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人教版电子书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电子课本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大家有在假期预习下学期的课本知识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人教版电子书,欢迎大家来阅读!

1文言文两则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①思援弓缴而射之. 这一句是写后一个人学弈时的表现,他虽然看上去在听弈秋教导,心里却在想拉弓箭射天鹅。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叙述,使结论水到渠成,具有说服力。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这是《学弈》一文的结语,对文中所讲的事情作了结论而未论证,但论证已包含于叙事之中。抓住前面一句“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读懂“弗若之”的原因,明白专心致志地做事和三心二意地做事,结果是完全不相同的。为了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③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这是一小孩在争辩时的观点,他是凭自己所观察到不同时间太阳大小的变化所做出的判断。

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这是另一小孩在争辩中的观点,是根据不同时间太阳照在身上的凉热感觉得出结论的。

⑤孰为汝多知乎? 这是两个小孩见孔圣人不能裁决,笑着说的话──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本句采用反问的句式,表现出两个小孩的天真可爱。

参考译文:

学弈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2匆匆

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本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描写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在描绘的春景之中,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②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运用极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描写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洗手、吃饭、默思,“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确乎:的确。 涔涔:汗流不止的样子。 潸潸:流泪不止的样子。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游丝:蜘蛛所吐的丝,飘荡于空中,故称游丝。

体会作者运用设问、比喻、排比、拟人的句式,将不易察觉的时光匆匆,一去不返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课文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体会作者采用设问的句式,抒发自己强烈的情感。文章还采用了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突出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朱自清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他的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均以诗意盎然著称于世。代表作有诗集《雪朝》(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你我》等。解放后出版有《朱自清散文集》《朱自清诗文集》等。

3桃花心木

这篇课文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文章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很特别开始,引出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种树人的话,使作者受到感动,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在描写和叙述中转承自然流畅,由作者的疑问引出种树人的一番话,使作者受到启示,感悟到人生的道理。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

①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这句话写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有两点奇怪:一是来的时间不确定,隔三差五,或十几天来一次;二是浇水的量也不确定,时多时少。这句话为后文作者探明原因作了铺垫。

②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理解这句话首先要弄清楚“不确定”的意思,可先让学生结合课文前面种树人给树浇水没有规律来理解,明白这里的“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

③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因为种树人来的目的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锻炼,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生长。如种树人所愿,现在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说明他种树成功了。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其中的道理。文中指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原因。

从从容容:非常镇定,不慌不忙的样子。文中用来形容种树人对树苗的生长了解非常清楚,对树苗的枯萎一点儿也不惊讶和慌张。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文中用来形容种树人的说话,表现出对人的真诚恳切和情意深长。

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体会课文以“桃花心木”为题,不是单纯地写树木,而是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清晰地认识到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了百年大树,显示出勃勃生机;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风雨和磨难,就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树似人,人如树,树与人的形象叠印在一起,以此体会到文章在表达上借物喻人的方法。文章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奇怪──越来越奇怪──更奇怪──非常感动,为线索进行。抓住关联词语,体会种树人不确定地给树浇水的原因,从正反两方面来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林清玄当代作家,台湾高雄人,1953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x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等。1979年起连续7次获台湾《中x时报》文学奖。以前学过的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鞋匠的儿子》《心田上的百合花》

4、顶碗少年

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

文章描写了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紧紧围绕表演的“惊心动魄”展开。(1)抓住少年表演时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表现顶碗表演动作的高难度;(2)具体描写了观众观看表演时的反应,突出表演的扣人心弦;(3)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不仅体现了表演的难度之大,还烘托了表演的紧张气氛。作者主要抓住“少年、观众、碗”具体描写,突出表现了杂技表演的紧张程度。

一是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二是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三是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①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

这句话是对顶碗少年表演的具体描写,在柔美的乐曲声烘托下,少年表演的柔美动作──“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与乐曲融为一体,体现了东方杂技的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忽而卧倒,忽而跃起……”写出了表演动作的变化,柔中有刚,省略号蕴含着表演动作的变化无穷。对碗的描写衬托出了少年的表演技艺高超,同时也可以看出表演的难度很大。

