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2022人教版初中物理全部公式 初中物理人教版公式总结大全

物理公式是初中物理的基础,学生们一定要扎实掌握,我整理了一些重要的公式。

2022人教版初中物理全部公式 初中物理人教版公式总结大全2022人教版初中物理全部公式 初中物理人教版公式总结大全


力学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7、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8、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9、理想斜面:F/G=h/L

10、理想滑轮:F=G/n

11、实际滑轮:F=(G+G动)/n

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W=UIt=Pt=UQ(普适公式)

5、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6、U1/U2=R1/R2(分压公式)

7、P1/P2=R1/R2

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电功率

1、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P=UI

2、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P=I2R

3、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P=U2/R

4、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P=W/t

浮力

1、F浮=G排=ρ液gV排=ρ液gV物(浸没)

2、F浮=F向上-F向下

3、F浮=G物

4、F浮=G物-N支

5、如算船的浮力:F液=PgV

以上是我整理的物理公式,希望能帮到你。

物理所有公式初中如下:

1、力的公式

力=质量×加速度,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的平方(m/s^2)。

2、功的公式

功=力×位移×cosθ,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力的单位是牛顿(N),位移的单位是米(m),角度θ的单位是弧度(rad)。

3、功率的公式

功率=功÷时间,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功的单位是焦耳(J),时间的单位是秒(s)。

4、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一个没有外力做功的封闭系统内,其机械能总量不变。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

其中,动能的公式为:动能=1/2×质量×速度的平方,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势能的公式为:势能=重力×高度,其中重力的单位是牛顿(N),高度的单位是米(m)。

5、简单机械公式

如图,杠杆原理公式为:力1×杠杆臂1=力2×杠杆臂2,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杠杆臂的单位是米(m)。

6、速度的公式

速度=路程÷时间,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

7、加速度的公式

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时间,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的平方(m/s^2),速度变化量的单位是米每秒(m/s),时间的单位是秒(s)。

8、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位移=初速度×时间+1/2×加速度×时间的平方,其中位移的单位是米(m),初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时间的单位是秒(s),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的平方(m/s^2)。

9、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它指出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外力作用,那么它就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这个定律也可以称为“惯性保持定律”。

10、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加速度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F=ma,其中F表示外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11、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又被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指出,对于任何一个作用力,都会存在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12、压强公式

压强=力÷面积,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

1、速度:V=S/t

2、密度:ρ=m/V

3、重力:G=mg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2)、F浮=G-F

(3)、F浮=G排=m排g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功率:P=W/t=FV

8、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9、动滑轮:F=1/2(G动+G物)s=2h

10、滑轮组: F=1/n(G动+G物)s=nh

11、功:W=FS=pt

12、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3、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4、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15、热学公式:Q=CmΔt

Q放=mq

16、热机的效率:η=(Q吸/Q放)·100%

17、热值:q=Q/m

18、电流强度:I=Q/t

19、电阻:R=ρL/S

20、欧姆定律:I=U/R

21、焦耳定律

(1)Q=I2Rt

(2)Q=UIt=Pt=UQ电量=U2t/R

22、并联电路

(1)I总=I1+I2

(2)U总=U1=U2

(3)1/R总=1/R1+1/R2 +1/R3[ R总=R1R2R3/(R1+R2+R3)]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23、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W=UIt=Pt=UQ

(5)W=I2Rt=U2t/R

(6)U1/U2=R1/R2

(7)P1/P2=R1/R2

24、电功:

(1)、W=UIt=Pt

(2)、W=I2Rt=(U2/R)t(纯电阻公式)

25、电功率:

(1)、P=W/t

(2)、P=UI

(3)、P=U2/R

(4)、P=I2R

速度:v=s/t

密度:ρ=m/V

重力:G=mg

压强:p=F/S

浮力:F浮=ρ液V排液g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功:W=Fs

功率:P=W/t

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100%

热量:Q吸=cm(t-t0)

Q放=cm(t0-t)

热值:Q放=mq

串联电路:U=U1+U2

I=I1=I2

R=R1+R2

并联电路:U=U1=U2

I=I1+I2

1/R=1/R1+1/R2

欧姆定律:I=U/R

【力 学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液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物-F (视重力)

(3)、F浮=G物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7、电功:

(1)、W=UIt=Pt(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8、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