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_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题5篇

【 #二年级# 导语】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它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学数学是令自己变的理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数学本身也有自身的乐趣。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题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_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_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1.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题

一、列式并计算。

1、58加29的和是多少?

2、8个9是多少?

3、比128多31的数是多少?

4、70除以8,商几余几?

二、应用题。

1、果国皇有桃树500棵,比梨树少251棵,梨树有多少棵?

2、二年级有少先队员44人,一年级比二年级的少15人,一年级有少先队员多少人?

3、商店运回一车水果,每天卖7筐,卖了4天,还剩21筐,这车水果有多少筐?

4、学校有图书200本,已经借出128本,剩下的每个班分8本,可以分给多少个班?

5、小兔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邻居兔奶奶15个,还剩多少个?

6、王师傅做了80个面包,次卖了17个,第二次卖了25个,还剩多少个?

7、妈妈买了15个苹果,买的橘子比苹果少6个,问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

8、动物园有熊猫4只,有猴子是熊猫的3倍。问一共有熊猫和猴子多少只?

9、二(一)班有女生15人,男生比女生多11人,问二。一班有学生多少人?

10、小汽车每辆能坐4人,大客车能坐25人,有3辆小汽车和1辆大客车。问一共能坐多少人?

2.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题

一、填空。

1、4000克=()千克2小时=()分

5分=()秒24千克=()克

2米=()厘米30分米=()米

2、上午节课8:30上课,一节课上了40分钟,下课的时间是(:)。

3、千位上是4,百位上是7,十位和个位都是0的数是()。1995是一个()位数。它的位是()位,它是由()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4、在○里填上>、<或=。

500克○50千克3小时○30分

1克○1千克1秒○1分

1厘米○10米10米○100厘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X”。)

1、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2、一条金鱼重59千克。()

3、下午场电影是1小时30分开映。()

4、小华身高139厘米。()

三、计算。

1、口算:

23+51=64+21=33+42=69-36=

47-24=85-65=27+15=64+29=

38+42=66-39=44-27=90-65=

300+200=6000+1000=500+40=7000-400=

410+40=820+70=160-50=250+30=

340-30=550-20=460+70=280-50=

360+40=310-300=800-90=150+250=

2、笔算并验算。

371+715=4050-2674=

6291-2678=4200-3817=

3.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题

1、一辆空调车上有42人,中途下车8人,又上来1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面包房一共做了54个面包,队小朋友买了8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22个,现在剩下多少个?

3、3个组一共收集了94个易拉罐,其中组收集了34个易拉罐,第二组收集了29个易拉罐。那第三小组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4、新型电脑公司有87台电脑,上午卖出19台,下午卖出26台,还剩下多少台?(用两种方法解答)

5、班级里有22张腊光纸,又买来27张。开联欢会时用去38张,还剩下多少张?

6、少年宫新购小提琴52把,中提琴比小提琴少20把,两种琴一共有多少把?

7、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6位乘客,到福州路下去8位,又上来12位,这时车上有多少位?

8、甲数是20,乙数比甲数多5,乙数是多少?

9、有25个苹果,梨比苹果少7个,有多少个梨?

10、小青有28张画片,照片比画片多16张。小青有多少张照片?

4.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题

一、请你填一填。

1、七千零一十写作(),它的近似数是();3106读作(),它的近似数是()。

2、比锐角大,比钝角小的角叫做()角。

3、一个数千位上是6,十位上是1,其它数位上都是O,这个数写作()。

4、计算42÷7=6,用到的口诀是()。

5、一袋方便面约重100(),李红的体重是30()。

6、用1,0,7,4四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是(),小四位数是()。

7、63里面有()个7,48是8的()倍。

8、884、886、888、()、()、()。

9、火车运动的现象是()。拧开瓶子盖的动作是()。

二、请你算一算。

32÷4=700+800=170-80=

800+80=81÷9=650+40=

9000-4000=1300-600=75+20=

5.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题

1、加、减、乘、除我都会。

9300-500=76+23=48÷6=50-35=

72÷9=440-150=7×3=25+38=

530-370=5×9=36÷9=6×7=

2、我能估算。

482+146≈587-215≈318+279≈741-309≈

3、我知道我能算对。

64÷8÷2=20÷5×6=5×8+23=36÷4÷3=

7×9-17=6×6+15=64÷8×7=3×3×8=

40÷5×8=72÷8×5=2×9÷3=63÷7×6=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

【 #二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万以内数的调查、收集、整理,让学生初步感受多位数,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2、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会正确地读出万以内的数。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

5、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收集资料,感知四五位数。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写在卡纸上,并贴在黑板上。昨天同学们都收集了电脑的价格,现在请同学将它们贴到黑板上来,让大家来看看你的成果。

二、分类

师:黑板上有这么多数,请你先轻轻的试着读一读,然后观察这些数的特点,并给这些数分分类。

生:这两类数一类中有零,另一类没有零。

三、读法

1、没有零的数的读法。

师:你觉得哪一类数读起来比较容易?谁能来读一读?

读这些数有什么好方法?

出示板书:

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

2、有零的数的读法。

师:这些有零的数你会读那一个?你能找出和他同一类的数吗?

学生小组讨论。

师:每个人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

师将黑板上的数移位。

师:读这些数有什么好方法?

板书出示: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师:你还会读哪一个数?(末尾有0的数)找出末尾有0的数,

师:读这些数,又有什么好办法?

板书出示: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有零的四、五位数的读写的方法。你能写一个中间和末尾都有零的数,让大家来读一读吗?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现在请同桌互相出题,考考对方。

四、写法

师:刚才还有一些小朋友收集的价格还没有展示出来,现在我就请这些同学来报一报,看你们能不能记下来。

学生订正。

师:你是怎么写下来的。

出示板书:几万就万位上写几,几千就千位上写几,几百就百位上写几……

师:谁还能来报一报。(有0的数)

学生试写。

学生订正。

师:你是怎么写下来的。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

出示板书: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五、练习与巩固

1、P75“做一做”1、2

2、P76“做一做”1、2

小结: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到了什么?

2.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1、61-62页例1,2,课堂活动1

二、教学目标:

1、弄清进位加法的算法,并会用竖式计算

2、过学生用多种算法计算,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比同的方法解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四、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挂图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学校为了小朋友的健康,每年都要组织体检,今年又要体检了,保健老师条查各班人数,现在,来到了六二班教室。他了解到了什麽?(男生23人,女生25)

问: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23+25)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独立思考计算23+25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①23+20=4343+5=48

②25+20=4545+3=48

③23+10+10+5=48……

2、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想知道吗?

