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神州六号飞船 神州六号飞船电话号码多少

神舟六号在那一年发射成功

神舟六号于2005年10月12日09时00分发射成功,并且于2005年10月17日4时32分返回。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太大的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

神舟六号飞船是第二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也是艘执行多人飞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

参与人员有:

执行任务宇航员:费俊龙,指挥长;聂海胜这是两位太空人次进行太空任务飞行。聂海胜2005年10月13日在太空庆祝他的41岁农历生日。

后备宇航员:梯队刘伯明、景海鹏;第二梯队:翟志刚、吴杰。

以上为神舟六号飞船的相关内容。

神舟六号的完整资料

神舟六号飞船为第二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是艘执行“多人飞天”任务的载人飞船。于时间2005年10月12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搭载着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绕地飞行了115小时32分钟。并于时间2005年10月17日4:33成功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降落场。

飞船构成:

轨道舱:"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直径2.25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神六"的轨道舱之所以被称为"多功能厅",是因为2名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他时间都在轨道舱里。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盥洗和方便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轨道舱也叫工作舱。其外形为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体,它是航天员的"太空卧室"兼"工作间"。它还兼有航天员生活舱和留轨实验舱两种功能,所以也称留轨舱。

轨道舱里面装有多种试验设备和实验仪器,可进行对地观测,其两侧装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帆翼、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以及各种对接结构,用来把太阳能转换为飞船的能源、与地面进行通讯等。作为航天员的"太空卧室",轨道舱的环境很舒适,舱内温度一般在17至25摄氏度之间。

逃逸救生塔:位于飞船的最前部,高8米。它本身实际上就是由一系列火箭发动机组成的小型运载火箭。在运载飞船的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60秒期间火箭运行距离在0至100公里,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这个救生塔将紧急启动,拽着"神舟六号"飞船的返回舱和轨道舱与火箭分离,迅速逃离险地,并利用降落伞降落到安全地带。

返回舱:又称座舱,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神舟六号"完成绕地飞行任务后,两名航天员也将乘坐返回舱回归地球。

推进舱:又叫仪器舱。通常安装推进系统、电源、轨道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推进舱的两侧还装有面积达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帆翼。

扩展资料:

神舟五号飞船已经实现了炎黄子孙千年飞天梦,神舟六号上天也许不再具有轰动效应,但神舟六号飞船载人毕竟与神舟五号飞船载人有着较大的区别,意义和风险程度均大不一样。

据有关航天专家透露,这次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与2003年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不同之处就在于:一是航天员由一人变成了两人;二是由在轨运行一天变成了多天;三是两位航天员届时将打开返回舱与轨道舱连接处的舱门,首次进入轨道舱进行一些科学实验活动。

根据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运行特点,在飞船升空之前,有几个方面将有针对性地重点加强。如针对“两人”和“多天”,在对航天员进行培训时,必须加强两人之间的磨合和适应训练,如工作、生活习惯方面的协调以及脾气性格上的搭配等等。

神舟五号升空时选定由杨利伟担任首飞任务,而他的候补人选有2位。根据航天员选拔有关规定,选拔一人升空时,通过前期严格考核和挑选,飞行前的结果必须由一组三人组成的梯队,人选只能在这三人中产生。

而现在是两人升空,那就必须由六人三组组成梯队,再加上选拔须有备份,届时就将由12个人组成六组梯队,进行强化训练,使得挑选余地更大。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飞行前必须从梯队中的六人中确定两人,由这两位秀的航天员进入太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舟六号

神舟六号是在哪一年发射成功的

神舟回眸 --神舟六号

发射时间: 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0秒

发射火箭: 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584秒

返回时间: 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四子王草原秋韵

飞行时间/圈数: 115小时32分钟/飞行77圈

搭载物品: 共有8类64种搭载物品,其中包括金利来、查氏等知名企业标识,搭载的生物菌种、植物组培苗和作物、植物、花卉种子则用于太空育种实验.在开舱仪式现场,6位特殊的“乘客”有机会精彩亮相,它们分别是极地考察时使用过的国旗、奥委会会旗五环旗、上海世博会会旗、《申报》百年纪念特刊、书画作品《六骏图》和10幅少先队员太空画作品.神舟六号返回舱搭载的物品还有“我给‘神舟’六号航天员写封信征文活动”特等奖作文、元帅特种邮票和神舟六号个性化邮票等邮品以及书画名家的作品等.

