠的命案已经或正在进行审理中,当时,英莲为12(3)岁,或多一点。那么,秦可卿死时,英莲应为16(7)岁或多一点。也就是说,晴雯应死(16岁)在秦可卿的前面。而书中却安排在了第七十七回。作者采用了乾坤大挪移的手法,使书的内容得到合理的安排,而令读者并没有感到什么不妥。这也是作者手法的高明之处。

感受书中美的艺术境界,都很有帮助,也很有意思。

红楼梦中的年龄错误问题是众所周知的,但介绍的不全,也不好分析那么全面,这里就主要的人物来说,以贾宝玉的年龄(本身就忽大忽小)为参照点,判断其余人的年龄。

宝玉投生之时,香莲有三岁,林黛玉小宝玉一岁,湘云小宝玉二岁,宝钗大宝玉一岁,薛蟠大宝玉三岁,探春小一、二岁,惜春小三、四岁,这是最基本的年龄关系。

第二回中介绍其他人物时林黛玉五岁,“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亲上作亲,娶的就是政老爹夫人王氏之内侄女,今已娶了二年”,这样贾琏大宝玉十四岁,王熙风是贾琏的原配,那么也应大宝玉至少十二岁。“这位珍爷倒生了一个儿子,今年才十六岁,名叫贾蓉”。可以推出贾蓉大宝玉十岁,其妻大宝玉至少八岁,贾珍就算小点,十七岁结婚,十八得子,那么大宝玉至少二十八岁,“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那么贾珠、李纨大宝玉至少十七岁,贾蓝小宝玉三、四岁。贾敏、林如海大宝玉四十四岁。

问题一:第三回中,“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宝玉之乳母李嬷嬷,并大丫鬟名唤袭人者,陪侍在外面大床上.”那么雪雁大黛玉四岁,鹦哥至少大黛玉六岁,袭人不应比雪雁小。这样问题来了,到了黛玉论嫁的年龄时,这几个丫头早该打发了,却还在身边就奇怪了。

问题二:元春是宝玉的姐姐,第十八回上说“有如母子”,年龄应比宝玉大得多才对,所以从唯理的观点看,从後到前,一个比一个合理。事实上恰恰相反,一个比一个远於事实。原来《红楼梦》有许多前後冲突的地方(故意,还是失检,不得而知),假如要存其真,便不该瞎改。再严格地说改得完全合式吗?也不见得。贾元春是十二钗中的重要人物,其判词中有“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帷。”一句,说明其在宫中生活约有二十多年。红楼梦后四十回写元妃去世时是43岁。元春省亲时,宝玉年龄约为13岁,距元春去世仅三年左右,可知元春比宝玉大27岁左右,与王夫人年龄相当,不可能是王夫人女儿。《金玉缘》中吴渊妃(对应元妃)是权太君(对应贾母)的女儿,是麒麟(对应宝玉)的姑母,比较可信。这元春受皇上宠幸,二十年来却无一子,也没说明原因,真是怪事。

我们看《红楼梦》的内容,往往因初稿有疏漏或其他的缺点,而後来加以修改,最为人习知的一个例子便是叙述元春宝玉出生的矛盾(参俞平伯《红楼梦研究》,页二六0),第二回:

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甲戌)(庚辰)(全抄)

不想後来又生了一位公子(有正)

不想隔了十几年又生了一位公子(程乙)

问题三:王熙风的年龄前后就有矛盾,后面几处(第六回)说她只有十八、九岁,五年前就开始管家了,那她不到十四岁就出嫁了,做童养媳吗?而宝玉这时也有十三岁了,按推理她应是二十五岁,贾珍至少大她十四岁,竟然小时侯在一起玩,这就奇了?她和秦可卿相好是很正常,和李纨说说笑话也行,但和珍大嫂子随便开玩笑就说不过去了。

问题四:妙玉出场时是第十七回,“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而此时宝玉不超过十四岁,竟然一见钟情,后面的又介绍她和邢蚰烟原先是邻居,一样大,就又说不通了。

问题五:巧姐的年龄按说只比宝玉小五岁,只有这样才能在贾府势败时,叙述其结局,还有大姐儿,到底是两个、还是一个,总是说不通,一个的话,就老长不大,况且这十多年,王熙风应有生育了,如果是两个人的话,就更不通了,既没见一句描写,王熙风总要占用一段时间吧,人丁兴旺也是大事,作者就这么不关心?大姐儿也应该上十二钗了,她也是主子身份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