师:用竖式计算。板书:

23

+25

————

48

说明:3和5对齐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2和2对齐就是十位和十位对齐,既相同数位对齐。

3、竖式上怎麽加呢?讨论。

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4、教学例2

再给医生准备茶杯时,出现了这种情况(出示例2图)你能帮忙算算还多少吗?

(1)学生列式

(2)动手作小棒,理解算理。

(3)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4)学生看书,你的方法和谁的一样?

3.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整理和练习图形和变换,巩固平移和旋转的表象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画平移的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数平移距离

1、观察43页题,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样数平移的距离。

2、动手涂颜色。

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样找到那条船的。

二、画平移后的图形。

1、先让学生给43页第二题的四个点标上记号。

2、问学生,图形移动3格上边的点移动几格?图形的'大小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吗?

3、学生讨论,该怎么样画平移后的图形。

4、学生汇报方法。

5、老师总结:先找好四个点移动后的位置,再把四个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平移后的图形。

6、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第2题的两个要求。

7、独立完成44页第5题。

三、判断练习

1、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

2、判断哪些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

四、动手作

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完成45页的做一做。

五、动手完成剪一剪。自学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

教学反思:结合动手作,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平移现象。强调无论怎么平移,方向是不变的这个道理。

4.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平均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12~14页内容。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和实际作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并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实际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学具准备:分组准备各种食品、每人一张卡纸、圆片(18个)、作业纸。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桔子等贴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联欢会情境,让学生感受平均分

1、让学生感受什么叫平均分。

(1)师:就要过年了,今天我们来开个联欢会。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给你们组准备了什么食品?(饼干、巧克力、糖果……)我们想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你们能帮我把这些食品分成四份吗?

(2)让学生分组分一分食品。

(3)让学生说一说你们组是怎么分的?(让学生分组汇报结果。)

(4)师:象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2、(1)(出示多媒体课件)刚才老师和一组同学一起“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3个苹果。”

(2)让生把分苹果的过程读一读。

(3)让学生用这句话把本组分食品的过程说一说。

3、巩固练习:判断哪种分矿泉水的方法对。

二、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1、在活动中学习书中例2

(1)师:我们已经知道什么叫平均分,那么怎么才能平均分呢?

请同学们分组把15个桔子平均分到5个盘子里,可以怎么分呢?

(2)分完后请学生分组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并上黑板演示。

(3)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组分食品的过程。

2、拔河比赛:师请8位学生,平均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比赛中适当穿插德育渗透,如集体主义教育等。

3、给获胜选手发奖品:12支铅笔平均发给4个同学,每人几支?

请学生用/代替铅笔在作业纸上画一画,再集体核对。

4、集体游戏:我们班有40位同学分8组做游戏,平均每组几人?

让学生按分好的组在歌曲声中向自己的同伴说新年好。

三、迎新年队列展示活动

(1)让学生观看以往队列展示活动的照片。

(2)请同学们帮我们班设计出一个队形来参加这个活动。

要求:每班18名学生参加,每行人数相等。

(3)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之后在卡纸上用18个小圆片贴出来。

(4)师选择几张好的作品向大家展示,让全班同学都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四、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5.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进解除法意义,熟练计算除法算式。

2、进一步正确读、写万以内数。

3、熟练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及估算。

4、能用所学生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除法意义与计算:

1、出示书上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2、怎样计算?

3、为什么用除法?说说什么情境下要用除法计算?

4、学生列式计算。

5、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6、师出示一些除法口算,学生开火车进行口算。

二、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1、师出示3569、5643、7800、9860、6089、7008、让学生读数。

2、说说万以内数的怎样的?

3、师出示:四千三百六十九、三千零三、五千七百等数,让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的写法是怎样的?

4、师出示书上第120第5题,说说哪一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5、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三、复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1、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第6、7题。

2、交流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四、复习估算:

1、学生独立完成书第三者121页第8题,要求用估臬的方法完成。

2、小结:只要作出正确的判断,估算的方法可以不同。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篇

【 #二年级# 导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科学,值得每个人去学习,尤其是孩子,更要去学习数学,并且以此来构架自己的思维体系。学数学就是在学一种思维体系,在日常教导孩子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这一点。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1000以内数的数数过程,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各数。

2、通过探索、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理解10、100、1000之间的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测意识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正确地数数和理解10、100、1000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每组1000根左右的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用一休的故事创设情境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小客人,大家想知道他是谁吗?(播放一休的录像片)你心目中的一休是个什么样子的?

生1:聪明的。

生2:爱动脑筋的。

生3:是个小和尚。

师:今天,一休想出个数数的题来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做出一休的题目吗?

生:有。

师:请同学们把一休带给大家的小棒倒出来,猜一猜大约有多少根?

生1:300多根。

生2:800多根。

生3:1000根。

生4:2000根。

师:现在我们就动手数一数,到底有多少根。在数以前,组长要合理分工,想一想,怎么数才能做到以下几个要求:1、数的速度要快;2、数的数量要准确;3、数的结果能让别人很快就看出来,而不用再去数。小组商量好了,就动手数一数。

二、动手作,探索新知

1、小组合作数小棒,组长合理分工,记录数的方法和数的结果,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汇报数的方法。

组1:我们小组是这样数的,我们先把20根捆成1小捆,然后数出5小捆捆成1大捆,正好是100根,就这样一捆一捆地摆好,数了数,一共有10大捆,正好是1000根。

组2:我们小组是50根50根地数的,50根1捆,然后把2小捆捆到一起,正好是100根,我们数了数一共是10捆,所以就是1000根。

组3:我们组和他们的不一样,我们以前学过10根捆成一捆,所以我们是10根10根地分。然后把10小捆捆成1大捆,一共捆了10大捆,就是1000根。

3、找出典型。

师:10小捆捆成1大捆,从这组小棒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小组先商量,然后汇报。

组1:我发现1大捆是由10小捆组成的。

组2:我发现1大捆比1小捆多得多。

组3:我发现10个十是100。

师:这l大捆和这10大捆你又能发现什么问题?

4、小结。

跟同学们说的那样,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三、巩固新知

今天一休还请来了他的三位好朋友,兄、二师兄和他的朋友小叶子,他们听说大家今天学会了数一千以内的数,都想出个题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战吗?你想先接受谁的挑战?(学生自由选择题目)

一休:你能估计出这些画面上有多少个(本)吗?