②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这是对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时的表情、动作的描写,表现出对观众的歉意和内疚,从“微笑”“不失风度”可以看出他对表演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③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第二次失败,使少年信心顿失,勇气锐减。“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不知所措”这些描写将少年此时的沮丧、尴尬刻画得入木三分,跃然纸上。

④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经历了两次失败,少年没有被吓倒。“镇静”表现出少年经受起了失败的考验,又重新开始第三次表演。

⑤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这是作者看了表演发出的感叹,也是文章的题眼所在。表达了作者对顶碗少年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承受压力、敢于拼搏的赞叹。

⑥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这句话与课文开头的第一句相照应,突出这次杂技表演给作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句末的省略号是作者从中受到的启示,耐人寻味。

5、手指

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①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②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中指所处的独特位置,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态和高傲的特点。

③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作者运用设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优美的。

④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句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说明了人人都有自己不懂的地方。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擂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擂两通鼓,勇气就衰弱了;擂三通鼓,勇气就完结了。现用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说明做事情应一气呵成的道理。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也。──再甘甜的瓜,瓜蒂都是苦的,天下的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说明任何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道理。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种树必须培育它的根,教人以德行则必须教养他的思想。说明了浇树浇根,育人育心的道理。

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练习了千支曲子后才能知晓音乐的美妙,观看了千支剑后才能识别兵器的好坏。说明了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

“邯郸学步”这个成语讲的是战国时候,燕国的一个青年人到邯郸学当地人走路,结果学了几个月,不但没有学会邯郸的走法,还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原来是形容不要盲目学步,现在用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课外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如《东施效颦》,进行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背诵、背写

1、背诵:《文言文两则》全文。《匆匆》全文。

2、默写:《文言文两则》全文。日积月累

读读写写:

挪移 蒸融 游丝 插秧 枯萎 基业 幸而 一番 考验 锻炼 转化 优雅 赤裸裸 专心致志 无缘无故 语重心长 狂风暴 雨 勃勃生机

读读记记:

哲理 英俊 惊羡 幅度 慌乱 艰难 喧哗 附和 冒险 消受 机敏 堂皇 名义 薄弱 附庸 刹那间 座无虚席 意想不到 惊心动魄 养尊处优

日积月累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墨子》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传习录》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三、 比较组词

弈(博弈) 缴(弓缴) 辩(辩论) 诲(教诲) 援(援助)

弃(放弃) 激(激动) 辨(分辨) 侮(侮辱) 缓(缓慢)

沧(沧海) 弗(弗若) 挪(挪动) 蒸(蒸发) 伶(伶俐)

抢(抢夺) 佛(仿佛) 娜(婀娜) 拯(拯救) 玲(玲珑)

徘(徘徊) 秧(秧苗) 番(番茄) 锻(锻炼) 雅(优雅)

排(排球) 秋(秋季) 翻(翻滚) 缎(绸缎) 堆(堆积)

勃(蓬勃) 萦(萦绕) 喧(喧哗) 摩(抚摩) 魄(气魄)

脖(脖颈) 索(索取) 暄(寒暄) 磨(磨炼) 魂(灵魂)

措(措施) 疚(内疚) 臊(搔痒) 纽(枢纽) 渺(渺小)

错(错误) 疾(疾病) 骚(骚扰) 钮(按钮) 缈(缥缈)

憎(憎恨) 秽(污秽) 涕(涕零) 摞(一摞书) 孰(孰是孰非)

僧(僧侣) 税(税收) 悌(孝悌) 螺(螺丝钉) 熟(成熟)

四、 多音字

缴:jiǎo (缴纳) zhuó (弓缴) 与:yǔ (与人为善) yù(参与)

燕:yàn(燕子)yān(燕京) 模:mó (模糊) mú(模样)

露:lù(露珠) lòu(露面) 刹:chà(刹那) shā(刹车)

