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安全标准化体系 安全标准化体系的运行模式主要是

安全标准化系统包括那些内容:

安全标准化体系 安全标准化体系的运行模式主要是安全标准化体系 安全标准化体系的运行模式主要是


定义:

是指通过建立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

,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

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

规范化建设。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

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

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13个方面。

1、管理制度标准化。

安全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事故调查制度、事故分析制度、隐患处理制度、紧急事故处理程序、职工安全准则、班组安全工作制度。这些制度要求内容齐全、职责分明、具体可行,形成事故预测预防体系。

2、安全信息标准化。

安全信息标准化是对信息类型、格式、项目含义的理解,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等方面符合统一规定。安全信息标准化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信息准确、全面,适用范围广。

(2)为信息加工处理创造条件。

(3)有利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实事求是。

3、安全业务活动标准化。安全活动的程序、内容要求有较固定的模式和优化的方法。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有:

(1)PDCA方法,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循环工作方式。

(3)推行危险预知训练的四个循环,即掌握情况、查明原因、提出措施、规定目标。

(4)从全局出发,树立整体观念,实行分工衔接,技术重叠,关系渗透,部门协同。

(5)推行自主管理活动。

(6)推行全员生产维修。

(7)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8)推行点检工作制度。

安全上的两个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分别指什么意思?

两个体系指: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监督体系

标准化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两个体系”基本原理是,企业通过对生产经营中存在安全生产风险进行科学辨识评价,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采取分级管控,针对制定的管控措施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同时对风险管控措施加以修正,通过对风险和隐患这两道防火墙的管控,实现对事故的有效防范。“两个体系”标准建设就是要把这一理念转变为科学的标准,指导规范企业的“两个体系”的建设、运行和持续改进工作,使“两个体系”建设有标准可遵循,使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企业的“两个体系”指导监督有抓手。

标准化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操作规程汇编、生产责任制汇编、规章制度汇编、应急预案等,具体要根据实施指南、评分办法等文件编制。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 有关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已经制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

井工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包括以下11个部分;

通风,地测防治水,采煤,掘进,机电,运输,安全管理,职业卫生,应急救援,调度,地面设施。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以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职业病危害防治为基础,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

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五个体系是什么

制度体系、资料体系、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应急处理体系。

1、制度体系是制定和完善消防安全标准的体系。

2、资料体系是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资料的体系。

3、管理体系是配备和培养专业的消防管理人员,建立科学的消防管理体系。

4、技术体系是建立并完善灭火救援工程、设施和设备的体系。

5、应急处理体系是建立并完善消防安全应急救援的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依照上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建立起以“一个标准”、“八项制度”、“两个计划”、“两个办法”等为主的一整套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和办法,构成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集团公司所属各子分公司、生产矿井、地面单位都围绕集团公司制定的标准、制度和办法,结合各自实际,修订完善了配套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和办法,并汇编成册,严格执行,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

二是建立健全了安全质量标准化保证体系。首先是建立健全了各级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责任制,明确了各级领导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责任,从董事长、总经理到矿长、区(科)长、队长、班组长是各级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并明确规定了第一责任者的职责,形成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监督网络,使各级领导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责任意识和重视程度得到了增强。其次,实行目标管理,从集团公司到各子分公司都逐级制定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达标规划和创精品工程的考核办法,有关职能部门制定了业务保安措施,做到了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有落实;并长年坚持用规划目标对照达标考核,不达标的问题解决了,精品工程和样板窗口树起来了,重点工程和专业质量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从集团公司今年一季度组织的季度安全质量标准化大检查情况看,27个矿都达到了行业级的标准,而且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第三,狠抓各级领导干部责任的落实,狠抓专业技术干部责任的落实,狠抓现场各级管理人员和每个员工的责任落实,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责任做到了步步到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稳步提高。第四,积极开展生产矿井、选煤厂安全质量创水平竞赛,促进了矿井单产单进水平的提高和高产高效矿井、优质选煤厂的建设。

三是建立健全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绩效考核和奖惩体系。首先是实行安全质量标准化风险抵押制度。从集团公司董事长到矿长、区(科)长、队长至职工个人实行额度不等的安全质量标准化风险抵押,今年一季度共兑现风险抵押金595.6万元。其次,坚持实行安全质量标准化结构工资制度,生产一线、生产辅助队组严格与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挂钩考核,今年一季度共提取使用安全质量结构工资2422.67万元,扣罚96.26万元。第三,坚持实行安全质量绩效考核奖惩制度,对安全质量绩效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今年一季度用于各种安全奖励1801.2万元,对严重“三违”及“安全质量管理过失”人员等罚款195.4万元。第四,坚持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评比制度,集团公司今年一季度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评比的前三名优胜单位及各种安全活动共奖励58万元。

四是建立健全了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检查体系。集团公司制定并全面执行一个标准《生产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评分办法》,组织矿井分类达标,集团公司实行季度检查讲评,各子公司实行月度检查讲评,对达到集团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的前三名矿井分别给予奖励,极大地推动了各矿井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缩小了各矿井之间在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的差距;同时,各矿坚持实行旬检月验和班评估制度,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其次,加强了对各专业的专项检查。除季度组织的安全质量大检查外,集团公司和各子分公司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各生产矿井、选煤厂开展了“一通三防”、顶板、机电、运输、防治水等专业的专项检查,为推进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全面进步,提供了直接动力。第三,强化了监督检查手段,集团公司自上而下全面实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检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全面检查与平时抽查、静态与动态、覆盖式与专项检查和各子分公司相互交叉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查处了一大批事故隐患,提高了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管理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据统计,今年一季度集团公司和各子分公司两级共查处安全质量标准化方面的隐患问题9584条,其中:A级40条、B级39条、C级9505条,有效地防止了各类事故的发生;处理严重“三违”及“安全质量管理过失”人员377人,其中:矿(处)级干部12人,科级干部25人,队级干部110人,工人230人,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五是建立健全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技术支撑体系。坚持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积极推广应用可提高效率、降低消耗、改善作业条件、保证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材料,集团公司有计划、分阶段地在普及综采、综掘技术的基础上,推广应用了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和综掘机,在全省首家引进了世界领先、全自动的薄煤层刨煤机成套设备和技术,推广使用了中厚煤层轻型综采放顶煤等安全生产技术。通过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了矿井单产单进水平,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消除了大量的安全隐患,为企业今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