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小叶子:小叶子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猫闯关的游戏,小猫每闯过一关得100分,(演示小猫闯关的游戏)看完了小猫闯关的游戏,你知道小猫一共闯了几关?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共闯了10关;因为小猫每闯1关得100分,它得了1000分,就是10个一百,所以就是闯了10关。

兄:兄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猫收苹果的游戏,(出示课件)现在小猫已经得了986分,小猫每收一个苹果加1分,请你仔细数一数,看小猫一共得了多少分?

游戏:以小组为单位,从(1)(2)题中任选一个题目。

(1)从592数到613;

(2)数出897后面的。8个数;

二师兄:_____、_____、800_____、_____

小组商量一下,你们小组准备怎么填?你们是怎么数的?

组1:600、700、800、900,我们是一百一百地数的。

组2:798、799、800、801、802,我们1是一个一个地数的。

组3:802、801、800、799、798,我们1也是一个一个地数的,但我们是倒着数的。

师:通过这个题我们看出,数数的顺序不同、数数的规律不同,那么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相信你会有不同的收获。

四、全课小结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你对这节课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篇二】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例4、例5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数百以上、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

2、正确地用万以内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3、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数“翻坎数”,万以内数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1)教师用课件(或挂图)出示两堆小棒:一堆97根,另一堆5根。让学生猜一猜两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并说说为什么。

二、主动探究,建立模型

1、数一百零几

(1)99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100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强调“一百”与“一”之间一定要加1个“零”。

(2)101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看着上图一起数一数,明确一百零几中间有1个

“零”。

2、数一百零几与一百几十

(1)学生拿出整的100根小棒和散的20根小棒各放一堆。

(2)同桌相互数一数,检查一下是不是符合要求。

注意109是“100”与“9”合起来,110是100与10合起来,突出101与110的区别。

(3)学生观察120根是1个100,2个10。(让学生动手捆1个大捆,2个小捆)

(4)学生发现120就是由1个100和2个10组成的。

3、在计数器上数一百九十几到二百几十

(1)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197,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197的组成。

(2)让学生接着往下数,当数到199到200时,怎样拨?

①观察个位,9个一再数1个一是多少个一?(10个一)10个一又是多少?(10个一是1个十)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在个位上拨去10个一,在十位上拨上1个十)

②观察十位,已有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在计数器上又怎样表示?(在十位上拨去10个十,在百位上拨上1个百)

4、类比迁移

(1)突出990与1000。

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990,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990的组成。请学生再拨上10,怎么拨?怎么数?

[点评:在作活动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计数单位,突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突破由十到百、由百到千这个翻坎数。]

(2)突出1010,1020。

①1000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十位)拨几个?(1个)1000加10读作一千零一十,突出必须在“一千”与“一十”之间加1个“零”。

②1010之后再数10怎么拨?

③从1020再拨到1300怎么拨?

④从1300拨到1400可以怎样拨?

⑤同桌互动:使用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拨,从880拨到1100,一边拨一边数。提醒学生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同伴或者老师的帮助。然后抽学生演示,教师重点指导990、1000和一千零几十的拨法及数法。

(3)突出2000,2010。

①1900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拨几个?是多少?(1910)依次到1990。

②1990之后再数10,十位上是多少?(10个一十)十位上怎么办?(10个一十是一百)百位上是多少?(10个一百)百位上怎么办?(10个一百是一千)千位上又是多少?(2个一千是二千)

③从2000到2001,在计数器上可以怎样拨?

三、巩固新知,深化拓展

1、接龙游戏(教师重点指导“翻坎数”)

(1)一个一个地数,课堂活动第1题。(老师和全班学生接龙)

(2)一十一十地数,课堂活动第2题。(男、女同学接龙)

(3)一百一百地数,课堂活动第3题。(各大组接龙)

(4)一千一千地数,课堂活动第4题。(全班齐数)

2、拨一拨、说一说

(1)先拨3500,再说由()个千和()个百组成。

(2)先拨4020,再说由()个千和()个十组成。

(3)先拨6003,再说由()个千和()个一组成。

3、说一说

(1)5400是由()个千和()个百组成。

(2)4070是由()个千和()个十组成。

(3)2496是由()组成。

四、课堂小结

你会数万以内的数吗?数数时要注意什么?通过学习你还有什么收获?

【篇三】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动手作等活动,初步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欣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陶冶情。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

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

课件、各种对称的图片,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猜一猜、激趣导入。

师:在这花儿盛开的季节里,昆虫们欢快的飞舞着,看!它们向这儿飞来了,不过它们只有半个身影。它们说:“只要你猜对它们是谁,它们就会出现。”

师:请你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个身影,让学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虫的另一半。)

师:同学们真棒!那你们仔细观察这些昆虫,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两边都是一摸一样的。

师:像上面的左右两边都一样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对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更多对称的知识。

观察、感知,互议自己的发现。有的同学从图案的形状上观察出对称的特点。

汇报自己的发现:这些图形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轴对称图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剪一剪,教学教科书29页例1

(1)老师,先将一张纸对折,再画一画,沿画的线剪。打开是一件上衣。

(2)学生模仿,做一个剪纸。学生动手剪时,师: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后观察这件上衣有什么特点?(是对称的)

(3)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剪对称图形的?

(4)展示学生剪的作品。(把作品贴黑板)

师:同学们剪得都很漂亮,在对称图形的中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所有图形的中间都有一条折痕。

师:对,这些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把这个对称图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样的两部分。那咱们能给这条折痕起一个名字吧!这条折痕在数学王国中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翻到教材29页,拿出剪刀、长方形纸,照样子剪一剪,剪好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刚才我们发现图片里都是对称的图案,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小手也来找一找对称图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左右对折,打开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左右对称)再上下对折,又发现了什么?(上下对称)

(2)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对角也对称。)

(3)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折一折,你又有什么发现?(不管怎样对折,都是对称的。)

教师小结:通过对折,我们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对称图形。

师:先用直尺标齐,再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学生自由发言。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29页,做一做。

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2、下面的字母、数字和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1、2、3、4、5、6、7、8、9

3、教材第33页练习七第1-3题。

四、回顾整理,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知识,作为二年级的老师,为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好教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页例4、例5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数百以上、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

2、正确地用万以内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3、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数“翻坎数”,万以内数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1)教师用课件(或挂图)出示两堆小棒:一堆97根,另一堆5根。让学生猜一猜两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并说说为什么。

二、主动探究,建立模型

1、数一百零几。

(1)99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100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强调“一百”与“一”之间一定要加1个“零”。

(2)101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看着上图一起数一数,明确一百零几中间有1个“零”。

2、数一百零几与一百几十。

(1)学生拿出整的100根小棒和散的20根小棒各放一堆。

(2)同桌相互数一数,检查一下是不是符合要求。

注意109是“100”与“9”合起来,110是100与10合起来,突出101与110的区别。

(3)学生观察120根是1个100,2个10。(让学生动手捆1个大捆,2个小捆)

(4)学生发现120就是由1个100和2个10组成的。

3、在计数器上数一百九十几到二百几十。

(1)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197,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197的组成。

(2)让学生接着往下数,当数到199到200时,怎样拨?