屏:bǐng(屏息) ping(屏风) 曲:qū (弯曲) qǔ(戏曲)

劲:jìn(劲头) jìng(劲旅) 薄:bó(单薄) báo(薄板)bò(薄荷)

差:chā(差距) chà(差不多) chāi(差事) cī(参差不齐)

五、 填空

1、 填入合适的动词。

(种)树苗 (找)水源 (插)秧 (悟出)哲理 (看)表演

(拉)胡琴 (打)算盘 (拧)螺丝(保持)平衡 (解)纽扣

(研)脂粉 (蘸)药末 (戴)戒指 (掏)耳朵 (抹)鼻涕

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1)(凝然)的双眼 (巨大)的能量

(轻松幽雅)的乐曲 (暴风雨般)的掌声

(令人惊羡)的动作 ( 矮小结实)的老者

(优美)的东方杂技 (紧张不安)的观众

(2)(悄悄)地挪移 (目不转睛)地盯着 (剧烈)地晃动

(呆呆)地站着 (语重心长)地说 (歉疚)地微笑

六、 近义词

觉察——发觉 叹息——感叹 特别——特殊 徘徊——彷徨

匆匆——匆忙 偶尔——偶然 枯萎——干枯 基业——基础

模仿——仿照 依赖——依靠 优雅——优美 萦绕——缭绕

启示——启迪 歉疚——愧疚 沉着——镇静 陶醉——沉醉

责怪——责备 索性——干脆 剧烈——猛烈 姿态——姿势

构造——结构 机敏——灵敏 扶衬——帮扶 秀丽——清秀

显示——展示 渺小——微小

七、 反义词

匆匆——姗姗 聪明——愚蠢 空虚——充实 伶俐——笨拙

徘徊——果断 觉察——忽视 特别——一般 高大——矮小

相信——怀疑 枯萎——茂盛 依赖——独立 偶尔——经常

模仿——创造 巨大——渺小 轻松——繁重 柔软——僵硬

慌乱——镇定 沉着——惊慌 附和——反驳 结实——脆弱

责怪——赞许 简单——复杂 薄弱——坚实 渺小——伟大

团结——分裂

;

六下语文书人教版电子课本:

《语文六年级下册》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共12册,本册为最后一册。本书共六单元,还有一部分古诗词背诵及综合练习。

《同步解析与测评:语文(6下)(人教版)》内容简介:《同步解析与测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近开发的、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相配套的教学辅导读物。《同步解析与测评语文(1~6年级)》有以下特点:

目的明确 体现教材编辑意图,突出年段特色,凸显各册训练重点,重视将基础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注重导学、练习和检测,体现对教材的补充、延伸。

内容实用 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体现基础性;突出识字、写字、词句、阅读、习作等训练重点,将零散的语文知识加以梳理、归纳,体现系统性;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地学,愉快地练,体现趣味性;力求做到实用、好用,可操作性强,体现人教版教辅的权威性和示范性。编写体例如下:

低、中年级每册各单元主要包括“每课同步练习”、“单元测评”两部分内容;高年级开始每册各单元增加“单元导引”部分;每册期中、期末各安排一次综合测评。

“每课同步练习”主要包括每课知识点和每课练习题、(由基础部分、能力部分、拓展部分组成)。拓展部分编排灵活,有的在某篇课文后进行拓展,也有的在两三篇课文后进行拓展,侧重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1。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

2.匆匆

3.桃花心木

4.顶碗少年

5.手指

6.北京的春节

7.藏戏

8.各具特色的民居

9.和田的维吾尔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11.灯光

12.为人民服务

13.一夜的工作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15.凡卡

16.《鲁宾孙漂流记》 梗概 精彩片段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梗概 精彩片段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1.我最好的老师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成长足迹 依依惜别

古诗词背诵:

七步诗

鸟鸣涧

芙蓉楼送辛渐

江畔独步寻花

石灰吟

竹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己亥杂诗

浣溪沙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综合复习:

养花

生活是多么广阔

中华第一龙

狱中联欢

名碑荟萃

琥珀

智慧之花

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

给外地亲友写封信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1。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

2.匆匆

3.桃花心木

4.顶碗少年

5.手指

6.北京的春节

7.藏戏

8.各具特色的民居

9.和田的维吾尔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11.灯光

12.为人民服务

13.一夜的工作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15.凡卡

16.《鲁宾孙漂流记》 梗概 精彩片段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梗概 精彩片段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1.我最好的老师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成长足迹 依依惜别

古诗词背诵:

七步诗

鸟鸣涧

芙蓉楼送辛渐

江畔独步寻花

石灰吟

竹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己亥杂诗

浣溪沙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综合复习:

养花

生活是多么广阔

中华第一龙

狱中联欢

名碑荟萃

琥珀

智慧之花

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

给外地亲友写封信

额~这样行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1。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

2.匆匆

3.桃花心木

4.顶碗少年

5.手指

6.北京的春节

7.藏戏

8.各具特色的民居

9.和田的维吾尔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11.灯光

12.为人民服务

13.一夜的工作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15.凡卡

16.《鲁宾孙漂流记》 梗概 精彩片段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梗概 精彩片段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1.我最好的老师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成长足迹 依依惜别

古诗词背诵:

七步诗

鸟鸣涧

芙蓉楼送辛渐

江畔独步寻花

石灰吟

竹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己亥杂诗

浣溪沙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综合复习:

养花

生活是多么广阔

中华第一龙

狱中联欢

名碑荟萃

琥珀

智慧之花

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

给外地亲友写封信

额~这样行么?

参考资料:六下语文书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1。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

2.匆匆

3.桃花心木

4.顶碗少年

5.手指

6.北京的春节

7.藏戏

8.各具特色的民居

9.和田的维吾尔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11.灯光

12.为人民服务

13.一夜的工作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15.凡卡

16.《鲁宾孙漂流记》 梗概 精彩片段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梗概 精彩片段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1.我最好的老师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成长足迹 依依惜别

古诗词背诵:

七步诗

鸟鸣涧

芙蓉楼送辛渐

江畔独步寻花

石灰吟

竹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己亥杂诗

浣溪沙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综合复习:

养花

生活是多么广阔

中华第一龙

狱中联欢

名碑荟萃

琥珀

智慧之花

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

给外地亲友写封信

1.文言文两则 2.匆匆 3.桃花心木

4.顶碗少年 5。手指 6。北京的春节

7。藏戏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9.和田的维吾尔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11.灯光 12.为人民服务

13.一夜的工作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15.凡卡

16.《鲁宾孙漂流记》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 18.跨越百年的美丽19.千年梦圆在 今朝 20.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

21。我最好的老师

浣溪沙的意思

02020

《小学数学1-6年级电子课本(人教版)》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提取码:8dcd

小学数学1-6年级电子课本(人教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pdf|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pdf|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pdf|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pdf|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pdf|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pdf|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pdf|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pdf|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pdf|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pdf|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pdf|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pdf

网址

语文六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电子课本可以方便我们在网上学习。我也为大家找到了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电子课本,一起学习学习吧。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

1、文言文两则

2、匆匆

3、桃花心木

4、顶碗少年

5、手指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单元

6、北京的春节

7、藏戏

8、各具特色的民居

9、和田的维吾尔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单元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11、灯光

12、为人民服务

13、一夜的工作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单元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15、凡卡

16、《鲁滨孙漂流记》梗概

精彩片段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单元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20、真理诞生于

一百个问号之后

21、我最好的老师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成长足迹

依依惜别

古诗词背诵

1、七步诗

2、鸟鸣涧

3、芙蓉楼送辛渐

4、江畔独步寻花

5、石灰吟

6、竹石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已亥杂诗

9、浣溪沙

10、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综合复习

1、养花

2、生活是多么广阔

3、中华第一龙

4、狱中联欢

5、名碑荟萃

6、琥珀

7、智慧之花

8、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

9、给外地亲友写封信

六年级课外知识积累

一、描写友情送别的古诗:

1、题目:⑴《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⑵《山中送别》(唐—王维)、⑶《别董大》(唐—高适)、⑷《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⑸《赠汪伦》(唐—李白)、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⑺《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2、诗句: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⑵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⑶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⑷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⑸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二、有关毛泽东的诗词:

1、题目:⑴《七律·长征》、⑵《菩萨蛮·大柏地》、⑶《卜算子·咏梅》、⑷《清平乐·六盘山》、⑸《忆秦娥·娄山关》、⑹《沁园春·雪》、⑺《采桑子·重阳》、⑻《为女民兵题照》、⑼《水调歌头·游泳》、⑽《沁园春·长沙》

2、诗词:补充课外的.⑷、⑸、⑻

三、描写边塞或军旅生活的古诗:

1、题目:⑴《出塞》(唐—王昌龄)、⑵《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唐—王翰)、⑶《塞下曲》(唐—卢纶)、⑷《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唐—王昌龄)、⑸《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唐—王之涣)、⑹《使至塞上》(唐—王维)、⑺《前出塞》(唐—杜甫)、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2、诗句: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⑵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⑷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⑸、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⑺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⑻千树万树梨花开,忽如一夜春风来。

四、爱国的诗词:

1、题目:⑴《出塞》(唐—王昌龄)、⑵《示儿》(南宋—陆游)、⑶《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南宋—辛弃疾)、⑷《夏日绝句》(南宋—李清照)、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⑺《过零丁洋》(宋—文天祥)⑻《狱中题壁》(清—谭嗣同)⑼《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宋—陆游)⑽《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2、词句: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⑵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⑶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⑸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⑹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⑻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⑼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⑽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五、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诗词、谚语等:

1、名人名言: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⑵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⑶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2、诗词:⑷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⑸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关汉卿⑹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文嘉《今日诗》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文嘉《明日诗》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⑼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⑽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⑾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无名氏《金缕衣》⑿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绝句》

3、谚语: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⒁光阴似箭,日月如梭。⒂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电子版往往可以通过找学生老师获取pdf资源或者是自己在网上寻找。对于如何查找最新版本的语文书电子版,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在线阅读

微信上先通过搜索关注电子课本导航网公众号,点击进入后输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将弹出电子课本链接,点击链接进入,等待跳转即可。(但该种方法只能进行在线阅读,不能下载。)

二、下载pdf

在浏览器中搜素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进入后直接在搜索栏搜索或者在教材模块对应年级和科目进行寻找,找到后点击进入可以在线阅读,也可以下载pdf版本。

《小学部编版语文课本》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提取码:stc9

小学部编版语文课本|语文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pdf|语文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pdf|语文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pdf|语文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pdf|语文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pdf|语文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pdf|语文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 .pdf|语文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pdf|语文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pdf|语文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pdf|语文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pdf|语文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pdf

fb462 小学语文全套电子课本(含人教版和部编版)pdf格式

├──部编版1-6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

| ├──2018秋季新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pdf 51.35M

| ├──部编六上.pdf 28.93M

| ├──部编四上.pdf 82.33M

| ├──部编五上.pdf 29.82M

| ├──新版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pdf 6.71M

| └──义务教育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本(部编本).pdf 13.60M

├──部编版1-6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

| ├──部编版最新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本.pdf 9.61M

| ├──部编版最新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pdf 12.07M

| ├──部编版最新语文一年级下册电子课本.pdf 10.72M

|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下).pdf 17.55M

|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下).pdf 16.68M

|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下).pdf 23.35M

└──人教版1-6年级课本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pdf 12.73M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pdf 11.42M

|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pdf 15.41M

|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pdf 16.91M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pdf 14.83M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pdf 14.27M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pdf 16.38M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pdf 16.26M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pdf 15.94M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pdf 16.58M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pdf 10.31M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pdf 12.25M

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