技术应用: 飞船的种类非常多,但最常用的是卫星式载人飞船.这种飞船像卫星一样在离地面几百公里的近地轨道上飞行,飞行高度大约为300公里.飞船有单舱式、双舱式和三舱式,目前上成熟航天的飞船均是三舱式,这次神舟六号就是三舱式飞船,说明航天技术已经初步达到水平.神舟六号飞船有以下特点:首先是起点很高,飞船具有承载3名航天员的能力;其次是一船多用,航天员返回后,轨道仓可以在无人值守的状态下,作为卫星继续利用半年,甚至可以在今后进行交会对接实验;第三是返回舱的直径大,的直径是2.2米,我国的是2.5米.是飞船返回,非常安全,这方面已经进行过全面的测试.总体来看,神舟六号飞船的技术进步是巨大的.技术进步主要反映在:首先是新材料领域,据悉近年来在新材料领域所取得的进步上,有2000多种是来自航天领域;其次是电信领域,这方面有硬件设备的进步,也有软件领域的进步,比如编码技术就确保了话音质量和图像的清晰度;第三是图像技术,这些技术可以用于军事领域,也可以用于民用领域;第四是特种食品,航天员的食品研制非常复杂;第五是特种纺织材料,航天服是一个系统,更是高科技的结晶;第六是电子控制系统的进步,飞船是涉及各种复杂子系统的复杂系统,所有系统均需要有电子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第七是生物医学体系的进步,载人航天与无人航天有本质上的异,系统复杂性和可靠性大为不同,神舟六号的成功,表明的相关生物医学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

神舟5号、6号、7号、8号的资料

1、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它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及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国旗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这个飞船标志着成为()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它标志着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2、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太大的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

神舟六号飞船是第二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也是艘执行“多人飞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

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

返回时间:2005年10月17日 04:33

3、神舟7号,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是四子王旗阿木古郎大草原。从神舟七号开始,我国进入载人航天二期工程。在这一阶段里,将陆续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空间交会对接等科学目标。为下一步建立太空空间站作准备。

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

返回时间:2008年9月29日

4、神舟八号飞船,是“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架飞船,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组成。神舟八号为改进型飞船,全长9米,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神舟八号飞船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它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对接,成为一个小型空间站。

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2011年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

返回时间: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30秒

拓展资料:

神舟飞船是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神舟六号发射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神舟六号飞船载人毕竟与神舟五号飞船载人有着较大的区别,意义和风险程度均大不一样。

1,航天员由一人变成了两人;

2,由在轨运行一天变成了多天;

3,两位航天员届时将打开返回舱与轨道舱连接处的舱门,首次进入轨道舱进行一些科学实验活动。

扩展资料: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科学任务是实现两人飞船发射和安全运行,进行地球表面骨细胞、心医学、数字照片及测试飞船等科学实验。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上新增加了地球观测仪器等40余台设备和6个软件,使飞船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件10万余件。

飞船上放置了盛有搏动的心肌细胞和贴壁伸展的成骨细胞的24个细胞培养盒,航天员和地面同步对两份相同的活体细胞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对比实验,研究空间环境影响心和骨骼的细胞分子机理。

并通过空间实时飞行验证放置在细胞培养液中、地面筛选出物的防护效果。航天员分三个时段作24个样品盒。

作时,航天员将把细胞培养带放置在腿上,按不同时段,挤破分别装着激活剂与固定剂的两种胶囊,激活或固定活体细胞,考察在飞船入轨前与入轨后不同重力条件下细胞样品的状态与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舟6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