①观察个位,9个一再数1个一是多少个一?(10个一)10个一又是多少?(10个一是1个十)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在个位上拨去10个一,在十位上拨上1个十)。

②观察十位,已有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在计数器上又怎样表示?(在十位上拨去10个十,在百位上拨上1个百)。

4、类比迁移。

(1)突出990与1000。

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990,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990的组成。请学生再拨上10,怎么拨?怎么数?

点评:在作活动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计数单位,突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突破由十到百、由百到千这个翻坎数。

(2)突出1010,1020。

①1000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十位)拨几个?(1个)1000加10读作一千零一十,突出必须在“一千”与“一十”之间加1个“零”。

②1010之后再数10怎么拨?

③从1020再拨到1300怎么拨?

④从1300拨到1400可以怎样拨?

⑤同桌互动:使用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拨,从880拨到1100,一边拨一边数。提醒学生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同伴或者老师的帮助。然后抽学生演示,教师重点指导990、1000和一千零几十的拨法及数法。

(3)突出2000,2010。

①1900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拨几个?是多少?(1910)依次到1990。

②1990之后再数10,十位上是多少?(10个一十)十位上怎么办?(10个一十是一百)百位上是多少?(10个一百)百位上怎么办?(10个一百是一千)千位上又是多少?(2个一千是二千)。

③从2000到2001,在计数器上可以怎样拨?

三、巩固新知,深化拓展

1、接龙游戏(教师重点指导“翻坎数”)。

(1)一个一个地数,课堂活动第1题。(老师和全班学生接龙。)

(2)一十一十地数,课堂活动第2题。(男、女同学接龙。)

(3)一百一百地数,课堂活动第3题。(各大组接龙。)

(4)一千一千地数,课堂活动第4题。(全班齐数。)

2、拨一拨、说一说

(1)先拨3500,再说由()个千和()个百组成。

(2)先拨4020,再说由()个千和()个十组成。

(3)先拨6003,再说由()个千和()个一组成。

3、说一说

(1)5400是由()个千和()个百组成。

(2)4070是由()个千和()个十组成。

(3)2496是由()组成。

四、课堂小结

你会数万以内的数吗?数数时要注意什么?通过学习你还有什么收获?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求商,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情景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6×2=()4×3=()2×5=()3×3=()。

2.填空。

2×()=4 3×()=6 4×()=8。

()×3=12 ()×4=20 5×()=15。

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二、教学新知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提出第(1)个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

12÷3。

2.探讨计算方法。

(1):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如果不动手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

(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例1的第(2)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2)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几?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4)交流想商的过程。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求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完成第xx页的“做一做”第1题。

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

2、 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依据画面请学生解决“每个小朋友几个气球”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

3、学生完成练习五第2题。

(1)让学生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

(2)让学生独立填写除法算式。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

4、学生完成练习五第3题。按题意组织送信游戏,说明要求:认真计算,商是几,就投进几号信箱。

5、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数学被应用在很多不同的领域上,包括科学、工程、医学和经济学等.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 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3、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连减算式),也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同时需要用小括号把两部分的和括起来,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二、表内除法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另一个数”。

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

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三、图形与变换

1、角:锐角、直角、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2、平移:当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时,是直线运动。自身方向不发生改变。如:推拉窗。

3、旋转:当物体围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时,自身方向会发生改变。如:方向盘。

4、平移的方法:①先确定平移方向和格子数。②找到原图形的各个顶点。③把各个按相同方向平移相同的格子数。④把新顶点按原图形的顺序连接。

四、万以内数的认识

1、“一、十、百、千、万”是我们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表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万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两个“0”就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万以内数的写法: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 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写“0”占位。

4、数的组成:就是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5、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①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数;②位数相同时,就比较位上的数字,数字大的就大,反之就小;③如果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6、的一位数:9,小的一位数:1 的两位数:99, 小的两位数:10 。 的三位数:999,小的三位数:100 。

7、近似数: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大约”“可能”“大概”出现就是近似数。

五、克和千克

1、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

2、称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

3、一个两分的硬币约是1克。

4、1千克=1000克=1公斤。进率是1000

5、计算或者比较大小时,如果单位不同,就需要把单位统一。

6、在解决问题时,如果单位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再立式计算,一般是把"千克"换成"克".

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注意在笔算加法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如果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如果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2、估算方法:估算是整百数:看十位

七、统计

1、复式统计表:就是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便于更好、更清晰地观察、比较和分析数据。

2、条形统计图:一格可以根据数量的多少来确定一格代表多少。

八、找规律

1、一组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2、数列的变化规律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等。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 二年级数学 下册知识点 总结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 方法 :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

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小学二年级 数学 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大多数孩子缺少自我控制能力,所以需要家长们平时多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培养他们良好的作业习惯,写字姿势。

家长督促他们写作业,及时检查他们的作业,发现没学会的知识要及时给他们讲解,每天的作业认真完成是学习的基本保障。对于学习相对落后的同学,我总是利用课外时间给他补,但是,课外时间有限,需要补课的学生较多,老师的精力也有限,这就需要家长们的积极配合。

有时候,一个孩子忽然学习进步很大,老师就感到很欣慰,一旦孩子学习退步了,一问原因,一般就是家长近很忙,没时间管他。学生学习退步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课。老师不希望有一个学生掉队。

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孩子每个星期回家做作业时要采取这样的方法:先复习这一星期所学的知识,理通脉络;然后再把这周的作业做出来,并进行检查;把下周要学的知识进行预习。如果采用这样的方法并坚持下去,我相信孩子的学习一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技巧

培养下面两个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原理,人有在学习新知识后及时练习便不容易忘掉,如果不及时练习,就很容易遗忘的记忆规律。因此,巩固当天所学,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很有必要。对于这点,我要求学生作到:做作业前,先看课本回顾一下当天所学的知识,然后再做作业,还要做到“三到一检查一签字”。“三到”:眼到、心到、手到,眼睛看清题目,心里想着计算,手要把答案写得正确、美观;

“一检查一签字”:做完作业后,仔细检查有没有出错,有错要及时订正,再让家长签字。老师及时批改后的错题,记录在《错题集》上,并在作业本上订正。

二、快速、正确口算的习惯

数学上低年级的口算是今后计算的基础,要养成快速、正确口算的习惯,还要在掌握一定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多练习。二年级上期重点练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的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进行分类指导,而表内乘法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就需要学生熟记乘法口诀,教学时,老师要学生采用有效的具体的 记忆方法 有针对性地多记、多练、熟记。课上课下也可以用牌游戏的形式练习连加、连减或乘法,经常练习,熟能生巧,口算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也可以借助一些电脑软件或者app,程序自动出题,自动批改,孩子们还可以PK口算成绩,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养成好习惯,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要想使好习惯持之以恒,刚开学的一个月很关键。作为二年级的数学老师,开学后我要时时处处提醒自己以身作则,改掉以往易冲动、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的坏毛病,时时处处提醒自己按上面的养成 教育 的要点去悉心培养学生的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因为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关系,有时习惯容易反复,所以还要和家长多沟通,教给家长具体的家庭培养方法,让家长配合老师共同抓,反复抓,抓反复,才能使习惯成自然。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知识归纳(2)

★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知识归纳

★ 二年级下册数学书上的知识点

★ 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2)

★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复习题归纳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

★ 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题总结

★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整合

★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篇一

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篇二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计算

一、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篇三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余数小于除数1,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百就是一千。

2、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几百,十位上几就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就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几个百就在百位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

4、数的组成: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由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二、100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

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与1000以内的数读法和写法相同。

3、小两位数是10,的两位数是99;位数是100,的三位数是999;小四位数是1000,的四位数是9999;小的五位数是10000,的五位数是99999。

三、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整百、整千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

(2)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相同个数的0。

2、估算

把数看做它的近似数再计算。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

克和千克是上通用的质量单位。计量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克”;计量较重的物品质量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1千克=1000克、(了解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1斤=500克、

1斤=10两、1两=50克)

估计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推理时,先根据条件确定必然情况,再用排除法确定其他情况。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难点题目怎么解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难点题目怎么解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

1.表内除法

(1) 平均分:每份分的一样多,叫做平均分。

(2) 平均分的两种方法:①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 ②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为一份分 (3) 除法的应用: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②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4) 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数乘( )等于被除数,商就是几。 (5)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6)

用除法解决购物中的数学问题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 ÷ 一单价=数量 总购 ÷数量 =单价

2.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要求在先算的下面画横线)

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③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列综合算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先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列综合算式时,如果需要先算加、减法,后算乘、除法,则应把加、减法加上小括号。

3.有余数的除法

(1)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2)求的余数是几就用除数减1,小的余数是1。 (3)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①解决乘船(车)、住房问题时,如果有余数,要“加1” ②解决购物问题时,如果有余数,要去掉余数。

③解决规律排序问题时,找出排列规律是关键(用圈一圈的方法),用除法算出结果后余数是几对应是第几个,余数为0则是每组的一个。

4.万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2)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3)万以内数的组成: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

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中间或结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6)用算盘记数:在算盘上选择靠右边的一档作为个位,向左依次为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拨珠时,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7)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位开始,

一位一位的比较。

5.图形的运动(一)

(1)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对称是指左右两边完全相同的现象。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

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2)平移现象:物体做平移运动时,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而本身的形状、大小、方向都没有改变。 (3)旋转现象:物体旋转时,本身的形状、大小不变,但是方向发生了改变。

6.克和千克

(1) “克”和“千克”: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

“克”(g)作单位,一个2分硬币约重1克。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为 单位,2袋盐重1千克。

(2)克和千克的换算:1千克 = 1000克

7.数学广角

简单推理:多个事物的简单推理,一般先根据题意确定直接的答案,再用排除法确定其他答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题

17-9就是梨子的一半重量 得8千克

那么梨子就是28=16千克

17-16就是箱子的1千克

求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难题,要难

LZ我不知道这些题算不算是难题...但是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1. 学校买来3个篮球,共花了96元;又买来一个足球,花了40元。买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需要多少元?两种球的单价相多少元?

2. 王霞买来一本14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86页。剩下的6天看完,每天要看多少页?

3. 班里图书角有58本故事书、34本科普读物。要放在一个4层的书架上,平均每层要放多少本书?

4. 王大伯进县城卖了9只兔子,每只22元。还卖1只羊,得160元。(1)王大伯的兔子和羊一共卖了多少钱?(2)王大伯用卖兔子和羊的钱买了4瓶农,每瓶13元。王大伯还剩多少钱?

5. 一件上衣65元,一条裤子28元。(1)买4件上衣比4条裤子多花多少钱?(2)用150元钱买2套衣服,够吗?

6. 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7. 一个长方形的场周长是400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8. 一副象棋16元,一副跳棋12元,一副围棋是一副象棋与一副跳棋价钱和的3倍。小明带80元,买一副围棋够吗?

9. 把一张长36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剪成两个的正方形,其中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0. 一根绳子长25米,先剪下10米,剩下的每两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

小学二年级算24点题目

2, 4, 6, 8的24点答案:

1: 2 ÷ 4 × 6 × 8

2: (2 ÷ 4) × 6 × 8

3: (2 ÷ 4 × 6) × 8

4: ((2 ÷ 4) × 6) × 8

5: 2 ÷ 4 ×(6 × 8)

6: (2 ÷ 4) × (6 × 8)

7: (2 ÷ (4 ÷ 6)) × 8

8: 2 ÷ (4 ÷ 6) × 8

9: 2 ÷ (4 ÷ (6 × 8))

10: 2 ÷ (4 ÷ 6 ÷ 8)

11: 2 ÷ ((4 ÷ 6) ÷ 8)

12: 2 ÷ 4 × 8 × 6

13: (2 ÷ 4) × 8 × 6

14: (2 ÷ 4 × 8) × 6

15: ((2 ÷ 4) × 8) × 6

16: 2 ÷ 4 ×(8 × 6)

17: (2 ÷ 4) × (8 × 6)

18: (2 ÷ (4 ÷ 8)) × 6

19: 2 ÷ (4 ÷ 8) × 6

20: 2 ÷ (4 ÷ (8 × 6))

21: 2 ÷ (4 ÷ 8 ÷ 6)

22: 2 ÷ ((4 ÷ 8) ÷ 6)

23: (2 + 6) × 4 - 8

24: ((2 + 6) × 4) - 8

25: 2 × 6 + 4 + 8

26: (2 × 6) + 4 + 8

27: (2 × 6 + 4) + 8

28: ((2 × 6) + 4) + 8

29: 2 × 6 +(4 + 8)

30: (2 × 6) + (4 + 8)

31: 2 × 6 ÷ 4 × 8

32: (2 × 6) ÷ 4 × 8

33: (2 × 6 ÷ 4) × 8

34: ((2 × 6) ÷ 4) × 8

35: (2 × (6 ÷ 4)) × 8

36: 2 × (6 ÷ 4) × 8

37: 2 × (6 ÷ 4 × 8)

38: 2 × ((6 ÷ 4) × 8)

39: 2 × (6 ÷ (4 ÷ 8))

40: 2 × 6 ÷(4 ÷ 8)

41: (2 × 6) ÷ (4 ÷ 8)

42: 2 × 6 + 8 + 4

43: (2 × 6) + 8 + 4

44: (2 × 6 + 8) + 4

45: ((2 × 6) + 8) + 4

46: 2 × 6 +(8 + 4)

47: (2 × 6) + (8 + 4)

48: (2 × (6 + 8)) - 4

49: 2 × (6 + 8) - 4

50: 2 × 6 × 8 ÷ 4

51: (2 × 6) × 8 ÷ 4

52: (2 × 6 × 8) ÷ 4

53: ((2 × 6) × 8) ÷ 4

54: (2 × (6 × 8)) ÷ 4

55: 2 × (6 × 8) ÷ 4

56: 2 × (6 × 8 ÷ 4)

57: 2 × ((6 × 8) ÷ 4)

58: 2 × (6 × (8 ÷ 4))

59: 2 × 6 ×(8 ÷ 4)

60: (2 × 6) × (8 ÷ 4)

61: (2 + 8 ÷ 4) × 6

62: (2 + (8 ÷ 4)) × 6

63: 2 × 8 ÷ 4 × 6

64: (2 × 8) ÷ 4 × 6

65: (2 × 8 ÷ 4) × 6

66: ((2 × 8) ÷ 4) × 6

67: (2 × (8 ÷ 4)) × 6

68: 2 × (8 ÷ 4) × 6

69: 2 × (8 ÷ 4 × 6)

70: 2 × ((8 ÷ 4) × 6)

71: 2 × (8 ÷ (4 ÷ 6))

72: 2 × 8 ÷(4 ÷ 6)

73: (2 × 8) ÷ (4 ÷ 6)

74: (2 × (8 + 6)) - 4

75: 2 × (8 + 6) - 4

76: 2 × 8 × 6 ÷ 4

77: (2 × 8) × 6 ÷ 4

78: (2 × 8 × 6) ÷ 4

79: ((2 × 8) × 6) ÷ 4

80: (2 × (8 × 6)) ÷ 4

81: 2 × (8 × 6) ÷ 4

82: 2 × (8 × 6 ÷ 4)

83: 2 × ((8 × 6) ÷ 4)

84: 2 × (8 × (6 ÷ 4))

85: 2 × 8 ×(6 ÷ 4)

86: (2 × 8) × (6 ÷ 4)

87: 4 + 2 × 6 + 8

88: (4 + 2 × 6) + 8

89: (4 + (2 × 6)) + 8

90: 4 + (2 × 6) + 8

91: 4 + (2 × 6 + 8)

92: 4 + ((2 × 6) + 8)

93: (4 × (2 + 6)) - 8

94: 4 × (2 + 6) - 8

95: 4 + 6 × 2 + 8

96: (4 + 6 × 2) + 8

97: (4 + (6 × 2)) + 8

98: 4 + (6 × 2) + 8

99: 4 + (6 × 2 + 8)

100: 4 + ((6 × 2) + 8)

101: (4 × (6 + 2)) - 8

102: 4 × (6 + 2) - 8

103: (4 × (6 - 2)) + 8

104: 4 × (6 - 2) + 8

105: 4 + 8 + 2 × 6

106: (4 + 8) + 2 × 6

107: 4 + (8 + 2 × 6)

108: 4 + (8 + (2 × 6))

109: 4 + 8 +(2 × 6)

110: (4 + 8) + (2 × 6)

111: 4 × 8 -(2 + 6)

112: (4 × 8) - (2 + 6)

113: 4 × 8 - 2 - 6

114: (4 × 8) - 2 - 6

115: (4 × 8 - 2) - 6

116: ((4 × 8) - 2) - 6

117: 4 + 8 + 6 × 2

118: (4 + 8) + 6 × 2

119: 4 + (8 + 6 × 2)

120: 4 + (8 + (6 × 2))

121: 4 + 8 +(6 × 2)

122: (4 + 8) + (6 × 2)

123: 4 × 8 -(6 + 2)

124: (4 × 8) - (6 + 2)

125: 4 × 8 - 6 - 2

126: (4 × 8) - 6 - 2

127: (4 × 8 - 6) - 2

128: ((4 × 8) - 6) - 2

129: (6 + 2) × 4 - 8

130: ((6 + 2) × 4) - 8

131: (6 - 2) × 4 + 8

132: ((6 - 2) × 4) + 8

133: 6 × 2 + 4 + 8

134: (6 × 2) + 4 + 8

135: (6 × 2 + 4) + 8

136: ((6 × 2) + 4) + 8

137: 6 × 2 +(4 + 8)

138: (6 × 2) + (4 + 8)

139: 6 × 2 ÷ 4 × 8

140: (6 × 2) ÷ 4 × 8

141: (6 × 2 ÷ 4) × 8

142: ((6 × 2) ÷ 4) × 8

143: (6 × (2 ÷ 4)) × 8

144: 6 × (2 ÷ 4) × 8

145: 6 × (2 ÷ 4 × 8)

146: 6 × ((2 ÷ 4) × 8)

147: 6 × (2 ÷ (4 ÷ 8))

148: 6 × 2 ÷(4 ÷ 8)

149: (6 × 2) ÷ (4 ÷ 8)

150: 6 × 2 + 8 + 4

151: (6 × 2) + 8 + 4

152: (6 × 2 + 8) + 4

153: ((6 × 2) + 8) + 4

154: 6 × 2 +(8 + 4)

155: (6 × 2) + (8 + 4)

156: 6 × (2 + 8 ÷ 4)

157: 6 × (2 + (8 ÷ 4))

158: 6 × 2 × 8 ÷ 4

159: (6 × 2) × 8 ÷ 4

160: (6 × 2 × 8) ÷ 4

161: ((6 × 2) × 8) ÷ 4

162: (6 × (2 × 8)) ÷ 4

163: 6 × (2 × 8) ÷ 4

164: 6 × (2 × 8 ÷ 4)

165: 6 × ((2 × 8) ÷ 4)

166: 6 × (2 × (8 ÷ 4))

167: 6 × 2 ×(8 ÷ 4)

168: (6 × 2) × (8 ÷ 4)

169: (6 ÷ (4 - 2)) × 8

170: 6 ÷ (4 - 2) × 8

171: 6 ÷ ((4 - 2) ÷ 8)

172: 6 ÷ 4 × 2 × 8

173: (6 ÷ 4) × 2 × 8

174: (6 ÷ 4 × 2) × 8

175: ((6 ÷ 4) × 2) × 8

176: 6 ÷ 4 ×(2 × 8)

177: (6 ÷ 4) × (2 × 8)

178: (6 ÷ (4 ÷ 2)) × 8

179: 6 ÷ (4 ÷ 2) × 8

180: 6 ÷ (4 ÷ (2 × 8))

181: 6 ÷ (4 ÷ 2 ÷ 8)

182: 6 ÷ ((4 ÷ 2) ÷ 8)

183: 6 ÷ 4 × 8 × 2

184: (6 ÷ 4) × 8 × 2

185: (6 ÷ 4 × 8) × 2

186: ((6 ÷ 4) × 8) × 2

187: 6 ÷ 4 ×(8 × 2)

188: (6 ÷ 4) × (8 × 2)

189: (6 ÷ (4 ÷ 8)) × 2

190: 6 ÷ (4 ÷ 8) × 2

191: 6 ÷ (4 ÷ (8 × 2))

192: 6 ÷ (4 ÷ 8 ÷ 2)

193: 6 ÷ ((4 ÷ 8) ÷ 2)

194: (6 + 8) × 2 - 4

195: ((6 + 8) × 2) - 4

196: 6 × 8 × 2 ÷ 4

197: (6 × 8) × 2 ÷ 4

198: (6 × 8 × 2) ÷ 4

199: ((6 × 8) × 2) ÷ 4

200: (6 × (8 × 2)) ÷ 4

201: 6 × (8 × 2) ÷ 4

202: 6 × (8 × 2 ÷ 4)

203: 6 × ((8 × 2) ÷ 4)

204: 6 × (8 × (2 ÷ 4))

205: 6 × 8 ×(2 ÷ 4)

206: (6 × 8) × (2 ÷ 4)

207: 6 × (8 ÷ 4 + 2)

208: 6 × ((8 ÷ 4) + 2)

209: 6 × (8 ÷ (4 - 2))

210: 6 × 8 ÷(4 - 2)

211: (6 × 8) ÷ (4 - 2)

212: 6 × 8 ÷ 4 × 2

213: (6 × 8) ÷ 4 × 2

214: (6 × 8 ÷ 4) × 2

215: ((6 × 8) ÷ 4) × 2

216: (6 × (8 ÷ 4)) × 2

217: 6 × (8 ÷ 4) × 2

218: 6 × (8 ÷ 4 × 2)

219: 6 × ((8 ÷ 4) × 2)

220: 6 × (8 ÷ (4 ÷ 2))

221: 6 × 8 ÷(4 ÷ 2)

222: (6 × 8) ÷ (4 ÷ 2)

223: 8 × 2 ÷ 4 × 6

224: (8 × 2) ÷ 4 × 6

225: (8 × 2 ÷ 4) × 6

226: ((8 × 2) ÷ 4) × 6

227: (8 × (2 ÷ 4)) × 6

228: 8 × (2 ÷ 4) × 6

229: 8 × (2 ÷ 4 × 6)

230: 8 × ((2 ÷ 4) × 6)

231: 8 × (2 ÷ (4 ÷ 6))

232: 8 × 2 ÷(4 ÷ 6)

233: (8 × 2) ÷ (4 ÷ 6)

234: 8 + 2 × 6 + 4

235: (8 + 2 × 6) + 4

236: (8 + (2 × 6)) + 4

237: 8 + (2 × 6) + 4

238: 8 + (2 × 6 + 4)

239: 8 + ((2 × 6) + 4)

240: 8 - (2 - 6) × 4

241: 8 - ((2 - 6) × 4)

242: 8 × 2 × 6 ÷ 4

243: (8 × 2) × 6 ÷ 4

244: (8 × 2 × 6) ÷ 4

245: ((8 × 2) × 6) ÷ 4

246: (8 × (2 × 6)) ÷ 4

247: 8 × (2 × 6) ÷ 4

248: 8 × (2 × 6 ÷ 4)

249: 8 × ((2 × 6) ÷ 4)

250: 8 × (2 × (6 ÷ 4))

251: 8 × 2 ×(6 ÷ 4)

252: (8 × 2) × (6 ÷ 4)

253: 8 + 4 + 2 × 6

254: (8 + 4) + 2 × 6

255: 8 + (4 + 2 × 6)

256: 8 + (4 + (2 × 6))

257: 8 + 4 +(2 × 6)

258: (8 + 4) + (2 × 6)

259: 8 - (4 × (2 - 6))

260: 8 - 4 ×(2 - 6)

261: 8 × 4 -(2 + 6)

262: (8 × 4) - (2 + 6)

263: 8 × 4 - 2 - 6

264: (8 × 4) - 2 - 6

265: (8 × 4 - 2) - 6

266: ((8 × 4) - 2) - 6

267: (8 ÷ 4 + 2) × 6

268: ((8 ÷ 4) + 2) × 6

269: (8 ÷ (4 - 2)) × 6

270: 8 ÷ (4 - 2) × 6

271: 8 ÷ ((4 - 2) ÷ 6)

272: 8 ÷ 4 × 2 × 6

273: (8 ÷ 4) × 2 × 6

274: (8 ÷ 4 × 2) × 6

275: ((8 ÷ 4) × 2) × 6

276: 8 ÷ 4 ×(2 × 6)

277: (8 ÷ 4) × (2 × 6)

278: (8 ÷ (4 ÷ 2)) × 6

279: 8 ÷ (4 ÷ 2) × 6

280: 8 ÷ (4 ÷ (2 × 6))

281: 8 ÷ (4 ÷ 2 ÷ 6)

282: 8 ÷ ((4 ÷ 2) ÷ 6)

283: 8 + 4 + 6 × 2

284: (8 + 4) + 6 × 2

285: 8 + (4 + 6 × 2)

286: 8 + (4 + (6 × 2))

287: 8 + 4 +(6 × 2)

288: (8 + 4) + (6 × 2)

289: 8 + (4 × (6 - 2))

290: 8 + 4 ×(6 - 2)

291: 8 × 4 -(6 + 2)

292: (8 × 4) - (6 + 2)

293: 8 × 4 - 6 - 2

294: (8 × 4) - 6 - 2

295: (8 × 4 - 6) - 2

296: ((8 × 4) - 6) - 2

297: 8 ÷ 4 × 6 × 2

298: (8 ÷ 4) × 6 × 2

299: (8 ÷ 4 × 6) × 2

300: ((8 ÷ 4) × 6) × 2

301: 8 ÷ 4 ×(6 × 2)

302: (8 ÷ 4) × (6 × 2)

303: (8 ÷ (4 ÷ 6)) × 2

304: 8 ÷ (4 ÷ 6) × 2

305: 8 ÷ (4 ÷ (6 × 2))

306: 8 ÷ (4 ÷ 6 ÷ 2)

307: 8 ÷ ((4 ÷ 6) ÷ 2)

308: 8 + (6 - 2) × 4

309: 8 + ((6 - 2) × 4)

310: 8 + 6 × 2 + 4

311: (8 + 6 × 2) + 4

312: (8 + (6 × 2)) + 4

313: 8 + (6 × 2) + 4

314: 8 + (6 × 2 + 4)

315: 8 + ((6 × 2) + 4)

316: (8 + 6) × 2 - 4

317: ((8 + 6) × 2) - 4

318: 8 × 6 × 2 ÷ 4

319: (8 × 6) × 2 ÷ 4

320: (8 × 6 × 2) ÷ 4

321: ((8 × 6) × 2) ÷ 4

322: (8 × (6 × 2)) ÷ 4

323: 8 × (6 × 2) ÷ 4

324: 8 × (6 × 2 ÷ 4)

325: 8 × ((6 × 2) ÷ 4)

326: 8 × (6 × (2 ÷ 4))

327: 8 × 6 ×(2 ÷ 4)

328: (8 × 6) × (2 ÷ 4)

329: 8 × (6 ÷ (4 - 2))

330: 8 × 6 ÷(4 - 2)

331: (8 × 6) ÷ (4 - 2)

332: 8 × 6 ÷ 4 × 2

333: (8 × 6) ÷ 4 × 2

334: (8 × 6 ÷ 4) × 2

335: ((8 × 6) ÷ 4) × 2

336: (8 × (6 ÷ 4)) × 2

337: 8 × (6 ÷ 4) × 2

338: 8 × (6 ÷ 4 × 2)

339: 8 × ((6 ÷ 4) × 2)

340: 8 × (6 ÷ (4 ÷ 2))

341: 8 × 6 ÷(4 ÷ 2)

342: (8 × 6) ÷ (4 ÷ 2)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题2504人约数

大约2500人

求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

:wenku.baidu./view/c37ee638376baf1ffc4fadb7.?from=rec&pos=0&weight=8189&laseight=2160&count=5

王老师带了8000元钱,买一台电脑用去了6387元,买一台打印机用去986元,还剩多少元?

2、三、四年级同学一共收集树种65千克,三年级同学收集6袋,每袋5千克,四年级收集了多少千克?

3、电视机厂天上午生产电视机274台,下午生产196台,如果第三天生产510台,天比第二天少生产多少台?

4、教室需要购买48套桌椅,老师带了400元钱去了商场,他选中了每套9元的课桌椅,他带的钱够吗?

5、图书室共有图书1200本,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图书?

6、一只鸡每天能下一个蛋,王奶奶家养了15只母鸡和5只公鸡, 一星期一共能下多少个蛋?

7、同学们乘4辆汽车去参观展览,平均每辆汽车坐45人,出发前又增加了56名学生,一共去了多少人?

8、买来4000千克面粉,吃了一些,还剩3袋,每袋25千克。吃了多千克?

9、 学校买来8箱图书,每箱80本,平均分给5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得多少本?

10、农副产品收购站收购核桃的重量是收购枣的2倍,收购枣480千克,收购核桃核枣一共多少千克?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分数:______

一、填空。(22%)

(1)2040读作( );八千六百写作( )。

(2)五个千、四个百组成的数是( ),这个数读作( )。

(3)把20支铅笔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可分( )支。

(4)与150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5)的四位数是( ),小的三位数是( )。

(6)54÷9=( ),计算时用的口诀是( )。

(7)1千克=( )克 7000克=( )千克。

(8)5086的位是( )位,表示5个( )。用组成5086的四个数字组成一个的四位数是( )。

(9)1千克铁与1千克棉花,( )重。

(10)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袋大米重20( ) ②一个鸡蛋重50( )。

(11)在 里填上“>”、“<”或“=”。

500+400 999 2856 2658 24÷6 32÷8

二、计算。

1、口算。(24%)

34+8= 48+35= 39+19=

24-6= 27-17= 35-30=

500+500= 2600-600= 1300+400=

5000+600= 800+200= 4000+6000=

90+70= 46-16= 75-50=

8×5= 9×4= 7×6=

25÷5= 64÷8= 54÷9=

6×4-4= 7×7+7= 85-(25+20)=

2、用竖式计算。(9%)

560+250= 640-280= 380+220=

360+170= 870-530= 530-180=

3、列式计算。(12%)

(1)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2)72是9的多少倍?

(3)比8的5倍多5的数是多少? (4)450减去一个数得250,减去了多少?

三、填一填,画一画。(11%)

(1)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类角,( )小。

(2)1、7、13、19、25、31、( )、( )。

(3)○□△⊙ ⊙○□△ △⊙○□ ( )( )( )( )。

(4)分别画出将 向上平移4格、向左平移6格后得到的图形。

四、下面是三年级一班各组同学捐款情况统计表。(3%)

组 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数量(元) 45 27 30 40

(1)( )个组捐得多;一组比二组多捐( )元。

(2)全班一共捐( )元。

五、应用题

12

(3)买3辆玩具车用去24元。(6%)

①买1辆玩具车需要多少元?

②买7辆玩具车需要多少元?

(4)一筐桔子,每8千克装一袋,装了5袋后还剩下2千克。这筐桔子一共有多少千克?(5%)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论文怎么写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码: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登 录 忘记密码

注册百度账号,遨游知识海洋

使用百度Hi可以时间收到“提问有新回答”“回答被采纳”“网友求助”的通知。查看详情

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投诉或,请到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

功能意见建议,请到知道意见社吧反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重点内容有哪些

复习的首要任务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首先,要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确定好一个中心内容,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上,不真正搞懂,决不放松。其次,要及时巩固,防止遗忘。复习在遗忘之前,倘若在遗忘之后,效率就低了。复习还要经常,不能一曝十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